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淺談隱藏線索方法(原作者谷雨)

樓主: 4804 | 查看: 6169 | 回復: 9

發表于 2009-8-10 16:10:48
謎題相當于一篇濃縮的推理小說,失去了文學性描述和與案情不相關的情節之后,剩下的必需線索就很容易被解謎者發現了。如果線索交代得太突兀,勢必會引起解謎者的注意,從而使之悟到出題者的心思,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為防止自己的謎題被人一眼看穿,如何巧妙地隱藏線索,就成為出題者們應十分注意的問題。

        下面是我總結的幾種隱藏線索的方法,望于君有益。


(1) 結合謎題環境或氣氛,將線索自然蘊含其中,以制造解謎者的盲點。

        不知誰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隱藏一片樹葉的最佳地點是樹林。”所以,隱藏線索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解謎者在題目營造的環境或氣氛中產生盲點,把線索作為環境或氣氛的附屬品,從而忽略過去。

        例如:每周謎題308期《絕對密室》(作者大袖遮天)中的一處線索隱藏。故事發生在夏天一棟公寓大樓里,女死者在形成密室的自家中胸口中一刀致死,死時還打扮整齊化了妝,疑似自殺。死者的丈夫說他在死者起床前就離開了,和另一名證人一起去上班,后接到死者從家打來的電話說要自殺,兩個人一起趕回死者家。于是死者的丈夫有不在場證明。
        警方在勘察現場的時候,有這樣一段描述:

         “看起來女主人十分勤快,房間十分整潔,連臥室也一絲不亂,棉布睡衣疊得整整齊齊,床上一絲褶子也沒有。甚至衛生間也收拾得井井有條,散發出一股清香味,兩條潮濕的毛巾掛在一起,粗大的藍色毛巾略微覆蓋著小巧的白色毛巾,看起來十分溫馨。”

        看似不經意的一段描述,其實已經為后面的邏輯推理埋下了一條線索。

        女死者死前打扮化妝,必然會洗漱并用到毛巾,所以毛巾才會是潮濕的。按常理推測,較粗大的毛巾應為男士使用,較小巧的毛巾應為女士使用。如果真如死者丈夫所說,他走時死者還沒有起床,那么死者一定是在她丈夫之后洗漱,也就是說,死者的毛巾應當是覆蓋在她丈夫的毛巾之上。而現場卻不是這樣,說明死者丈夫說了謊,即他走的時候死者就應該已經起床了。

        這寥寥數筆便寫出了拆穿嫌疑人謊言的線索,將毛巾的狀態、大小、位置交代得一清二楚,卻又不會引起解謎者太多的注意,主要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大的環境:女主人十分勤快,房間十分整潔。在這樣的環境中,解謎者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關于毛巾的描寫不過是為了突出這個環境的特點,從而將它的“線索性質”忽略掉了。

        這里就說到了線索的選擇。如果作者沒有選擇描寫毛巾來揭穿嫌疑人的謊言,比如選擇“女死者在丈夫之前收回了門外報箱里的新報紙”這樣的線索,進而去描寫報箱的話,就很容易讓人看出意圖,因為報箱和整篇謎題設計的環境是無關的。作者之所以交代這種“明明不必要交代”的線索,肯定是因為這就是解謎中的必需線索。

        至于線索交代與氣氛營造的契合方法,比如拙作每周謎題321期《青龍館通靈殺人事件》中,利用關鍵線索“木質樓梯發出的吱嘎聲”來證明兇手就在其中,由“曾經發生過自焚案的走廊”引出腳底有黑色灰燼的證據等,都是這方面的例子,就不一一詳述了。


(2) 穿插其他線索(比如無用線索、誤導線索等),以轉移解謎者的視線。

        如果說上一種方法是“將一片樹葉隱藏在樹林中”,那么這一種方法就是“將一片樹葉隱藏在一堆樹葉中”了。無用線索、誤導線索可以大大轉移解謎者的注意力,所以這樣的線索越多,解謎者就越不容易抓住關鍵線索,從而錯過真相,甚至搞錯真相。

        比如:每周謎題341期《迷惑》(作者云豹)中,謎面設置了很多噱頭,如塔羅牌算命,女主人公的Dejavu現象,忽然瘋掉的同學等等,都增添了不少玄之又玄的因素。但是答案中大部分并沒有涉及,其實是煙幕彈、假線索。而真正關鍵的線索,被作者拆成幾部分隱藏起來:通過現在的時間和對過去案情的敘述推算出當時的時間,再由這個特殊的日子引出了案發過程的不合理因素,從而看破真相。線索隱藏得很深,也很巧,極容易被人忽視。

        又如:每周謎題318期《屎太濃瞬間消失之謎》(作者腐爛的奇異果、米田共和國國王)中,史太農在一條死巷中瞬間消失,作者在描述死巷時寫道:

         “兩邊是高大的居民樓隔離外墻,大概有三四層樓高,是由混凝土澆鑄而成的。……沒有任何攀爬過的痕跡;路面又窄又長……但一眼看過去,地上只有幾根躺著的竹竿、兩三個破爛得不成樣子的竹簍、一些殘磚破瓦和幾小袋散發出陣陣惡臭的垃圾,根本沒有可以藏人的地方。”

        被高墻圍住的死巷,沒有攀爬痕跡,巷中也無處藏身,嫌疑犯是怎么瞬間消失的呢?在謎面即將結束時,警方發現附近井口邊的一根拐杖,拐杖的主人是蔡老太。于是,解謎者的視線就會定格在最后提到的這根拐杖上,開始考慮用拐杖撬開井蓋逃跑云云,因而推測嫌疑犯是蔡老太。可其實最后作案手法卻落回了這條巷子里,藏在不起眼的線索中,即“幾根躺著的竹竿”。如果沒有其他這些線索的干擾,恐怕解謎者們就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死巷的描述上了。


(3) 修飾線索,使之詭異化、離奇化,以攪亂解謎者的思路。

        沿用前兩種方法的比喻,這一種方法就應該是“把樹葉疊成紙鶴,讓你看不出它是樹葉”。如果一條關鍵線索實在太顯眼,太不容易讓人忽略,倒不如讓它更加明目張膽,以致讓人不知道這是一條什么樣的線索,該怎樣去利用。

        這里暫時還沒有此類謎題的例子,就拿奎因的《中國橘子之謎》來說吧,死者所在的房間,所有東西都倒置了,讓人匪夷所思。這顯然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但是兇手為何要將所有東西都倒置過來呢?讀者便開始了自己千奇百怪的設想,至于最后能不能猜到,那就要看運氣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綾辻行人的《迷宮館的誘惑》中,三番五次提到的“砍頭的邏輯”,明明是比擬小說殺人,兇手為何要將死者的頭顱砍下,造成小說中沒有提及的死亡狀態?也是同樣的道理。

        利用這種隱藏線索的方法時,應確保線索的華麗外表能遮蓋住其本質內涵。如果隱藏得不夠深、不夠巧,反而會暴露得更快,還不如利用其它方法。當然,如果成功隱藏了關鍵線索,就會成為增強“意外性”的一大亮點,從而使作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敘述性詭計,以欺騙解謎者的眼睛

        敘述性詭計也是隱藏線索的極好手段,不過解謎者的接受程度因人而異。有人會為敘述性詭計喝彩,也有人會大喊騙人。

        我見到的每周謎題里利用到敘述性詭計的謎題并不多,有255期《天極島謀殺檔案》(作者軒弦)、260期《李氏山莊謀殺檔案》(作者軒弦)、280期《極限推理》(作者幻畫)、330期《誰謀殺了白雪公主》(作者kenshin)、346 期《玄武館殺人詭計》(作者谷雨),其中幾篇已寫成小說。謎題大全中吉如令曾經著有《殺人十個館》,個別涉及到敘述性詭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

        創作敘述性詭計的態度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千方百計地欺騙,以致反復利用一些個別現象來達到迷惑的目的,比如重名、同性戀、黃昏戀等等,為避免泄底,就不細說了。另一種是在欺騙的同時,還會提供一些看穿敘述性詭計的線索,考驗讀者的觀察力,比如館系列中的一些作品。
        后者的敘述性詭計更能服人,當然,創作難度也更大,這要看作者是不是有自信能亮出“命門”卻依然不怕被拆穿了。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隱藏線索的幾種方法,由于是臨時趕稿,所以并沒有周密思考,只是根據以往的經驗,簡單歸納了以下幾種方法,如有不周之處還請批駁和完善。

0

18

分享

| 發表于 2009-8-10 16:29:25
厄。。。寫得不錯啊。。
以后我要是寫謎題也可以參考下。。。
| 發表于 2009-8-10 20:34:33
很不錯
不僅對寫謎題有幫助
對于在解謎題時挖掘線索也有幫助
|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23:17:23
我也是覺得挺好,這里的謎題是推門的每迷,就不轉過來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推門看。“聰明人會把一片樹葉藏在森林里”這是布朗神父的話,在《斷劍》里出現,我很喜歡這個故事,推薦給大家
| 發表于 2009-8-10 23:29:23
學習了。~~~~~~~~~~~~~~~~~~~~~~~~~
| 發表于 2009-8-10 23:32:44
我想大概就一句話——“出其不意”,用“紅鯡魚”引走獵狗們的目光。
| 樓主| 發表于 2009-8-11 10:30:15
你還知道“紅鯡魚”,可以啊
| 發表于 2009-8-20 21:54:43
不錯不錯~~長知識了~{:tlxy16:}
| 樓主| 發表于 2009-8-20 22:29:28
是啊,所以不關注此帖的人,很損失的
| 發表于 2009-8-23 17:43:53
謝謝樓主 長見識了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