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第二題答題 《多余的密室》
1、唐學博的字謎引用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汪琨泉嘆了口氣:“但我跟王老師沒有私情。這一切都是因為唐老師的玩笑話被有心人聽去亂傳的。”
“唐老師說什么了?”
“有一次學校組織老師去爬山,唐老師突然當著大家的面沖我說:要是你跟王老師幽會時被發(fā)現(xiàn),只要趕緊朝她身上潑水,別人就肯定分不出你們倆誰是誰了。”
引用 “沒有。”王鳳白搖搖頭:“不過有一次我1樓等電梯時碰到他。他又說起了那天爬山的事,還陰陽怪氣地上下打量著我說:看你的樣子就是缺少滋潤的汪琨泉。” 唐學博不會無故造謠王鳳白和汪琨泉,而且其實他一次在出游、一次單獨和王鳳白開的玩笑似乎并沒有帶著惡意,只是單純地嬉笑玩笑話。考慮到唐學博的專業(yè),在這件事上唐和其他人可能有認知誤差,在唐自己的眼中他只是開了個字謎玩笑,“王”字加“水”就是“汪”,而兩者名字第三個字也是如此,“白”字加上“水”是“泉”。引用 死者頭部有兩處被鈍器擊打形成的傷,一處在后腦勺一處在右前額,傷口不致命且都有生活反應。在死者家里找到的帶血扳手與死者頭部傷口吻合,可認定為致傷工具。
引用 死者錢包外部及內(nèi)側(cè)均沾有血跡,但外部血跡較少,內(nèi)側(cè)血跡則來自于被夾在錢包內(nèi)的一把沾滿死者血跡的鑰匙,已確認是死者家大門鑰匙,也因此錢包內(nèi)的血跡大致呈現(xiàn)為鑰匙的形狀。鑰匙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紋以及右手血指紋,錢包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紋以及左手部分指頭的血指紋。 唐頭部在兩個地方遭到擊打,說明了第一擊并沒能打暈(或打死)死者,且明顯被襲擊者發(fā)現(xiàn)了,襲擊者補了多一記重 這一擊讓死者陷入昏迷(也讓襲擊者以為這下人死透了),因此身上并沒有遭受其他的追加傷害。
那么是什么讓襲擊者發(fā)覺死者在第一次襲擊后還活著呢,很可能是唐還掙扎著做了些什么,可惜被襲擊者發(fā)現(xiàn)。而結(jié)合錢包內(nèi)夾著鑰匙的異常舉動、錢包只有死者的沾血指紋,可以肯定這是死者遭到襲擊后,才擺弄造成的。而死者肯定是用力夾住了鑰匙,因為錢包內(nèi)部就算拿走鑰匙,也有鑰匙的血輪廓,可見唐學博留下這個信息的重要性與決心。兇手沒有能力完成這個舉動,也沒有必要,而兇手卻也沒有去除這個夾鑰匙的錢包,說明兇手無法意識到死者這么做的意義。因此判斷這又是一個其他人看不懂的唐氏字謎。
拆字游戲,“錢”包中間夾著“鑰”匙,就是金肖戔(其實也不是十分理解唐學博的字謎,但肖和鑰都和“月”字有關(guān),可能是情急之下最好的代指),這么一來,用扳手在入門處襲擊唐學博的人確定為隔壁鄰居金肖戔。
引用 “我哥8歲,我7歲。”說著,金肖戔抬起左手推了推眼鏡。
“咦,金老師,你手怎么了?”孟軻指著金肖戔的手問道。
金肖戔順勢把手翻過來看了眼:“可能是剛才寫字蹭到墨水了。你們先坐,我去洗干凈。” 金肖戔用左手寫字,正好呼應了死者前額右側(cè)被砸。這么一來死者被襲擊的過程可以細節(jié)還原了,死者是先回到了家中,因此手機已經(jīng)放在了書房,此時從樓梯上樓的金肖戔拿了扳手敲門。死者應門時被金肖戔當頭砸了一扳手,后腦勺則是死者倒地后補上的。這么一來也能解釋為何死者見到了襲擊者的身份,畢竟如果是被人從后方襲擊,不一定就能判斷是誰,自信地留下死亡信息了。
引用 “你們倆長得很像呢,身形也差不多。并排坐在一張桌子上寫作業(yè)。要不是衣服的顏色深淺有些不一樣,還以為照片里只有一個小孩,另一個是旁邊玻璃窗的倒影呢。” 這里的描述再次證明了金肖戔是左撇子,兩人并排寫作業(yè)卻看起來像鏡像,說明二人執(zhí)筆的手并不是同一側(cè)
2、墜樓與密室之謎引用 死因是高空墜亡。死者顱腦損傷嚴重,身上有多處骨折,重要臟器被刺破引起內(nèi)出血。
...
法醫(yī)在墜樓現(xiàn)場找到幾滴尚未凝固的血液,根據(jù)血液形態(tài)判斷,血是從601陽臺垂直滴落下來的。
引用 死者墜樓時褲子上系著皮帶。皮帶上靠近尾椎的一節(jié)有被用力拉扯導致嚴重外翻變形的情況,上面還附著著一些疑似登山繩材質(zhì)的纖維。 如題目所說,唐學博真正的死因并不是扳手的兩次重擊,而是從高空墜落,雖然監(jiān)控無法判斷死者從幾樓墜落,但其實滴落血跡足以說明,死者在遭遇襲擊昏迷后,被人用登山繩吊在了601單元陽臺的這個位置與高度,之后出于某種原因墜落,登山繩無跡可尋。在死者遭遇金肖戔襲擊昏迷后、將死者吊在601陽臺并制造密室的,嚴格上來說才是真兇。
而密室的形成也只能是有人從室內(nèi)反鎖了門,這里可以先排除死者為了避免行兇者再次返回而自行轉(zhuǎn)鈕反鎖,原因有二:第一,鑰匙并沒有被拿走、還在死者身旁與房間內(nèi)。第二,鈕上并沒有死者的指紋或血,參考錢包與鑰匙的沾血指紋,如果是死者反鎖不可能沒有這類痕跡,更不應該考慮室內(nèi)還有兇手特地再清理了轉(zhuǎn)鈕,因為這樣死者把自己和兇手關(guān)在一塊根本就無法自保,毫無意義。
制造了這樣的密室,屋內(nèi)的兇手也只能通過601的窗臺逃向別處。引用 “嗯。”中隊長原先爽朗的眉眼一下陰沉了起來:“問過專家了,這門鎖是常見的執(zhí)手鎖,未上鎖的情況下轉(zhuǎn)動把手就能開門,兩側(cè)把手在其中一側(cè)操作時都會一起轉(zhuǎn)動。不過從里面用反鎖旋鈕關(guān)上后,把手雖然還能旋動,但門打不開,即便有鑰匙也打不開。”
“那住戶出門后安全性如何保障?”
“用鑰匙可以在屋外或屋內(nèi)給門上鎖或開鎖,效果也是一樣的:把手能旋動但門打不開,而且鑰匙上鎖所操控的鎖舌和反鎖旋鈕所操控的鎖舌截然不同。這點已經(jīng)確認過,現(xiàn)場的門鎖確確實實是被反鎖旋鈕反鎖了,絕不是用鑰匙上鎖。” 而這樣也無疑大大地限制了兇手的作案手法,首先排除兇手將死者就這么吊著,等死者自行醒來、掙扎失去平衡墜落,因為死者會不會第一時間墜落、完全不呼救驚呼是完全不可控、兇手也不可能像法醫(yī)一樣知道死者正好昏迷一個小時左右后就會醒來。畢竟死者墜樓瞬間就驚動了保安趕來查看,而在這之前死者房外已經(jīng)有了另一位保安守著,現(xiàn)場陽臺欄桿卻沒有登山繩,說明兇手必須能夠控制死者何時墜樓,并可以當下收回登山繩不被人發(fā)現(xiàn)。
同樣的理由,排除兇手制作延時墜落裝置,無法回收繩子(登山繩沒有太大彈性,不考慮一墜落繩子自己彈射飛出這種機制)。
更排除保安轉(zhuǎn)動把手而觸發(fā)屋內(nèi)的機關(guān),導致死者墜樓,因為很明顯的,保安嘗試轉(zhuǎn)動把手并聽到屋內(nèi)有木頭落地聲是在死者墜樓之后。引用 在陽臺找到一條綁在欄桿上的繩子。繩子的長度足以落到下一層。其他的地方暫時沒有異常。” 陽臺綁著的繩子不是登山繩,不考慮為真正作案工具,更像是一個誤導。留在欄桿上的那根繩子是為了誤導警方兇手靠這個繩子往下攀爬潛逃,誤導警方以為死者是系在這條繩子上的。
引用 咦,怎么沒有金老師?”
“金老師一向不喜歡爬山徒步之類的運動,他說累得慌。而且聽說他好像有輕微恐高。”
引用 汪琨泉抿了抿唇模棱兩可地回了句:“小戔他……有些恐高。” 而正因為如此,唐學博最早也只能在當晚20點15分55秒(死者乘搭電梯抵達的時間)后遭到金肖戔的襲擊,而這位制造密室與吊起死者的真兇的作案時間必須介于20點16分至案發(fā)20點57分之間、甚至是更苛刻的時間段。因此所有該時段有完美不在場證明的人(汪琨泉、王鳳白、石廣生)直接排除作案可能,只剩下金肖戔和曹一鳴。可金肖戔因為恐高,不會選擇或具有能力執(zhí)行這類操作,他如果發(fā)現(xiàn)死者沒死大可以多補幾下扳手。因此,后續(xù)制造墜樓與密室的人只能是曹一鳴。鋼筆那一邊也排除是金拿走死者的鋼筆(老式鋼筆合理只考慮要么死者要么曹),因為看不出金擊殺死者是為了一支筆,而金拿了筆后就開始肆無忌憚地用了起來,也是不符合行為邏輯的。
但在進行手法還原之前,有必要推斷金與曹在案件中是否有合作關(guān)系,我們認為兩人互相合作是必須的,因為在電梯口擺放的空鑰匙包明顯是故意為之,目的就是利用保安日常的巡邏習慣,引誘保安去發(fā)現(xiàn)并從而幫忙證明這個所謂“不可能密室”的存在。但我們假設金并不知曉有人后來還去死者房間制造了密室,金被保安問道電梯口的鑰匙包是不是他的時就不可能回答不是并建議保安去問唐學博,因為他(從后續(xù)的現(xiàn)場狀況來看)明顯打暈死者后就慌忙離開現(xiàn)場,門只是帶上并沒上鎖(鑰匙控制的所舌沒動且鑰匙在室內(nèi)錢包內(nèi)),這無異于立刻讓現(xiàn)場被暴露。因此金的言行代表了他知曉有人后續(xù)在現(xiàn)場制造了密室與死者墜樓的布置。引用 陽臺外墻各個方向沒有被攀爬過的痕跡
引用 “也不會。基本上有登山繩,登山杖,沖鋒衣和山地鞋就夠了,都是很常見的裝備。價格嘛,也是豐儉由人的。”說起自己的興趣,石廣生便有些關(guān)不住話匣子。
引用 “金老師家的晾衣桿跟樓上曹一鳴家一樣,都是自己加裝的手搖式升降晾衣架。曹老師家我能理解。一家子衣服多,一件一件用撐衣桿弄上去確實不方便。可金肖戔就一個人住有必要嗎?”
“601和602兩家陽臺中間有一堵60厘米厚的隔斷墻。目測陽臺欄桿邊緣相隔超過1米。所以,從602號房陽臺欄桿探身出去也只能勉強看到601號房陽臺的一部分。” 石的話側(cè)面證明了除了沒去遠足的金,其他人包括曹一鳴應該都備有登山繩這個基本裝備。而601外墻任何方向都沒有攀爬的痕跡這個限制,也因為曹一鳴與金肖戔家中的受邀升降晾衣架的存在而迎刃而解。但這也更加坐實了兩人的合作,因為不論曹一鳴是利用哪一個升降晾衣架,都需要有另一個人幫忙操作才行,可曹當晚是單獨在家。
之前提到曹必須能夠控制死者何時墜樓,并且立刻回收登山繩來制造密室與不可能作案的假象,因此我們進一步推斷,曹利用登山繩以601欄桿為支點,登山繩穿過死者皮帶吊著死者,繩子兩端則固定在602的陽臺欄桿上。曹當然可以利用自己家701的陽臺欄桿,但曹和金之間其實需要非常好的配合,只有金能確切知道保安何時會去敲死者的房門,而在那瞬間曹就要確保死者墜樓,因此我們覺得最佳方案是曹當時也躲在金的602單元內(nèi),在陽臺操控著登山繩。金一去應門,叫保安去問唐學博,在陽臺的曹就能心領神會地松開一端,死者墜落,曹快速收回整條登山繩。而與此同時金仍有網(wǎng)課可以證明自己完全不可能作案。
引用 最近校內(nèi)有傳聞,說他與日前被深挖出來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之事似乎有不少瓜葛。
引用 聞言,李聃又仔細分辨了好一會:“哦,這個呀。黑白照還真不太能看出顏色呢。旁邊這個小孩是你兄弟?”
“是我哥。”
引用 “奇怪。這金老師年紀不大,怎么會用這么老氣的鋼筆呢?”孟軻用手肘頂了下李聃,小聲說道。
引用 “因為從8點半起我剛好在書房跟一個學生視頻上課。”金肖戔面露難色地請求道:“麻煩兩位警官幫我保密。我知道學校不允許老師接私活,但那是我一朋友的小孩,今年準備中考了,所以才要我?guī)洼o導一下數(shù)學。”
引用 曹一鳴也笑了笑,老神在在地回答:“我女兒今年初三馬上要中考了。突然出了這事,校園里難免會有段時間不平靜。我擔心影響她學習,所以……” 金肖戔和曹一鳴的關(guān)系也可以從老式鋼筆來看出端倪,曹一鳴對于女兒的中考十分上心,不排除也正好找到了想要賺外快的金肖戔,兩人因為曹女兒家教補課難免有往來,金肖戔得到或拿錯年長的曹一鳴用的老式鋼筆也并非不可能。而正因為如此,加上對于死者本身沒有好感,金在襲擊了死者后不知如何善后,找到曹一鳴得到了他的全力相助。
既然不拘泥于動機,那么就腦洞大開一些,曹一鳴不希望金肖戔暴露,因為自己的女兒還需要優(yōu)質(zhì)方便的數(shù)學家教。而金肖戔的動機要么是不爽被死者罵激情殺人,要么是一種復仇行為,他的兄弟很可能是死者冒名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
引用 “不是。她是市醫(yī)院的小兒科醫(yī)生。”
“你們家里很多這種玩具啊。這叫什么來著?”孟軻拿起其中一個做工精良的木質(zhì)方塊套了句近乎。
“你手上的是魯班球。”曹一鳴回答,順手也拿起一個開始把玩:“這是孔明鎖。”別看他身形五大三粗動作慢吞吞,手指卻相當靈活,那復雜的孔明鎖在他手里像被翻出了花,幾個推拉便換了樣兒。
“你真會玩。”李聃佩服說道。
“熟能生巧罷了。閑著的時候可以用來練練腦子。”
引用 衣帽架附近的地面上則丟著兩件短袖襯衣,幾個木衣架,和一個塑料衣夾。
引用 “我跟金老師試著推門時,聽到里面好像有東西掉下來的聲音。”吳志華有些拿不準地回了句。
“具體點。”李聃有些著急。
“好像是什么木頭的東西掉在了地上。” 木頭掉落的聲音應該就是屋內(nèi)木衣架掉落的聲音,但這不可能與死者墜樓有關(guān),畢竟他們是在死者墜樓后才嘗試轉(zhuǎn)把手、聽到這個聲音。看到木衣架與一個塑料衣夾,可以聯(lián)想到曹一鳴玩得十分擅長的魯班球或孔明鎖,就是利用榫鉚相嵌的原理將門把、衣架與衣夾組裝在一塊。這類玩具有一個關(guān)鍵的鎖芯,只要動了這個鎖心結(jié)構(gòu)就會散開,但其他情況下是十分牢固的,可能轉(zhuǎn)動門把就觸及了這個結(jié)構(gòu)的“鎖芯”,物品四散一地。
這應該是曹故意做的,目的完全是為了誤導警方思考是否這是密室裝置或和死者墜樓有關(guān)。
引用 李聃彎著腰檢查矮書柜的臺面,在靠近衣帽架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圓形的灰塵空白區(qū)。
不對啊……這小盤子直徑只有8厘米,地上散落的東西沒一件能放進去。難道,是少了什么? 小籃子應該原本是死者進屋后隨手存放裝有鑰匙的(或裝著鑰匙的鑰匙包的)。在死者遇襲后,死者倒地打翻的。兇手想拿走鑰匙,但是鑰匙已經(jīng)被死者放到了錢包里,所以金拿到了一個空的鑰匙包,他也不介意,把指紋處理后丟在電梯口,這樣保安看見了就會來詢問,死者就可以在保安的見證下“墜樓”。死者有輕微潔癖,不會在柜子上留下灰白(灰塵),而金家又很空,說明這個柜子是金的。死者有輕微潔癖,每天會打掃房間,矮書櫥也不應該有灰塵,而小藤籃子裝不下任何死者的隨身物品。結(jié)合金家空蕩蕩的,很可能是死者在墻上留下了死亡信息,清洗太過于耗時麻煩,急情之下將自家的矮書櫥搬過去擋住墻壁。矮書櫥足矣,因為死者被擊倒最多也只能是寫在低處。
3、案件重現(xiàn)
20:16 死者回到601單元,稍后金拿了扳手敲門,襲擊了應門的死者,死者昏迷,金慌亂帶上門便離開,扳手遺留在了現(xiàn)場。
金找到單獨在家的曹,曹從金家的陽臺蕩入唐家(登山繩基本技巧!)。金將登山繩固定在升降衣架上,另一端扔給隔壁陽臺的曹,曹將繩子繞過死者陽臺欄桿穿過死者皮帶吊住死者,登山繩再扔回金陽臺,這一端也固定,金控制升降衣架將死者調(diào)整至適合的高度。
在電梯口放了鑰匙包,金照常21:30上網(wǎng)課,曹則也在金家內(nèi)等著。等保安上門,金引導保安去敲死者的門,曹立刻松一端繩索,死者墜落,回收繩子。
注:曹也可以讓金先去自己家,金幫忙手搖升降衣架,讓曹利用登山繩垂直下降到601陽臺進屋,因此不會留下攀爬痕跡。
4、其他引用 “散會。”中隊長率先站起來離開,雷厲風行得讓犯罪份子膽寒。 警隊里居然埋伏著犯罪分子,可見邪惡勢力蔓延之深!
要是作者說:
金克服了輕微恐高住了6樓,所以他也能克服輕微恐高自己去殺人。
最會先入為主的是最有經(jīng)驗的童法醫(yī),死者并非昏迷了一小時才醒來,中途醒來決定自殺,并嫁禍給打了他的金。拿了自己家的登山繩把自己吊起來,登山繩隨著人掉落到了地板,被鄉(xiāng)巴佬鄭大同避開監(jiān)控回收了。或者被返回房間的金看到,他克服了恐高,探出身子回收繩子。之類的話...我真謝謝您了。
引用 “那天等電梯的時候碰見唐老師。他喝得很醉。一見到我就抓著我的手說‘鄉(xiāng)巴佬沒見識。這么點事就尋死覓活的,活該’。我知道他神智不清所以也沒跟他計較。怕他會摔倒還好心扶著。沒想到他竟用力推開我,嘴里罵得越發(fā)難聽。我懶得理他,就自己走緊急樓梯回去了。”
“你知道他說那話是什么意思嗎?”
“不知道。”
“那你猜他是想跟誰說的呢?”
“唐老師見著誰都叫鄉(xiāng)巴佬。這我還真猜不出來。”金肖戔沒好氣地應道。
“沒有。”王鳳白搖搖頭:“不過有一次我1樓等電梯時碰到他。他又說起了那天爬山的事,還陰陽怪氣地上下打量著我說:看你的樣子就是缺少滋潤的汪琨泉。”
王鳳白用力深呼吸,似乎想竭力壓下心中的憤懣:“要不是剛好金老師走過來勸了兩句,我肯定跟他吵翻了!我從來沒有這么討厭一個人……恨不得親手殺了他……” 如果說鄉(xiāng)巴佬就是指不懂得欣賞他的字謎玩笑的王鳳白,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王鳳白并沒有因為這件而尋死覓活,只是恨不得殺了唐老師。而且金老師也知道王鳳白跟唐老師有爭吵,他不可能猜不出來。題目說了唐老師跟冒名頂替有關(guān),而金有個哥哥,這里有個大膽的猜測,金的哥哥被冒名頂替,而壞人就是唐老師。當年可能因為落榜的事情,金的哥哥自殺。那天唐喝醉了之后,不小心說漏嘴被金知道了,這是金可能殺害唐老師的動機,盡管后面也沒有成功。而唐被爆出來的丑聞,可能就是金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