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關于記憶術
回復
關于記憶術
樓主:
109974
|
查看:
3475
|
回復:
22
查看:
3475
|
回復:
22
[知識科普]
關于記憶術
簡潔模式
109974
發表于 2020-3-9 10:41:5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1.記憶術簡史
已知的最早的記憶術可以上溯到古希臘時期,它在古代修辭學(辯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更確切地說,記憶術已使用了2000多年,在6世紀開始緩慢衰落前,對西方文化藝術方面的作品和行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日常常用的記憶術
大約在公元前400年前,古希臘一個撰寫條約的抄寫員極力推薦有助于記憶的3條原則:集中注意力、重復、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例如,為了記住“勇氣”一詞的概念,可以在腦海中構想戰神阿瑞斯或者特洛伊戰爭英雄阿喀琉斯的圖像。
組合記憶法
約編撰于公元前86~前82年的《獻給海倫留姆》提出把伴隨著所有思維的“天生”記憶同“人造”記憶區別開來,后者通過組合加工可以更好地把想法或詞語固定在腦海中,從而強化前者。演說家、政治家或者律師經過長期鍛煉,可以不求助于任何筆記即席演講(脫稿演說),并且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觀點,比如在參議院或者訴訟中的一段討論中斷時。像西塞羅這樣偉大的演說家,可以在幾小時內不求助任何輔助工具不停地演說。
——地點記憶法的發明——
公元前477年,希臘詩人西蒙尼·德·瑟奧斯發明了“地點記憶法”。在斯科帕斯組織的一次宴會上,西蒙尼本應該只背誦一首主人要求的詩歌,但是他還用贊美詩歌頌了一對雙胞胎神卡斯特和波呂丟克斯。為此斯科帕斯非常不高興,僅付給他一半的錢,并建議他去求雙胞胎神付給他另一半。過了一會兒,有人告訴西蒙尼有兩個年輕人在宴會大廳外等他,于是詩人走了出去,但是沒有看見任何人。
就在西蒙尼出去的時候,宴會大廳的天花板坍塌了,其他客人都喪生了。有人說,作為對贊美詩的感謝,卡斯特和波呂丟克斯救了西蒙尼。
不幸的是,遇難者的殘骸已變得無法辨認,他們的家人根本無法將遇難者搬走。最后憑借優秀的視覺記憶,西蒙尼回憶起每一位賓客就座的確切位置。據說這就是最早的地點記憶法。
組合法不僅便于記憶觀點,還適用于對詞匯和文學作品的記憶,甚至倒著背一段演說或者一首詩歌。
地點與圖像記憶法
“地點記憶法”最早是由希臘詩人西蒙尼·德·瑟奧斯提出的。這種方法首先要在腦海中創建一條記憶路線,例如散步時的休息處或一幢房子的構成元素(門、廳、柱子)等,然后在每個“地點”放置一幅與需要記住的想法或詞語相關的圖像。
記憶的空間支持思想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例如,我們很容易想象一條關于自己熟悉的房間或者城市的路徑,并且知道如何辨別不同的地點和找出與之相關的特征(一幅掛在墻上的畫);我們能自覺地運用空間的比喻(首先……)來引發一系列的聯想。
我們借助圖像識別星群——大熊座、公牛座、獅子座等,正如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這些圖像不是由某些早期人類憑空幻想出來的,而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掌握夜空中星星的位置。詩人西蒙尼的故事也許是個杜撰的傳說,但地點記憶法卻最終成為我們永不忘記的記憶術。
⊙服務于基督教的記憶術
公元1世紀,基督教的興起將記憶術引入了宗教領域,從此,它就開始被用于精神救贖。
不要忘記上帝:沉思與禱告
記憶術的應用首先出現在最初的修道士身上,普通信徒履行完家庭與社會職責后就從現實生活中退隱,致力于禱告和經文的記憶。在祈禱或者冥想的時候,精神游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時候思想會落在日?;顒佣巧系凵砩希柚洃浶g有助于集中思想,心理成像法能夠阻止我們“糟糕的好奇”。與此同時,通過構建心理圖像也便于記住《圣經》中有難度的片斷,更好地掌握基督教的教義。
記憶術和基督教藝術
在宗教生活中,心理成像法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它不僅給祈禱或者冥想,也給所有基督教藝術(文學、繪畫、建筑等)提供了靈感。美國女研究員瑪麗·卡瑞特斯追溯了整個中世紀的記憶術歷史,她發現心理成像法是當時思想的重要工具。
事實上,記憶被認為是把知識歸于己有的最佳方式。這不只是涉及用心強記,最終的目標是“掌握”或者“吸收”知識,正如今天我們對一個學??颇克龅哪菢?。人類的記憶能力是極其巨大的,偉大的理論家托馬斯·阿甘(1225~1274年)能夠先在腦海中構想作品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說不求助于筆記或者手跡,之后再同時讓4個秘書來記錄他述說的內容。
記憶書
中世紀的一些作家具有高超的“熟記”本領,他們能夠像在書中或圖書館中查找資料那樣,在自己的腦海中“檢索”知識。
在古代的手跡中,詞匯或者句子之間并不是相互斷開的。如果以不同的方式斷句,一首用拉丁文寫就的著名詩歌讀起來就像一首希臘文的詩歌。引入標點符號的目的是為了斷開一篇文章,使其成為容易記憶的小單位。中世紀的手跡或者章節,起首的字都以色彩或圖案裝飾,目的是幫助讀者記憶文字內容。起始字母周圍的點綴圖案概括或暗示了文章內容,是用來引導背誦的。在書頁的空白處,我們有時候能找到一幅有助記憶的隱喻插圖,這也是用來提醒閱讀或者祈禱的。
⊙所謂的記憶術
從中世紀末開始,甚至在印刷術出現之前,在大學教育中有過一次背誦與其他口頭記憶形式的衰退,越來越多的學生使用手抄本和書籍來學習。一些人文學者,比如伊拉斯謨(1469~1536年)和梅蘭希頓(1497~1560年),甚至公開標榜自己對記憶術的懷疑,他們極力鼓勵用“學習、秩序和應用”來代替地點和圖像記憶法,并禁止學生使用所謂的記憶術。中世紀作家曾采用一系列的評論與批注來闡明宗教文章,宗教改革者則認為沒有這個必要,那些文章在他們看來只讀一遍就能理解。
在蒙田(1533~1592年)的散文中,他說得更犀利:“我們只為填充記憶而工作,而讓理解和知識保持虛空。”漸漸地,記憶術變成了既得知識的“機械性再生產”,同推理和想象完全對立。直到19世紀,修辭的原則和記憶術才繼續被講授,但是越來越不受重視,這可能源于福樓拜在他的小說《布瓦爾與佩居謝》(1881年)中給了地點記憶法致命的一擊:兩個相依為命的主人公有著同樣的名字,他們試圖利用記憶術去記住事情發生的時間、制定他們沉醉其中的無數未完成的目標,但最終他們都失敗了。為了簡化記憶,他們將住所的每件東西都假想成一個不同的事物,整個村子都失去了原來的意義,蘋果樹是家譜樹,灌木叢代表戰斗,他們生活的世界全都變成了記號。他們在墻上找到大量消逝了的東西,看完就毀掉,卻不知它們何時會再現……
2.從簡單的竅門到記憶策略
記憶術的悠久歷史體現了記憶力的重要性,這一重要性已被我們認識到。然而,這些方法至今仍有效嗎?簡單的竅門和神經心理學發展的策略之間是否存在區別?
⊙“記憶不是肌肉!”
有些人想知道是否存在對記憶的訓練,對這樣的問題,專家們經常給出這樣的回答: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么?
對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遺忘或者記憶“空洞”只以點狀方式突然降臨。自然的衰老會導致我們記憶力的下降,隨著生命的演進,我們發現遺忘變得更頻繁,而學習進度變得更緩慢,并且必須投入更多的努力。是否可以減緩記憶力衰退的進程,一直保持良好的記憶力?
記憶是一個復雜的行為
記憶力不只是一種記錄的能力,更是一種能夠過濾的能力,因此我們會有所遺忘。記憶過程通常是復雜的,在進行信息處理時會調動不同的記憶形式,各種記憶形式之間的協作會隨著不同的行為而不斷改變。誠然,由于不斷重復同一件事情,我們總能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但是這種方式并不完全適用于別的方面。一個深受周圍人喜愛的法文歌曲業余愛好者能夠輕易引述詩句,卻總是忘記親朋好友的生日;一位拼字大師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字謎,都能以極快的速度解答出來,卻會因為每星期至少三次想不起某個名人的名字而發愁;一個網球迷能記住所有大型世界巡回賽的日期,卻從來都記不住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間……
事實上,關于自己的事我們往往記得比較好,而其他方面就要費點勁了。經常玩拼字游戲或者背誦詩歌并不能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把車停哪兒了或者飯后吃藥。對于這類情況,記憶術或許能提供一定的幫助。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對某一活動強烈的動機都有助于記憶“保持好的狀態”,但務必要保證從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
對多種情況適用的法則
如果不停地重復,我們將會極少忘記某人的名字、一次約會或者放鑰匙的地方,但這是個繁重且令人生厭的方法。幸運的是,存在幾條簡單且絕對實用的法則可以加速學習過程,使記憶變得更容易。它們不僅適用于日常生活中大量簡單的記憶任務,如果配合合理的方法,還可用來學習和記憶復雜的知識。
這些法則都是廣為人知的,我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以自覺的或潛意識的方式應用著它們,尤其在我們的專業技術領域。
為了防止記憶衰退和避免健忘,只要目的明確,并付出必要的努力將這些法則付諸實踐,那就足夠了。面對一項全新的或者復雜的活動(比如以前從沒接觸過的會計),在沒有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前需要經過更多的摸索。
⊙記憶術提供的策略
記憶術提供的策略雖然有些局限,但在某些方面還是非常有效的,其中大部分策略都被教育界借鑒過,而這并非偶然。
在學校的運用
當必須以正確的順序復述一段詩文、一個關鍵句子,或者一個提綱中具有抽象特征的信息時,就急需求助記憶術了。在考試時翻書或詢問他人都是被禁止的,再加上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可能引起記憶“空洞”,這時也需要運用記憶術。
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記憶術在學業之外的領域的應用就更加局限了。因為,我們能夠記住的信息不能太多和太復雜,而且節奏也不能太快。
但是,日常生活的一些情況中,記憶術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例如,密碼(銀行卡的、通行證的、電子郵箱的)和信息口令可能被設置成一系列不存在任何邏輯關系或特殊意義的數據,而且,我們也不能把它們寫下來,否則有暴露的危險。這種情況下,應該在第一時間找出適用的策略簡化對數據的記憶,那么以后,特別是在一段時間沒使用之后,回想起來就會比較容易。
記憶術也能幫助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記住少量的信息,例如當我們手頭沒有紙或筆,不能立即寫下電話號碼和地址時,在記憶元素之間建立聯系比簡單機械地重復更有效。
⊙記憶術的長處與短處
心理成像或雙關語都可以作為技巧用來記憶不常見的專有名詞,或對應名字與面孔。在腦海中創造一個與詞匯的發音或意義相關的圖像,同樣有助于記憶外語詞匯。
——馬路步行記憶游戲——
你自己試試,就當是做游戲。4歲的小孩都能學會和使用這些簡單的技巧。游戲是這樣的:一個人先從眼前駛過的汽車中選一個車牌號,并用記憶法將其記住。其他人也同時記住這個號碼。其中一個人描述這串數字的編碼,接下來一個人重復前一個人所描述的東西。每個人都得復述,直到輪到第一個人說完整串數字為止。
這個游戲是測驗長期記憶的。你能依然想起你幾個小時或幾天前所形成的聯想嗎?如果還能,那你就能有效地記憶數字。
一切皆有可能
最優秀的記憶術在理論上適用于每個人。積極與恒心足以使你正確回想起游戲中所有卡片的順序,或記住整本字典。然而,想要更靈活地運用記憶技巧就需要進行訓練,并對記憶術抱有興趣。令人驚奇的是,即使是擅長記憶術的行家里手,在面對一些不太特別的材料時(尤其是教學方面)也似乎更樂意用其他的記憶方法。
記憶術是最好的方式嗎
事實上,記憶術存在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太聰明的”程序,因為記憶術的運用似乎依賴一個符合信息本身的邏輯。例如,為了記憶哺乳動物的生物學分類,我們可以死記硬背或者利用記憶術。但是,我們也可以先寫下來,在理解分類所依據的標準后,再進行記憶。這種方法看起來似乎更好,而前一種方法則給人留下“差學生”的印象,因為沒有很好地理解課程而不得不在考試前一天死記硬背。然而,這兩種方法的基本原則非常相像,都是將新信息與已掌握的信息聯系起來。但是,前一種方法是任意地創造聯系,就像地點記憶法所做的那樣,相互建立聯系的信息之間可以毫不相干;而第二種方法則需要利用既得的知識去建立更有邏輯性的聯系。
⊙量體裁衣的策略
策略一詞最初的意思為“將領的藝術”,即規劃與領導戰爭的行動。依此類推,我們可以定義記憶的策略為計劃與引導學習、儲存和重組信息的藝術。
20世紀70年代后期的大量調查研究表明:能夠輔助我們完成各種學習任務的記憶術在學校中被使用的最多。由于不同的記憶術策略適合于不同種類材料的記憶恢復,我們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是必須要決定哪種策略更適合你,哪種策略對于你正在進行的學習任務會最有效果。
適用于具體的情況
我們所使用的策略越是恰當,記憶將越有效率,即越持久和完整。為了記住一小時后應該給朋友打個電話,最好是在電話機旁邊放一張便簽,而不是在手絹上打個結。后一種方式的不便之處在于無法清晰地指明必須要做的事情。為了不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迷路,我們會試圖在腦海里構建一張地圖,但是步行、開車或坐公共汽車所默記的地圖并不相同。
適用于自己
好的策略應該適用于自己,應該考慮到自己已知的信息,將已掌握的知識轉移到一個新的領域,或者正相反,防止兩個不同領域互相干涉。例如,法國人在學習英語時會碰到許多兩種語言共有的詞匯,這就需要特別注意“假朋友”,因為有些詞的書寫完全一樣或者相近,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再者,好的策略還需符合自己的個性。一個健談的人可能更偏愛通過對話學習外語,即使最初會犯許多錯誤;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則可能通過閱讀原版小說學習外語;而一個比較內向的人更傾向于在正規的教學培訓和埋頭專研語法書或者練習教材后,再實踐自己的知識。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動機。
以上兩點,前一點與個體精神活動的特殊性有關,后一點則與個體的興趣和意圖有關,可見并不存在發展記憶策略的籠統的“秘訣”,但是一切都遵循幾條主要原則。
3.記憶策略的主要原則
長期記憶幾乎擁有無限儲存信息的能力。但是,在需要的時候對信息進行重組則依賴于我們“處理”信息的方式——這些方式不僅可以鞏固記憶痕跡,還能易化對信息的重組。
現在我們知道,通過感覺器官所察覺到的一切,都由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嗅覺記憶和味覺記憶快速過渡中轉到長期記憶中。這種臨時記憶只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般為20~30秒,最多90秒)記住有限的信息量(平均7個),并且這種記憶極易受一些因素影響,比如干擾噪音。除了注意力的因素外,情感也在記憶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為了能夠以有限的方法處理多樣的信息,記憶系統不僅需要對信息進行篩選,還要以有利于存儲和重組的方式組織信息。
⊙組織信息
沒有什么比學習“沒頭沒尾”的東西更難的了。當我們每次遇到不協調的信息時,都會先嘗試把握其意思或者邏輯,再與已知信息建立聯系。一旦聯系建立了,記憶也就變得簡單多了。
重新組合信息
為記住一系列的東西,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改變原來的排列順序建立總體連貫性。比如,在準備采購單時,嘗試根據商場或柜臺的位置重新組織物品,以避免不必要的往返和遺漏。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減少東西的數量,通過重新分組形成更簡單的組合結構。例如在記憶手機號碼時,最好是分3對數字進行記憶,而不是記憶11個孤立的數字。如果你是一個電影愛好者,想清楚地記住“詹姆士·邦德”的所有影片,可以根據扮演007的演員來將影片分類,從而簡化記憶任務。
與已掌握的知識聯系起來
在語義記憶中存在著一個復雜的聯系網,使我們能很快處理所有新信息。比如,我們能直接辨認出一條新信息,很可能是因為先前有過什么征兆,或者我們將它與別的信息進行了比較。再比如,在樹林里散步時,我們能認出路邊的蘑菇,這是因為之前我們學過如何辨認蘑菇,就算不知道它的具體名稱,但至少知道它是個蘑菇,是屬于蘑菇家族的,可能與牛肝菌有點兒關系。
分類、做筆記與事先計劃
對信息進行分類是記憶過程中應遵循的一條原則。在信息之間建立等級聯系,或將它們集中到同一類別的知識條目中,是保證成功重組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知識有條不紊的特征使得由特殊到普通再到另一種特殊的轉化變得輕松,而一個雜亂無章的目錄哪怕再簡單也必須從頭進行一次心理瀏覽,才能找到需要的東西。
測試組織良好的優越性
在無序中
記憶下面這些詞,然后合上書。幾分鐘后,在一張紙上盡可能多地寫下你記住的詞。然后,進入下一個測試。
盡可能合理地組織
記憶下面表格中的詞,然后合上書。幾分鐘后,在一張紙上盡可能多地寫下你記住的詞。
上課或開會時最好做些筆記,隨后如果能將其整理一下或做個提綱那就更好了。同樣,參考提綱或資料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這些內容提要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線索,能增加完整回想課堂內容的機會。
在實際生活中,比起一大堆便簽之類的提醒記號,或者備忘錄中無序的約會列表,合理的日程安排能夠提高時間利用效率,為自己贏得時間。即使是為假期做準備,日程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幫助我們有步驟地處理很多方面的事情(住宿、飲食、交通),避免節外生枝。
概括來說,“規劃”是為了對信息進行加固、集中、聯系、分類、組織、概括,信息不停地被重復和“處理”,可以鞏固記憶痕跡從而方便回想。因此,所有好的記憶策略都取決于對信息的規劃。
⊙聯想:建立聯系
聯想是將你想要記住的東西和你已知的東西之間形成智力聯系的過程。盡管許多聯想是自動產生的,但是聯想的意識創造是將新信息編譯的一個極好方法。將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聯系起來,更有利于我們記憶。在游覽古希臘雅典衛城時我們會聊起在巴黎的趣聞軼事,在帕特農神廟前我們會驚呼“傳說雅典娜的教堂……”。大多數時候,我們會不經意地做出這樣的聯想或比較。當我們乍一眼看到什么東西時會想起另一些事物,這些事物之間沒有聯系,和我們掌握的知識也無關。因此,在記憶時需要有主動激發聯想的行為。還有一些客觀存在的情況也會激發聯想,比如詞語的發音或字體等。
與其死記硬背,不如用某種方法將分散的信息聯系起來,尋找口頭的或可視的邏輯性,或者發揮我們的想象力。
⊙構建心理圖像
在進行復雜的計算時,比如4乘以18,你是把中間過渡部分(4乘以10等于40)寫在紙上呢,還是在頭腦里想象?不確定如何拼寫一個單詞時,你會想象一下可能的幾種寫法,然后再決定哪個寫法看上去更為熟悉嗎?假如有人要你倒著說出一個詞,你會先嘗試在腦海里浮現出這個詞的正常順序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已經運用了心理成像法,這是最有效的記憶法之一。心理成像能使我們記住較為復雜的信息,也適用于非常多變的狀況。
視覺重現
心理圖像是對具體視覺感知進行想象后的綜合圖像。如果有人要你想象一只狗,出現在你腦海中的圖像可能涉及多種形態:帶有狗的基本特征的圖像、你自己養的狗的圖像,然后增加或刪除一些細節,并添上你想象出來的顏色和動作(比如奔跑)等。你可以將自己想象的狗的模樣畫下來,拿它同真實的狗(一幅圖或者一張照片都可以)比較一下,看看你對于狗的想象是否符合現實。
優化心理成像能力
面對一個具體的詞,我們會以自己對這個事物的概念建立起一個心理圖像。比如說,“老鼠”這個詞會讓我們想起一個小嚙齒動物的樣子,或者是電腦鼠標。
當涉及到抽象或概念性詞語時,就有必要將抽象信息組合起來,使其具體化。因此,“奴隸制”這個概念就可能通過一個腳踝帶了鐵鐐銬的人來表現。
練習一下,請在腦海中構造以下詞匯的圖像:花瓶、貓、落地燈、汽車、自由、貪吃、博愛、欲望。
做完練習之后,你會發現自己能回憶起大部分詞語,因為你已將它們轉化為心理圖像了。
如何從中受益
在傳統學習模式下,心理成像法是很重要的,應用也相當頻繁。舉個例子,要記住一個城市或一條道路的方位,最好將它們以地圖或平面圖的形式存放在記憶中。與其放棄統計數據里的一些細節,不如利用圖表(幾何曲線、分布圖等)來牢記各種數據。同理,一份組織圖能幫你準確分析事物的結構,一個樹形圖能更清晰地表明分類邏輯。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成像法有助于想起丟失物品的過程,或者在出門前找到抵達目的地的最短路徑。
⊙記得更牢固的有利條件
組織、聯想和心理成像是記憶的3大策略,還有一些條件能夠提高這些策略獲取和重組信息的效率。
合理劃分學習階段
在復習功課時,1個小時復習10次比10小時復習1次要有用得多。將學習材料劃分為不同的部分,然后依次進行,學習新內容前先回想一下已學的內容,每個部分內部要先從簡單且容易理解的入手。
進行雙重編碼
前文提到的許多例子不只調動了唯一的手段——心理成像或對字面意義的分析——而是使用了雙重編碼。雙重編碼的效果非常好,要想學得好,最好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列些提綱或圖表等將幫助你更好地掌握課堂內容。
從既得知識中獲益
我們可以對既有知識進行修改和補充。根據既有知識分配學習任務會更有效,這就是為什么專家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能更快地掌握新信息的原因。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新的學習中獲益,梳理和更新既有知識,補充新的細節或建立新的聯系。
轉換視角
如果要為一個工作會議做準備,事先你需要想象不同與會者會如何領會你想要說的內容,預測他們可能會提出的問題,以防臨場不知如何作答。
同樣,在與銀行顧問進行業務會面前或在醫療咨詢前,不僅要把你想提的問題記下來,還要考慮對方可能會問你的問題。事前有了充分準備,臨場忘記主題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我想起來了!”
當回憶與學習的背景相似時,信息重組將更容易。因此,要弄清楚你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才能回想起來。
如果不得不去地下室找某些東西,可以先在腦海中想象它們所在的位置,那么等到了地下室你就不太容易忘記要找什么了。如果找不到某樣東西,那么想想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找不到的,回憶所有相關的元素從中找出有用的線索。
想象一下,你出席女兒學期末領取獎學金的儀式。事后,女兒要你給她拍張照片,你卻發現相機不見了。在慌亂地尋找前,先嘗試在腦海中重現你可能在什么情況下把它丟在哪了:它最后一次在你手里是在什么地方,周圍環境如何,你和誰在一起,你們談論了什么,幾點鐘,光線如何,當時你聞到了什么氣味,聽到了什么聲音,自我感覺如何……回到你經過的所有地方,想想當時發生了什么,或者站在其他路人的角度想象他們可能看見了什么……
⊙練習很重要
如果不配合以練習,那么再好的記憶策略也將無效。想要改善記憶并非難事,通過訓練能使我們形成適合任何情況的習慣性動作。同時,還應該給自己時間以適應不同的記憶策略。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案。
練習將詞語放入場景中
根據以下提供的12個詞想象一兩個場景,全神貫注地掌握所有的細節后合上書,幾分鐘后,根據自己想象的場景在紙上寫出所記住的詞,然后打開書進行對比。
記憶規則
1.我的記憶能提高多少
⊙記憶的潛力
當我們探討提高記憶力時,我們并不像談論心血管健康問題那樣具體或可量度地來討論。增強記憶力有些像提高高爾夫球技——涉及到一些動力學。同樣,形成一個極佳的記憶也并不是一個秘密。由于記憶像高爾夫俱樂部一樣種類繁多,那么我們也推薦一些種類的記憶方法。這里所介紹的方法為有效運用一系列記憶手段提供了基礎,這些記憶手段我們合稱為記憶術。然而,就像熟練目標擊擲、輕擊、擊球一樣,使用這些規則和訓練良好的技能是你成功的保證。運用記憶方法是簡單而有趣的事情。只要你使用了這些方法,哪怕是最低限度的運用,就已經是在開始挖掘自己最豐富的記憶潛力了。
一般情況下人類的記憶容量很難估量。但最近一項關于大腦的研究證明了專家們一直以來所斷定的:我們大腦的容量遠遠超出自己的想象。事實上,一些科學家認為普通人的大腦在長期的記憶中可以容納1000萬億比特的信息量。
然而,大腦的結構要求我們儲存有意義而非隨意的信息。因此,記住一個任意的社會保險號或一個難懂的概念需要一個比記住你喜歡的東西更復雜的策略。普通人一次只能記住3~5比特或塊的隨機信息,但每部分可能又包括另外3~5塊信息——有些像俄羅斯套娃玩偶,每個玩偶都裝在更大的一個里面。因此,假如一個社會保險號有9位數,當被歸納成次集合時可能很容易就被記住。這種所謂的團塊策略,說明了大腦如何被訓練得可以更有效地運作——來加工和記住更多的信息。
⊙記憶術的作用
本質上,記憶術是記憶的工具。該詞的本源可追溯到1000年前或更久遠些。古希臘人非常崇拜記憶的力量,以至于一位象征著愛與美化身的女神被命名為摩涅莫辛涅——意思是“不忘的”。那時古希臘和古羅馬政治家們想出了許多記憶的策略來幫助記憶大量信息,通過這些策略使長老院的演講與辯論在聽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現代,這個詞通常指的是記憶方法。既然我們將記憶理解為包含三個要素——編碼、保存、讀取——的一個過程,那我們就總結并增加了曾被古代演說家用過的一些記憶法。
⊙即使沒有很好地編碼也能重獲信息嗎
記憶也許不可能是精確的,更有可能的是你一旦獲得信息就會馬上識別出來。例如,在一個多重選擇的格式中,像一個評論問題中需要的那樣單獨記憶。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很好地編碼、保存信息,沒有采用策略性的記憶方法,那就沒有恢復信息的希望。但是這三個過程中的每一個都能提高你成功的概率。事實上,每一種提高記憶力的系統、規則、記憶過程、策略、種類、觀念或洞察力,都與這三種關鍵的記憶階段中的幾個或全部有關。
2.編譯記憶的原則
⊙積極的態度和信念
最重要的編譯記憶的原則,是你真正相信自己能夠學會和記住你想得到的。這種情況下,你的身體放松并且聚集了所有完成手邊工作的能量。積極的態度會產生成倍的效果:它最終改變了你大腦中的化學成分。積極的態度促使多巴胺——一種良好的神經遞質產生。就像一臺從地基循環取水的抽水泵,樂觀促生了多巴胺,多巴胺反過來又提升了樂觀情緒。第二,積極的態度有助于產生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另一種神經遞質,這種神經遞質為你提供了作用于動機的生理能量。第三,建設性的思考可以刺激大腦前葉,有助于長期計劃和判斷。總之,積極的狀態遠勝過“盲目樂觀的效果”,它實際上刺激了你用來學習的大腦。
⊙準確的觀察
我們大腦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無意識的。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埃曼紐爾·唐琴博士認為,我們加工處理的超過99%的信息都是沒有意識的。為了避免被無數的感官瑣事所轟炸,人類的大腦學著有意識地只關注那些被認為是重要的信息。我們尤其關注那些威脅到我們生存的事物。當我們每分鐘隨機感知數以百萬的信息量時,我們確定要記憶的信息必須有意識地被提示給記憶系統。這里動機在起作用。為了確保準確的編譯被引入信息,你必須下意識地集中注意力。不管你是否真的感興趣,積極主動地集中注意力能更好地儲存和恢復記憶。
你觀察、聽到和思考的事物越多,記憶的可溯源就越深。注意聞一下是否有些氣味存在,如果有就在心里默默記住。聽一些平時不容易注意的事物——背景噪音的變化或音量的增減。寫下那些特別有意思或重要的信息;繪制圖畫、圖標或標出數字來說明一個要點;檢查你確認的感知是否準確。閉上眼睛想象你所聽到的。在腦海中回想這些信息并用你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你潛心感受的越多,初始記憶的編碼就會越強。
⊙考慮背景因素
編譯記憶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考慮背景。背景則意味著更寬泛的模式——輸入的意義、環境、原因。當我們第一次關注大幅圖畫時,所有的細節問題更關鍵,知道了圖畫是怎樣組合在一起后我們就可能理解和記住信息。例如,想一個拼圖玩具。通常的方法是通過比較方框中的圖片來確定鄰近的部分。換句話說,整體為理解部分提供了必要的背景。想象一下學習一項新的運動,比如,你親自打了比賽并且得分了之后才會記住“標準桿數”或“轉向架”這些高爾夫中的專業術語。同樣,當你一遍遍試著擊球到400碼遠時你才能確切地領會到這一距離的實際意義。
⊙B.E.M原則
縮寫詞B.E.M表示開始、結尾和中間。你接收信息時很可能按這一順序來記憶。換句話說,更容易記住的是開始時接收的信息;接下來是結尾接收的信息;最后記住的才是中間部分。
為什么會這樣?研究者推測在接收信息的開始和結尾時存在著一個關注偏見。開始時固有的新奇因素和結尾時感情釋放在我們大腦中醞釀產生了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加上學習使之更容易記憶。因而,如果你想記住中間部分的信息,就應當運用一個記憶方法并且給予這部分特別的關注,以確保對它們進行更牢固的編碼。
⊙主動學習
通過一個練習的形式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主動學習的概念。因此,思考下面兩組序列:一組數字和一組字母,花幾秒鐘來記憶每一組。
149-2-1776-1812-1-9001-9171-9-6319-70
NASANBCTVLIPCIAACLU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都會費時來記憶這些抽象的數據,除非他們運用記憶術——我們就打算運用它來記憶。這次,我們將它們分成3、4個一組再瀏覽一遍,使之在某種程度上讓你印象更深刻。用視覺圖像或聯想的方法將數據中的小塊相互聯系在一起完成記憶過程。例如,你可以引用歷史中一個著名的數據(哥倫布開辟歐洲新航線的時間)“1492”將開頭4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然后,你通過另一種相關想象把它與接下來的一組數字聯系起來(這一回是關于《獨立宣言》)。在這里,雖然是為了易懂提供的兩組顯而易見的例子,但事實上,你的確可以運用這種聯想記憶法記住任意次序的字母或數字。
你剛才所做的實際上就是“主動學習”。當一個人處理信息或用它做實驗,或者被要求來解決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時,他可以通過多種記憶方法來編譯信息——視覺、聽覺和知覺的——以此增加恢復記憶的機會。加工處理新的信息可以在你大腦中產生更多聯想并且鞏固已有的聯想。這里有一些用于塑造記憶肌肉的可靠而真實的策略:
(1)討論新的知識。
(2)閱讀新的知識。
(3)觀看一部相關的電影。
(4)將信息轉化為符號——具體的或抽象的。
(5)運用新術語和概念做一個填字游戲。
(6)寫一個主題故事。
(7)繪制相關的圖畫。
(8)分組討論新的學識。
(9)在頭腦中描述新的學識。
(10)編一些相關韻律和歌曲。
(11)將身體運動與新學識聯系起來。
⊙分塊
正如前面所述的主動學習的例子,復雜的題目或一長串信息元可以分成易掌握的塊兒來理解和記憶。例如,電話號碼、信用卡、社會保險號總是被分成2~4個數字一組以便于記憶。有意識的大腦一次一般只能處理5比特的信息量,而這一數量又與學習者的年齡和已有的學識有關。一般說來,1~3歲的嬰幼兒一次只能記住一條信息;3~7歲的孩子可以記住兩塊兒信息(或根據指導一步步來);7~16歲的孩子能記住三塊兒信息;大于16歲的則通??梢哉莆账膲K兒或者更多信息。
不管你的年齡有多大,將抽象的信息分成易掌握的團塊能夠增強你的記憶。這里還是前面主動學習練習中用過的兩組相同的數據,只是這次我們把它們分成團塊。當然,沒有正確與不正確的團塊次序之說;唯一重要的是它們對你是否有用。我們已經使用了一些簡單例子來說明,接下來的方法將教你怎樣對那些提示不怎么明顯的信息進行聯想。
我們現在將上文中那個主動學習的例子分成下面的團塊,以便更有效地進行記憶編碼處理。
1492.1776.1812.1900.1917.1963.1970
NASA.NBCTV.LIP.CIA.ACLU
⊙加入情感
不論何時,一個人情感的加入,都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形成對事件更深刻的印象。激動、幽默、慶祝、猜疑、恐懼、驚奇,或者任何其他強烈的情感都能刺激腎上腺素的產生,同時也刺激著扁桃體結構。舉個例子,如果你作為貴賓出席一場令人驚詫的聚會,那么你會感覺到情感對記憶的影響力。在這樣一個時刻,這個活動會因腎上腺素的釋放,大腦情感中心和扁桃體結構的刺激而變得記憶猶新,從而也促進了編碼和恢復記憶。
恐懼為長期記憶中某種情感的根深蒂固提供了典型例子。你4歲時,有人恃強凌弱從你身后鬼鬼祟祟冒出來,將一條蛇猛推到你臉上并大聲恐嚇,這種經歷在事情發生的那一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為什么?因為強烈的恐懼感刺激產生了腎上腺素——使身體免受畏懼和驚嚇的生存反應;因此,生物化學認為這種情況是重要的。一條蛇或以后類似的刺激物在你余生中可能觸發相同的自動反應——無意識的,如果不是有意識的話。如果這導致了令人討厭的恐懼癥,(在治療中)這種強烈的編碼將被重新組織。然而,由于恐懼感使人印象深刻的特性,我們通常要推薦一個資深醫生來治療。
⊙尋求反饋
“你看到了嗎?”無論何種情況,當我們見到一些不尋常的事物時,我們的反應或者是不相信,或者是和別人核實。這是一個聰明的策略。你要確保自己的所想、所見、所聞是真實的。尋求反饋是一個自然且基本的學習手段,它有助于我們在形成不準確的記憶之前將假象減小到最低點。反饋的過程有助于增強我們的感知,從而增加記憶事物或刺激物的可能性。反饋來源于多種形式。提問是其中之一。即便答案并不恰當,個人對信息的涉入也能加深編碼。
3.增強記憶力的原則
⊙獲得充分的睡眠
研究表明,白天學習時間越長,夜里做夢可能就會越多。我們做夢的時間,即所謂的快速眼動睡眠,可能是學習的一個鞏固期。快速眼動睡眠占據我們整個休息時間的25%;也有人認為它對睡眠是重要的。這個假定有事實支持:大腦皮層的一部分被認為在長期記憶過程中起關鍵作用,而其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是非常活躍的。其他的研究表明,快速眼動睡眠中老鼠大腦的活躍方式與白天學習期間大腦的模式相似。亞利桑那大學做白鼠研究的布魯斯·麥克諾頓博士認為,在睡眠過程中,海馬體仍然處理著腦皮層傳送來的信息。關鍵的“停工期”通常在睡眠最后的1/3時間(早晨3~6點)出現,它可以使好記憶與差記憶呈現出差別。
⊙進行間歇學習
大腦的設計并不是為了永不停息的學習。加工處理期是為了在腦中建立更好的連接和喚起。這就是間歇過程中可以進行最成功學習的原因——學習、休息、學習、休息。研究表明,應依照學習材料的復雜性與學習者的年齡,每學習10分鐘~15分鐘之后應確定一定的停工期,而這種有效的規則對于增強記憶是至關重要的。
⊙讓信息變得重要
維持記憶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對信息重要性的劃定。有關這個原則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那些總是忘記寫作業的學生,但他們卻記得自己最喜歡棒球隊中每個隊員的擊球率。想想每天對我們進行狂轟濫炸的電視廣告,你會記得多少?你又能記住多少時時響起的電話號碼?可能你什么也不記得——也就是說,除非你正在專門查找一條廣告,那么你會刻意記住它?;叵肷洗文惚唤榻B給你真正喜歡的人時,你是不是不止一次詢問他的姓名?信息對你越重要,你越可能記住它。
⊙運用信息
練習一直是最好的老師與教練。重復能夠增強記憶。當大腦吸收了新的信息時,細胞間就產生了一種關聯。這種關聯在每次使用時都會得到加強。初始學習之后復習10分鐘可以鞏固新的知識,48小時后再復習一遍,7天后再來一次。這種循環確保一種牢固的聯系。看照片是另外一種增強記憶的方法。大學時的一些記憶是否已消失?通過留言簿里泛黃的紙張和幽默的留言,我們可以回憶起那些面孔、名字以及共同的冒險經歷。
⊙牢固地儲存信息
有人錯誤地認為大腦是身體里唯一的記憶存儲和恢復中心。實際上,我們需要不同的記憶存儲設備。便條、名單、電腦、檔案、朋友、特意放置的物品和日歷都可成為支持我們記憶的工具。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著同一目的:為幫助記憶恢復提供“牢固的副本”。依靠這些外部的記憶設備,我們很少會產生錯誤的回憶。把我們忙碌生活中的重要記憶放在每一個地方是加強記憶的策略性方法,即使是僅僅寫下想要記住的事也能加強你的記憶。
⊙養成習慣
大多數人都有許多,甚至成百上千種習慣讓我們記住生活的責任與義務。當然,大多數人都是無意識地養成這些習慣的。這些習慣可能是把我們的桌歷翻到一周中恰當的一天,把便條粘在醒目的地方,標記出我們要記得帶去學?;蚬ぷ鞯臇|西,等等。這里的策略是有意識地在生活中養成習慣以減輕記憶的負擔。比如,當你走進屋子時總是把鑰匙放在同一地方,它更適宜放在靠近門的地方。一旦意識到自己的習慣,你就可以利用它們把要記住的信息聯系起來。例如,你可能把自己要記得帶去工作的書與鑰匙放在一起,在你例行其事的時候,就不需要刻意去記憶。
4.記憶術和記憶恢復
很多人發現一旦他們運用一種記憶術來記憶事物,恢復記憶就變得容易得多。記憶術總是使用聯想方法。下面的基本記憶法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增強你的記憶恢復。
⊙位置法
位置法是將你熟悉的地方中固定的地點或事物與想要完成的目標聯系起來的一種記憶法。例如,你正在做一個包含5個關鍵要素的演講。你所談的每一部分都與提供給你自然順序的不同“主題”聯系在一起的。為了說明這個例子,我們想象一個典型的會議室。墻邊那個大的設備是你走上講臺首先看到的,因此你選擇這個提示來提醒自己希望做出一番頗受歡迎的講話。墻上的裝飾品可以選擇來提醒你的下一個話題——發言主題的歷史意義。你演講的下一個要素——目前的時局——與房間后面的國旗相聯系,門上的出口標志選擇來引發你做結束語,等等。在開始運用這一方法時,我們建議你按一定的順序使用主題,前門可能是你的第一個主題,入口通道是第二個,餐廳是第三個,等等。房間中其他的位置也可以用來指定主題。這個策略是古代偉大的演說家所選擇的記憶方法。
——關聯詞匯舉例——
0是支票:
將你的手伸向天空大喊:“0張支票!”
1是太陽:
指向天空說:“只有1個太陽!”
2是腿:
拍拍你的大腿說:“我自己的雙腿!”
3是熊:
輕拍它們的頭說:“3只小熊!”
4是車輪:
想象拿著方向盤說:“4輪滾動!”
5是手指:
攥緊一只手說:“重要的5個!”
6是6包:
吮吸一個想象的易拉罐汽水說:“來6包!”
7是一周:
看想象中的日歷說:“很愉快的一周!”
8是一個雪人(形狀像一個8):
吃一些想象中的雪說:“雪真好吃!”
9是貓:
撫摸一只想象中的貓說:“9條命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10是一只母雞:
用雙手蓋住耳朵說:“不要成為一只母雞!”
⊙關聯詞匯法
這種記憶策略與位置方法遵循著同一原則。實際上,它是從位置方法中分離出來的。唯一的區別是使用一個具體的物體,而不是選擇一個熟悉的位置。位置方法非常適合演講或概念記憶,關聯詞匯法則適用于記憶數字。這一方法的首要步驟是學習一套關聯詞匯。一些人選擇兒歌因為這樣他們更容易記住。其他人喜歡那些對他們有個人意義的關聯詞匯。如果你同時大聲地說每個詞,想象某一特定情節,進行身體活動,將很容易記住所列的名單。這種方式最少可分成三個記憶分支:視覺、聽覺和知覺。
回顧左邊的詞匯直到你記住它。給自己增加其他你想要的關聯詞匯。一旦知道了10個關聯詞匯,你就可以結合它們記住任意數字。例如,數字11可能讓人聯想到一個雙手伸向太陽的人;或者結合更多的想象,你對任何一個數字都能創造出一個關聯詞匯。大部分數字會使你想起邏輯聯系。例如,12代表1年中的12個月;而13呢,或許是代表1只黑貓或1個忌諱的數字;14呢,代表情人節的心情;26呢,代表字母表中的26個字母。如果你可以記起一些具體的物體好過數字的話(正如大多數人),關聯詞匯法將提高你的記憶能力。如果掌握了關聯詞匯法,你可以使用另一種記憶法,也就是與進一步鞏固編碼處理相聯系。
⊙聯系法
聯系法是連接的過程中,用行動或想象將一個單詞與另一個單詞進行聯想。這種方法經常與關聯詞匯法相結合,按某一特定順序記憶一長串信息元。使用先前的關聯詞匯,例如,電話號碼423-1314,就可以通過想象被暗示和聯系(4)車輪被(2)腿短的(3)熊推著通過一片晴朗的(1)原野,(3)熊對著太陽舉起手指(1)并使(4)車子落在地上。盡量將數字結合成順序來簡化聯系法記憶的過程。再如,為了記住要買雜貨的清單,通過想象盛水花瓶里的花將第一項(比如面粉)和第二項(滋補水)聯系起來。聯系的關鍵是運用你的想象力。聯系不必是邏輯的或現實的,唯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你的記憶。
⊙關鍵詞法
這種記憶方法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運用,尤其是在記憶外語中的詞匯和抽象概念時。這是另一種將口頭和視覺上音似的單詞與抽象的詞相聯的一種形式。例如,西班牙語中的“你好”,HOLA就可以被聯系到“OH-LAH”,也就是OOH-LA-LA,見到你很高興;而西班牙語中的“再見”,ADIOS,可以被聯系到單詞“AUDIENCE”(觀眾)以及在視覺上聯系到一群觀眾揮舞著手對你說再見。如果你發現一個詞一時記不起來,就可以用關鍵詞記憶法且再也不會忘掉。
⊙縮寫詞法
我們時常被離合詩所迷惑,縮寫詞是從一段文字中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得出的。常見的縮寫詞是NASA,它是美國國家航空與太空行政部門的縮寫。組織的名稱經常被簡化成縮寫詞。另一種教給許多學校學生的縮寫詞能幫助我們記住五大湖的名字——HOMES〔Huron(休倫湖),Ontario(安大略湖),Michigan(密歇根湖),Erie(伊利湖),Superior(蘇必利爾湖)〕。
⊙兒歌與童謠法
兒歌與童謠也許幫助過你學習基礎知識,即使不是全部,大多數的學前電視教育節目都依靠兒歌與童謠教孩子從刷牙到扣安全帶等事物。而在這些精彩的電視教育節目產生以前,人們就通過閱讀和講故事模仿兒歌來記憶。通過將那些不可思議的信息編成曲調、兒歌或童謠,可以幫助記住天生容易忘記的東西。例如,我們國家有誰不知道1949年發生的事情?
記憶術在學習中的應用
1.記憶術在教育中的作用
⊙記憶策略能夠幫助我獲得學業的成功嗎
在學校里,我們要完成多種學習目標,要解決多項議程,這常常都需要與自己的時間競賽。首先,有一些是你希望學到的知識,因為你對它們感到好奇,并且認為學習這個科目很有意義;其次,有一些是你的老師希望傳授給你的課程;再次,有一些是社會體制要求你掌握的知識,還有一些是父母期望你學習的課程。另外,一個學生必須知道他們將會被測試哪方面的知識或技能。一些測試是衡量你的知識水平,另外一些測試很可能是檢測你的技能水平。有些課程可能會讓你進行個案分析,其他的課程則需要你知道一些公式。有的測驗可以使你提高即興思考的能力和提升創造力,有的測試則可以指導你學習的方向。無論這些課程目標和檢測方法多么不同——無論是一篇短文考試、多項選擇、數學等式、口語表達,或是個案研究,它們在某一些方面都是相同的,即每一種考察方法都需要知識,而這些知識的學習都需要依靠你的記憶力。
為了確保你可以獲得必備的知識,無論課程任務是什么,我們建議你能夠利用所有的記憶工具。就像沒有僅用一種工具(如鋸)就可以蓋房子一樣,也不可能僅使用一種記憶方法(如聯系法)就可以滿足你所有的記憶要求。當你可以很熟練地運用本書所概述的所有記憶術策略,你的記憶力“工具箱”就可以幫助你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
⊙記憶術會削弱教育的地位嗎
記憶術策略的學習絕對不會取代教育本身的地位,它僅僅是學習的一個輔助方法。就像計算機一樣,記憶術的學習只是提供一種方法,可以使你更快掌握知識。一旦學生們能夠有效地使用記憶術方法,那么就可以把他們的學習時間最大化。美國教育部1989年出版的《什么在起作用》總結說:“記憶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記憶更多的信息,而且對這些信息的記憶可以保持很長的時間?!?br /> 新澤西州的參議員比爾·布拉德利曾是美國參議院中最智慧、最善于思考的參議員之一,他非常贊成美國教育部做出的這份總結報告。這位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也是一名記憶力方面的專家。這決不僅僅是巧合。布拉德利的記憶技巧可以使得他只花很少的時間來完成學校的任務,然后利用更多的剩余時間追求他個人的目標。
⊙什么記憶策略可以提高我的學習成績
你能夠想起記憶過程包含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么嗎?下面作一個簡單的回顧。這是對于任何初學者都要堅持的記憶階段:
編碼的階段(已記錄的階段)
保持或增強的階段(儲存的階段)
通過聯系回想的階段(回憶的階段)
成功的學習策略不但能夠使你掌握必修課,還可以使你在有效的時間內學習你感興趣的知識。
2.學習中的成功編碼策略
⊙保持冷靜
用積極的信念為自己打氣。相信你可以掌握新事物。提醒自己可以做得到。如果你碰到了挫折,一定不要為此就放棄自己制定任何遠大的目標,或是對于自己作為一個學生的能力做出輕率的判斷。你可以做一些積極的體育運動,或是改變一下學習的進度。當然,也可以給你自己一些堅定的信心,比如,對自己說,“掌握事物很容易”;“我一定會成功”;“我有很強的記憶力”,等等。
⊙學習需要能量
你要非常清楚學校的時間和你學習的時間。每天要有6~8小時充足的睡眠時間。吃一份高蛋白含量的早餐。如果你有咖啡、可可,或是茶等飲品,那就要限制咖啡因的飲用量或是喝脫脂咖啡因的咖啡。過多的咖啡因會降低你的注意力,導致你犯一些錯誤。理想的學習狀態是警覺而不是興奮。
⊙有目標的人是成績優秀的人
你要確定你想要學習什么和為什么學習它?;仡櫼幌驴傮w的任務,制定一份計劃。寫出你的周目標、月目標,或是學期目標。把這些目標分成幾個可以衡量的步驟、檢測點,或者是你能夠經?;仡櫟哪繕?。如果你制定的目標既可以包括你要學習的內容,也包括你希望學習的知識,這兩者之間如果能夠達成平衡,那么這就是理想的目標了。這些目標越有競爭力越好。
⊙練習
當你學習時,應用之前介紹過的記憶術策略。編碼記憶可以是很簡單的。思考一下你正在學習的新內容是如何與你已經知道的內容相互聯系的。當然,編碼記憶也可以稍復雜些,比如,要把你的學習內容與地點或是身體部位聯系起來記憶(位置法)。
⊙“好好保養”記憶力
你的記憶力有賴于其所必須的營養。在學習時,要確保你的大腦能夠通過健康的飲食(如新鮮的水果、蔬菜,全部的谷類食品等)來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你也可以考慮其他的食品來補充營養,以提高你的認知力,增加活力。
⊙專心于中間部分的內容
我們知道對大部分材料的記憶順序是開頭、結尾,然后是中間部分。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學習階段,學習內容的開頭和結尾部分與中間部分相比,都會更容易被記憶。根據這個原則,你可以有意識地更加注意中間部分的信息,從而抵消中間障礙信息對記憶的不利影響。因為你會很自然地記住材料的開頭和結尾,那么對中間部分稍加注意,就可以支撐這個記憶的薄弱環節了。
⊙集中注意力
對材料的積極思考能夠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然后把這些設想形成一個清晰的重點:我們昨天學習的內容和它有什么關聯?我們還將要學習什么?為什么學這個而不學那個?或是,這個內容意味著什么?這種問詢過程對于編碼記憶和增強記憶是至關重要的。在班級里提問問題,兩個人互相檢查。如果可能的話,在形成錯誤的印象之前,立刻作出反饋。
⊙讓我們來歡慶
當你體驗強烈的情緒感受時,那么這種經歷就很可能會在你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興奮、幽默、歡慶、恐懼、驕傲、焦慮和其他的強烈情緒都會刺激大腦產生一種能有效提高記憶力的荷爾蒙,它可以促使大腦和身體行動,幫助大腦回憶信息。
⊙形象的描述
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圖片。在頭腦中形成思路,可以保證你是正在理解材料,尤其是有些材料是以口頭的方式表述的。思路給你提供了一個形象的圖表式的組織模式,幫助你理解你要學習的內容,這種方式有助于你編碼記憶、增強記憶和恢復信息。形成思路是很有意思的過程,如果參考下面簡單的四個步驟,將使你更加熟練地掌握這個過程。
思路形成的步驟:
(1)準備一疊紙張和一些彩色筆。
(2)在紙上你可以把中心內容寫出來,畫出來,或是用其他的方法把它們描繪出來。
(3)添加從主要內容中流露出來的其他內容,并且用感知描述它們。用這些次分支內容描述相關的中心意思。
(4)把線條、胡亂的涂畫、圖表和標記都聯系起來,用豐富的細節形成個性化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有助于在你頭腦中確定概念和觀點,有助于刺激你后來對內容的回憶。
3.成功學習中的增強記憶策略
⊙甜蜜的夢
研究表明,在邏輯測試和解決問題的測試中,那些睡眠充足但是很少做夢的學生與睡眠充足且經常做夢的學生相比,他們的測試結果很糟糕。這表明不止是睡眠對于記憶過程很重要,做夢對于記憶過程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實際上,如果你白天學習的內容越多,那么你晚上做夢的時間很可能就越長。做夢狀態和快速眼動睡眠時間用去了整個睡眠多于25%的時間,這對于我們保持記憶力是至關重要的。剛剛入睡時,快速眼動睡眠用去了我們睡眠時間的一小部分??斓搅璩康臅r候,我們大部分的睡眠時間都是在做夢。這表明睡眠過程的最后幾個小時對于學習的鞏固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的工作或是學校要求你不得不每天五點鐘起床的話,那么這對你的記憶力將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抓住高潮期
大腦的結構決定它不能永不停息地學習,它需要休息?;诖竽X機械理論,大腦左右半球之間每隔90分鐘左右就要交替消耗能量。這種身體節奏或頭腦節奏被稱為晝夜周期(一個晝夜不停連續運轉的周期)。在這種周期的作用下,當左腦處于功能運行高效期時,更多的與左腦有關的任務(如連續學習、理解語言、計算和判斷)就會很容易進行。同樣,當右腦處在功能運行高效期時,更多的與右腦相關的任務(如富有想象力的學習、空間記憶、辨認面容、想象影像和重新構建歌曲)也會很容易進行。學習過程需要有間歇來處理材料內容。在這段時期里,大腦分析學習內容,并且把它們傳送給內部大腦組織,這個過程對于記憶的連通性和恢復記憶也是必要的。你難道不認為進行完1萬米的長跑后需要休息嗎?由于學習是一個生物過程,它會改變大腦的結構(建立新的突觸間隙連接,增強原有結構的運轉效力),因此,睡眠對于大腦保持最佳運行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非常了解你自己大腦的晝夜運作節奏,你就能夠在大腦功能運行能量最旺盛的時期最佳地完成你的學習任務,而當大腦處于低效率運行期時,就可以休息放松。
⊙重復
腦細胞與新內容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重復這個過程得到加強。為了保證這種強大的聯系,新內容應該在學完之后的10分鐘內復習一遍,48小時內再重復一遍,如果可能的話,7天之后再把它重復一遍。如果你不復習那些學過的內容,也許你會在某個時間驚奇地發現,突然間你把它們全部都忘記了,盡管你清楚地記得你學習過那些內容。復習新內容的時候,你可以和其他同學或者其他小組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重新讀讀筆記,或者重讀每一頁的開始段落和結尾段落。設計一個縱橫字謎也是另外一種很有意思很有創造性的復習方法。其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可以看一段有關這個學科的錄像,或者利用新概念新內容編一曲說唱樂等。
⊙你的記憶復件在哪里
盡可能使用一些“有難度的版本”或者外部的記憶工具,復制你的記憶。尤其是在你壓力很大的時期,當你一度要反復修改很多雜亂的事情的時候,養成隨身攜帶一個日程表或者個人記事本的習慣,并且要非??駸岬叵矚g在上面記錄一些內容。設計一個軟件(如果你使用計算機),一個整理好的資料系統,里面包括你每天的目標,有的時候一些事情也可以引發你的記憶。沒有一個人的記憶力是最好最完美的。我們承受的壓力越大,信息就越可能沒有獲得編碼記憶而被流失掉。制作你個人的記憶系統復件,就像制作一個計算機的記憶系統復件,可以幫助你記憶或者搞清楚一些問題。
⊙一天一小時
人是習慣的奴隸,所以我們能做的最聰明的事情,就是好好利用這種趨向。每天都要留出練習、敘述和復習的時間。有一種趨勢很明顯,就是你每天短時間的學習(間隔學習)要比你長時間內填鴨式的學習效果好得多。如果完成一個3小時的任務,你要問自己:“我要如何花費最少的功夫,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的腦子來完成這項任務?”把這項任務分成45分鐘的學習階段,用4天多的時間完成它,這樣你的大腦就可以有個“休息期”,而大腦正好需要用這個“休息期”來鞏固你已經學過的知識。當然使用這個方法首先要求你要有很強的自制力,但是一旦建立起你自己的常規,那么就可以明顯地看到這種學習方式的優勢,而且這種學習過程也是在無意識地進行。
⊙說什么
你越能熟練地掌握新內容并且形象地描述它(積極的學習),你就越能很好地理解材料。在筆記上寫出你的思路,與其他學生組成小組就某一論題進行辯論,或者做做試驗,或者根據學習內容編出一個小故事,或者用肢體語言或手勢來形象地描述這些內容。你還可以找到一個學習伙伴,每周都可以在一起復習功課。在圖書館里瀏覽一下有多少關于這門學科的參考書。有很多種方法可以使我們熟練地掌握新內容。就好像你走進了一個知識的“玩具店”,你都要自己親自看看?;蛘呔拖裎覀冇^察一個初學走路的小孩子,他在早餐時間會端著一碗粥到處走,做任何可以想象出來的事情,但就是不喝它。
⊙視覺訓練
慢慢移動你的目光,用一種結構的方法觀察圖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然后再反向觀察回來。記錄下你所看到的東西。
閉上眼睛然后盡可能清楚地回憶你觀察到的情景:圖片的左上角是什么物體?左下角,中間,右上角,右下角呢?
睜開眼睛重新觀察圖片。你記憶對了多少?什么物體或是細節你漏掉了,或是記憶不準確?
最基本的觀察方法能夠應用到你所希望記憶的任何對象上面。為了訓練你的觀察技能,你可以隨機任意選擇影像或者情景,然后仔細地觀察它們。就上面列出的各種問題對你自己發問。然后,盡力描述或者刻畫你所觀察到的。當然,你可以寫出或者畫出那些情景。如果你能夠更多地注意到你身邊的事情,能夠觀察你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那么,當你養成這個習慣后,你的記憶力就會提高,同時,你的創造力和藝術技巧也可以有所提高。
注:本文選自《超級記憶術》
另外:
如果你覺得
忘了什么的話
那就麻煩
點贊加個
收藏吧
60
98
分享
110932
1
|
發表于 2020-3-9 10:47:03
點贊收藏捧場素質三連
114299
1
|
發表于 2020-3-9 11:07:59
發帖際遇
蟹蟹樓主XD
108868
3
|
發表于 2020-3-9 11:20:42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好長
,素質三連了
117623
1
|
發表于 2020-3-9 12:11:33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學到了學到了
點贊收藏
100972
1
|
發表于 2020-3-10 21:47:4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一位不知名的路人第一萬零一次路過.....
95392
1
|
發表于 2020-3-10 21:49:46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記憶宮殿
111315
1
|
發表于 2020-3-10 21:55:20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記憶術不需要練吧,一件事我看一遍一般就記住了,不行的話心里再默記幾遍就差不多了
113807
0
|
發表于 2020-3-12 17:01:2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謝謝樓主
117513
1
|
發表于 2020-3-14 09:54:3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謝謝樓主(有用的知識增加了!?。?/td>
返回版塊
1
2
/ 2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