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通過手印和腳印來計算身高的公式。(專業內容,轉載的) ...
回復
通過手印和腳印來計算身高的公式。(專業內容,轉載的)
樓主:
6214
|
查看:
1萬
|
回復:
9
查看:
1萬
|
回復:
9
[知識科普]
通過手印和腳印來計算身高的公式。(專業內容,轉載的)
簡潔模式
6214
發表于 2009-11-25 23:05:31
[摘要]:本文通過對全國范圍內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的大量抽樣調查,逐一測量其手印、足跡各部位長度,建成立數據庫,利用計算機進行綜合統計、回歸分析、比較研究,對手印、足跡長度與身高之間的相關關系及其變化規律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
人的生長是有一定規律的,人的身體各部位的生長和發育是相對均衡的。盡管每一個人的生長發育情況受遺傳的影響因素等均不相同,但就每一個個體而言,只要是在正常的發育條件下,其身體的各個部分是按一定的比例生長的。例如人高手長、腳大,就是常見的一個事實;我國古代也有“立七坐五盤三”之說,即以頭長(或腳長)這單位,身高與頭長(或腳長)的比例為7:1;雙手平肩伸直,左右兩手中指頂點之間的距離大致與身高接近。人類學、醫學、體育、藝術(繪畫、雕塑)等學科的研究和實踐,均證明并應用了這一規律。同樣,案件現場上所留下的手印、足跡,也反映了手印和足跡的大小,因而為我們利用這個規律去推斷犯罪嫌疑人的身高提供了依據。
一、研究身高與手印各部位長度之間的相關關系
我們在測量手印時對以往的測量方法作了較大的改進。以往測量手印的方法是:先從中指頂點作一水平切線,再沿手掌外側部的下邊緣作一水平切線,然后,沿中指軸線測量上下兩切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即得全長。但我們通過大量的測量和實驗分析發現,以外側部為標準測量,所得數據不準確,誤差很大。這是由于同一被捺印人在捺印時的姿勢、用力不同,捺印人的操作方法不同,均可導致外側部后邊緣的長短不同,可產生1—3厘米的誤差。實驗中,我們同時發現如果把測量標準定在內側部后邊緣,可以避免上述原因產生的誤差,因為手掌內側部后邊緣,是手舟骨所在的位置,而且舟骨較突出,在印痕中反映性強,因而較穩定。對這一測量方法的改進,也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痕跡工作人員在利用手印分析身高時難于在手掌面確定穩定的兩點的難題,可以大大地提高手印測量和分析的準確性。同時也為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用求平均值或平均系數法研究手印樣本
表1-1、手印均值(按內側部測量)
身高(cm)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175
175--180
180以上
左手全長均值
16.650
16.914
16.946
17.197
17.514
17.931
18.058
右手全長均值
16.338
16.775
16.840
17.220
17.343
17.938
18.068
左掌全長均值
8.925
9.281
9.269
9.334
9.432
9.762
9.742
右掌全長均值
8.913
9.178
9.113
9.319
9.418
9.558
9.789
左中指長均值
7.513
7.640
7.682
7.836
8.137
8.258
8.316
右中指長均值
7.425
7.629
7.696
7.880
8.022
8.270
8.279
左食指長均值
6.238
6.594
6.652
6.873
6.998
7.173
7.253
右食指長均值
6.388
6.644
6.726
6.874
7.019
7.229
7.211
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身高的增加,手印各部位的長度也相應逐漸地增加。這說明手印各部位的長度與身高之間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為我們利用手印各部位的長度測算身高提供了依據。
2、不同身高段身高與手印各部位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利用平均系數法測算身高,方法簡便,但誤差較大。為了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我們通過大量的分析發現,同樣可以將身高劃分為若干區域,分區間計算平均系數,所得的結果準確率便會大大提高,于是,我們便作了如下統計分析:
表1-2、不同身高段身高與手印各部位的比例關系
身高(cm)
165以下
165--175
175以上
身高/左手全長
9.515
9.879
9.979
身高/左手掌長
17.383
18.295
18.363
身高/左中指長
21.035
21.455
21.668
身高/左食指長
24.367
24.710
24.927
身高/右手全長
9.599
9.910
9.975
身高/右手掌長
17.639
18.342
18.657
身高/右中指長
21.048
21.534
21.662
身高/右食指長
24.132
24.651
24.806
從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的身高段身高的平均系數有所不同。隨著身高的增加,其相應的系數也有增加的趨勢。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盡管不同的身高段,其平均系數有所變化,但其變化不太明顯,同一欄目內的幾個比例系數非常接近,這也說明身高與手印各部位的長度比例關系系數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3、不同年齡段人員身高與手印各部位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為了分析手印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變化規律,我們將人的年齡分為五個區域進行分析,如下表:
表1-3、不同年齡段人員身高與手印各部位的比例關系
年齡段
15歲以下
16—25歲
26—35歲
36—45歲
46歲以上
身高/左手全長
10.140
9.879
9.637
9.647
9.485
身高/左手掌長
19.088
18.230
17.709
17.635
17.981
身高/左中指長
21.760
21.476
21.188
21.229
20.640
身高/左食指長
25.031
24.891
24.311
24.358
23.553
身高/右手全長
10.194
9.904
9.709
9.689
9.657
身高/右手掌長
19.440
18.337
18.055
17.783
16.959
身高/右中指長
21.573
21.577
21.178
21.290
20.781
身高/右食指長
24.752
24.726
24.271
24.330
23.703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高與手印各部位長度的比例系數逐漸減小,這說明手同樣大小的年青人與年長者比較,年青人要比年長者高。所以在分析身高時,對于年青人要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略有增加,對于老年人則要對其分析結果略為減小。
4、不同地區人員身高與手印各部位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由于人的生活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種族的不同,其生長發育情況會有所不同,其身高與手印各部位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于是,我們作了如下分析:
表1-4、不同地區人員身高與手印各部位的比例關系
地區
華中
東北
西南
華南
身高/左手全長
10.094
9.784
10.050
9.313
身高/左手掌長
18.713
18.017
18.775
16.956
身高/左中指長
21.557
21.421
21.700
20.693
身高/左食指長
25.473
24.481
25.055
23.901
身高/右手全長
10.108
9.844
10.050
9.383
身高/右手掌長
18.722
18.077
18.894
17.141
身高/右中指長
21.974
21.470
21.597
20.742
身高/右食指長
25.217
24.504
24.791
23.808
1
13
分享
621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9-11-25 23:07:24
二、研究身高與足跡長度之間的相關關系
嚴格地說,人的身高只和赤足長度有一定的比例關系,而與鞋子的大小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由于腳的大小不同,則穿用的鞋子的大小也不同,大腳穿大鞋,小腳穿小鞋,因而腳的大小也就決定了鞋子的大小;反之亦然。如果知道了鞋子的大小,我們只要根據不同的鞋種減去相應的內外差和放余量,就能推算出穿鞋人的赤腳長度,進而推算穿鞋人的身高。所以赤腳長和鞋長均與人的身高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
(一)用求平均值或平均系數法研究足跡樣本
1、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分析不同身高段人員足跡的平均長度
我們將所收集的不同地區人員的足跡樣本5000余份(1萬余枚),逐個測量分析、登記、輸入計算機,建立數據庫,再編輯程序運用計算機進行分析。為了更準確地研究穿鞋長與身高的關系,我們將身高劃分為若干區域,觀察不同身高段人員腳長與身高的關系和變化的規律。見下表2-1。
表2-1 足 跡 均 值
身高(cm)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175
175-180
180以上
左赤足均值
22.345
22.175
22.647
23.638
24.021
24.645
25.333
右赤足均值
21.845
22.134
22.583
23.610
24.053
24.549
25.433
左皮鞋均值
23.460
23.419
24.600
26.048
26.389
26.567
27.650
右皮鞋均值
23.400
23.238
24.650
26.266
26.383
26.657
27.750
左運動鞋均值
20.200
24.033
24.100
25.317
25.704
25.067
28.400
右運動鞋均值
19.900
24.200
24.013
25.400
25.552
25.433
28.100
左解放鞋均值
--
22.533
24.125
24.429
24.957
25.138
25.980
右解放鞋均值
--
23.567
23.900
24.536
24.888
25.000
25.820
左回力鞋均值
--
23.488
23.867
25.516
25.879
26.638
26.443
右回力鞋均值
--
23.425
23.927
25.573
25.895
26.621
26.429
左塑料鞋均值
--
--
24.400
25.300
25.550
28.700
26.800
右塑料鞋均值
--
--
24.700
25.000
25.550
28.300
26.800
左旅游鞋均值
24.500
24.900
24.100
26.310
26.690
26.875
28.100
右旅游鞋均值
24.800
24.667
23.750
26.270
26.666
26.900
28.500
左拖鞋均值
--
24.833
24.733
25.977
25.885
25.986
--
右拖鞋均值
--
24.533
24.758
25.941
25.893
26.171
--
左布鞋均值
25.400
23.200
24.600
26.383
26.100
--
--
右布鞋均值
25.250
22.800
24.800
26.117
26.267
--
--
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身高的增加,赤腳足跡和穿鞋足跡的長度均相應地逐漸增加,這說明足跡的長度與身高之間存在著較強的正相應關系,為我們利用赤足足跡或穿鞋足跡分析身高提供了依據。
2、不同身高段人員身高與赤足或穿鞋足跡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身高與足跡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及其變化趨勢,我們按照我國傳統身材高低的方法,將所有考察對象分為高(175cm以上)、中(165-175cm)、低(165cm以下)三個階段進行分析,結果如表2-2。
表2-2、不同身高段人員身高與足跡各部位的比例關系
身高(cm)
165以下
165--175
175以上
身高/左赤足
7.173
7.191
7.226
身高/右赤足
7.179
7.194
7.246
身高/左皮鞋
6.583
6.577
6.688
身高/右皮鞋
6.595
6.538
6.666
身高/左運動鞋
6.547
6.791
7.026
身高/右運動鞋
6.540
6.799
6.957
身高/左解放鞋
6.926
6.972
7.077
身高/右解放鞋
6.816
6.990
7.117
身高/左回力鞋
6.733
6.687
6.745
身高/右回力鞋
6.722
6.681
6.749
身高/左塑料鞋
6.490
6.658
6.535
身高/右塑料鞋
6.420
6.692
6.580
身高/左拖鞋
6.392
6.656
6.853
身高/右拖鞋
6.397
6.652
6.806
身高/左旅游鞋
6.443
6.528
6.622
身高/右旅游鞋
6.476
6.527
6.610
身高/左布鞋
6.505
6.535
--
身高/右布鞋
6.523
6.543
--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相應的比例系數有增加的趨勢,這說明一方面如果我們只用一個總的平均系數來計算分析身高有一定的誤差,應分階段采用相應的比例系數計算要相對準確些;另一方面也說明相對而言,身材較低的人手相對較大,而身材較高的人手相對較小。所以在設計計算尺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盡管不同身高段其平均系數的變化不明顯,但同一項目內的幾個比例系數非常接近,這也說明身高與足跡長度之間的比例系數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相關關系明顯。
3、不同年齡段人員身高與足跡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為了分析腳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變化規律,研究足跡與身高的比例系數與年齡的關系,我們將年齡為5個階段對足跡進行分析,如表2-3。
表2-3、不同年齡段人員身高與不同鞋種足跡大小的比例關系
年齡段
15歲以下
16—25歲
26—35歲
36—45歲
46歲以上
身高/左赤足
7.208
7.204
7.137
7.103
7.089
身高/右赤足
7.301
7.214
7.138
7.116
7.079
身高/左皮鞋
6.421
6.668
6.640
6.411
6.255
身高/右皮鞋
6.398
6.631
6.658
6.437
6.264
身高/左運動鞋
6.542
6.784
6.468
6.285
6.795
身高/右運動鞋
6.529
6.791
6.480
6.270
6.795
身高/左解放鞋
--
7.009
6.850
6.555
6.494
身高/右解放鞋
--
7.014
7.070
6.620
6.476
身高/左回力鞋
6.455
6.712
6.140
--
7.000
身高/右回力鞋
6.426
6.707
6.090
--
6.930
身高/左塑料鞋
6.300
6.662
--
--
--
身高/右塑料鞋
6.240
6.677
--
--
--
身高/左拖鞋
6.301
6.660
6.250
5.600
6.540
身高/右拖鞋
6.284
6.660
6.200
5.710
6.543
身高/左旅游鞋
6.302
6.524
6.745
--
6.200
身高/右旅游鞋
6.303
6.531
6.758
--
6.130
身高/左布鞋
6.502
6.536
--
6.620
6.398
身高/右布鞋
6.518
6.549
--
6.588
6.453
從表中可以看出,與手印分析結果相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高與足跡長度的比例系數逐漸減小,這說明同等高度的年青人與年長者相比,年青人的足要比年長者小,或者腳印長相同的年青人要比年老者高。所以在利用足跡分析身高時,對于年青人要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略有增加,對于年老者則相反。
4、不同地區人員身高與足跡長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將所收集的樣本,按不同地區進行綜合分析,可以比較不同地區,由于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氣候等因素的差異對其腳在生長發育過程的影響,于是我們列表作了如下分析:
表2-4、不同地區人員身高與不同鞋種足跡大小的比例關系
地區
華中
東北
西南
華南
身高/左赤足
7.232
7.200
--
7.018
身高/右赤足
7.239
7.199
--
7.044
身高/左皮鞋
6.556
--
7.096
--
身高/右皮鞋
6.540
--
7.009
--
身高/左運動鞋
6.687
--
7.550
--
身高/右運動鞋
6.690
--
7.550
--
身高/左解放鞋
6.969
--
--
--
身高/右解放鞋
6.977
--
--
--
身高/左回力鞋
6.698
--
--
--
身高/右回力鞋
6.690
--
--
--
身高/左塑料鞋
6.610
--
--
--
身高/右塑料鞋
6.614
--
--
--
身高/左拖鞋
6.590
--
6.683
--
身高/右拖鞋
6.586
--
6.757
--
身高/左旅游鞋
6.478
--
6.840
--
身高/右旅游鞋
6.494
--
6.742
--
身高/左布鞋
6.520
--
--
--
身高/右布鞋
6.533
--
--
--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上表中有較多的空白,這是由于我們東北、華南等地收集樣本都是夏季在監獄或拘留所進行,當時,人犯均穿著拖鞋,而利用拖鞋印分析身高不準確,現場也極少見,所以我們只收集了赤足足跡樣本;西南地區樣本是請人深秋季節在青年學生中收集的,不便于收集赤足樣本,只收集了穿鞋足跡樣本,因而樣本不夠齊全,但并不影響分析結果。
首先我們比較華中和西北地區的穿鞋足跡,我們發現西南地區的不同鞋種的比例系數均比華中地區大,因而我們可以斷定其身高與赤足足跡的比例系數也比華中地區大。我們再來比較華中、東北、華南等地的身高與赤足足跡的比例系數發現,華中大于東北,東北大于華南。綜上分析我們便可發現,西南地區的比例系數較大,華中.東北地區適中,而華南地區的比例系數較小。這一結果表明,相比較而言,華南地區的人個子較矮而腳較大,西南地區的人腳較小,華中和東北地區的人適中。這一分析結果與手印樣本的分析結果也基本吻合,所以在利用足跡分析留痕人的身分時還應考慮地區差異。
綜上所述,足跡與身高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又受到地區、年齡、身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分析時必須綜合考慮。
621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9-11-25 23:09:25
版主加精哦,嘿嘿。這個雖然是轉載的。但還是找的比較辛苦才找到的。以前家裡有一本《現場勘查》,不過版本比較老了,而且內容太多。所以就只能在網上找了。
1798
0
|
發表于 2009-11-25 23:11:39
本鼠太感謝你了~~~
621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9-11-25 23:15:26
大家都是鼠鼠哈
2670
0
|
發表于 2009-11-25 23:38:27
很不錯,謝了
621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9-11-26 19:58:28
說個比較簡單粗略的腳印計算身高的方法。數據的精確度沒有上面文章里的那麼精準,誤差大概誤差3㎝。
首先,我們把鞋子的碼數計算成㎝長度。我們用x表示鞋子的碼數,用y表示㎝數。公式是y=(x+10)/2
假如說鞋子是40碼,那麼x=40,y=(40+10)/2,y=25,那麼鞋子底長為25cm。
然後,我們用鞋子的長度乘以一個粗略的係數6.876,這樣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身高。比如40碼的鞋子,那就是25 x 6.876 = 171.9
由於這個計算是粗略的,所以誤差有點偏大。可能誤差向上或向下在3cm。
6822
0
|
發表于 2010-1-16 18:37:26
太專業了
贊哦
6757
0
|
發表于 2010-1-16 22:44:27
以前在科技之光看了 不錯的東西
6664
0
|
發表于 2010-1-19 16:06:46
都挺厲害的,頂。收藏了啊
返回版塊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