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某位偵探·桌角的雜亂筆記
回復
某位偵探·桌角的雜亂筆記
樓主:
62621
|
查看:
3800
|
回復:
28
查看:
3800
|
回復:
28
[知識科普]
某位偵探·桌角的雜亂筆記
簡潔模式
62621
發表于 2018-9-20 23:14:09
|
2018-11-2 22:47編輯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編者語:真正的百科筆記。【不定期更新】
百科·多元智能理論
由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他認為智能是人們在特定的、有價值的文化背景與社會環境中,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人至少具有8種。
(1)語言智能
人對語言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的能力,表現在個人能順利而有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他人交流。代表職業:律師,詩人,演說家,作家,文學評論家。
(2)邏輯數理智能
對邏輯結構關系的理解,推理,思維能力,主要表現為個人對事物間各種關系,如類比,對比,因果,邏輯等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進行運算與邏輯推理等。代表職業:數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家,會計,程序員,偵探。
(3)音樂智能
個人感受,辨別,記憶,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節奏,音高,音色,旋律敏感,通過作曲,歌唱等形式表達思想感情。代表職業:作曲家,歌唱家,指揮家。
(4)空間智能
人對色彩,形狀,空間位置等要素的感受與表達能力,表現為個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空間關系敏感,通過圖形表現。代表職業:雕刻家,工程師,海員,畫家,建筑家。
(5)身體運動智能
人對身體協調,平衡能力和運動的力量,速度,靈活性,表現為用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動手能力。代表職業:舞者,運動員,外科醫生。
(6)人際關系智能
對他人的表情,語言,動作的敏感及做出有效反應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覺察他人情緒并做出反應。代表職業:教師,推銷員,政治家,演員。
(7)內省智能
個體認識,洞察,反省能力,表現為個人能較好地意識評價自己的動機,情緒,個性。代表職業:哲學家,小說家。
(8)自然觀察智能
能夠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對物體進行分類,洞察自然或人造物體的能力。包括觀察,反映,聯結,條理化,統合,聯系自然或人文世界的知覺能力。代表職業:植物學家,獵人,生態學家,考古人員,偵探。
編后語:希望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
7
104
分享
62621
3
|
樓主
|
發表于 2018-9-20 23:20:43
|
2018-11-2 22:47編輯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百科·漏斗效應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心中所想的是100%,說出來只有心中所想的80%,別人聽到的是心中所想的60%,別人聽懂的只有40% 。
6262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18-10-9 12:47:02
|
2018-11-2 22:45編輯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偵探·推理【一】
推理六要素:
自然要素:時間,地點
人文要素:人物,動機,兇器,手法
推理五步法:
(1)觀察現象
(2)作出猜想與假設
(3)邏輯推理
(4)實驗證明
(5)修正假設并合理外推
62621
2
|
樓主
|
發表于 2018-10-19 15:50:06
名句·思考(一)
在這個你看我我看你的社會里,所謂的正確不過就是與他人相似而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不知為何,我都搞不清你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了。”
“畢竟我不像飲料那樣,貼著草莓味或檸檬味的標簽。”——《余生皆假期》
我偽裝成騙子,人們就說我是個騙子。我充闊,人人以為我是闊佬。我故作冷淡,人人說我是個無情的家伙。然而,當我真的痛苦萬分,不由得呻吟時,人人卻認為我在無病呻吟。我想和那些不愿受人尊敬的人同行。不過,那么好的人可不愿與我為伍。——《斜陽》
沒有人在遭受別人責難與訓斥時,還能愉快起來,但我卻從人們生氣的怒容中看到比獅子、鱷魚、巨龍更可怕的動物本性。平時他們都將這些本性隱藏著,可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像那些在草原上溫文爾雅的牛,忽然甩動自己的尾巴抽死自己肚子上的牛虻。——《人間失格》
一天中,太陽會升起,同時還會落下。人生也一樣,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會像太陽那樣,有定時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在太陽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來一直存在的太陽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白夜行》
將真相扭曲成大眾可以接受的程度,這樣做的家伙根本就是想借助大眾之手來化解自己的危機感。這是暴力!語言的暴力!信息的暴力!——《占星術殺人魔法》
道理上講得通的東西感情上未必講得通,你所思考的與內心想要的并不一樣。有時候明知是正確的,但是心里卻在抗拒,有時明知是錯誤的,卻拼命想把其正當化。互相磨合,互相妥協,把不滿敲成小碎片,讓這些不滿嵌在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中,唯唯諾諾地過日子。——《不如去死》
時間不會沖淡痛苦,時間只會讓人習慣痛苦。——《another》
年輕和幼稚都會造成同樣的弱點:缺乏耐性。無論做什么事,都想馬上看到結果。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等待,這樣的教訓往往得活到中年才能體會。而意識到這一教訓實為真知灼見,往往要耗費剩下的全部人生。——《所羅門的偽證》
64512
0
|
發表于 2018-10-19 16:25:13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收藏。
等待更多偏門冷知識。
重要的是好句。
6262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18-11-2 15:41:29
名句·思考(二)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實現。——《平凡的世界》
我那時還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里也找得著美德。——《月亮與六便士》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挪威的森林》
If you're in pitch blackness, all you can do is sitting tight until your eyes get used to the dark.
如果你掉進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過是靜心等待,直到你的雙眼適應黑暗。——《挪威的森林》
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挪威的森林》
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欺騙的好,得到了再失去,總是比從來就沒有得到更傷人。——《追風箏的人》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這就是真正的知識。——《瓦爾登湖》
有時候,人的思想其實是不自由的,因為外物無時無刻不再試圖塑造你,他們逼迫你接受主流的審美、接受聲音最大的人的看法——即使那不合邏輯、不符合人性、完全違背你的利益。但是真正的你只要還有一息尚存,總會試著發出微弱的聲音。——《默讀》
你之所以相信一個人說的話,是因為他說了你想聽的話。——《擺渡人》
要人知道自己有個秘密,而不讓人知道是個什么秘密,等他們問,要他們猜,這是人性的虛榮。——《圍城》
你的無畏來源于無知。——《三體》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傾城之戀》
56348
0
|
發表于 2018-11-3 12:48:21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只更新名句嗎?
6262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18-11-9 22:50:39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百科·心理學【一】
木桶效應: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好好想想這條~)
共生效應: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首因效應: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并且決定著以后雙方交往的進程。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們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后一系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反之,對于一個初次見面就引起對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種原因難以避免與之接觸,人們也會對之很冷淡,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在心理上和實際行為中與之產生對抗狀態。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占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信息失真。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
從眾效應:也稱樂隊花車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
鯰魚效應: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后,如果能讓它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于沙丁魚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魚槽里有一只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后,由于環境陌生,就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后,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鯰魚效應是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是激活員工隊伍之奧秘。
暈輪效應: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皮格馬利翁效應: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刻板效應:又稱定型效應,是指人們用刻印在自己頭腦中的關于某人、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為判斷和評價人依據的心理現象。
詹森效應:曾經有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破窗效應: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筑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縱火。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79457
0
|
發表于 2018-11-10 11:39:3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對于我來講值得收藏,謝謝樓主。
6262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18-11-16 15:50:36
名句·思考(三)
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不是為了向世人顯示她所能做的事情,而是像世人掩飾她所不能做的事情。這是一種其起步意味著節節敗退,而其勝利隱藏著失敗的生活。——《朗讀者》
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掉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們遺忘了。——《小時代》
就在那些自以為省下來的時、空縫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僅僅是親筆書寫時遺下的手澤無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變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翹首引頸、兩兩相望,某些情誼也將因而迅速貶值而不被察覺。——《查令十字街84號》
現代人越是躁急就越想尋找家園,一種使精神獲得慰藉的家園,一種能讓大家抖落世事浮塵如見母親的家園,一種離開了種種偽坐標驀然明白自己究竟是誰的家園。——《摩挲大地》
返回版塊
1
2
/ 2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