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關于日本推理小說派系的一些科普

樓主: 165504 | 查看: 4219 | 回復: 15

發表于 2021-10-16 21:55:20 | 2021-10-20 23:44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在接觸推理時,總是會出現一些像是『本格』、『變格』這樣的詞匯,雖然百度也都能知道其大概的意思,像是『正式、正統的推理』,或者『常以夸張的手法、陰森恐怖、荒誕不經的描述』等等,但大抵也就能有個模糊的概念吧?
在查閱了相關資料之后,結合自己看過的推理作品,寫下這篇文章,我會盡量詳細的為有以上迷惑的大家理清思路,對關于日本推理小說的派系進行介紹,同時也會稍微涉及一些歐美的推理小說,希望能夠幫助喜歡推理的大家。

『什么是推理小說?』

狹義上的推理小說的誕生,是在1923年,而第一本狹義上的推理小說,正是同年發表的《兩分錢銅幣》,其作者正是著名的江戶川亂步,但是這里的關鍵詞是『狹義』,沒錯早在1841年5月刊登于報刊上的《莫格街兇殺案》,才是公認的“推理小說”鼻祖,這篇小說的作者——埃德加·艾倫·坡,才是開創“推理小說”先河的人。
但是,無論是我坡的《莫格街兇殺案》,還是柯林斯的《月光寶石》,甚至是“推理小說之父”、“推理小說女王”的所有作品,在正式稱謂上都應該被稱為『偵探小說』。
『推理小說』就是『偵探小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限制了常用漢字的字數,『偵探小說』里的『偵』字也在限制范圍之中,所以繼續使用『偵探小說』的名號對于出版書刊的印刷來說,非常的不方便,于是在江戶川亂步以及木木高太郎的提議下,『偵探小說正式更名為推理小說』,自此以后,『所有日本的偵探小說,都以推理小說命名』,所以才會把《兩分銅幣》稱為狹義上的第一本推理小說。
當然,實際上這個“狹義上的”并沒有什么意義,畢竟推理小說,就是偵探小說,或者統稱為偵探推理小說。
但是這并不影響《兩分錢銅幣》以及被譽為“日本推理小說之父”的江戶川亂步對于后世的偉力。

『什么是本格?』

在《兩分錢銅幣》之前,日本推理界與我國一樣,同樣在翻譯、模仿中過渡,出去第一次推理熱浪中誕生的歐美推理小說之外,還模仿了我國公案小說進行創作,例如模仿我國宋朝《棠陰比事》的《本朝櫻比事》。
在1920年由森下雨村、橫溝正史等人創辦的《新青年》作為日本第一本推理刊物,經常刊登風靡一時的西方偵探小說,而既《兩分錢銅幣》開始的日本推理小說也深受影響,開始套用設迷——解迷的模式進行創作,因此這種模式被日本作家視為最正統的模式,并命名為“本格”推理。“本格”在日語中有“正式、正規、正統”的語義。
但是當時的推理小說作家為了吸引讀者、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往往忽略案件發生的可能性,而沉迷于塑造過于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與社會現實脫節,再加上二戰后日本政府出臺針對推理小說的政策,使得讀者失去閱讀興趣,受到大眾的冷落,日本推理小說也因此開始走下坡路。
總結來說,所謂本格派就是以江戶川亂步、角田喜久雄為代表的、主張側重描寫破案的推理過程,以及注重小說邏輯性的日本推理小說派別。

『什么是變格?』

變格派推理小說是與本格派相對應的一個日本推理小說派別。
以橫溝正史的作品為代表的變格派,代表了偵探小說的浪漫主義風格,在當時很受歡迎。注重恐怖氣氛的描繪,用揭示人物的心理變態來突破傳統手法,有的作品中還出現神鬼妖魔,形成了陰森詭秘的藝術流派,但是其影響遠不如本格派推理小說那么大。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上文提到的木木高太郎嗎?相較于橫溝正史來說,這位作家就沒有能大家熟知,但是對于變格派推理小說而言,這也是一個不可繞過的名字。
木木高太郎非常擅長描寫人物心理,而且相較于同期的本格作品,他非常重視『動機』,他在作品中剖析人物內心,與本格作品相比,或許缺少離奇的殺人方法,沒有絢麗的殺人詭計,但是對于心理世界的探索是獨一無二的,這也與另一位著名變格派作家形成鮮明對比,我個人認為這能更好的代表變格小說,不是一味渲染恐怖氛圍。
所謂的變格派就是以橫溝正史、木木高太郎、小栗蟲太郎為代表,強調寫神奇的冒險情節和變態心理的作品,但是我認為無論是變格派,又或者是之后提到的社會派,都是以本格派作為基礎進行創作的推理小說,并不能當成單獨存在于地面的另一顆樹來看待,而是生長在“本格推理樹”上另一側生出的枝丫。

『什么是社會派?』

之前提到,在二戰后因為各種原因,日本推理小說進入了一個低迷時期。
這段時間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也就是1950年之后,隨著日本戰后經濟的恢復,日本推理小說才得以繼續發展,而其中誕生了一批以松本清張為首的作家。他們一反以往推理小說作家過分追求曲折情節的惡習,以立足于社會現實,運用邏輯推理的形式探索犯罪的社會原因,揭示社會的矛盾和弊端,使讀者能夠在閱讀中產生強烈的共鳴。
推理小說由此擺脫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推理小說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掀起了日本推理小說的高潮。松本清張也以社會派先驅而聞名于世,其作品至今依舊在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推理小說作家,其中包括了東野圭吾這樣的著名作家,也因為其作品過于出色,而誕生了『清張魔咒三十年無人打破』的傳奇。值得一提的是,松本清張這樣的大家在最開始創作《點與線》時,正是受到了木木高太郎的鼓勵,而《點與線》也被稱為“世界十大推理小說之一”。
我覺得在這里引用松本清張本人的話語能夠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社會派。
“文學應該是揭發的文學,與其追求文字的雕琢,還不如『描寫真實』。”“我認為探討犯罪動機和塑造人物是相輔相成的。當一個人被逼得走投無路時,此刻的心理狀態就形成了犯罪的 動機。但是,過去總把犯罪動機千篇一律歸結為出于個人原因,比如為了流連紙醉金迷的偏安而圖財害命,或出于庸俗不堪的艷事而殺死對方,而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公式,沒有特殊性。對此,我是不滿意的。我認為,『除了動機還應當加上社會性』,這樣,推理小說的路子就廣闊了。”
社會派除了喜歡深入罪犯的精神世界,探索殺人犯罪的社會原因,表現出鮮明的政治傾向,以及揭露美帝國主義占領下日本的黑暗或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反映了當時日本民眾的心理之外,還有另一個特點,他們不單純追求曲折離奇的破案情節——不但運用邏輯推理的手法,制造懸念,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耐人尋味,還著重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改變了以往的推理小說偏重案情剖析、忽視人類思想感情的缺陷。
如50年代松本清張的《日本的黑霧》、《帝國銀行案件》和水上勉的《花的墓碑》等都描寫了戰后美軍占領下日本社會的政治冤案以及貪污、盜竊、走私、販毒、賣淫等社會問題。而在60、70年代松本清張的《砂器》、森村誠一的《人的證明》,則暴露了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中人的精神空虛所帶來的種種弊病。
最后總結一下,社會派推理小說『注重現實性和真實性』,社會派的精神在于『批判社會,描寫人性』,而其代表作家有松本清張、水上勉、有馬賴義、黑巖重吾、戶川昌子等等。
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出現,掀起了日本推理小說第二次的熱潮。

『什么是新本格?』

在19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左右,新一代日本年輕人并不能理解戰后的社會,于是長期遭受“清張魔咒”折磨的日本推理小說界,終于再次走入低迷,于是在島田莊司的號召下,于京都大學推理社團中,開展了一系列『復興本格』的活動,島田莊司也可以被稱之為『新本格』奠基人,他大力支持了一大批新人作家,但是其本人也并沒能脫離“清張魔咒”的影響,并且因為作品怪異離奇、天馬行空,在一開始飽受詬病。
直到后來,綾辻行人橫空出世,終于以一本《十角館之謎》打破了“清張魔咒”,并且在其與其他作者的努力下,改變了陳腐的社會派壟斷日本推理小說的格局,日本推理小說終于脫離松本清張所創的制約,進入一個與眾不同的新時期。
我個人認為,對于新本格的詮釋而言,綾辻行人遠比作為其導師的島田莊司,更有見解,在這里同樣引入一段綾辻行人的話語。
“我覺得新本格小說大概是這樣的——拋開是否會實際發生的狹義現實性,在完全虛構的故事中,以虛構的作品內部的現實為前提,追求『謎團』、『邏輯』以及『富有意外性的解謎趣味』。”
在這之后,眾多的推理作家像是京極夏彥、西澤保彥、有棲川有棲、二階堂黎人等等作家,都走在新本格的延長線上,探索著現代本格推理的開拓之路。
新本格派通過邏輯推理解開富有魅力的謎團,給讀者帶來驚喜,因此其中蘊藏著的普遍趣味性正在被其他文學藝術所吸收,由此又誕生出許多新本格派的作品,例如所謂的青春推理,而寫作者的多樣化所呈現出來的推理界,遠比在新本格誕生三十年前更為樂觀、熱鬧。
按照慣例總結一下,所謂新本格就是在原有的本格推理之上,推陳出新,創作出更符合當下讀者所喜好的推理小說,這類小說往往在一個架空或者半架空的虛假現實之中展開,強調邏輯以及趣味性,能夠更好的被當下的讀者們所接受,從這一點來看的話,八十年代之后的本格推理小說實際上都可以算作是『新式本格小說』,所以如果特意強調自身是一名新本格作家反倒有些滑稽,所以我就不特意列出新本格的代表作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本格”這個詞的提出,最早是在綾辻行人作品出版時,印在刊物封面的宣傳語,而第一篇以“新本格”之名發表的推理小說,正是綾辻行人的《水車館之謎》。

『淺談歐美推理派系』

實際上歐美的推理小說我接觸的也不多,就簡單的來說一下歐美的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鼻祖愛倫坡是美國人,而第一篇長篇推理小說的作者,“英國推理小說之父”柯林斯是英國人,“世界推理小說之父”柯南道爾是英國人,“推理女王”克里斯蒂也是英國人,所以歐美推理小說的發展可以說是推理的基石了,上文也說過,日本的本格派實際上就是受到歐美推理小說的影響才誕生的,所以將其中大部分作家的作品稱之為本格推理小說也無不可。像是所謂的范達因二十則、諾克斯十戒,雖然都被認為是經典本格的“律法”,然而推理小說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公式,維護『公平性』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做到絕對公平合理的作品少之又少,被譽為“密室之王”的約翰·迪克森·卡爾,在他的作品中,也曾登場過超自然人物。我認為實際上對于戒律的制定也不過是為了保證讀者能夠參與其中的趣味性而已,就像是西澤保彥在本格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有意思的設定,像是《死了七次的男人》中,主角就擁有可以不斷經歷同一天的特殊能力,如果在開頭就告知了讀者這些“特殊規則”的話,也不失為一種公平吧?而且還會比一般的作品更富趣味性。
話題扯遠了,接下來主要列舉幾個比較有特點的派別進行介紹,就不對歐美的“本格派”多加贅述了。
首先是以雷蒙德·錢德勒為代表的『硬漢派』,其筆下的馬洛偵探是一位性格倔強、敢作敢為的熱血漢子,他不依靠機械般的推理,而是用抗爭的行為向暴力挑戰,是個行事作風都非常強硬的人,有時甚至會通過酒精來獲取情報,當然,他的經驗以及智慧也遠非常人能及,這種硬漢風格的偵探別有一番魅力。創作出馬洛偵探的雷蒙德與另一位名為達謝爾·哈梅特的作家,共同開創了硬漢派推理小說的時代。
然后就是法庭推理,主要以在法庭上的辯論中,抽絲剝繭推導真相,一步步還原整個案件的脈絡,最后結果反轉的推理小說,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之前提到過的卡爾筆下的《猶大之窗》。
最后還有主打懸疑的懸疑派小說,其中甚至沒有推理環節,只是營造氛圍,訴說案件,把一個迷離的故事展現在讀者眼前,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作家是被稱為“懸疑大師”的希區柯克,雖然他主要以導演、編劇而聞名,其執導的《驚魂記》至今是懸疑電影中不可缺少的經典之作。

『日本旅情推理』

最后在給大家安利一下西村京太郎的旅情推理吧,最近聽了好幾本他的小說,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像是《通往巴黎的殺人列車》劇情的反轉,在推理上也許不夠精彩,但是那種懸念迭起的感覺還不錯,他也寫了很多關于交通工具的推理小說。
所以旅情推理就是發生在交通工具上的故事,以此為題材的還有阿婆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關于推理小說的派別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推理小說派別,感謝看到這里的各位,最后祝大家推理愉快哦!

『完』

24

28

分享

| 樓主| 發表于 2021-10-17 19:35:17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要是有哪里說錯了,歡迎大家指出來哦,尤其是錯別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圖片或附件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學院

2 | 發表于 2021-10-18 08:42:3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本格萬歲
2 | 發表于 2021-10-20 17:28:00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謝謝分享
1 | 發表于 2021-10-20 19:35:1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江戶川亂步的不叫《兩分銅幣》嗎
是翻譯的區別嗎
1 | 發表于 2021-10-20 23:35:54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旅情推理部分中對于《通往巴黎的殺人列車》的推薦描述泄底了,建議改的模糊點。這種專門看劇情發展的小說你把底給泄了,觀看體驗大打折扣啊。
1 | 發表于 2021-10-21 06:29:51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學到了
| 發表于 2021-11-12 07:54:5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謝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2-14 00:58:25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2-19 10:41:5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2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