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03:45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10 19:06 編輯 答題順序為:兇手+動機推斷+作案過程+其他人物排除
注:【】內為原文內容直接引用   ()內為合理猜測或可能性羅列

兇手為林嵐。
動機推斷:
文中未提及吳陵有除丁旻以外的小孩,所以在丁旻到來前,吳陵身邊應只有俞潮嘉和林嵐兩人,俞潮嘉更是他從小帶大的孩子【潮嘉這孩子十二歲就跟著我】,他死后一切家業也理應歸兩人所有(或歸俞潮嘉所有)。文中多次提及林嵐對俞潮嘉的感情,以及俞潮嘉是個沉默寡言維護師父有自虐傾向的人。當丁旻到來后,吳陵明顯對她更為偏愛,俞潮嘉又是不爭不搶的性子,讓林嵐暗自著急。
文中提到客廳有吳陵抱著孩子的照片【只是在這些字畫中有一張吳陵抱著小孩子疑似全家福的照片略顯突兀】,俞潮嘉來的時候已經12歲,和現在的樣子不會有太大差別,但馬德未說是他,故判斷孩子不是他。按文章敘述猜測,林嵐來的時間應該比俞潮嘉晚,故也不是林嵐。那么推測這個孩子就是丁旻
林嵐應該一直知道這幅照片(也有可能知道師父有私生女),當丁旻到來后林嵐從她的樣貌、和師父相處等方面猜出她的身份,這也加重了林嵐的憂心。丁旻本就得師父寵愛(師父對俞潮嘉態度又不好),再和師父相認,師父的產業就和俞潮嘉永遠沒關系了。所以她決心為俞潮嘉也為自己,除掉丁旻。

作案過程:
打定主意要殺死丁旻,林嵐選擇用這次采訪機會為自己洗脫嫌疑。
她首先提議師父使用那套若深茶具。

【“師父您那套康熙年間的若深茶具,正好可以拿出來了。”
“噢對對對,放太久差點都給忘了。林嵐你快去倉庫取出來清洗一下,一會兒就用它。”】
對話提及林嵐。
【“聽旻兒這口氣你是知道的?來說說,說得好這塊瓜就給你。”】
吳陵又考丁旻。
【“丁旻是我三個月前新收的。”】
丁旻剛來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這套茶具。
所以推斷是林嵐提議使用那套若深茶具

大師兄不在(就算在,林嵐也可主動要求自己去取),丁旻不知道茶具,所以林嵐理所應當去取。她沒有直接使用倉庫里真正的若深茶具,而用自己提前買好的一套后世燒制的若深茶具替換了真品(避免作案時損壞茶杯)。她算好俞潮嘉、自己和丁旻參與拍攝,師父為操作者。【無論品茶者有多少茶杯的個數必須為三個,擺放為“品”字結構】【整個過程中也特別講究先賓后主的標準】按照潮汕功夫茶的規則,丁旻最小,最后喝茶(有三個客人,師父作為操作者可能不喝,如果輪流喝,喝的也不會是丁旻的杯子)。于是林嵐把茶杯先在茶盤上拍成“品”字【王:“茶具端到茶廳的時候就擺放成‘品’字了嗎?”林:“對。”】,再用棉簽沾了毒藥,涂抹在丁旻會喝到的茶杯上。

事情有變,大師兄因為介意師父故意激他的話,跑去淋雨,吳陵不許他參與拍攝。這樣一來,三個茶杯,師父為操作者,就會喝到最后一杯茶,也就是原來屬于丁旻的那杯。林嵐并不想毒害師父,但如果直接把有毒的杯子換掉,她怕師父能識破喝茶的杯子并非【康熙年間的若深杯】,于是她借著去找俞潮嘉的機會,偷偷拿來一個真正的【康熙年間的若深杯】將有毒茶杯替換。這時她穿吊帶裙,沒法藏匿毒杯,就順手把它放到備用杯那里。【從配圖中我們可以看見備用杯后一排有五個,前一排有三個,而桌上還有三個茶杯就是這個原因】

泡茶開始,吳陵技藝精湛,僅憑手感就能將三個茶杯的水分的絲毫不差。但他每杯倒的水一樣多,自己的杯子卻和其他兩個不同【因為后世燒制的若深杯工藝都不如康熙年間的】,所以他自己杯子里的水位低于其他兩杯,韓信點兵時他不得不在自己杯中多停留一會兒【師父在進行‘韓信點兵’時在自己那杯多停留了一下】。
注:從【吳陵卻可僅憑手感就將三杯茶水的量和色分配得絲毫不差】馬德視角可以得知最后水位一樣,而韓信點兵多停留了一會兒,按俞潮嘉描述【因為多停留一會他杯子里的水必然就會比另外兩杯多一些】,那就是之前他杯中的水位低,才能做到倒多后反而和其他杯子持平。


喝茶時他【在畫面播放到吳陵第一次品茶時馬德發現吳陵稍稍皺了一下眉頭,第二次則不會,而且第一次要比第二次喝的快了那么一點。】應該是發現茶杯有問題,所以想趕緊喝完看一下杯子。

在第一次拍攝結束之后,眾人都被許天賜叫過去,只有吳陵還坐在座位上,他已經察覺自己的杯子和其他不同(有可能意識到只有自己的杯子是真的),也猜到可能是某個徒弟所為(不說可能是想要私下處理),于是不動聲色把自己的杯子和備用杯里的一個杯子替換了。按正常習慣他選擇拿過的那一排最前面的杯子,而那個杯子恰恰是下過毒被替換后林嵐直接放進去的那個。第二次拍攝開始,他燙杯時把自己這杯(也是最后一杯)的水倒入茶盤,茶盤有毒物殘留,而殘留在杯子里的毒物導致他中毒。

其他人物排除:
許天賜
不知道若深茶具,故不能偽造;雖然有機會接觸茶具,但缺乏殺人動機;排除。
俞潮嘉
沒有機會接觸茶具,出事后認為應該報警,并一直懷疑馬德和許天賜【俞潮嘉板著臉目光一直在馬德和許天賜之間打轉】;始終維護師父;排除。
丁旻
沒有接觸茶具;沒有機會下毒;如果是兇手沒必要毒害后自己揭露與吳陵的父女身份;排除。
吳陵
死前行為和表情都有反常;缺乏自殺動機;排除。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11:44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10 19:59 編輯 故事開始了
到底吳老是如何中毒?兇手又為何要毒害吳老?兇手又為何要選擇這種不一定能殺死吳老的方式來進行謀害呢?
前兩點需要分析,第三點應該是題目需要,對,就是這么機智(當然- -也可能是并不想殺死又想殺死十分矛盾的心理)
我們不妨用假說—演繹法來做此題。

首先是假設前的分析:
一、關于林嵐:林嵐這個字眼全文共出現35次(除去片頭人物介紹)
除去對話和無關內容,事件概括為
1、林嵐去接人 2、林嵐和丁旻準備午飯 3、林嵐吃飯時被吳陵開玩笑說和許天賜很配 4、收拾餐桌 5、拿著一套青色長袍給吳陵換上,并與吳陵聊了會天然后陪吳陵去茶廳 6、去倉庫取出若深茶具清洗 7、帶俞潮嘉去換衣服(眼睛微紅),期間談話時俞潮嘉叫她不要聽師傅的 8、參與拍攝,個別鏡頭手未入鏡 9、吳陵中毒后第一個沖上前。 10、接受問話。 11、抱著丁旻安慰她
從事件上可分析出,林嵐喜歡俞潮嘉,林嵐和吳陵關系不錯,性格較柔弱,中規中矩,不算很活潑。上述事件中有做案能力,殺人動機除了幫俞潮嘉出氣外,基本無,但前者可能性也小。
二、關于俞潮嘉:全文出現28次名字,主要事件概括為
1、吃飯時突然被師傅調侃林嵐的話而導致不悅,第一個吃完飯走的 2、淋雨回來,臉色十分差,和師傅鬧矛盾,差點挨打,并被不允許參與拍攝 3、和林嵐回去換衣服(提過就不多說了)4、拍攝時,坐在床榻一聲不吭 5、爭辯師傅不會出錯 6、看視頻時發現師傅第一次韓信點兵時在自己的杯子上多停了會。
俞潮嘉十分敬佩師傅,不允許別人說師傅壞話,12歲時跟隨師傅,喜歡林嵐,下毒可能性小,因為基本沒有接近過杯子,也不知道會拿這套杯具。動機可為報復師傅,可能性也小。
三、關于丁旻:共出現49次,頻率很高啊。
全文中,只有一次單獨活動,就是去叫俞潮嘉和林嵐時。在文中表現跟吳陵出關系十分好。后承認與吳陵是父女關系,2歲時被拋棄,殺人動機復仇,有殺人能力。但介于原文中表現較好,似乎已經冰釋前嫌。

關于許天賜: 簡單說,無動機,可排除!

其他信息:1、18年前,吳陵拋棄了2歲的丁旻,12歲的俞潮嘉也是此時跟隨他的。
2、許天賜和馬德進入房內客廳時看到吳陵抱著小孩子疑似全家福的照片。
3、第一輪泡茶時,吳陵在自己茶杯前的停頓。
4、吳陵身上沒有發現可能裝有毒藥的容器。
據上可以得出,吳陵已知到丁旻是他的女兒,吳陵不可能自殺
綜上得出假設為:丁旻所殺  原因:為了報復拋棄
演繹:吳陵一直保留著以前的照片,認出了丁旻,但沒說,丁旻一直準備著殺害吳陵,不過這些日子也產生了些感情。拍攝前,她準備好毒藥,將毒藥擦于茶盤,吳陵第一次進行沖泡時由于未碰到,并未中毒,看到對面的丁旻似乎想到了什么,所以韓信點兵時停頓了下,喝茶也皺了眉在想事,第二次不慎碰到茶盤,中毒倒地!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30:54
其實覺得自己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啦,不過快截止了趕緊寫下好了。
下毒手法應該是常見的有毒的冰塊。   這是自殺。
  泡茶的整個過程(那幾個步驟)里,不太可能下毒。因為這不是無差別殺人。
依照文中所說,有可能下毒的人(存有疑點的)只有吳陵自己和林嵐——
     1.林嵐在第二次泡茶的拍攝錄像里有個別角度不能被看到手,如果她借機向自己師父的杯里投放有毒冰塊。因為吳陵是把茶一飲而盡,所以死了。 其他的疑點—— 準備茶具、出事后第一個接近死者,都讓她的嫌疑增大。
     2.吳陵在第一次泡茶時“韓信點兵”,在自己杯子多停留了一下,這對于茶道專家來說是不可能犯的錯,大師兄(名字忘了)堅定的說法證明了這一點——一開始否定師傅會出錯、以及師傅出錯了感到異常奇怪卻依舊不認為師父泡茶失誤,而是有其他的問題。     吳陵的“失誤”是有合理解釋的。而我認為吳陵那時候在給自己杯子里下有毒的冰塊。這樣第一輪品茶時吳陵為何皺眉頭快速喝下茶也能說的通。

另外有個問題,吳陵噴血時是噴到了蓋碗和茶盆上,結果檢驗出來毒物只出現在茶盤,血跡和杯子內部,為何蓋碗里沒毒?  是被第一個接近死者的林嵐清理了嗎?可是錄像都下了死條件沒有異常。故吳陵自殺較為可能。  

動機不明。猜測如下: “想當年可是十幾個人的陣仗,現在就兩個小毛孩”——感嘆物是人非、昔日輝煌不再,消極態度。  再者,吳陵關心三個徒弟,想盡快撮合大徒弟和二徒弟,對意在想要自己女兒出嫁,別理自己這樣一個糟老頭。都是消極悲觀的情緒。自殺傾向未能否定。(雖然覺得作為謎題感覺不會是自殺  但是o(︶︿︶)o唉  -_-||)
對于父女相認。從父女二人獨處時的對話看來,父女肯定是相認的了。應該是瞞著其他兩位徒弟了。

以上皆是在下胡說八道,辛苦各位評委了。  迫切想要看到解答篇啊~~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44:39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10 19:47 編輯
答案
吳陵中毒案的兇手是吳陵,是自殺。
證明:
1:吳陵特別在乎自己在潮汕工夫茶的地位與名譽,一旦發現自己地位與名譽受損,很有可能采取自殺的手段。
1.1五年前,吳陵辭去潮州茶文化協會會長一職→五年前可能發生了什么導致他辭職的事情
1.2“這套茶具是故友相贈,其實我不是很喜歡。也就五年前香港記者來的時候我拿出來給他們拍了一下,平日吃茶是不用的,人老了自然也就忘了。”→同樣也是五年前,是吳陵除這次以外最后一次使用若深茶具。同上,是五年前的那件事情讓他不想再使用若深茶具。
1.3“小伙子有前途。老頭子我老早就想拍個片子,就說說我這幾十年和茶的故事。但是那些攝像師水平都太差,把我拍得好像一直在睡似的,那觀眾看了會以為我是在說夢話。”所以應該就是五年前的攝像師把他拍得好像一直在睡覺,拍攝作品出去之后影響了他的地位,使他的自尊心嚴重受損,他決定辭職并不再使用若深茶具。
1.4:吳陵戴上老花鏡仔細看著兩張名片,這時兩人才發現不是吳陵沒有睜眼而是他眼睛太小,從上方看就跟沒有睜開一樣。攝像師之所以把吳陵拍得像在睡覺,有兩個可能:是故意為之的;并非故意,只是無意中就拍成這樣。當然攝影師跟吳陵無怨無仇,第二種可能更容易站得住腳,可是吳陵并不知道,他只會怪攝影師技術太爛。
1.5:吳陵在丁旻兩歲的時候拋棄丁旻母女,什么樣的事情會他讓拋棄妻女?當然如果自己不堪入目的感情事件被外界得知,會讓他在自己的領域的地位受損,所以才決定離開。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丁旻2歲的時候,俞潮嘉剛好12歲。也就是說吳陵在拋棄情人女兒的同時收養了12歲的俞。拋棄自己的2歲的私生女而跟12歲的俞潮嘉生活在一起,我有理由相信俞潮嘉在吳陵的心里,比丁旻在吳陵的心里來得更親近,那么只有一種可能,俞潮嘉實際上是吳陵的兒子。
1.6:當畫面再次播放到吳陵第一輪沖泡時,俞潮嘉發現了吳陵第一輪泡茶的失誤。他的弟子能發現,吳陵本身肯定也有察覺,所以,馬德“在畫面播放到吳陵第一次品茶時馬德發現吳陵稍稍皺了一下眉頭,第二次則不會,而且第一次要比第二次喝的快了那么一點。”吳陵皺眉頭,是發現自己錯了。本想借著這次將自己幾十年泡茶的經驗傳出,但出現了失誤,卻是自己無法接受的。俞潮嘉也說了師傅絕對不會出錯,可是最后還是出錯了。那么現在有兩種可能,出錯只是因為下毒;出錯真的只是出錯。分析第一種可能,出錯只是因為下毒的話,我們沒辦法解釋為什么吳陵在第一次的時候沒有中毒,而是在第二次的時候中毒。那么就是出錯真的只是出錯,你說一個絕對不會出錯的人,出錯的話會對他心里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還是在拍紀錄片的時候,這可是他一生的回憶啊。所以走向心靈末路的他最后才會采取了自殺手段。
1.7:根據前面的推理俞潮嘉是吳陵的兒子,本想在兒子面前刺激一下,讓他主動點跟林嵐表白,可是沒想到他最后選擇自虐。這讓吳陵感覺恨鐵不成鋼,也是他自殺的一個原因。
1.8:丁旻將頭靠在吳陵的肩膀上,輕聲說:“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走到您身邊,就讓那個人再多等我幾年吧。”我相信丁旻的這句話,已經足夠明顯讓吳陵察覺到她是他跟情人的女兒,畢竟丁旻跟他女兒還是一樣的年齡。天天面對著自己的女兒卻不能相認,想必也是非常的痛苦。這也是他選擇自殺的一個原因。
結論:天賜和馬德去采訪吳陵時,他感慨道:“嘖嘖,想當年可是十幾個人的陣仗,現在就兩個小毛孩。”說明當年的事對他還是有些影響的,他心里是在意的。從大弟子維護師傅的表現也能看出,吳陵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一個不允許犯錯的高人。甚至吳陵有了情人孩子都不能公開相認,當初為了自己的地位還要拋棄情人和孩子,證明在吳陵在自己的茶業領域的投入和專注。吳陵因5年前拍攝失敗,而選擇退隱江湖。這次接到馬德,許天賜的邀請再次接受采訪。第一次是因為自己眼睛小被拍成在睡覺,這一次卻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在泡第一泡茶的時候出現失誤。又因為自己恨鐵不成鋼的兒子。看著自己無比珍惜的地位名譽受損最后選擇自殺。這里有一個矛盾,假設是因為在泡第一泡茶后決定自殺的話,他為什么會提前準備毒藥呢?唯一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他早就準備自殺,如果當時拍攝成功的話,他不會自殺;如果當時拍攝失敗的話,他選擇自殺。
2:毒藥藏在了吳陵的拐杖里。
根據前面的推理,吳陵是在第二次泡茶的時候中毒的。“丁旻、林嵐、俞潮嘉還有馬德你們過來一下。”許天賜將四人叫到自己跟前,“丁旻林嵐,你們剛才表現不錯,但就是有點太拘束了。”在第一次泡茶的間隙,丁旻、林嵐、俞潮嘉、馬德和許天賜都有不在場證明,所以他們都不可能是兇手,唯一有機會下毒的就只有吳陵自己。可是在醫院的警員也打電話來說在吳陵身上沒有發現可能裝有毒藥的容器,這讓整個案件開始陷入謎團。如果毒藥沒有藏在身上的話,唯一比較有可能的就是藏在隨身物品里面,也就是那根拐杖里面。在第一次泡茶的間隙,其他四人都被天賜叫到身邊,這給了吳陵一個很好的機會下毒,也就在那個時候他把拐杖的毒液倒在了自己的杯子里面。
3:決定自殺的吳陵之所以不讓俞潮嘉參與拍攝,或許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事,而是因為不想讓他受到懷疑。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比較有動機殺他的人。因為吳陵說林嵐跟許天賜很配的話,讓俞潮嘉很生氣。
4:吳陵在自殺之前其實做了很多安排,苦心積慮地刺激俞潮嘉,想要促成他跟林嵐的好事;又是讓丁旻多吃一點,怕以后沒有機會再看到她。或許前面的事情更多的只能算是導火線,我能夠想到吳陵之所以不得不自殺的原因,一種比較有可能的情況就是他是得了絕癥。知道自己得了絕癥,隨時都會死,但是又不想就這樣平平凡凡地死去,所以準備了毒藥,所以在最后才接受了馬德,天賜的采訪。
5:至于林嵐跟俞潮嘉當時在房間里聊了什么。有什么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而他們自己卻是知道?我相信他們必定是知道了自己的師傅得了絕癥,也知道師傅想要自殺。在花園里面發現的裝有毒藥的容器就是一個很好的線索。倘若我是死者,要自殺的話不會特意隱藏想要自殺的毒藥。所以如果裝毒藥的容器是在吳陵的房間發現的話,他自殺的丑聞就會被發現。所以我的推斷是毒藥是被林嵐跟俞潮嘉拿走的,一個目的是阻止師傅自殺,一個目的是不能讓別人在吳陵的房間發現毒藥。所以一個謎解開了,另外一個謎自然也就是迎刃而解。吳陵之所以不讓俞潮嘉參加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不讓俞潮嘉有機會阻止自己的自殺。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46:05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10 20:00 編輯 從吳陵中毒前后開始分析
毒物以液態為主,且吳陵用過的杯子和茶盤上均檢查出毒物成分,因此兇手只能在茶具上下毒,而不可能通過其他方式(比如膠囊)使吳陵攝入毒物。另外我們發現藥瓶中有棉簽,因此可以確定毒就涂抹在吳陵使用的杯子里
我們知道在燙杯環節(這是唯一一個向茶盤中倒水的環節),蓋碗中的第一泡茶倒入第一個茶杯,再由第一個茶杯倒入第二個茶杯,再由第二個茶杯倒入第三個茶杯,第三個茶杯中的水才會被倒入茶盤。“在這過程中更是一滴茶水都不浪費,不禁讓馬德這個鄉下人嘖嘖稱奇”由此可見茶盤中的水應該全部來自燙杯的水,這水必須依次經過三個杯子。

“我們在吳陵的茶杯內、噴出的血和茶盤里的水(燙杯時倒入的水)都檢測出XJBE,其他地方都沒有毒藥痕跡。”茶盤里有毒物,但是三個杯子中只有一個有毒物,這就說明是第三個杯子(也即燙杯水最后經過的杯子)中有毒。但是第一輪時三個茶杯必然都是安全無毒的,因此下毒的杯子是在第一輪和第二輪間隙才出現在茶盤上的
圖中的杯架顯然可以容納十個茶杯,然而圖中一共有十一個茶杯!
也就是說,一定多出來了一個杯子,一個上面已經涂毒的杯子“師父您那套康熙年間的若深茶具,正好可以拿出來了。”
“噢對對對,放太久差點都給忘了。林嵐你快去倉庫取出來清洗一下,一會兒就用它。”

使用那套若深茶具是林嵐的提議,連吳陵自己都說差點忘了,因此能夠事先準備出假若深杯的,只有林嵐“別說了,我怎么知道會這樣。”坐在副駕駛的許天賜緊緊抱著裝有攝像機的包裹,“要不是前幾天頭兒安排了一堆工作,怎么會拖到今天。”可見許天賜和馬德二人采訪一定是有預約的,這給了林嵐充足的時間來準備(購置假的若深杯和毒物),而從“因為后世燒制的若深杯工藝都不如康熙年間的,所以康熙年的正品若深杯價格不菲。”可以看出若深杯在當今是有仿品的,林嵐找到替換的杯子想必并不困難。從她事先等在門口迎接二人也可推測她早有準備。

由此我們確定兇手是林嵐。林嵐帶來若深茶具時可能已經混入一個她事先涂毒的杯子(“林嵐收拾餐桌,而馬德、許天賜則前往茶廳準備下午的拍攝,丁旻這個好奇寶寶自然也跟著過去。”這期間林嵐沒有不在場證明),藥瓶隨后在她陪俞潮嘉換衣服時處理(當然也可能是更早)。然而,還有一個重大的不可控因素,那就是吳陵。吳陵首先將茶遞給他人,最后一杯才留給自己,等到另外兩人喝下茶后自己才喝,也就是說他是茶的分配者。從圖中的位置關系來看,“品”字形的茶具擺放基本確定了每個人拿哪杯茶,三人一定會選擇拿自己手邊的茶。因此,只有在確定三個人的座位位置后,才能把涂毒的假若深杯放到茶盤上。而林嵐、丁旻、吳陵三人可視為同時入席,隨即開拍,因此在第一輪時林嵐并沒有用假若深杯替換吳陵的杯子的機會。林嵐的座位就在杯架前面,從上面取下杯子并與吳陵的杯子調換機會很大。而且“但林嵐因為被丁旻遮擋住,有個別鏡頭看不到她的手”說明只有林嵐不是全程處于攝像機監控下的。林嵐在第一輪和第二輪的間隙迅速將吳陵的杯子和假若深杯調換。無論林嵐的初衷是不是殺死吳陵,在經歷燙杯環節時毒物被稀釋,使吳陵逃過一死。
這個假的若深杯很可能會成為罪證,然而林嵐必須冒險使用它,原因就是這相當一個有標記的杯子,可以迅速從杯架上分辨出來并取下來。如果下毒在一個備用杯上,很可能因為所有杯子一模一樣找不到涂毒的杯子;當吳陵選好杯子后再下毒當然更不現實,何況也無法處理身上的容器。這就是林嵐選擇使用一個假若深杯的理由。

“師父在進行‘韓信點兵’時在自己那杯多停留了一下。”

“韓信點兵?”馬德問道。

“就是平均分配茶水后再將剩余的茶水一點一抬頭地依次倒入杯中的這個過程。師父一向很穩,不會多做停留,因為多停留一會他杯子里的水必然就會比另外兩杯多一些。”

很可能是吳陵發覺自己這一環節手法有誤,因此喝茶時皺眉,并且快速喝下做掩飾。

動機方面: “我看就是因為吳老慣著,俞潮嘉才會這樣一次又一次傷害自己”
俞潮嘉口口聲聲的“師父不會出錯。”
林嵐:“我……我喜歡他,但是他,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俞潮嘉對吳陵的態度是絕對的服從甚至迷信,吳陵錯誤的引導教育和“刺激”方式使他難以表達情感,乃至走了自虐的極端。也就是說吳陵是介于林嵐和俞潮嘉之間的一堵墻。如果林嵐想要快速改變俞潮嘉,無疑除掉吳陵是最好的選擇。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48:02
下毒的方法
作為潮汕人,也使用過茶具,認為在蓋碗上下毒的可能性為零,因為只用蓋碗的一個位置倒水是不能實現下毒的。
但是可以試調換茶杯的順序。
拍攝的過程中,分為兩個片段,說明其實有一個“盲區”。攝像機沒有拍攝到的“盲區”,只要兇手利用這一點就可以做到了。
這種毒藥劑量不用太多就可以殺一個人,而品茶過程中“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這是一個下毒的好機會,只要將毒放進茶杯,再和他調換順序就可以殺他的。

作為死者的女兒,文中說“丁旻將頭靠在吳陵的肩膀上”,這個片段并沒有表現給外人看,說明當時的情境下她是真的原諒自己的父親了,所以她也不可能是兇手,至于俞,他坐在那么遠的地方,上面說過,不可能在蓋碗上下毒,所以兇手是林嵐。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52:16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10 20:01 編輯
關于動機:
俞潮嘉的行為顯得幼稚,30歲,遇事一言不發、偏偏靠淋雨解決,有自虐的成分。
俞潮嘉在這么小的年紀就開始跟著吳陵,應該是沒有其他親人。再加上5年前就開始在郊外住,與外人接觸極少,形成較不良的性格。

丁旻在之前和吳陵的表現中(吃飯時、散心時等)就頗有父女的意思,尤其是俞潮嘉淋雨回來后他們在回廊散心時,“丁旻將頭靠在吳陵的肩膀上,輕聲說:‘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走到您身邊,就讓那個人再多等我幾年吧。’”是明顯暗示關系有淵源。吳陵在拋棄了丁旻和她媽媽時丁旻已經兩歲,吳陵是應該知道他有個20歲的女兒。
吳陵拋棄丁旻那年,也就18年前,俞潮嘉12歲,剛好是潮嘉開始跟著吳陵那年。





關于手法:
在吳陵中毒之前,接觸過茶具的有林嵐、許天賜和吳陵。
首先是林嵐,在從倉庫找到茶杯并洗干凈,之后就一直和俞潮嘉在一起,而且挑選出來的茶杯是隨機的,并且后來擺放茶杯位置的是許天賜;
許天賜有一段時間是獨自一人在茶廳里拍攝茶具,但馬德三人在回廊,外面的雨在吳陵中毒時還在下,所以他們并沒有遠離,甚至一直在回廊。如果許天賜下毒后并把瓶子棄置在回廊是會被他們發現的;
最后有機會接觸茶具的只剩吳陵。

兇手要毒害吳陵,但王隊長指出吳陵服下這種量的XJBE不多,而且至少30ml的XJBE幾乎可以裝滿滿一杯功夫茶杯;另外要控制好避免錯害林嵐和丁旻。
最靠近吳陵的兩人——林嵐和丁旻兩人均穿著吊帶連衣裙,手里又都是空的,沒機會將裝有毒藥的小瓶子帶身上;俞潮嘉在距離較遠處的床榻上,要下毒比較困難;許天賜一直在拍攝,沒機會接近茶具;馬德排除嫌疑;所以剩下有機會下毒的就只有吳陵。

裝有XJBE的小瓶子是棕色的,在化學上,易分解的物質才使用有色的瓶子,可以假設XJBE是易分解物質。

在第一輪沖泡時,吳陵在進行‘韓信點兵’時在自己那杯多停留了一下,他在這個環節上悄悄將手里瓶中的XJBE輕輕滴入一滴,由于他是穿著青色長袍,寬敞的袖子足以讓它把這動作和工具隱蔽起來。吳陵是茶道大家,這掂量方面很有把握,俞潮嘉對他的話也可見他有足夠靈活。
但第一泡的雜質、溫度等都有影響,XJBE反應掉了。
吳陵在品第一泡茶時,有皺眉的動作,還喝得比較快,因為他認為他喝得這茶有毒,下意識里有點恐懼的反應。

在第一泡結束時,所有人都被馬天賜交了過去,除了,吳陵。這時的吳陵有足夠時間和空間在自己的杯子里涂上毒藥,由于第一泡時他認為XJBE的作用不大,在品第二泡茶時他較第一泡時放心......

吳陵在救護車來之前并沒有昏厥,只是閉上了眼睛,由于他的眼睛小,稍微有點反應也不會被察覺,他是在醫務人員把他抬出去的時候他瓶子拋棄的回廊的。在許天賜和馬德剛到宅邸的情景可以看出吳陵的宅邸要到達茶廳必先經過回廊。

茶盆里的水本來是沒有XJBE的,之所以檢測出來是因為這里的XJBE來自吳陵突出的血。蓋碗上有蓋子,所以,蓋碗里并沒有毒藥痕跡。也可以是第二泡中的第二步最后一個倒入水的是吳陵的杯子。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53:09
兇手是丁旻。
在攝影師拍攝照片的時候,丁旻將毒涂到吳陵的手指上,當吳陵喝茶的時候,手指碰到杯沿。
兇手三個杯子都做了手腳,讓吳陵那個角度看到另外兩個杯子茶水較多,于是吳陵將自己喝的杯子在韓信點兵的時候,停頓了。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58:28
“現在我們來總結以下幾點:   1.根據毒藥的特性吳陵中毒必定在第二杯茶中。   2.俞潮嘉,馬德二人從頭到尾都沒有碰過茶具。(不存在下毒的可能)   3.丁旻除了喝茶時接觸過杯子,其他時間也沒有接觸茶具。   4.許天賜接觸過茶具,還單獨與茶具呆了半小時,但從茶具進入房間后就再也沒有出去過。   5.林嵐碰過茶具,也出過房間。   6.吳陵出房間在前,觸碰茶具在后。   7.茶杯內,吳陵吐出的血,茶盤內的水都有毒,其他沒有毒。   8.裝毒藥的瓶子和下毒用的棉簽在回廊的花園中。   9.丁旻,俞潮嘉有殺害吳陵的動機。   10.吳陵韓信點兵的時候在自己杯子處停頓,喝第一杯茶皺了眉頭,喝的時候比第二杯快。 接下來是下毒手法推測:   根據毒的特性,吳陵必定在第二杯茶內中毒,除了茶杯內跟茶盤里的水有毒其他沒毒,再根據線索其他人在開拍后就沒有機會下毒了,因此是自殺
匿名
| 發表于 2016-8-10 19:59:36
兇手是丁旻。
只是在這些字畫中有一張吳陵抱著小孩子疑似全家福的照片略顯突兀。這小孩是誰?男女?
俞潮嘉是從12歲的時候開始跟著吳陵,這時丁旻正好兩歲。丁:“我媽是他的…情人……在我兩歲的時候他拋棄了我和我媽……我是去年從我媽口中才知道我的爸爸竟然是鼎鼎有名的吳陵。所以我就來這里求他收我為徒了。”12歲勉強算小孩吧,那張“全家福”中的小孩應是俞潮嘉。吳陵拋棄了女兒,選擇收俞潮嘉為徒,既然是全家福,自然有女人,那個女人應該是俞潮嘉的媽媽(他們間不一定有奸情)。而丁旻誤會了。
林嵐放下茶具后就陪俞潮嘉去換衣服了,而這時茶具端到茶廳的時候就擺放成‘品’字了。熟悉茶道的人自然知道吳陵的杯子是那個。
負責搜查的警員報告在吳宅回廊邊的花園里發現一個裝著一根棉簽的棕色小瓶子,里面檢查出有XJBE的痕跡,但是瓶子和棉簽都沒能檢查出任何指紋。唯一單獨出去過的就只有丁旻(馬德是偵探型角色,不考慮犯罪可能,俞潮嘉為接觸過茶具不考慮)。
在吳陵的茶杯內和茶盤里的水(燙杯時倒入的水)都檢測出XJBE,其他地方都沒有毒藥痕跡第六步便是品茶,品茶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第一次沒中毒,其他茶具中也沒毒,便是在茶具中本身沒毒,但吳陵的茶杯中有毒,根據拿杯手法推測毒是下在吳陵手上的,如此吳陵拿杯喝茶后杯上便粘上了毒,在第二次洗杯時毒就流入了茶盤,吳陵杯上粘有了毒便中毒了。而接觸過吳陵手的也只有丁旻。丁旻也是非常配合,摟著吳陵的胳膊就撒起嬌來
返回版塊
1234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