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博的字謎引用 要是你跟王老師幽會時被發(fā)現,只要趕緊朝她身上潑水,別人就肯定分不出你們倆誰是誰了。
他又說起了那天爬山的事,還陰陽怪氣地上下打量著我說:看你的樣子就是缺少滋潤的汪琨泉。
唐學博是古漢語專業(yè)的老師,起外號也是按照拆字的原則。說王鳳白缺水,“王鳳白”加上水后,變成“汪鳳泉”和汪琨泉很像。類比之下,石廣生可以是“礦生”,所以是鄉(xiāng)巴佬;猜想,曹一鳴的解釋則類似楊修解釋一盒酥為一人一口酥。引用 死者錢包外部及內側均沾有血跡,但外部血跡較少,內側血跡則來自于被夾在錢包內的一把沾滿死者血跡的鑰匙,已確認是死者家大門鑰匙,也因此錢包內的血跡大致呈現為鑰匙的形狀。鑰匙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紋以及右手血指紋,錢包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紋以及左手部分指頭的血指紋。
按照唐學博家書房水杯擺放可以看出唐學博是右撇子。指紋說明唐學博被打流血后,右手拿鑰匙,左手拿錢包,把鑰匙塞到錢包里。如果鑰匙聯想到鎖,把繁體字“鎖”放到“錢”包里,就是金肖戔。
兇手鎖定引用 唐學博生活十分規(guī)律,每天結束教學后,都會去校外一家固定的餐廳吃飯,小酌兩杯然后回家。
被害當晚曾喝過酒,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60毫克。
死者是當晚20點15分25秒進入電梯的,約20秒后到達6樓。此后直至警察到達前,沒有人乘坐電梯到過6樓。死者墜地后不久,保安鄭大同便進入了路面監(jiān)控范圍查看尸體情況,時間是當晚的20點57分59秒,3分34秒后警方到場。
根據體內酒精濃度判斷,死者唐學博像往常一樣,結束教學后小酌兩杯回家,案發(fā)時間在20點15分到20點57分。死者有抑郁癥,最近因為“冒名頂替大學生”事件不得不退休煩心喝多了。引用 “按規(guī)定我先搭電梯到了頂樓。接著走進兩邊的防火門,看看有沒有什么異常。如果沒有就在樓道內設置的保安點打卡。然后從緊急樓梯往下走一層,繼續(xù)檢查。”
保安固定從八點半起開始走樓梯巡樓,且此時間段電梯沒到過6樓。檢證6樓電梯口鑰匙包不是唐學博的物品,有意放置必然避開危險時段,即在唐學博從電梯走后的八點十五分到八點三十分放置。死者、保安日常生活規(guī)律,兇手作案方便。引用 一般情況下天臺的門是鎖著的。鑰匙由保安隊隊長保管。案發(fā)前后,鑰匙沒有出現丟失,被復制或被掉包的情況。警方在保安隊隊長陪同下進入天臺勘查時,沒有找到任何近期有人活動過的痕跡。
501號房陽臺和屋里各處有大量陳舊足跡。
天臺和501號房最近沒有人進入,唐學博不是從天臺,不是從501號房掉落的。
和死者住同一棟樓,且有動機的有五個人,分別是石廣生、曹一鳴、金肖戔、汪琨泉、王鳳白。引用 昨天晚上8點……我應該還在辦公室。曹教授正在跑一個實驗,我等到快9點結果才出來。然后我就馬上發(fā)短信告訴他。
“不過我們辦公樓里和出入口都有監(jiān)控,你們可以去查。我肯定是9點后才走的。對了!”石廣生掏出手機:“看,這是我當時發(fā)給教授的信息。發(fā)送時間是晚上8點58分。”
“我們9點左右吃完飯。”汪琨泉替王鳳白解圍:“我提議由我來送對方的母親回家,讓年輕人自己找點樂子。”
“跟長輩們分開后,我們看了場電影,然后去酒吧喝了點東西。我回到家時已經是凌晨了。”
有監(jiān)控為證,石廣生案發(fā)時間在學校,排除;汪琨泉和王鳳白組織參加相親活動,他們有不在場證明,排除。曹一鳴8點回家寫文檔,金肖戔7點40回家到8:30視頻課前一人在家。曹、金二人沒有不在場證明。”引用 首先,警方在死者家里找到的新鮮指紋都屬于死者;其次由于死者家地板打掃得比較干凈,雖然找到了不屬于死者的新鮮足跡,卻未能進行有效提取;只知道足跡主人應為男性,身高1米7以上,體重中等。
回家后也沒什么娛樂,通常是簡單打掃一下房間,然后回書房工作。
而且以他(曹一鳴)那體形想爬陽臺還真有些難呢。
按照男性標準體重計算方法(身高-80)cm×70﹪,1米7標準體重為63公斤,男性嫌疑人中曹一鳴明顯超重。警察認為曹一鳴身形無法爬墻也說明他比較胖,與現場腳印不符。因此曹一鳴不可能“撿尸”——在金肖戔打暈唐學博離開后曹一鳴進入601房間摔死唐學博是不可能的。引用 死者的死因是高空墜落,頭上的傷口有生活反應,證明死者墜落時還活著。死者落地時有監(jiān)控拍著,你問我死亡時間?
因為發(fā)現得早,唐學博死亡時間與發(fā)現時間前接近,約為20點57分。引用 死者平時有一回家就打掃的習慣。要是案發(fā)當晚有人在死者打掃完房間后進入601號房,那他便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死者的手機、錢包、錢包里的現金、證件都沒有被盜,可見兇手并非圖財;死者先是頭部兩次被鈍器打擊,之后從高空墜落,兇手的目的更傾向于謀人。死者家里沒有除他之外的新鮮指紋,預謀作案幾率上升。死者家門門鎖完好,陽臺外墻各個方向沒有被攀爬過的痕跡,說明兇手是和平進屋,熟人作案。
在書房找到死者的手機,在門口附近的矮書柜前方的地面上發(fā)現了零星血跡。
矮書柜前方地面上發(fā)現的少量血跡屬于死者,扳手上的血跡也屬于死者。扳手把手上沒有指紋。
死者頭部有兩處被鈍器擊打形成的傷,一處在后腦勺一處在右前額,傷口不致命且都有生活反應。在死者家里找到的帶血扳手與死者頭部傷口吻合,可認定為致傷工具。
說著,金肖戔抬起左手推了推眼鏡。
本案是有動機的預謀殺人。沒有完整腳印和灰塵說明當天有人打掃衛(wèi)生,手機在書房說明唐學博當天曾在書房工作。八點十五,唐學博回家打掃后,在書房工作。尸檢證明作案方式為先讓死者昏迷然后高空墜落。兇手敲門進入,在矮書柜附近利用扳手迎面打了唐學博。如果是兩次連續(xù)打擊,受傷部位應當靠近,然而一次在右前額一次在后腦勺,說明第一次打擊后唐學博還有行動能力,于是又遭到第二次打擊。第二次打擊后,唐學博會昏迷一小時以上,死前一直是昏迷狀態(tài)。金肖戔是左撇子,用扳手打人落在右前額。結合前面字謎,第一次打擊后,唐學博尚有意識,趁兇手布置裝置時留字謎指證兇手是金肖戔。
曹一鳴和金肖戔合謀的可能性:
如果金肖戔獨自犯案,那么留給他的時間非常少。唐學博八點十五回家。唐學博打掃完畢進入書房,金肖戔進入房間打暈唐學博布置現場,需要在15分鐘內完成,以便八點三十上網課。如果合謀,曹一鳴僅能夠遞繩子,在701房間布置裝置,屬于可有可無的人員,不符合最簡原則。
案件分析引用 李聃拿起地上的藤編小盤子,輕輕地覆在空白區(qū)上,然后直起身子觀察——完全重合!
有一個直徑8厘米高2-3厘米的藤編小盤子。
警方在保安吳志華撿到的鑰匙包上沒找到任何可疑的生物檢材。
“金老師能證明。當時我嚇得用力拍601的門。金老師立刻跑出來問我怎么回事。”
“我先敲了金老師的門,他說不是他的。讓我去問問唐老師。接著,我去敲唐老師的門,但沒人應。”
“確實如他所說是幫對方即將中考的兒子做些輔導。我也問了那個小孩,他說昨晚是從8點半準時開始上課,快9點的時候金老師對他說‘好像有人敲門,老師去看看’,隨后就離開電腦前,過了一兩分鐘才回來。在此之前金老師一步也沒離開過。”
藤編小盤子最初放在矮書柜臺面上,小盤子放置的是鑰匙,鑰匙已經被唐學博用作字謎內容。唐學博拿鑰匙時打翻了小盤子。唐學博的錢包是長皮夾,沒有鑰匙包,應當是隨身攜帶鑰匙到家后放在小盤子里。6樓電梯前的鑰匙包上沒有生物檢材,不是唐學博使用過的,應該是兇手新買的。利用鑰匙包,金肖戔引導保安給自己制造密室和不在場證明。保安敲601門,接到對講信號拍門用了超過10秒,這期間唐學博墜樓,為了把唐學博扔下樓金肖戔沒回到過網課(只離開網課一次,而不是兩次)。
警察能聽見701室乒乒乓乓的聲音,書房內的曹一鳴能聽到警察的敲門聲說明宿舍的隔音效果不好,在房間里可能聽到走廊的動靜。金肖戔給警察立即開門,保安也說金肖戔立刻沖出來。金肖戔買了新的鑰匙包,等待詢問,引導保安去601房間,將在602房間利用裝置將唐學博扔下樓后,等待保安信號做第一發(fā)現人。引用 死者男,年齡在60歲左右,身材矮小目測不到1米65,身形瘦削估計只有45-48公斤左右。
在陽臺找到一條綁在欄桿上的繩子。繩子的長度足以落到下一層。
法醫(yī)在墜樓現場找到幾滴尚未凝固的血液,根據血液形態(tài)判斷,血是從601陽臺垂直滴落下來的。
皮帶上靠近尾椎的一節(jié)有被用力拉扯導致嚴重外翻變形的情況,上面還附著著一些疑似登山繩材質的纖維。 601和602兩家陽臺中間有一堵60厘米厚的隔斷墻。目測陽臺欄桿邊緣相隔超過1米。所以,從602號房陽臺欄桿探身出去也只能勉強看到601號房陽臺的一部分。
引用 雖然房門并非完全封閉,兩側和上方在關上后均有1.5毫米的縫隙,下方還有2毫米的縫隙,足以通過較薄的鑰匙。可是反鎖根本就用不到鑰匙啊。
金肖戔第二次打暈唐學博后,將他用登山繩穿過唐學博皮帶吊在601房間陽臺欄桿外。唐學博身材矮小,金肖戔高大可以搬運唐學博。唐學博頭部流血,形成垂直滴落血跡。登山繩的一端系在601陽臺欄桿上,另一端需要放到金肖戔所住的602房間,系在升降晾衣架上。為了節(jié)省時間,金肖戔可以在八點十五之前在602房間布置好登山繩一端,另一端扔到601陽臺。保安敲門的10秒,剪斷繩子,唐學博墜樓。登山繩粗細約10毫米,不能通過門縫,隔斷墻能隔人卻不能隔開繩子,因此只能系上重物從陽臺扔。一個月前,眾老師一同登山,均有登山繩。金肖戔雖然假稱恐高沒去,但可從他人處得到或自行購買。引用 “用鑰匙可以在屋外或屋內給門上鎖或開鎖,效果也是一樣的:把手能旋動但門打不開,而且鑰匙上鎖所操控的鎖舌和反鎖旋鈕所操控的鎖舌截然不同。這點已經確認過,現場的門鎖確確實實是被反鎖旋鈕反鎖了,絕不是用鑰匙上鎖。”
“那用鑰匙能從外面操作反鎖旋鈕關上和開啟嗎?”/“當然不能。”
從綁在死者家陽臺的繩子上找不到有價值的線索,陽臺外墻各個方向均未發(fā)現有被攀爬過的痕跡。
因為死者墜樓前后,一名保安在601窗外樓下,另一名保安在601門前,直到警方到達沒有移動,犯人不可能一直藏在601而不被發(fā)現,因此尸體墜樓時兇手不在601中。因此判斷601房間為密室。密室的通路有兩個,一個是陽臺,一個是大門。6樓陽臺外墻沒有攀爬痕跡,701欄桿沒有異常,無法從陽臺移動,因此兇手布置好裝置后走大門,用某種手段在外面將反鎖旋鈕反鎖。引用 我和保安試著轉把手推門,但沒什么用。
“好像是什么木頭的東西掉在了地上。”
衣帽架附近的地面上則丟著兩件短袖襯衣,幾個木衣架,和一個塑料衣夾。
這衣夾子怎么會零丁出現在這里?明明其他的都放在陽臺。真奇怪……
這門鎖是常見的執(zhí)手鎖,未上鎖的情況下轉動把手就能開門,兩側把手在其中一側操作時都會一起轉動。
轉動把手,觸動機關造成密室。機關是受到榫卯孔明鎖啟發(fā)制作的。開關是內側把手,連接衣架,中間可以有幾個衣架,最后一個衣架上掛著塑料衣夾,夾子連接反鎖旋鈕。只要轉動外門把手,內門把手跟著旋轉,衣架傳導夾子將門反鎖。所以通常衣夾子一對才能用,這里只有一個。
引用 汪琨泉抿了抿唇模棱兩可地回了句:“小戔他……有些恐高。”
最近校內有傳聞,說他與日前被深挖出來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之事似乎有不少瓜葛。因為這樣,學校決定在他退休后不再返聘。這意味著,今年9月唐學博就會離開學校,搬出教師宿舍。
你們倆長得很像呢,身形也差不多。并排坐在一張桌子上寫作業(yè)。要不是衣服的顏色深淺有些不一樣,還以為照片里只有一個小孩,另一個是旁邊玻璃窗的倒影呢。
奇怪。這金老師年紀不大,怎么會用這么老氣的鋼筆呢?
金肖戔家住在六樓,不會恐高,沒有去登山另有原因。或許與其中某人關系惡劣,或許與冒名頂替上大學有關。金肖戔有哥哥,可能代替哥哥身份上大學,這一情況被唐學博和關系不錯的汪琨泉得知。汪琨泉為金肖戔隱瞞,石廣生也是聽汪琨泉說才知道金肖戔恐高。鋼筆或許是汪琨泉送的。而唐學博揚言要告發(fā),以此動機金肖戔殺了唐學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