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吊橋效應
回復
吊橋效應
樓主:
223665
|
查看:
3242
|
回復:
17
查看:
3242
|
回復:
17
[知識科普]
吊橋效應
簡潔模式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發表于 2024-2-3 11:46:56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概括
吊橋效應是指當一個人提心吊膽地過吊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這個時候,碰巧遇見另一個人,那么他會錯把由這種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才產生的生理反應,故而對對方滋生出愛情的情愫。
吊橋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因為環境而出現心跳加快的情況時,如果在此時碰巧遇到一個人,那么他就會錯把這種環境引起的心跳加速理解為是對方讓自己心動了。
這個效應可以被運用在情侶之間,如果情侶們想讓自己和伴侶的感情升溫,就可以一起去做一些刺激性的事情,比如坐過山車、玩鬼屋等等,這樣情境導致的心跳加速就可以促進彼此的感情。需要注意的是,追求刺激的同時要注意安全。(參考資料圖片最下面)
實驗論證
實驗一
實驗中,研究者找到一位漂亮的女性作為研究助手,由她到一些大學男生中做一個調查。調查的內容并不復雜,首先,讓這些男生完成一個簡單的問卷,然后,根據一張圖片編一個小故事。實驗的特別之處在于,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被分為三組,調查發生在三個不同的地點。一是一個安靜的公園;二是一座堅固而低矮石橋上;最后的地點是一座危險的吊橋。這位漂亮的女性在對所有的大學生進行完簡短的調查之后,她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都告訴了每一個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如果他們想進一步了解實驗或者跟她聯系,則可以給她打電話。研究者所要探討的問題是:大學生們會編出什么樣的故事,誰會在實驗后給漂亮的女助手打電話?參加實驗的大學生編撰的故事千差萬別,給女助手再打電話的人也是各不相同。實驗結果最有趣的發現是:與其他兩組相比,在危險的吊橋上參加實驗的大學生給女調查者打電話的人數最多,而他們所編撰的故事中,也更多含有情愛的色彩。
實驗二
卡皮諾拉吊橋全長450英尺,寬5英尺。從100多年前起,吊橋便以2條粗麻繩及香板木懸掛在高230英尺的卡坡拉諾河河谷上。懸空的吊橋來回擺動,既動人心魄,又令人心生懼意。研究小組讓一位漂亮的年輕女士站在橋中央,等待著18到35歲的沒有女性同伴的男性過橋,并告訴那些過橋男性,她希望他能夠參與正在進行的一項調查,她向他提出幾個問題,并給他留下了電話。然后,同樣的實驗在另一座橫跨了一條小溪但只有10英尺高的普通小橋上進行了一次。同一位漂亮女士向過橋的男士出示了同樣的調查問卷。結果走過卡皮諾拉吊橋的男性認為這位女士更漂亮,大概有一半的男性后來給她打過電話。而那個穩固的小橋上經過的16位不知名的男性受試者中,只有兩位給她打過電話。
實驗三
在試驗中,讓一組人跑步十分鐘,跑步之后立刻觀賞女大學生自我表現的視頻錄像,結果,跑步時間較長的男大學生,能更強烈地感受到美女們的魅力。運動后的人更加易被照片上的帥哥美女所吸引。這說明,如果一個人在與別人會面時精神處于非常激動的狀態,那就會大幅增加其獲得浪漫感覺的機會。也表明,在驚慌、激動和愛慕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實驗分析
當人居于危險的情境中時,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形成相應的恐懼之情,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那些在危橋上的參與者們更容易在生理上有所激動。根據情緒的二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他們會對自己的生理表現尋求一個合適的解釋。與其它兩組參與者不同的是,對于自己心跳和呼吸的異常表現,在吊橋上的男生可以產生兩種都看似合理的解釋,一是因為調查者的無窮魅力讓自己意亂神迷,二是因為吊橋的危險讓自己心如撞鹿。兩種解釋似乎都有道理,都可以接受,而真正的原因卻是難以確認的。在這樣模糊的情境下,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生理喚醒進行了錯誤歸因,即對于吊橋上的一些人,本來是危險的環境致使他們心跳過速,但是他們卻將這錯誤地理解為是調查者的魅力所致了。而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了那些處于危險情境中的男大學生們,與其它環境中的人相比較,對自己身邊的調查者產生了更多的興趣,更多地撥通了漂亮女調查員的電話。
理論解析
研究者認為,與人們的一般常識不同,個體的情緒經驗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發形成,它是一種兩階段的自我知覺過程。在這一歷程中,人們首先體驗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后,人們會在周遭的環境中,為自己的生理喚醒尋找一個合適的解釋。例如,根據這種理論,在情緒體驗的過程中,人們首先感受到的是自己生理表現與以往有所不同,如,覺得渾身發熱、心跳加速、手有點抖,接下來,會不由自主地到環境中尋找線索來解釋此時自己的生理表現。
換言之,情緒體驗更多取決于對自身生理喚醒的解釋,而不一定來源于真實遭遇。然而,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對同樣的生理表現可能會存在著不同的但都是合理的解釋,有的時候,人們會很難確定自己的生理表現是由哪一種因素造成的。由于難以準確地指出自己生理表現的真正原因,人們會產生對情緒的錯誤認識。在心理學上,將人們對自己的感受做出錯誤推論的過程稱之為喚醒的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
生活情景解析
情緒二因素理論也可以解釋生活中或者影視中常常看到的場景:漂亮的女士處在危險中,英俊的男生英雄救美后與其喜結良緣;戀愛中的兩性在叢林中追來跑去,然后在角落里的深情一吻;為了躲避危險一男一女攜手狂奔,然后是彼此情感的進一步升華;玩完刺激無限的過山車,年輕愛侶們的心似乎更貼近了。這所有的場景都有一致之處,首先是相應的場景引發了人們的生理喚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后其間的人們有意或無意中將這種反應看做了“我為他(她)而心跳”(雖然認識不一定正確),最終導致了更進一步的相親相愛。
阿瑟·阿倫的研究給戀愛中的人一個啟示,那就是危險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進彼此的感情。
參考資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圖片或附件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
加入學院
32
21
分享
214243
1
|
發表于 2024-2-4 17:19:27
四川
發帖際遇
居然沒回復么。。好經典的心理學效應了。。
211726
0
|
發表于 2024-2-6 20:11:38
浙江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169268
0
|
發表于 2024-2-7 10:58:27
未知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239583
0
|
發表于 2024-2-12 16:06:20
江西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244017
0
|
發表于 2024-2-16 19:58:19
四川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212184
0
|
發表于 2024-2-24 15:52:16
山東
發帖際遇
支持一下,你啥時候發的,我網頁真搜不到
245019
0
|
發表于 2024-2-24 17:50:07
新疆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136338
0
|
發表于 2024-3-3 20:29:27
遼寧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252725
0
|
發表于 2024-9-4 11:21:56
河南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謝謝分享
返回版塊
1
2
/ 2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