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筆跡心理學

樓主: 9273 | 查看: 3401 | 回復: 9

發表于 2010-12-15 19:28:21
筆跡心理學(簡稱筆跡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根據心理學和生理學原理,研究不同人的書寫習慣所表現出來的筆跡符號的形態特征,及其反映出來的書寫者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行為個性特點的一門科學。通俗地講,筆跡心理學是以筆跡為窗口,來研究不同的人是如何把人性的屬性以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方式表達出來的科學。
  筆跡心理學,對于現今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做為一門古老而又悠久的學科,它在我國的歷史上源遠流長卻未形成獨立的科學體系。
  關于筆跡與心理的關系,我國歷代書法家、文學家、文獻學家、醫學家、哲學家等都對此有很深刻的認識。例如:西漢揚雄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唐代韓愈在評論張旭的草書時說:“喜怒窘窮,憂悲,愉逸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不草書焉發之。”清代文學家劉熙載在《藝概》中斷言:“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這就是著名的“書如其人”的觀點的來歷。在我國民間,也流傳著“相人不如相字”、“見字如見面”的說法。可見,筆跡學在我國的流傳即久遠而又普遍。
  國外的筆跡心理學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筆跡學的發展過程中,19世紀末德國耶拿大學的心理學教授Wilhelm Preyer根據對筆跡的探索,提出了大腦決定筆跡的假設。后來經過對一些失去手臂用嘴或腳趾寫字的殘疾人進行實驗,發現他們的筆跡特點并沒有因此而改變,從而證實了他的假設,并在他后來出版的《筆跡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筆跡乃心跡”之說。美國心理學家愛維也認為:“手寫實際是大腦在寫,從筆尖流出的實際是人的潛意識。人的手臂復雜多樣的書寫動作,是人的心理品質的外部行為表現。”
  現今,德國、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典、奧地利、澳大利亞、以色列、捷克、日本、瑞士等國筆跡學非常發達,許多國家還建有專門的“筆跡學學院”,很多大學都設有“筆跡學專業”,例如法國的馬賽第二大學,德國的波恩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英國筆跡學研究學院、比烏爾比諾大學高等筆跡學研究學院、比利時的心理筆跡學學院、意大利的莫海蒂筆跡學院等。在這些國家還設有專門的筆跡學學會和全國性的學術組織,如國際筆跡學學會,歐洲筆跡學學會,美國的國家筆跡學會,美國筆跡分析基金會等。在這些國家筆跡學已成功地應用于刑偵、司法、公關、軍事、經濟、商務管理、人才學、心理學、教育學、人才招聘等廣闊領域。英國心理學會在一份題為“選拔中的筆跡學應用”的報告中這樣寫道:“目前,75%以上的法國公司利用筆跡學作為人員選拔的基本方法,而在瑞士,該比例還要高一些。筆跡學還在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和意大利等國得到常規應用。歐洲大陸的報紙在招聘廣告中常常指明需遞交手寫應聘書,而申請者也希望進行筆跡測試。因此,許多歐洲大陸公司聘有自己的筆跡專家也就不足為奇了。”
  1990年1月,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國際漢字筆跡科學研究所。該所創建人、所長梅納斯女士,是歐美著名的筆跡學家和筆跡鑒定專家,畢業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筆跡學教育學院。同年,她完成了專著《漢字書寫和筆跡學》,并獲歐洲筆跡學研究會1990年大獎。梅納斯女士對漢字筆跡的研究,促進了我國現代漢字筆跡學的發展。
  1994年10月16日,中國筆跡學研究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副主任鄭日昌教授任會長。
  1986年以來,廈門市教育學院的金一貴老師,采取了“筆跡心理分析——練字矯正”的教學方法,通過指導學生練字來培養其優良個性,獲得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廈門市教委的肯定、支持和鼓勵,并在全市學校進行了普及和推廣。
  1999年底,國家人事部人事與人才研究所研究人員完成了所級課題《筆跡分析在人才招聘中的應用研究》,并將筆跡分析開發為一項人事管理新技術,應用于人事管理與人才開發領域,得到了有關領導、新聞媒體、人事工作者、企業和廣大筆跡分析愛好者的大力支持。尤其在1999年7月的北京人才市場上開展的筆跡咨詢業務,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筆跡心理學在我國還剛剛興起。對于這一朝陽產業,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很有限。雖然如此,筆跡學已在中國展現出勃勃生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廣大有識有志之士的加入,筆跡學一定會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更好地為國家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讓我們先從一個實例說起, 美國一家汽車公司在一年內接連發生汽車發動機部件被盜案,前后損失達一百萬美元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起內盜案件公司邀請了美國國際筆跡學會咨詢處主任安德烈·麥克尼克拉協助調查此案安德烈首先讓公司職員將自己對此案可能了解的任何情況都寫一份書面材料這樣,他對所有職員的筆跡進行分析,使疑點集中到該公司一位副經理身上此人的筆跡特征表明,他是一個有偷竊行為習慣的老手,且善耍詭計而又極具心機筆跡特征還反映出,他在書寫這份材料時,心神不安,有故意偽裝筆跡的特征于是,這位副經理受到了跟蹤監視沒過多久,他就由于私自賣贓物而被當場逮捕
  筆跡分析的理論根據
  醫學科學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與雙手是息息相關的,手部活動是人體最復雜的活動,腦部活動大部分為手而設,手能通過許多方式反映人的內心世界的活動狀況書寫便是手腦聯合的產物學者們從這一角度出發而普遍認為,筆跡就是腦跡,字跡是大腦的書寫人在書寫時,與其說手在寫,不如說是大腦在寫指尖的各種運動形式只不過是人內心世界在無意識下的一種不加修飾的流露,是被傳遞到手指上的無意識的思想就像指紋能證明一個人的個體特征一樣,寫字時的每一筆每一畫都能反映出每個書寫人獨特的個性所以說,通過筆跡可以挖掘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筆跡分析的歷史
  筆跡分析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在我國西漢末期,易理學家揚雄就指出:“書,心畫也,心畫形而人之邪正為焉即通過一個人的筆跡,可以知道他品德的優劣和心地的善惡唐朝著名書法家孫過庭認為,書法可以“達其性情,形其哀樂”清代學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得更具體:“書,如也,如其學,如其志,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即“字如其人”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唐太宗臨寫書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寫“戩”字時,正好看見正南走來,便只寫了“晉”,讓世南補上“戈”字第二天,太宗把字拿給魏徵看,想聽聽他的意見魏徵看后說:“圣上之作,惟戈法似世南”太宗聽了,自嘆與世南相距很遠明末清初的著名醫家、書法大家傅山的大兒子擅長書法,并一直學習父親的字體,達到了亂真的地步一天,他的大兒子故意將自己所寫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別,傅山看到后,誤認為是自己所寫,暗暗吃驚,筆力沮喪,中氣已絕,莫非大去之日不遠?心情非常不安過了不久,他的大兒子突然死了。悲傷之余,他又拿起那幅字,細細分析,才知道是兒子所寫。西方學者們認為,第一位提出筆跡學的學者是意大利人巴爾蒂他于1622年發表了《根據書寫字跡判斷人的性格》一文,但沒有繼續深入研究他們認為,法國人米雄是筆跡學的最主要創始人,是筆跡分析學的奠基者他經過多年的研究,將書寫中的各種現象作出了歸納于1872年在巴黎正式出版了他的專著《筆跡學的體系》其后,法國人雅曼將筆跡分成七大類、175個小類,發展了米雄的理論,并使其更科學規范被人們稱作“現代筆跡學天才”的瑞士蘇黎世大學講師普爾凡,則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采用空間的象征形式運用到了筆跡學中 
  筆跡特征的分類 
  目前,最常用的筆跡特征分成七大類: 
  一、書寫的壓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體的能量。重壓力者表明其生命力強、自信、專橫、頑固;輕壓力者則說明書寫人敏感、主動性差、缺少勇氣和抵抗力,
  二、筆畫的結構方式代表了書寫人面對外部世界的態度。書寫一筆一畫的標準型反映了辦事認真、通情達理、紀律性強的心理特點;筆畫有過分伸展、夸張的書寫方式則反映了愛虛榮和隨時想引起別人注意的心理特點
  三、書寫的大小是自我意識的反映。大字型的書寫是情感強烈、善于表現自己和自我為中心的體現;小字型則反映了精力集中、細致、焦慮和自我壓抑的心理特點 
  四、連筆程度反映著思維與行為的協調性。連筆型反映出有較強的判斷、推理能力和恒心;不連筆型則反映了有分析能力、比較節制和獨立性強的個性特點 
  五、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與社會關系的反映。字行上傾表明書寫人熱情、有勇氣、有抱負;字行下傾則反映了情緒低沉、悲觀、失望、氣餒的心理特征 
  六、書寫速度與人理解力的快慢有關。緩慢型是小心謹慎、遵守紀律和思維速度慢的反映;快速型則表明反應快,觀察、抽象、概括能力強和恒心不足 
  七、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著書寫人面對外部世界的態度和占有方式。它包括字距、行距和頁邊空白幾方面如果整篇字向左頁邊靠,就反映出留戀過去,追求安全感和對未來勇氣不足的心理狀態;整篇字向右頁邊靠,則是向往未來和有勇氣面對未來心理特點的反映筆跡分析。
  目前在歐美國家非常盛行,它的理論體系已日臻成熟。由柳洪平創建。

[發帖際遇]:  A的預感幫地瓜撰寫論文,獲得學分12分.

1

18

分享

| 發表于 2010-12-15 20:43:05
哦哦,又長見識了哈哈~~
| 發表于 2010-12-15 21:33:32
本帖最后由 VV偵探 于 2010-12-15 21:36 編輯

哇,好神奇的筆跡心理學~~~
我們的物理老師就喜歡寫過分伸展、夸張的字~~
| 發表于 2010-12-16 18:23:32
呃……第一次看到這種東東~~
| 發表于 2010-12-17 17:46:12
筆跡倒是研究過一段時間,其實蠻難的
| 發表于 2010-12-17 17:50:30
慢慢積累。。。。。
| 發表于 2010-12-17 18:30:37
這個和畫像有異曲同工之妙
| 發表于 2010-12-17 19:21:28
今天才知道原來筆跡學也屬于心理學。。。哈哈,心理學的用處就是大~~
| 發表于 2010-12-17 20:16:53
我只能從筆跡中看出性格來……
| 發表于 2010-12-17 20:59:43
╮(╯▽╰)╭想不到小小的筆跡也有這么大的說法,樓主題目打錯了,話說一會又要去練字了。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