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創作推理小說的部分看法與經驗(轉載)

樓主: 1 | 查看: 4716 | 回復: 5

1
發表于 2007-12-23 15:07:11
《名偵探柯南》是一部推理型動畫,而柯南吧里卻長時間缺乏推理型文章。好在如今涌現出越來越多寫推理的人,這種狀況有所改善,不過由于是剛起步,小說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我總算是起步較早,在不斷創作的過程中也總結出了一些自己的經驗,現在整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錯誤無法避免,不過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寒……皇后的語氣?-_-^)當然,只是開個玩笑。我想說的是,推理與我們很接近,卻又很遙遠。就像有人認為自己輕易就能寫出推理小說,而有的人則認為打死他也寫不出來。事實上,這兩種極端都不盡然。推理其實就存在于生活當中,比如看到家中多了一雙不認識的舊鞋,就會想到來了一位客人。嘲笑以上判斷不是推理的人其實已誤解了推理的含義。但是如果這樣就能寫出推理小說,又是走進了另一個極端。可以這么說,推理是一門藝術,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推理小說也起源于生活,不同之處在于,它比普通的推理要高一個層次。因此,推理小說人人都可以寫,但在程度上會由于個人經驗、閱歷、思維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再因此,初期缺乏經驗的作者難免會犯一些邏輯上的錯誤,又或是存在某些誤區,要在創作的過程中慢慢發現、改正。

第二是關于所謂的誤區。推理小說與一般小說有所不同,需要與讀者的互動。有了互動,才可以稱為真正的推理小說。偵探調查的時候,讀者也在調查;偵探思考的時候,讀者也在思考,偵探所知道的線索,讀者自然也有權利知道。當最后揭開謎底時,有人懊惱地說:“原來是這么回事,怎么我就沒想到”;有人自信地說:“果然如此,和我想的一樣”。這就是推理小說!

初學者往往做不到互動,而寫成不是推理的推理(確實不容易做到,至今我的文章在這方面也還是半調子)

文章的模式往往像下面這樣:
偵探出現在未來幾分鐘到幾小時將成為犯罪現場的地方,交談之時,突然傳來尖叫,因為發現有人身亡。偵探一把脈搏,立刻叫人報警。(以上的內容算是有些老套,不過并沒什么大問題)不久,警方趕到,匆匆介紹了死者的身份與一些事發時的概況。幾句寒暄后,偵探擺了個POST,對眾人說:“各位,本案的真相我已經掌握了”之類,緊接著立刻展開推理,但是沒幾句犯人就認罪了,然后老實交代動機。

常見的類型,問題也比較多。其中最致命的有兩點:一、劇情顯得不夠完整,如果可以多交代一些故事的背景、事件經過這樣,會增色不少。不過倒不是重點,關鍵在于調查的過程太簡單,讀者的興致還沒提起來,連推理部分都結束了。要做到互動,不能沒有調查。作為線索的主要分布區,它與解決篇中偵探的推理有密切聯系。在這一過程中,讀者跟著偵探的蹤跡,一起在犯罪現場尋找“作者留下的”線索,再一個個串聯起來,推理出最后真相。所以調查是連結讀者與作者的橋梁,絕對不可缺少,并且要盡可能比較詳盡地呈現(但是也不要為了詳盡而加入太多多余的東西)。

第二點十分重要,獨立出來說,那就是線索。有了線索才能構成推理,并且有了足夠的線索才能完全揭開案件的真相,這點大家肯定都知道,但卻又最難以做到。以下,我分四個層次遞進式說明:

一、要做到有線索。在我讀過的許多推理同人中,有不少是文章中幾乎沒有線索的,顯然,這不可能構成互動。所有線索只有偵探清楚,怎么說都沒人能反駁,如此,寫作難度是降低了,但最后卻成了一出獨角戲,作為推理小說,可讀性不大。

二、線索與推理應該一一對應。簡單地說,偵探推理時所用的線索,要能在前文中找到依據。以《福爾摩斯——血字的研究》中一段為例:

“我以為福爾摩斯會一頭沖進現場,立刻開展工作的,可他卻漫不經心地在小路上徘徊開了。看看天,又看看地,再瞄一瞄房子和木柵欄,然后盯著腳底下的小路在草叢中的小徑上走了兩個來回。”
“昨天夜里以前倫敦沒下過雨,車輪子印只能在昨晚以后才能留下。” “穿漆皮靴的是繞過去的,方頭靴卻是跳過去的。”
“他和死者乘同一輛一匹馬拉的車來,那匹馬三只蹄鐵是舊的,右前蹄的蹄鐵是新的。”

可以看出,之前每一個動作的意圖都在其后的推理中得到體現;相對地,后來的推理正是以前面的調查為基礎。雖然僅僅是作為推動劇情的推理,線索并沒有更為明確地指出,卻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證明推理必須是有憑有據的。

三、要有意識地隨時隨處安排線索與推理。許多人創作之初,都希望一次寫出個了不起的推理,而追求把案件的手法復雜化。實際上,這種做法并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剛才我也說過,推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片面追求高明的手法,那是遠離生活;把簡單的案件寫得精彩絕倫,才是高于生活。而要做到這點,需要一定的功底。至于我個人是從線索與推理入手的。不一定只有調查時才有線索,不一定只有揭開真相時才有推理。從系列六開始,我嘗試把線索與推理貫穿全文——像是多增加一些單獨的細節推理,或把動機的推理呈現得更詳細;而推理早在案件發生前就該有意識地安排,可涉及天氣、衣著、擺設、動作、對白等各個方面,案件發生后更要注意多穿插,因為線索越多,意味著可推理的點越多,并且要爭取跳出只推理手法的誤區。當真正做到后,會使文章的內容顯得非常豐富,不管讀者讀到哪,都可以感覺到推理的氣氛。(這也不是片刻能達到的,需要在思考中不斷磨練才能得心應手)

四、懂得如何安排線索。安排同一條線索,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方式,有好幾個不同的位置,甚至于在語句上稍作修改,意義也完全不同,所以這點最難以把握。線索可分兩類,一類是通過相關人員(如嫌疑人、警察、偵探等)直接告訴讀者,另一類則散布在文章當中,也許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處細微的描寫、一段看似不經意的陳述。這類線索不能像前者那么淺顯,否則會失去推理的樂趣,但又不能藏得太深或是根本不給出。它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粗心的讀者一眼漏過去,而細心的讀者能發現異常,進而通過反復閱讀、思考與想像挖掘線索,揭露矛盾。我舉幾個例子進行具體說明:

(我自己的作品——魔術師的遺產)
“柯南望著對面的高塔,感受迎面吹來的風”

初看時或許并不會有特別的感覺,其實這句話包含有方位、風向兩個內容,并且與上文中的描述有相當關聯。看完解決篇后就會明白,柯南發現到的決定性的證據,關鍵就在這句話。當你讀到這里時,若能適當發揮想像,模擬人物與現場的大致分布,那么……

“ “真是幸運,忘了上鎖嗎?”他旋開房門,進入屋內。  
房間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兩排儀器。照明燈的開關在右邊,令柯南感到興趣的發動機開關則在左邊,控制的按鍵包括“啟動”、“定時”等,還有兩個指示燈,“啟動”的指示燈處于熄滅狀態,“定時”的指示燈被一包香煙遮住了,輕輕抬起后看到也是熄滅的狀態。左排的盡頭還放著一部電話,當然,線已經被人切斷了。 ”

對環境稍作描寫,不過每句都藏著一條線索。恐怕很多人會漏掉那部電話,只要回憶一下上文,便會想到,管家寺井既然說“試了許多部電話都不通”,那么或許他曾來過這個房間。另一個可能被忽略的就是門,控制室是魔術城堡的中樞,盡職的寺井竟忘了上鎖,可見另有內情。(其余就不一一說明了)

很多時候,就像魔術一樣,線索一旦說白了就沒什么神秘感,可若不去捅破,則很少有人能發現。而推理又不像魔術,不必永遠維持那份神秘感。甚至可以這么說,如果大半讀者對文中的線索毫無感覺或是看最后的推理時完全找不到方向,那作者就該好好反省了。

《推理小說家失蹤事件》里新名老師的話正說出了這個道理。作為創作推理小說的作家,我們需要的不是戰勝讀者時的自豪,而是有人能在揭開謎底前說出真相,臉上洋溢著自信微笑時自己心里的那份充實與滿足……

4

11

分享

| 發表于 2010-8-11 16:57:06
頂完再看~~
| 發表于 2010-8-11 17:02:46
寫得很好啊
    呃,不過首先還是沒時間寫
| 發表于 2011-2-17 19:55:25
一直都想寫,但不敢,怕寫不好,也不知怎樣借鑒,會努力的,謝謝!
| 發表于 2012-5-3 14:33:05
我要當偵探
| 發表于 2012-5-6 01:26:13
其實 一直覺得柯南挺商業化的 不過這么多年以來 的確是商業化很成功的一部作品

個人喜歡灌籃高手那種 帶著殘缺美的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