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創作·學堂
走火入魔創造的全新理論[慎看]
回復
走火入魔創造的全新理論[慎看]
樓主:
69395
|
查看:
1750
|
回復:
12
查看:
1750
|
回復:
12
[小說創作經驗]
走火入魔創造的全新理論[慎看]
簡潔模式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發表于 2022-7-16 23:08:08
|
2022-7-16 23:10編輯
|
來自小霸王手機
發帖際遇
這是我走火入魔創造的全新理論
文字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如果看美術圖。當看油畫上大草原時,我們焦點在看草原沒看太陽,但太陽始終在那。
文字不是的,你說有啥就有啥。沒說的那部分是靠人類腦補!
我們要的也就是這個人類腦補罷了。
但人類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們無法一次性在300字內同時和讀者傳遞10來個20來個復雜概念。老想著手表也要寫好。太陽要寫好。咖啡要寫好。床單也要寫好。
所以寫小說時,我們更應該去想辦法傳遞概念。
什么是概念呢?情緒是概念,觀點是概念,外貌環境都是,沖突也是,懸念也是。
對,我們應該表達這個東西,僅此而已,就這個而已,別總想著好多好多好多。
這樣才能圍繞好主題。
我之前模仿電影分鏡寫的一段劇情。男孩緊張地拿著信紙上了樓梯,見到天臺的女孩,女孩和他告白,兩人在一起。
這一段。我試著學電影分鏡那樣去寫,后面發現很失敗,很傻逼。
我以為像電影那樣推拉鏡頭,先拍一下信紙,拍男孩的眼神,拍他踏出樓梯第一步,拍個遠景,拍轉過頭的女孩,拍兩人無言的對視,拍最后鼓起勇氣,拍兩人擁抱。
然而事實上不是!!!!!
我們文字的話,只有傳遞概念便好了。寫了那么多字,怎么動作怎么轉頭,風怎么吹。此時反而拖慢節奏,而且讀者也摸不清了重點。
想要摸清重點,就該在這里直接抽取我們想表達的概念,表達的信息,提取,提純。圍繞這個概念本身去寫他!!
啥概念?其實沒啥,只有男孩的緊張情緒,女孩的惴惴不安情緒,最終表白的激動情緒,兩人最終相擁的甜蜜情緒,以及一點青春校園氣氛這個概念。
應該就把這個情緒抽出來,再描寫。
但情緒和情緒之間要過渡不能突然轉折。
在電影里可以插一些空鏡頭。而文字里,便可以插一些空概念。
啥是空概念。
比如讓角色忽然胡思亂想,想到白楊樹想到星座想到青藏高原。
或者純純環境描寫or周圍群像描寫
或者忽然插播一下別的事物的解釋。突然扯一句這天臺之前鑰匙咋滴咋滴。
或者忽然上帝視角插三觀。愛情咋滴咋滴一波三觀輸出。
這里人物神態是不屬于空概念的。我們前邊講要表達“情緒”這個概念。神態描寫是輔助解釋“情緒”這個概念的。
而不同人之間的“情緒”,我們最好插個上述的空概念緩和一下。然后就跳到下一個人的“情緒”。就不會有視角問題。
還有一句話,字不要太多。文字我越來越覺得,當字多時,本身的表達就削弱化了。你只寫一句白皚皚的雪。大家覺得很不錯。你寫了一大堆村里的景觀時。人們就反而慢慢忘記你說“白皚皚的雪”這個概念了。
情緒很重要。如果是躊躇,猶豫,迷茫等。字多點也好。但很多人物不是呀。急躁,激動,幸喜,等等。
這類比較,激動型的情緒。你字越多,越拖拉,越不好。
不然為啥養成文風后有些人只能寫悲傷了?因為特么悲傷,迷茫,這類情緒,你字越多越好。越多越慢慢,源遠流長,那種feel。
越是激動,劇烈的情緒。越不能描寫過多雜七雜八的概念。比如莫名的思緒,忽然想到今晚啥的。不能總停在一些沒用的地方解釋過多。不能過多描繪人物神態,有時只有臺詞反而顯得更激動。
但迷茫,悲傷這些可以。寫一些雜七雜八思緒,本身就體現人物迷茫,那種終于可以放松。啊,宋下來了。憂慮呀憂慮呀啥的。你越想雜七雜八,越反而淡淡地帶來愁緒。
所以還是那句話,盡可能想清楚好,這一段要表達哪個概念,然后專注于概念本身寫就好。就像議論文。你的論點就是你的概念,只寫這個和論點有關的,別扯些沒的。
寫小說時,展示概念就好。
對于觀點類的概念,可以辯經。比如自由,民主啥的,可以,當然可以。
但對于浴室的水燙不燙這種概念,就tm不用辯經。
就那種:水真的是好涼,但也不是特別涼,到底也有點溫。畢竟買了加熱器。但別家加熱器好似就是更有效點,家里的就不夠。就是總覺得冷得慌。。。。
這種tm我覺得就很傻逼。你個“水冷不冷”這個概念有啥好辯經的?扯這么多廢話。如果后續劇情有因為這個水冷展開,或者加熱器展開還OK。如果沒有,那真的就純純廢話!
所以小說寫時,應該想好自己每一段想傳遞的概念,盡可能強調這個點。一切描寫,敘述,全是為了這個概念。
所以還是那個天臺男孩被表白例子。
我如果按電影分鏡。
燈光下,小軍拿著張昏黃的紙,上面似乎還散發著淡淡的香。。紙上面寫的也只是短短一句。
“小軍,放學來天臺找我好嗎。by 小靈”
抬頭看去,通往天臺的樓梯一共17個臺階,但今天看起來卻顯得特別長。
這里其實就不能這么寫!!電影他靠拍這個畫面,這個拿著紙,還有階梯這個畫面本身可以傳遞出“小軍的情緒”這個概念。還能營造美感。
但tm小說就不太夠呀。這里這樣,寫不出小軍的緊張。即使強加上一些緊張的形容詞。因為過多的環境描寫,這種緊張反而削弱化了。
我們要傳遞的只有小軍緊張,也只有這個。
環境描寫有的是地可以去插。比如不同人物情緒過渡時插就夠了。
還有,“情緒”和“情緒”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好像電影看多,覺得我們只要看演員咬著下嘴唇,眼角噙著淚,就夠表達情緒了。然而這種屬于“共情性情緒”。
就是你要的是讓讀者共情,讓讀者一起feel的情緒。
而有些時候你要的是“標識性情緒”。
比如現在這場戲有5,6個人物。里面門衛戲份最低,他沒參與主戲份,他在聽賽馬廣播,不過賭輸了。
你讓讀者知道對面門衛有點不甘就夠了。你神態寫得多了的話,門衛的神態就將占據過多位置。
記住,一個場景,最好只細描一個人的神態和心情。如果有沖突,那就描寫沖突參與對象每個人的神態和心情。
如果沒有沖突。那就不要試圖這5,6個人,你這一場,就要個個都加人設,個個都加心情。這就純屬有病。
你擔心他們工具人化,你就后面劇情再回過頭寫他們幾個就行。一場戲5,6人。注定有人要當工具人。注定!這是注定!不要試圖一個場景里每個人都活過來。那將喪失重點。
其次,一些比如
尸橫遍野,寸草不生,房屋破碎,山河崩塌。
對,確實,確實這樣寫似乎本身就自帶情緒。但有時候你不要就這樣寫。可以再補一句。
“憤怒”
or
“不甘”
or
“悲痛”
有人說我這是重復?但這不是重復。如果我不加這詞,我本來想寫主角“不甘”,你們理解成“憤怒”咋辦?
沒必要。還是那句話,這玩意也不是電影化。而是純文字。所以我們要表達哪個概念,應該盡可能去傳達他。如果可以通過不直抒,不直寫,間接寫,自然不錯。如果不行,那這逼也不用裝。
《紅辣椒》的導演今敏是很牛很牛的導演。他接受過一次采訪。別人問他前邊出那個超人是啥意思。然后他說,這是想表達假面。
也就那之后,觀眾們才懂得,哦,原來有這個意思呀??
庵野秀明的《EVA》被人解讀出基督教的意思。采訪時卻說沒有,只是想裝逼,自己不懂基督教。
所以回到我剛剛說那個“滿地尸體”。為什么我說要多加句“悲傷”或者“憤怒”呢?就是要作者更好準確表達出自己要出的東西。留白是個好東西,但隱晦得別人沒get到意思時,你還不如直接把“滿目尸體”這段文字全刪了。
要的一定得讓讀者理解到自己的意思,然后才是其他。
有人看了這個,以為我討厭“意識流”。
恰恰相反,我覺得意識流真的牛逼,他們就是符合我的想法,提取出小說關鍵點。
只有情緒流,意識流是重要的,其他啥屁都不重要呀!
不過當然,具體用時,我還是希望用得更為有邏輯性些。而不是真的東想一下西想一下。
最好還是有個核心論點。比如“老師不待見我們窮學生。”然后你瘋狂意識流。東想一句老師不好,西想一次日常往事。左想一個富學生不屑表情,右想一下自卑的窮學生生涯。完全顛倒時間時空也沒事。
只要有核心論點,讀起來還是會舒服的。
這也還是我要表達,傳遞你想表達的概念。
然后最后的最后。我要說什么呢?我要再敲打一下我這個概念輸出論。
其實什么是最容易?單一概念簡單化輸出給讀者是最容易的。
而什么最難。復雜概念細致輸出給讀者最難。
我的介紹,看似叫大家盡量減少要表達的概念。但實則是提醒而已,提醒大家,越簡單,讀者才越易懂。
不要做過于沉溺在添加描寫卻浪費節奏浪費讀者注意力,想表達最后沒表達好。
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技術呢?能輸出越多概念,并且每個概念都盡可能細致描述,而且易讀性也沒降低,就叫技術。小說里人物越多,卻個個都鮮活,沖突越多種多樣,觀念越多,人生哲學,政治,種族啥都有,全能寫好。這就叫技術
當然,我現在是想不到怎么寫比較好。
13
17
分享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0
|
樓主
|
發表于 2022-7-16 23:18:05
|
來自小霸王手機
又重新看了我那個一好還是二好。
仔細想想,應該是二寫得太渣。
其次。一雖然整體太拖拉,但情緒壓放比起二是好許多的。
所以固然一整體拖拉,卻和二比起來,好很多
補充:
不同人情緒切換的遲緩。情緒的先壓后放。注意力和注意力之間的順接,不容易呀
89453
0
|
發表于 2022-7-17 13:27:45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ω`?)
190291
0
|
發表于 2022-7-17 13:39:10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所以說你還是沒寫那畫面的處理方式嗎
186277
0
|
發表于 2022-7-17 14:11:41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看個人吧,有些人對畫面轉換的能力比較強,其實對于切鏡頭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實際上我覺得你不要太過于去想著壓縮篇幅一些的事情,對于短片來說,你說的這個很到位,但是如果是在長篇里面,這個還是需要一些東西去渲染。并不是說你光寫情緒寫出來了就行。只寫情緒會顯得很干。
182751
0
|
發表于 2022-7-17 15:06:10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科比我感覺你好像真的有點魔怔了~推理小說的話想好詭計,邏輯清晰就行了,其他其實是加分項而已,最重要的還是推理方面的東西啊,文筆再好,寫出來的東西邏輯不通也完蛋
183848
0
|
發表于 2022-7-17 18:57:08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169280
0
|
發表于 2022-7-24 14:42:09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183318
0
|
發表于 2022-7-25 08:54:1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其實我倒是覺得,如果有能力的話,應該是能夠將景色鉅細糜遺地,完整地寫出來的。當然不僅是景色,指的是一整篇文章的信息密度。但這種能力其實和作者本人的知識量有關,也是業余和專業的區別吧
191566
0
|
發表于 2022-7-25 09:01:4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