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社交中非常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樓主: 97647 | 查看: 2988 | 回復: 15

發表于 2019-8-10 03:02:4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1.首因效應——人生若只如初見

“首因”可以說是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關注對方的衣著、外貌、談吐、舉止。這是我們對他人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是長期交往的基礎,會對以后的深交起決定性作用。

因此第一次約會/見客戶,表現好一點,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會為以后的長期交往/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方說在知乎看了篇干貨滿滿的答案,會覺得這個答主非常靠譜,因而關注他/她。

2.近因效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首因效應在交往雙方彼此都生疏的階段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隨著雙方的加深了解,最新的認知會改變以往的評價。

在時間線上總是看到那個答主寫抖機靈的答案,會覺得這個答主非常輕浮,覺得不能夠帶你發現更大的世界,于是會取關他。

3.暈輪效應——以偏概全、愛屋及烏

這個效應指的是我們在評價他人時往往從某一點的特征開始,從一個中心點出發,就像一個光環一樣,所以這個效應也稱為“光環效應”。

比如某知乎大V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是某日寫了篇毫無水準的答案。由于“光環效應”的存在,依然會有許多人點贊,并且被頂上第一。

所以不要盲目篤行專家大牛。不要總把某人的話奉為圭臬,掛在嘴邊。認識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刻板效應——地域歧視、種族歧視

人們評價他人時,往往認為某一類人具有共同的特征。刻板效應既有積極的作用,又有消極的影響。積極的影響在于簡化了我們的認知過程,消極的影響在于很容易會讓我們得出錯誤的結論。

出名的刻板效應有——山東來的就是豪爽的大漢,蒙古姑娘就沒有美女,東北來的就會唱二人轉,非洲來的就是黑人貧民……

5.定勢效應——老眼光看待新問題

定勢效應也叫做心里定勢效應。人們在認知活動時總是用已有的經驗來看待現有的事物。定勢效應會讓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固定化。

史蒂芬森剛把第一輛火車造出來時,好奇的吃瓜群眾就問你這馬車沒有馬怎么跑啊,然后居然還駕馬車和火車賽跑……

6.投射效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應就是以己論人,認為自己與他人也有同樣的喜好。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心里偏差。

一個典型的投射效應的例子就是《天方夜譚》中有個河里發的故事。漁夫河里發有了一百個金幣,卻怕國王哈里發來偷,所以用皮鞭不斷抽打自己,假裝自己身無分文。

7.自我暴露定律——說出小秘密

自我暴露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說出自己的小秘密,這樣的行為很容易拉進彼此的心靈距離。

生活中有很多人非常健談,但是從來不談自己的私生活。這樣也容易給人一個疏離感。談國際政治有時還真的不如說說自己今天拔了顆牙的經歷。

8.互惠定律——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人們得到別人的好處以后,會有一種回報的義務。

隔壁王大爺送了你一筐雞蛋,你要是不送一罐蜂蜜回去,心里總是不自在。

9.相似定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都是自戀的。我們會因為人們和我們相似而喜歡對方。

比方說在知乎,要是碰上個與自己畫風一樣的大V,果斷關注啊。他活出了我想要的樣子,所以關注他。

10.互補定律——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我們會喜歡與我們形成互補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不僅愛好相似的人會扎堆,而彼此天差地別的人也能夠建立親密的關系。

飛鳥會愛上游魚,是因為海闊任魚躍,反之是因為天高任鳥飛。因為渴望彼此擁有的東西,所以互相愛慕。

一個平時大大咧咧的女孩子總是想要找個踏實穩重的男生結婚,放蕩不羈的野馬也需要一個能拴住他的女人,而不是需要另外一匹野馬。

11.相互吸引定律——你愛我,所以我愛你

人們把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一切。因此我們總是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

以前我總是想為什么鮮花會插在牛糞上?
后來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這是一個愛鮮花的牛糞,一個有追求的牛糞。所以追女孩子死纏爛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12.攀比定律——西子捧心、東施效顰

人們喜歡模仿他人,與他們攀比。不論性別、職業、年齡、閱歷如何,都跳脫不出這個圈子。

隔壁老王買了輛車,我也買。
隔壁老王升職加薪,我努力。
隔壁老王換了老婆,…………

13.以貌取人定律——名字說明一切

三國時期的龐統因為長相丑陋,所以孫權嫌棄、劉備開始也不待見他。諸葛亮劍眉星目、羽扇綸巾、氣宇軒昂,儀表不凡,王侯將相見了也覺得不愧“臥龍”之稱。

知乎女孩子爆照,飛速漲粉不在話下,指不定哪天也能在知乎找到心動男生哦。

14.鄰里定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這個定律的應用最出名的當屬“孟母三遷擇鄰”的故事了。不過意志堅定,非常有主見的人不容易受到這個定律的影響。但是嚴格來說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完全不受他人的影響。

15.情感與理性宣傳定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在宣傳中,有時要談感情、說情懷更有效,有時訴諸理性更重要。

鬼谷子的縱橫捭闔之道就是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脅之以害、誘之以利”十六個字。與君子談禮,與小人說利,與壯士言義,與富甲之商交談氣度高華,與隱逸之士把盞虛懷若谷。

總結來說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三教九流的不同人群的相處交流方式也需要因人而異。

16.心理控制定律——曲徑通幽、迂回戰術

當我們不能直接改變他人,可以通過間接控制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個例子大家可能都聽過。A接了B一萬塊,B把借條弄丟了。B于是寫信給A說你欠我的兩萬塊啥時候還啊?A回信說我明明只借了你一萬塊,于是B獲得了新的借條。

17.欲揚先抑定律——先抑后揚、明貶暗褒

這也是一個文學修辭手法。心理學上研究發現,當你對一個人實施獎懲時,先抑后揚能夠讓人獲得最大的好感。

因此夸女孩子漂亮不能一個勁的猛夸,這樣會讓她的閾值越來越高,導致最后說她漂亮可能無動于衷,心中一點波瀾也不泛。當然運用這個定律也是需要高階的技巧的。

18.換位思考定律——易地而處、為人著想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不要總是想著你要什么,而是想著別人需要什么。當你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會獲得他人的好感。你能夠考慮他人的利益,別人自然也能夠考慮你的利益。

自私自利的小氣鬼大家都是討厭的,人們總喜歡與大方好爽,能夠照顧他人的朋友在一起。

19.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這個定律很殘酷。請現實一點,不要相信什么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不要總想著詩和遠方。努力變得更強才是重中之重。不然只能有眼前的茍且。

40

110

分享

2 | 樓主| 發表于 2019-8-10 16:44:1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沒有人看嗎
1 | 發表于 2019-8-11 22:12:0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覺很有用。
| 樓主| 發表于 2019-8-11 22:27:4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確實有用
1 | 樓主| 發表于 2019-8-11 22:28:0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但關鍵肯怎么用了
| 發表于 2019-9-4 11:32:45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收藏起來
| 發表于 2019-11-5 22:54:5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第十四條鄰里定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條,我不太懂,有沒有人給我解釋一下
| 發表于 2019-11-6 09:00:10 | 發自安卓客戶端
嘶~這面這些效應好像都是資格證考試的真題
| 發表于 2019-11-6 09:08:1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還是冒昧的反駁一下,我記得刻板效應并不是歧視,只是一種具有慣性的思維定勢好像,比如一個班的一個人性格怪癖,人傳人最后大家就認為這個班的人都這樣性格怪癖,然后就會產生一種思維慣性,但我想說的是他并不具備歧視攻擊性,只是定勢思維而已我是不是要挨揍了
| 發表于 2019-11-6 15:41:04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樓主,繼續加油。有用
返回版塊
12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