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長篇劇情如何演進

樓主: 69395 | 查看: 3045 | 回復: 14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發表于 2022-6-16 15:52:20 | 2022-6-25 15:31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長篇劇情推進靠四種。
   
   1角色主觀能動性。
   2 偶然突發。
   3 環境慢慢演變。
   4 直接生切別的鏡頭,后面再調回主角這邊。

  其中最難寫的反而是第三種。想達成第三種是最完美最好的。因為第三種可以讓整個故事耦合性加強,不再有斷篇感。讓人感覺整個長篇都是一個故事,沒有哪里是可以斷開。

第一種主觀能動性,要寫不容易,但要代入角色人設,然后又不能太突兀。

   比如上一秒劇情很悲傷。忽然說角色想去游樂園,然后就開開心心玩了一天,并遭遇新事件,開始新冒險。

   這種咋說,就很不好,會很突兀。你情緒是忽然就斷了的,而且角色應該是提線木偶,受人設線控制著,不能想到一出是一出,做些莫名的事,起碼前邊要有些伏筆鋪墊之類的他才去做。

  第二種偶然突發,我這不多說了,也沒特別技巧。
    偶然突發分平靜劇情時偶然突發,很高潮劇情時偶然又出個新事。兩種。

第三種環境慢慢演變,這個真的難,你要不停的做鋪墊,放伏筆,放伏筆而且永遠不能讓角色滿足,永遠糾結,永遠不滿,總是拿了西瓜丟葡萄,讓讀者糾結,憋著,想快點看看下一章會發生啥。
       因為比如那種升級文哦,很多讀者看了一個劇情篇章,然后看主角升到二級,然后就說,不錯,累了累了,不看了。
     或者環境得不停慢慢更加惡化,越來越惡化。催促角色快點抉擇前進。
       但環境慢慢演變惡化有個壞處。就是容易寫到后面沒法寫,真得換地圖了。
     比如末日題材,等后面末日結束。那通常就沒辦法呀,只能over。
      而且環境慢慢演變這種寫法,很容易讓事情慢慢變大。
      變大本身沒事,但如果想能無限寫,事情是不能太大的。
     比如哆啦a夢,他在現實世界的事幾乎都很小。那些“大”事,通常都是劇場版開新地圖。
       因為開新地圖才能承載“大”事。
    所以環境慢慢演變這種寫法,確實讓作品成長,作品也慢慢開始老了。
      后面你再也不能回原本的安靜日常了,再也不能了。  
    唐僧取經完了,你就再回不去女兒國了。
   八戒取經完了,你再也回不去高老莊了。
     只有家有兒女,武林外傳,這種無論出啥事,永遠沒有真“惡化”。比如郭芙蓉真死了,或者客棧真被火燒了,這種真“惡化”。全都是不會傷著客棧的根的事。
   4的我也不多說了,懂的都懂,太多案例了。



   當然也可以用另一種思考方式,就是有沒有強關聯
    上幾個事件的因導致了下一個事件的開始。
       或者并沒有。
       很多故事本身是沒有的,即使他很有沖突。比如主角上一秒在河里游泳,下一秒去了燒烤店。
         這其實就是很沒關聯的。


      而主角上一秒在河里游泳,晚上就生病,然后不得不叫醫生。
       這就很有關聯。
       上一個事件的某些要素導致下一個事件。
       這種讀起來就完全沒有斷截感。
       那種在河里游泳,突發看到有人搶劫,于是上去幫忙的,介于這兩者之間,屬于依靠偶然的。這種比完全無關聯好,但比真正有關聯又要差些

     還有就是有沒有留下明顯疑點,未完感。比如河里游泳然后生病。這種其實不屬于留下明顯疑點,因為直到網上說你病了前,也只是覺得你去游泳了而已。
        哪種可以比較留有疑點呢。比如別人送了你一個禮物盒,你拆開本想喵一眼,肚子有些難受(略寫這段)然后跳到開箱,開箱后里面冒出了只怪物。這個禮物盒就能很明顯可留疑點。

   留有疑點,并且引導向下一個事件,下一個事件又產生新疑點又推向新事件這種就比游泳后生病,這種更容易讓觀眾滔滔不絕觀看。
         
      不過我這里說的是短期疑點,下一段或者下下段劇情就立馬解決的疑點,不是長篇疑點。

        有的偵探小說很厲害,但過程卻也無趣,除非到大結局才驚艷?為何呢?人類就這臭毛病,就想趕快知道真相,但如果要藏好大謎題,你又不能太快泄底。你如果一直用同一個疑點吊著人,每次卻不解決,久了觀眾就會失去耐心,覺得水了。
      所以要善于創造短期疑點,長期疑點你就吊著就行,短期疑點則不停創造不停解決再不停創造不停解決。即使只是是誰拉了窗簾,誰動了湯勺這種也行。

        有的人實在沒辦法創造短期疑點,于是換成創造短期需求,這種還好,但抓讀者力會弱于短期疑點。比如主角看完電影然后就說餓了,想吃飯去了。有的讀者可能在這個節點就懶得看了,想離開了。
     但如果你是主角看完電影卻發現爆米花莫名其妙被人偷吃了。這種抓讀者的力度是更強的。

        并不是莫名其妙主角就想去逛街或者去公園。而是主角被迫,沒辦法,被逼,或者因疑點,被迫做那個目標,才是比較好的。


不然為啥有種叫挖坑式寫法
       那種說喜歡挖坑是啥?就是他總是能創造一個個疑點,總有新疑點。單靠一個疑點吸引力不夠,久了觀眾還是慢慢疲勞厭倦。但他通過源源不斷創造新疑點,一點點越來越堆積觀眾期待,觀眾忍不住就想繼續看。
      當然后面能不能圓一回事。

       但有的故事也確實沒啥短期疑點。

    所以有人可能就反對了。不是呀,有的主角,上午泡妞,下午喝茶,晚上吃牛排,我們也看得精精有味,按我這理論可不是沒用。

      那就要提到爽點,沖突了。
      爽點與沖突,讓劇情不干巴巴,讓即使只是單一片段,也能看得精精有味。
      所以沖突是一定要有。
      你的喝茶只是大家平平淡淡扯些不知道啥的謎語人話。這樣就沒勁。人家的喝茶是主角想喝茶,女兒總搗蛋,然后費了好大勁最后想喝結果茶還灑了。
       這種就是能激發八卦之心,這種就好。
     你的主角網吧之旅只是兩人玩LOL,然后輸了幾把而已。人家的則是好幾次主角五殺了。結果隊友忽然下線,主角快氣得吐血,最后輸了。
     你看看,這是不是就有趣



    但很多人的故事,說到底還是好分散,咋辦呢,這里教一種小技巧。



    本來你是主角先做A 再做B再做C再做D。
     你可以如此,讓主角試圖想做B結果被打斷,不得已做A,做A后成功繼續去做B,做完B試圖做D時被打斷,無奈去做C,最后才成功做D。

      話說不要改成本想做D被打斷不得已做A,再想做,又被打斷,不得已做B,再再想做,又被打斷不得已做C。這種刻意感太強了,不好,用我上一種順序比較好,刻意感小很多


   這種技巧妙在如果你的A事件與B事件C事件真沒啥強關聯,那你真的就是可以用這種方法。
         但如果你本身確實有點關聯,那你本來就可以依靠那點關聯,強化關聯強化因果。正反都是贏。


    還有就是前些劇情,依然有繼續發展的潛力,但當時沒想到。比如你給大街打掃衛生呀,比如都市文最常用的打架斗毆,比如上樹給小孩掏鳥窩。
       也許你當初寫的時候沒那樣想,但后來卡文了,本來你寫給大街打掃衛生是為了尋找寶藏。但這次可以說,因為大街被打掃了,居委會阿姨想找你聊聊,說鼓勵年輕人這種行為,并給了你新事件發展。
        網文最喜歡用打架斗毆不用說了,打架是停不了的,上頭永遠還有人。只要你想,隨時可以讓上頭那人繼續冒出來搞主角。
       本來給小孩上樹掏鳥窩,只是為了湊巧發現鳥窩里的武功秘籍。但后面卡文了,小孩又變了個身份,原來是富家大少爺。然后他就請你去他家玩。

    甚至你回過頭來,再補也行。寫完居委會大媽。之前那段掃大街劇情就補上一句話。暗示某個中年女人暗中觀察了這一切。
     
      寫那個掏鳥窩則后面寫完揭秘是富家少爺,前頭掏鳥窩則再改設定,改成這少年衣著端莊啥的設定。
      這樣等于就埋了坑。創造疑點了。

17

35

分享

| 發表于 2022-6-16 16:08:05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6-16 16:21:04 | 來自小霸王手機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6-16 17:23:2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ω`?)
| 發表于 2022-6-17 09:38:3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 發表于 2022-6-17 09:45:16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6-17 10:10:2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6-17 12:55:0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6-17 16:23:20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6-17 22:14:0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2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