本文內容為推理小說中詭計的探討總結,不具備現實可行性,僅作為推理小說創作時參考之用,請勿模仿。
我發現好像很少有同學寫密室殺人案
我自己比較喜歡寫
大家其實可以嘗試一下
然后這段時間感覺大家出的題有點少了
提醒一下各位如果覺得黔驢技窮了就換個題材寫
密室殺人手法
有人說過密室殺人是犯罪的最高境界,而玩密室殺人案的兇手,當然也要有點智商,即使殺人是出于一時沖動,也能急中生智做出密室,給破案者造成“自殺”的假象??偨Y密室殺人的手法,不外乎兇手在密室外作案、兇手在密室內作案以及兇手根本沒在密室里作案這幾大類,下面舉例說明。
第一種:
兇手在密室外,密室是絕對的,兇手通過室內某種定時裝置殺人;這種方法的成功率相對低些,但是對兇手來說卻很容易擺脫嫌疑。
殺人的定時裝置,往往會利用被害人的某種習慣,太復雜的定時裝置(如冰、蠟燭、流水)回收起來很麻煩,很少用在密室里,而且可行性也不高——一定要保證被害者死前還要笨到替兇手關門才行。
案例1:《名偵探柯南》中有一集,兇手將氰化物涂抹在電子爐盤的開關上離去,被害者在點錢的過程中聽到水燒開后跑去關電源開關,因此中毒OVER。
第二種:
兇手在密室外殺人,密室是相對的,如墻上有通氣孔或門下有縫隙,兇手在外邊殺人后卻給人以兇手是在室內作案的假象。
最常見的是用毒針或是毒蛇什么的,不過這些現在有些落伍了;我看過一個比較夸張的說兇手從外面給氣球充氣把密室里面被害者活活悶死的,不過此類手法對密室的要求太高,而且也和毒針什么的一樣操作性不高,對此一直抱懷疑態度。
案例2:日本推理作家有棲川寫過一個手法:死者上半身都在壁爐里,頭上有砸傷,尸體還有被燒焦過的痕跡。這個我就不說犯罪手法了,以免對后來看到這篇小說的讀者不公平。屋子當然也是密室(死者死前自己鎖上的),唯一與外界的通道是壁爐的煙囪——提示很明顯了。
案例3:金田一之《六角村殺人事件》,該手法與3的把被害者誘出來相反,而是把作案兇器伸進去并取走密室內新娘的頭。忍不住要提的是這集從背景到作案手法再到動機,都被大陸《少年包青天》的“隱逸村之謎”抄了個十足十,我們天天說抵丅制日貨,可要是真有個小日本跟我替這件事,我非慚愧死不可!
第三種:
兇手室內殺人后,先離開,再在屋外鎖門。
說到此類手法要先為大家介紹三大法寶:某繩(釣魚線居多)、別針、膠帶;如果你看到一篇推理小說中此類物品出現了兩種或以上,那么十中有八九罪犯用的是這種手法,另外的一二也是兇手故意誤導讓你的往那上想去。
此類作案對門鎖的要求略高,一般是不需要鑰匙就能鎖的那種搭扣,窗鎖就可以含糊些——總之是讓人以為不從里面鎖就鎖不上的那種。(撞鎖類的就不合適了,因為只要在外面把門關上就自動上鎖,所以不是密室)
這種搭扣型的門鎖在酒店之類的公開場合里較為常見,我最早看到這個方法也是在《柯南》里,故事的舞臺正是一家酒店。那集的名字我忘了,只記得里面有位帥哥是跆拳道冠軍,還是小蘭的偶像。
上面這個就算是案例4吧!
具體做法——常用的道具是魚線或膠條,利用這些細的東西能穿過門縫的特性從外面鎖門。如果是魚線,先把它掛在門閂上,然后關門,拉動魚線使門閂插上,之后向里面送一段魚線,使魚線脫離門閂,然后拉出來。用膠布更簡單,讓膠條沒有粘性的一面對向門閂一側(以免膠布全粘在門上),將一頭折過來輕輕粘在門閂上,另一頭帶出門外,關上門,先輕拉把門插上,再用些力拉使膠條撕下來,拉出來帶走。以上兩種方法簡單好用,成功率極高,就算
不成也可以打開門再來。
最后要說的是此類手法已被用得泛濫成災,以至于一位推理小說作家在書里用這個手法時還特意先調侃了幾句:“推理小說現在再這么寫可能會被讀者扔臭雞蛋,但真正的罪犯卻未必因為這么想就不肯用。”有志寫推理小說的朋友要盡量避免這種方法。
下面推薦個相對有點新意的:
案例5:《偵探學園Q》之“魔矢姬傳說”,兇手作案后在外面鎖門,這里重點不是門鎖,而是兇手在室內門口處放了一塊不搬開絕對推不開門、而論重量又無法搬開的碩大水泥磚,至于怎么放的,則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第四種:
室內殺人后,先鎖門,再把鑰匙放回屋內??此瓶梢院偷谌N合并,其實多了一個鑰匙怎么送回去的問題就有很多花樣可以玩了,主要是各種“線”的使用手法。
案例6:《柯南》里小哀初登場后柯南遇到的案子當屬此類——兇手利用的“線”是電話的錄音磁帶,撥打電話利用磁帶自動卷動把門外的鑰匙送回室內去,我記得青山岡昌還用棋子和書加了些小花招;
案例7:還有《金田一》的“天蝎座殺人事丅件”也是一樣的原理,故事背景是一所學校的電影社團,所以這里用的“線”是電影放映用的膠片?!液芟矚g的一篇。
案例8:又是《柯南》,服部平次初登場那集,雖然罪犯用的不是服部說的那個手法,但是經過大阪帥哥的演示,我們了解到如何用魚線從門外把鑰匙送回死者的口袋,這個方法需要人在外面操作。而7和8的高明之處在于用的都是自動會走的“線”,兇手布好機關后就可以去找不在場證明了,8里的兇手正是這么做的。
案例9:《偵探學園Q》之“開膛島之迷”,天草流就是利用室內地面略微傾斜這根看不見的“線”,將鑰匙用面粉裹成團送進所謂的密室,至于善后的工作則留給屋子里的老鼠去做。
第五種:
室內殺人后,兇手干脆不鎖門,但要給人感覺那就是密室的假象。這種情況一般兇手要充當發現者的角色,配合一定的演技,當然開門的時候還要再找幾個夠傻的目擊證人,騙不過就完蛋了。
案例10:又是《柯南》(犯罪百科全書?!),那集姐姐殺死妹妹后在門的里側貼滿了膠帶(只能粘住一端),出去找來小五郎當目擊者兼撞門的苦力,撞門時她握住門把手,選擇合適的時機松開把手,給人以門是被撞開的假象。港劇里好象還看過在門外用吸塵器把里面的膠帶吸起來的橋段,算是前者的改良版——不過這也要條件允許。
第六種:
室內殺人后,兇手干脆不出去,鎖好門躲到一邊傻等著別人發現尸體。如果運氣夠好、膽子夠大,也能脫身,省去制造機關的麻煩。一般說來用這種方法現場要布置得夠吸引別人的注意,而兇手在密室內這段時間里沒有不在場證明也是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發現尸體的人很多,兇手可以躲在離出口近又容易出來的地方(如門后),等所有人進到現場后,再悄無聲息的從大家背后出現,充當“發現者”之一——《柯南》里還有,
案例11;
如果發現尸體的人極少——最好只有一個,開門后看到屋里的情形肯定要去報警,這時兇手就可以逃之夭夭了,(之前愿意躲柜子里還是貓床底下都沒人管你)——《柯南》里有沒有記不得了,在港劇《刑偵》里見到過,這個算案例12吧;
不過要是發現者是兩個,一個去求救,另一個留著看護現場,后果就……當然留下的是共犯則另當別論。
第七種:
冒牌的密室,在空間上制造幻象;讓人誤以為殺人現場是在密室里發生的,而真正的殺人現場卻是另有其屋,一般說來這兩間屋子都很像,甚至一模一樣。
這種方法是《金田一》的作者天樹征丸的拿手好戲,“七不思議”、“鬼火島”、“吸血鬼”、“紅色圣誕老人?”……都是用偷梁換柱的手法將殺人現場偽造成密室的,有的使用的甚至只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鏡像原理,案例就不再舉了;
第八種:
還是冒牌密室,不過是在時間上制造假象;利用時間差殺人,以取得不在場證明的案子很多,但是利用時間差制造密室的卻很少,下面《金田一》之“吸血鬼殺人事件”算是一篇:
案例13:美雪打開自己房間(之前一直是密室)后被門口鮮血淋漓的場面嚇到(兇手前面就有讓她受過這方面的刺激),忙去找阿一及劍持求救。兇手躲在一邊觀察其離開后將尸體搬進門口看不見的里邊屋子,離去。后面趕來的人在進屋看到尸體后則掉進了“尸體一直都在這間密室里”的思維陷阱里。該方法雖然簡單,但效果卻不錯。
第九種:其它
有比較極端的——聽說殺人后在尸體上蓋房子?!
有拿密室的屋子做文章的——屋子里有夾層……
還有拿密室門窗做文章的——門有兩重,一重是旋轉門(其實也算夾層的一種)
還有《柯南》里服部初登場那集,兇手和偵探一起進密室,當著偵探殺人……
密室殺人手法
有人說過密室殺人是犯罪的最高境界,而玩密室殺人案的兇手,當然也要有點智商,即使殺人是出于一時沖動,也能急中生智做出密室,給破案者造成“自殺”的假象??偨Y密室殺人的手法,不外乎兇手在密室外作案、兇手在密室內作案以及兇手根本沒在密室里作案這幾大類,下面舉例說明。
第一種:
兇手在密室外,密室是絕對的,兇手通過室內某種定時裝置殺人;這種方法的成功率相對低些,但是對兇手來說卻很容易擺脫嫌疑。
殺人的定時裝置,往往會利用被害人的某種習慣,太復雜的定時裝置(如冰、蠟燭、流水)回收起來很麻煩,很少用在密室里,而且可行性也不高——一定要保證被害者死前還要笨到替兇手關門才行。
案例1:《名偵探柯南》中有一集,兇手將氰化物涂抹在電子爐盤的開關上離去,被害者在點錢的過程中聽到水燒開后跑去關電源開關,因此中毒OVER。
第二種:
兇手在密室外殺人,密室是相對的,如墻上有通氣孔或門下有縫隙,兇手在外邊殺人后卻給人以兇手是在室內作案的假象。
最常見的是用毒針或是毒蛇什么的,不過這些現在有些落伍了;我看過一個比較夸張的說兇手從外面給氣球充氣把密室里面被害者活活悶死的,不過此類手法對密室的要求太高,而且也和毒針什么的一樣操作性不高,對此一直抱懷疑態度。
案例2:日本推理作家有棲川寫過一個手法:死者上半身都在壁爐里,頭上有砸傷,尸體還有被燒焦過的痕跡。這個我就不說犯罪手法了,以免對后來看到這篇小說的讀者不公平。屋子當然也是密室(死者死前自己鎖上的),唯一與外界的通道是壁爐的煙囪——提示很明顯了。
案例3:金田一之《六角村殺人事件》,該手法與3的把被害者誘出來相反,而是把作案兇器伸進去并取走密室內新娘的頭。忍不住要提的是這集從背景到作案手法再到動機,都被大陸《少年包青天》的“隱逸村之謎”抄了個十足十,我們天天說抵丅制日貨,可要是真有個小日本跟我替這件事,我非慚愧死不可!
第三種:
兇手室內殺人后,先離開,再在屋外鎖門。
說到此類手法要先為大家介紹三大法寶:某繩(釣魚線居多)、別針、膠帶;如果你看到一篇推理小說中此類物品出現了兩種或以上,那么十中有八九罪犯用的是這種手法,另外的一二也是兇手故意誤導讓你的往那上想去。
此類作案對門鎖的要求略高,一般是不需要鑰匙就能鎖的那種搭扣,窗鎖就可以含糊些——總之是讓人以為不從里面鎖就鎖不上的那種。(撞鎖類的就不合適了,因為只要在外面把門關上就自動上鎖,所以不是密室)
這種搭扣型的門鎖在酒店之類的公開場合里較為常見,我最早看到這個方法也是在《柯南》里,故事的舞臺正是一家酒店。那集的名字我忘了,只記得里面有位帥哥是跆拳道冠軍,還是小蘭的偶像。
上面這個就算是案例4吧!
具體做法——常用的道具是魚線或膠條,利用這些細的東西能穿過門縫的特性從外面鎖門。如果是魚線,先把它掛在門閂上,然后關門,拉動魚線使門閂插上,之后向里面送一段魚線,使魚線脫離門閂,然后拉出來。用膠布更簡單,讓膠條沒有粘性的一面對向門閂一側(以免膠布全粘在門上),將一頭折過來輕輕粘在門閂上,另一頭帶出門外,關上門,先輕拉把門插上,再用些力拉使膠條撕下來,拉出來帶走。以上兩種方法簡單好用,成功率極高,就算
不成也可以打開門再來。
最后要說的是此類手法已被用得泛濫成災,以至于一位推理小說作家在書里用這個手法時還特意先調侃了幾句:“推理小說現在再這么寫可能會被讀者扔臭雞蛋,但真正的罪犯卻未必因為這么想就不肯用。”有志寫推理小說的朋友要盡量避免這種方法。
下面推薦個相對有點新意的:
案例5:《偵探學園Q》之“魔矢姬傳說”,兇手作案后在外面鎖門,這里重點不是門鎖,而是兇手在室內門口處放了一塊不搬開絕對推不開門、而論重量又無法搬開的碩大水泥磚,至于怎么放的,則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第四種:
室內殺人后,先鎖門,再把鑰匙放回屋內??此瓶梢院偷谌N合并,其實多了一個鑰匙怎么送回去的問題就有很多花樣可以玩了,主要是各種“線”的使用手法。
案例6:《柯南》里小哀初登場后柯南遇到的案子當屬此類——兇手利用的“線”是電話的錄音磁帶,撥打電話利用磁帶自動卷動把門外的鑰匙送回室內去,我記得青山岡昌還用棋子和書加了些小花招;
案例7:還有《金田一》的“天蝎座殺人事丅件”也是一樣的原理,故事背景是一所學校的電影社團,所以這里用的“線”是電影放映用的膠片。——我很喜歡的一篇。
案例8:又是《柯南》,服部平次初登場那集,雖然罪犯用的不是服部說的那個手法,但是經過大阪帥哥的演示,我們了解到如何用魚線從門外把鑰匙送回死者的口袋,這個方法需要人在外面操作。而7和8的高明之處在于用的都是自動會走的“線”,兇手布好機關后就可以去找不在場證明了,8里的兇手正是這么做的。
案例9:《偵探學園Q》之“開膛島之迷”,天草流就是利用室內地面略微傾斜這根看不見的“線”,將鑰匙用面粉裹成團送進所謂的密室,至于善后的工作則留給屋子里的老鼠去做。
第五種:
室內殺人后,兇手干脆不鎖門,但要給人感覺那就是密室的假象。這種情況一般兇手要充當發現者的角色,配合一定的演技,當然開門的時候還要再找幾個夠傻的目擊證人,騙不過就完蛋了。
案例10:又是《柯南》(犯罪百科全書?!),那集姐姐殺死妹妹后在門的里側貼滿了膠帶(只能粘住一端),出去找來小五郎當目擊者兼撞門的苦力,撞門時她握住門把手,選擇合適的時機松開把手,給人以門是被撞開的假象。港劇里好象還看過在門外用吸塵器把里面的膠帶吸起來的橋段,算是前者的改良版——不過這也要條件允許。
第六種:
室內殺人后,兇手干脆不出去,鎖好門躲到一邊傻等著別人發現尸體。如果運氣夠好、膽子夠大,也能脫身,省去制造機關的麻煩。一般說來用這種方法現場要布置得夠吸引別人的注意,而兇手在密室內這段時間里沒有不在場證明也是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發現尸體的人很多,兇手可以躲在離出口近又容易出來的地方(如門后),等所有人進到現場后,再悄無聲息的從大家背后出現,充當“發現者”之一——《柯南》里還有,
案例11;
如果發現尸體的人極少——最好只有一個,開門后看到屋里的情形肯定要去報警,這時兇手就可以逃之夭夭了,(之前愿意躲柜子里還是貓床底下都沒人管你)——《柯南》里有沒有記不得了,在港劇《刑偵》里見到過,這個算案例12吧;
不過要是發現者是兩個,一個去求救,另一個留著看護現場,后果就……當然留下的是共犯則另當別論。
第七種:
冒牌的密室,在空間上制造幻象;讓人誤以為殺人現場是在密室里發生的,而真正的殺人現場卻是另有其屋,一般說來這兩間屋子都很像,甚至一模一樣。
這種方法是《金田一》的作者天樹征丸的拿手好戲,“七不思議”、“鬼火島”、“吸血鬼”、“紅色圣誕老人?”……都是用偷梁換柱的手法將殺人現場偽造成密室的,有的使用的甚至只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鏡像原理,案例就不再舉了;
第八種:
還是冒牌密室,不過是在時間上制造假象;利用時間差殺人,以取得不在場證明的案子很多,但是利用時間差制造密室的卻很少,下面《金田一》之“吸血鬼殺人事件”算是一篇:
案例13:美雪打開自己房間(之前一直是密室)后被門口鮮血淋漓的場面嚇到(兇手前面就有讓她受過這方面的刺激),忙去找阿一及劍持求救。兇手躲在一邊觀察其離開后將尸體搬進門口看不見的里邊屋子,離去。后面趕來的人在進屋看到尸體后則掉進了“尸體一直都在這間密室里”的思維陷阱里。該方法雖然簡單,但效果卻不錯。
第九種:其它
有比較極端的——聽說殺人后在尸體上蓋房子?!
有拿密室的屋子做文章的——屋子里有夾層……
還有拿密室門窗做文章的——門有兩重,一重是旋轉門(其實也算夾層的一種)
還有《柯南》里服部初登場那集,兇手和偵探一起進密室,當著偵探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