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只有一個案子,所以決定采用搜證推理式
搜證階段:
線索一
引用 死者墜樓時褲子上系著皮帶。皮帶上靠近尾椎的一節有被用力拉扯導致嚴重外翻變形的情況,上面還附著著一些疑似登山繩材質的纖維。
線索二
引用 被害當晚曾喝過酒,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60毫克。解剖尸體發現死者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等。
線索三
引用 在門口附近的矮書柜前方的地面上發現了零星血跡,在陽臺找到一條綁在欄桿上的繩子。繩子的長度足以落到下一層。其他的地方暫時沒有異常。
線索四
引用 “我跟金老師試著推門時,聽到里面好像有東西掉下來的聲音。”吳志華有些拿不準地回了句。
“具體點。”李聃有些著急。
“好像是什么木頭的東西掉在了地上。”
“那個鑰匙包在哪?”
“交給警察了。”
線索五
引用 “當時你們幾歲了?”
“我哥8歲,我7歲。”說著,金肖戔抬起左手推了推眼鏡。“咦,金老師,你手怎么了?”孟軻指著金肖戔的手問道。
金肖戔順勢把手翻過來看了眼:“可能是剛才寫字蹭到墨水了。你們先坐,我去洗干凈。”
線索六
引用 死者頭部有兩處被鈍器擊打形成的傷,一處在后腦勺一處在右前額,傷口不致命且都有生活反應。在死者家里找到的帶血扳手與死者頭部傷口吻合,可認定為致傷工具。法醫在墜樓現場找到幾滴尚未凝固的血液,根據血液形態判斷,血是從601陽臺垂直滴落下來的。
線索七
引用 “你們倆長得很像呢,身形也差不多。并排坐在一張桌子上寫作業。要不是衣服的顏色深淺有些不一樣,還以為照片里只有一個小孩,另一個是旁邊玻璃窗的倒影呢。”
線索八
引用 “這兩張在泰山,這張在華山。這張是上個月跟學校老師們一起去附近遠足時拍的。”
“咦,怎么沒有金老師?”
“金老師一向不喜歡爬山徒步之類的運動,他說累得慌。而且聽說他好像有輕微恐高。”
線索九
引用 從綁在死者家陽臺的繩子上找不到有價值的線索,陽臺外墻各個方向均未發現有被攀爬過的痕跡。501號房陽臺和屋里各處有大量陳舊足跡。校方反饋有可能是保安巡邏或是新入職老師選宿舍看房時留下的。
推理階段:
首先是地上的血跡,是垂直從六樓下來的,說明死者在六樓空中逗留了一段時間,然后是盆子,里面應該裝了什么東西,這個東西是一直放在那的,很有可能是照片,跟動機有關,之后是門鎖,門鎖只能從里面才能完成反鎖,用鑰匙就不同,而現場沒有任何的線,就說明兇手極可能是從里面鎖上的,還有繩子,剛好可以到達樓下,兇手很可能是從陽臺逃走,但四周沒有痕跡,那就可能是晃進
去的,不碰任何墻。之后是死者額頭上的傷,說明兇手是個左撇子,而金肖戔剛好就是個左撇子(因為寫字用左手的話會因為左手往右蹭而蹭到墨水),嫌疑人幾乎每個都有不在場證明,但金肖戔還有個跟他長得很像的哥哥,那么就很有可能是他辦案,哥哥在直播上課,給自己造成不在場證明。總得來說,這次案子是合謀,兇手就是金肖戔和他哥哥。
作案過程:
首先金肖戔來到死者房間,因為關系好所以死者開門了,當時死者正好在喝酒,金肖戔就陪他一起喝酒(所以酒精含量高),之后金肖戔跟死者談到了照片的事情,也就是放在衣柜前的用夾子夾起來放在盆子里的照片,之后金肖戔給他錢,他便把照片拿過來,順便把錢放進口袋中,之后金肖戔用扳手把他砸暈,然后他轉過頭,又被砸了一下,暈厥過去,金肖戔拿走照片把死者綁在登山繩上面,之后自己也綁著登山繩蕩到樓下之后在與自己的哥哥換角色,完成作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