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期謎題《無底澗》
海報與謎題內(nèi)容并無實質(zhì)性關聯(lián)
一、 淳祐七年六月初四傍晚,廣西靈山縣一村民途徑鳴呵河邊,遂發(fā)現(xiàn)岸邊有一仰面朝天的女尸,身上滿是血跡。村民當即跑到附近人家求助。爾后府衙來人,將大半身體已經(jīng)浸泡于河水中的女尸帶回義莊。
時任靈山縣縣令的曹滿倉乃是舉人出身,為人勤勉好學,在其治理下靈山縣的治安有口皆碑,真可謂是“無日不失事,無日不殺人”的廣西的一朵奇葩。
如今自己轄區(qū)內(nèi)發(fā)生人命案子,曹滿倉自是不敢怠慢,當即令仵作對尸體進行勘驗。
女尸年紀約二十上下,身長約五尺七寸,盤發(fā)。面色微赤,嘴唇有青斑,肚腹鼓脹。生前曾與他人搏斗過,因尸身發(fā)髻較為散亂,口鼻及指甲中均有泥沙,并于右上臂后方及后脖頸處發(fā)現(xiàn)手指用力按壓造成的淤青。尸身正面有多處明顯的刺傷,分布于腹部及心口處。這些創(chuàng)口小且深,兩頭呈銳角,創(chuàng)口邊緣齊整,周圍肉色干白,衣物上滿是血污。
依據(jù)創(chuàng)口形狀,仵作認為兇器應為匕首一類的尖刃物,死亡時間大約是一到兩個時辰以前,即未時。
捕快對發(fā)現(xiàn)尸體的村民以及附近人家進行查問,并無人認識該女子,僅有一位老嫗談及午時曾見到該女子獨自一人往河邊方向走去。
眼下天色已晚,曹縣令與王捕頭在義莊商議后決定明日一早貼出認尸告示,當務之急是要查出女子的身份。
二、 衙門一早便于兩個城門口附近張貼告示,告示中言明女尸身形體態(tài)并附有畫像,可到義莊進行辨認。另一方面,曹縣令命捕快去往河邊搜索,若能找到證明女尸身份的物件就再好不過了。
然則到了午時,前來義莊的也不過區(qū)區(qū)三人,且在看過尸體后均表示并非自己的親朋。曹滿倉正在發(fā)愁時,河邊的捕快傳來好消息,他們在河岸上的草叢發(fā)現(xiàn)有一處被挖掘的痕跡,土中還露出了一塊淺色衣角。
曹縣令急忙趕到岸邊,草叢中挖出的是一件白色的圓領長袍,顯然這并非女子的衣物。長袍背后有大片血污,已近乎黑色,左袖也有些黑色,但仔細查看后確定是墨汁。而與長袍一起被發(fā)現(xiàn)的還有一把匕首,發(fā)現(xiàn)時這匕首正放置于折疊好的長袍之下。
王捕頭拿起匕首,刃長約6寸為雙刃匕首,刀柄經(jīng)過精心雕刻,然周身未沾有任何血跡。
曹滿倉問道:“此乃兇器?”
王捕頭道:“若是兇器,怎會無絲毫血跡。”
“想來定是兇嫌將匕首洗凈。”
“大人言之有理,可既然清洗過,又該如何判斷這匕首確實是兇器?”
“我聽聞宋提刑曾在龔州斷過一案,利用蠅蟲找出兇器。這洗凈的匕首若是兇器,曾經(jīng)必是沾滿了血污。蒼蠅嗜血,便能聞到血腥氣,我們只需將匕首放置在蠅蟲出沒的地方,若是蒼蠅聚集,這必是兇器。”
“妙哉!卑職這就去辦!”王捕頭收起匕首先行離開了河岸。
府衙周遭有一悅來客棧,王捕頭便前去借了后廚院子一用,此處正是蠅蟲出沒之地。王捕頭將匕首放置于院內(nèi),自己先回客棧大堂喝茶。
過了半盞茶的功夫,王捕頭拿起佩刀來到院子,卻發(fā)現(xiàn)并沒有蠅蟲聚集于匕首。
“難道此法無效?”王捕頭心生疑惑,便又向廚師借來一把剔骨刀放在同一位置,這次還不到半盞茶,便有大量蒼蠅聚集過來。而旁邊的匕首卻仍然無“蠅”問津。
無奈之下,王捕頭只得先將匕首收起準備離開向曹縣令報告。路過大堂時,掌柜正和店小二談論一名徹夜未歸的客人。王捕頭一個激靈,轉(zhuǎn)而問掌柜那名客人的特征。
掌柜說道那是一名沈姓女客,操著江西口音,身高約五尺七寸。昨日午時離開客棧后便一直未歸,但客人的行李還放在屋內(nèi)。
王捕頭驚呼踏破鐵鞋無覓處,拽著掌柜往城外的義莊跑去,可實在把這胖掌柜累壞了。經(jīng)由掌柜辨認,女尸正是那名女客,四天前在客棧投宿。
王捕頭再度返回客棧,對沈氏的行李進行了一番檢查,沈氏的包袱中只有一些換洗的舊衣物、干糧和散碎銀子。
“沈姑娘可否與你們說過來本縣的目的?”
“她似乎是來找人的。”店小二回憶道,“前天我去米鋪時曾看到沈姑娘與一名男子同行,但我只看到背影也不知這男子是誰。”
待曹縣令回到衙門,王捕頭便將匕首以及有關沈氏的事告知于他。
“大人,現(xiàn)在已知尸體的身份,是否要將告示撤下?”
“不,再等幾日。”曹滿倉自信滿滿地說道。
三、 又過了三日,依然沒有人來認領沈氏的尸體,衙門這才將告示撤下。河岸附近的人家被一一查問,那名老嫗又提供了個新信息。她每日在去往河岸的必經(jīng)之路擺攤賣一些自家種的蔬菜,初四那天未時她還看到一對年輕男女騎馬前往河岸。大約半個時辰后,這兩人騎馬返回,看兩人的穿著似是有錢人家。
靈山縣可稱得上富人的并不多,其中有三家大戶,分別是趙魁元、梁瀚文、秦生。曹滿倉便命人優(yōu)先對這三戶進行調(diào)查,很快便確定下初四中午,趙員外的女兒趙玉娘及女婿趙倫曾一同騎馬外出,趙府的下人和一名鄰居都目擊到了。
趙員外女兒成親時曹滿倉也曾前去赴宴,這趙倫原名馮倫,江西鄱陽縣人士,入贅趙家后改姓。而這趙玉娘則是趙員外夫婦的獨女,生的美麗,但因幼年時感染風寒高燒不退,落下病根,腦子不太靈光。趙夫人原想讓丈夫納妾生個兒子,趙員外深愛妻子與女兒,不愿納妾,因而對外招婿。
馮倫在三年前跟隨商隊來到靈山縣,恰逢趙員外招婿。見趙玉娘生的美貌,馮倫二話不說愿意入贅,直到成親后馮倫才得知趙玉娘的病。既然木已成舟,馮倫也就安心做起了上門女婿。
這趙員外是靈山縣首富,縣里的不少商鋪是趙家的產(chǎn)業(yè)。都說無奸不商,趙員外也不外如是,他就是靠倒買倒賣囤積居奇起家。只不過自從曹滿倉上任后,對奸商們進行懲治,趙員外也就收斂了不少,現(xiàn)在只做正經(jīng)買賣。
曹滿倉帶著王捕頭來到趙府,下人們馬上通報了趙員外。問明曹縣令的來意后,趙員外面露不滿。
“本官只想問問令愛與令婿那日是否見過沈氏,員外何必為難。”
“大人只是想問話嗎?怕是沒那么簡單吧。”
“本官確實有所懷疑,但若是想擺脫嫌疑,還得你們多多配合啊。”
趙員外無言以對,命人去米鋪叫回趙倫。
四、 趙倫身長六尺五寸,與王捕頭一般高。見到曹滿倉,也沒有膽怯。曹滿倉倒也不客套,直接問起了初四那日趙倫的行蹤。
“小人那日午飯后與妻子玉娘同去鳴呵河邊散步,大約半個時辰后便返程。”
“為何要去鳴呵河?這一來一回要花費不少時間吧。”
“最近玉娘氣色不太好,大夫說多帶她出去走走,那日我正好有空閑,就帶她出門。您也知道縣里很多人瞧不上玉娘,我也不想讓她和那些人接觸,就帶她去了郊外。”
“在鳴呵河有遇到什么人嗎?”
“沒有,就我們倆。”曹滿倉和王捕頭對視一眼,兩人都不相信趙倫所說的話。
“散步的時候你和玉娘都說些什么?”
“這夫妻之間的私語實在不便相告,也請大人尊重一下我們小老百姓。”曹滿倉倒吸一口涼氣,這趙倫學識不多,話術倒是一套又一套,看來不可小覷。
“不知玉娘可否出來見一面,本官也有些話想問她。”
“小女身體不適。”趙員外說道。
“若本官一定要問呢?”
“大人這是擺起了官威啊。”
“本官只是想盡快破案,趙員外作為本縣的首富,想必也不希望本縣名聲敗壞吧。”
眼見說不過曹滿倉,趙員外只好讓丫鬟去叫玉娘出來。王捕頭站在一邊一言不發(fā),只是死死盯著趙倫。
在丫鬟的攙扶下,玉娘來到大堂。這是曹滿倉第二次見到玉娘,果然是生的如花美貌,若是沒有那場病,這提親的人怕是要排起長隊,怎會給個外鄉(xiāng)人撿了便宜。
玉娘雖不及常人聰慧,但是基本的禮數(shù)還是懂得,見到曹滿倉便向其作揖。曹滿倉將之前的問題又再提了一遍,玉娘的回答和趙倫所說幾乎一致。
見問不出什么,曹滿倉便提出想在府內(nèi)走走看看。趙員外知其用意,卻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便讓趙倫去跟著兩人。王捕頭從趙倫身邊經(jīng)過拍了拍他的后背,笑說趙倫應該多補補身子,早日生個一兒半女給趙家延續(xù)香火。趙倫尷尬一笑,不明白王捕頭為什么和自己寒暄。
兩人在趙倫的帶領下從前院逛到后院,這趙府可是比縣令的府衙還要大出不少,家丁和丫鬟也有數(shù)十人。走到后院時,曹滿倉給王捕頭使了個眼色,后者便借口要去茅廁獨自離開,曹縣令邊走邊和趙倫閑聊起來。人都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男人入贅后就算有后也是別人家的,所以入贅一事往往是非常丟人的。
趙倫顯然不愿意談及這個話題,只說自己現(xiàn)在每日經(jīng)營生意忙得暈頭轉(zhuǎn)向,不消想那么多,曹滿倉也知趣不再多問。兩人逛到花圃,趙倫突然駐足不前,說花圃剛施過肥。這時王捕頭也找到了兩人,曹滿倉便說自己是時候離開了,和王捕頭一起離開了趙府。
出門后王捕頭才開口,原來前面他是在借機摸趙倫的衣物,手感與草叢挖到的長袍差不多。但能穿得起絲綢的人并不是只有這一家,手感一樣并不能作為證據(jù)。而王捕頭獨自在趙府走動時也從下人口中得知,趙倫的日子過得并不如意。趙員外時常責怪趙倫在生意上的疏漏,對他非打即罵。趙夫人表面和氣,暗地里對這女婿也不滿意,總說玉娘值得更好的男人。而有個家丁更是給趙捕頭透露一件秘事,原來趙玉娘還有夢游癥,曾經(jīng)在夢游期間將一名丫鬟給入井底。好在那是一口枯井,丫鬟命大只是摔斷了腿,趙員外還給了丫鬟一筆封口費。
回到府衙,曹滿倉拿出了那件長袍仔細檢查起來,希望能在衣服上發(fā)現(xiàn)證明其所有者的證據(jù)。左看右看,終于發(fā)現(xiàn)有一個護身符被縫在了內(nèi)襯,護身符上還繡著一個“倫”字。
翌日,曹滿倉再次來到趙府,這次隨行而來不止王捕頭,還有八名捕快。正在吃早餐的趙家人非常不悅,曹滿倉倒是不管,硬是帶人前往花圃強行進行挖掘。
趙員外和趙夫人在一邊厲聲呵斥甚至威脅恐嚇,曹縣令充耳不聞。家丁們拿著棍棒在管家的帶領下過來,兩撥人可說是劍拔弩張。王捕頭拔刀就朝家丁們揮去,把他們嚇癱在地上。
好消息傳來,一名捕快挖到了一個包袱,打開包袱一看,里面是一件女子的上襦和長裙,正面還沾著大面積的血污。和衣物放在一起的還有一把刀身滿是血跡的匕首。
曹滿倉終于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而身后的趙員外和趙夫人則雙腳發(fā)軟,不住地搖頭。
謎題篇結(jié)束。
請根據(jù)謎題所給線索分析沈氏遇害案并還原案發(fā)經(jīng)過。
回答規(guī)則:
答案一律在答案提交帖里回帖進行提交。
答案提交帖地址: http://www.njjzkj.com/thread-124675-1-1.html
本題截題時間:2021-10-29 20:00屆時將放出第 164 期謎題答案以及 165 期謎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