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關于血痕

樓主: 64077 | 查看: 2331 | 回復: 0

查看: 2331|回復: 0

[刑偵法醫] 關于血痕

簡潔模式
發表于 2020-2-26 11:29:07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現場的血痕告訴我們什么?通過對犯罪現場血痕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⒈案發過程中發生沖突的大概次數。
⒉血滴的形態能夠表明案發時當事人的進行方向。
⒊導致受傷出血的沖撞的性質和沖撞行為的動作方向。
⒋犯罪嫌疑人作案時使用哪只手。
⒌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及相關物體間的位置。
⒍與案發過程相關的大多數行為的順序。
⒎作案工具的種類。
⒏血液滴落時的高度。
⒐發生沖撞時使用的特定物體的性質。

血液為什么會流向留下痕跡?  當水的黏度為1時,血液的黏度為4.4~4.7。由于這種粘稠性,即使是微量的血液也會在犯罪現場留下痕跡。

犯罪現場血痕具有怎樣的形態?  由于犯罪現場所發生的行為大部分具有瞬間性,集中性和激烈性。因此,血痕的形態能夠為偵破工作提供豐富信息。
犯罪現場血跡形態可以劃分為四類:滴狀血跡、拋射狀血跡,撞擊狀血跡、接觸狀血跡。

血液呈現自由落體運動于載體上形成血痕案發當時,在靜態條件下,因受重力影響滴落形成的血痕,多呈圓形,一般不具有方向性。模擬實驗方法很簡單,用豬或牛的新鮮血液進行實驗,在不同高度下分別將血液滴落下來,結果于較高處滴落的血液所形成的圓形的血液的直徑較大。滴落狀血痕的一部分脫離圓心,呈現長短不一的鋸齒狀凸起,被稱為鋸齒狀凸起血痕。因此可根據與鋸齒凸起高度的比例算出外延的圓形的直徑數值,從而計算出血液滴落時的高度。
血液呈現自由落體時傾斜面上形成的血痕傾斜面上形成的血痕,通過計算血痕長度和幅寬的比例,可以推斷出滴落時的角度。長度與幅寬的比例寬大,血液滴落的角度也越大。
血痕的原始點通過測定血液飛濺滴落于載體時的原始點,推斷案發當時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地點,位置,方向等情況。這項工作對于案件性質的認定非常重要。

血液的流向主要分為能動和被動兩種①被動流向:受重力和身體位置的影響。可判斷出尸體的原始位置和狀態。
②能動流向:人活著時的血液流向。
關于流向的例子①死者在平躺狀況下,如果血痕呈現自鼻孔向上倒流的方向,則暗示尸體位置發生了改變。
②偽造自殺現場時,尸體現位置與血液的流向不同。
③流向反常:血液不是沿著一定的方向留下去,而是由于人為原因出現反常現象時,則意味著有其他行為的發生。

(摘自《CSI科學破解犯罪之謎》)

滴狀血跡滴狀血跡是犯罪現場最為常見的血跡,是由墜落或滴落的血液形成。形成滴狀血跡的血滴在空氣中運行的過程中,僅僅受到重力的作用。
  如果還有其他力的作用,所形成的血跡便不再是滴狀血跡。滴狀血跡在犯罪現場表現為環形狀血跡,這是滴狀血跡的明顯特征。  但是,滴狀血跡的環形特征因遺留客體表面光滑程度的不同,表現也不相同。
  光滑、平整的客體表面上滴狀血跡呈規整的環圓狀,周邊光滑,如光滑的地板、玻璃等客體,環形血跡的直徑在9~22毫米范圍;粗糙、不平整客體表面上形成的滴狀血跡在環狀血跡周圍會形成鋸齒狀的噴濺,如地毯、粗糙紙板等。
拋射狀血跡拋射狀血跡不同于滴狀血跡之處在于血滴在空氣中運行過程中,不僅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還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同時拋射狀血跡是由一組血跡共同組成的,不是單一的血跡。由于一次形成的拋射狀血跡所受到的作用力方向一致,所以拋射狀血跡表現為由一組血跡組成的呈線形狀的痕跡,其中一端是由數量不一的環形血跡構成,另一端則是由單一的、呈長橢圓形的血跡構成。
   
根據拋射狀血跡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甩動形成的血跡和動脈噴射形成的血跡。甩動形成的血跡是作案人持工具接觸出血部位后,工具黏附上血跡并被甩動,血液在工具甩動過程中,由于離心力的作用被甩離工具,甩出的血液沿著工具甩動的方向運行,形成與工具運行方向吻合的線形血跡分布,起端血跡較圓,并由相對較多的血跡組成,末段則是由單一的呈長橢圓的血跡構成。
   
動脈出血是由于主動脈受到創傷所造成,主動脈出血后,心臟的每一次跳動都會造成血液從受傷處噴出。動脈出血噴出的血跡形態類似于甩動形成的血跡,但是起端處通常由相對較多的血跡組成,血痕也相對于甩動的要大。
  
當作用力使靜止的血滴運動,速度超出每秒7。65米時,就會形成撞擊狀的血跡。  作用力越大,血滴的運行速度也越大,但是血跡形態隨著速度的增大而變小。因此,根據撞擊狀血跡的大小,通常可以大致分析出作用力的種類。
沖擊狀血跡研究撞擊狀的血跡形態,根據經驗可以將血跡分為低速、中速以及高速運行的血跡,但是這種劃分僅僅是在血跡分析時一種大致的分類,沒有具體的標準。  低速形成的撞擊狀血跡形態相對較大,直徑大約在4mm或者更大;中速形成的撞擊狀血跡形態直徑約在3~4mm之間;高速形成的撞擊狀血跡,血滴通常成霧狀,就像噴霧器噴出的一樣。
  高速形成的撞擊狀血跡,血液運行的速度一般高于每秒30。5米。
接觸狀血跡接觸狀血跡是指帶血的客體與不帶血的客體接觸后所形成的痕跡。  接觸狀血跡又可以分為接觸轉移狀血跡、接觸擦拭狀血跡兩種。
  接觸轉移狀血跡是指當帶有血跡的物體與干凈物體接觸后在干凈物體上留下的印記;接觸擦試狀血跡是某一物體接觸到帶有血跡的部位并破壞血跡原有狀態而形成的新的印記。

除上述四種血跡形態外,犯罪現場通常會遇到空白區域,即在一片血跡中,本應出現血跡的區域未有血跡,而呈空白的區域。
    空白區域對分析物體的狀況、尋找相關物證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來源于網絡,侵權刪)

30

92

分享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