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下面文字中,深紅色表示題序,紅色總結論及標題,藍色表示小結論。)
第一題:《醫數》
本題需要解決的案件有:
1.呂義浩右肩上的針孔。
2.易暮秋死亡案。
3.張月娥被襲擊。
結論是:三個案件的兇手都是袁望春。
下面分別對每個案件進行分析。
案件1:呂義浩右肩上的針孔。
呂義浩右肩的針孔很有可能不是因為搶救的時候不小心扎的,而是袁望春故意扎的。
引用 “公安局的法醫對呂義浩尸體進行了解剖,但是卻沒有在其體內、血液中發現任何奇怪的情況,死者體內既無毒物痕跡,也沒有任何藥物過量,為此法醫還比對了醫囑。”
這證明了呂義浩是因為自然發病時沒有被發現,沒能夠得到及時的搶救而導致的死亡,他的死和右肩上的針孔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以呂義浩脾氣很暴躁,有時候照顧不周到,哪里磕著碰著就會破口大罵的性格,他右肩上被扎針的時間非常有可能是在8月3日晚9點睡覺之后到8月4日早上7點多被呂炳天夫婦發現這個時間段。因為在肩上打針是不符合常理的,他醒著的時候不可能給除了醫務人員外的其他人在肩上扎針,即使是醫務人員要在他的肩上扎針,他也會向多人證實是不是搞錯了。因此,他的肩上很可能在他沒有意識的情況下被扎的,扎針的人不可能是小胡及外來人員。引用 “根據張月娥的證詞,呂義浩每天晚上9點左右就會睡覺,她和母親則在10點到11點期間會入眠。昨晚在她醒著的時候沒有除醫務人員以外的人進出過病房。病房外走廊的監控也證實她的說法。為了保險起見警方調查了從呂義浩住院到死亡后的所有監控錄像,均未發現異常。早上呂義浩死亡醫務人員離開,直到呂炳天夫妻倆趕來期間,沒有任何人進出過病房。神經內科位于醫院大樓14層,窗戶外都安裝有防盜欄,別說成年人,連小孩子都進不來。”
而且,有兩位護士證實呂炳天夫婦在接到呂義浩死亡的消息后趕來,發現針孔這個時間段沒有異常行為,這說明了呂義浩肩上的針孔是在醫務人員搶救到早上離開這個時間段被扎的。當時多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對呂義浩進行搶救,主要人物有:主治醫師袁望春、張澤、護士小文、護士余冰冰和其他科室的醫生。其中,袁望春宣布呂義浩死亡后,其余的人離開了病房后他還單獨留在病房里,很可能是他在這個時候扎的針。
呂義浩的針孔是在右肩的位置,這符合一個左撇子的行為習慣。文中提到袁望春右手帶著手表,他的慣用手是左手。因此,有可能是袁望春扎的針,但是沒有直接的證據。
袁望春是一個尊重生命、嚴謹細致、認真負責的醫生。從他得知自己的病人發病后立刻趕往救治,這體現了他對十分認真負責。
引用 “病人的嘔吐物好像堵塞了氣管……”余冰冰有些慌張,她才剛剛轉正不久。“好像?”袁望春悶哼一聲。
這里體現了他態度嚴謹、對護士的疏忽有著強烈的不滿。
引用 “聯系家屬告知死訊吧……”袁望春從嘴里擠出了一句話。
這里體現了他尊重生命、對病人十分負責。
引用 袁望春宣布死亡后,張澤安慰他說:“生老病死,你也別太放在心上了,我們也盡力了,在這個年紀死亡總比上個月那個20歲小姑娘好多了。別忘了一會兒還得交班開早會。”
這里提起了7月13號時,第三醫院腫瘤科的一名護士因為誤操作致使一位年僅20歲女生白玲死亡,醫院為了息事寧人賠償家屬120余萬這起醫療事故。袁醫生心理容忍不下一個正當年華的生命因為醫務人員疏忽而導致死亡。如果呂義浩的親人能夠陪在病人身邊,醫院重視按時巡查病房,主治醫師多來關注病人情況,就可以避免很多像呂義浩這樣因為突發疾病而死的情況。因此,袁望春給呂義浩肩上扎針,制造出醫療事故的現象通過家屬的醫鬧給醫院發出警醒,讓其更完善關注病人、尊重生命的制度。
案件2:易暮秋死亡案件引用 易暮秋的死因確系氰化物中毒,死亡時間推定在8月10日凌晨1點至2點之間。法醫推測毒藥應該是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中。
這說明了有人在8月10日凌晨1點至2點潛入易暮秋的住所,用針筒將氰化物注射到她體內。
現場房門并無暴力入侵的跡象,房間內也無打斗痕跡,房間內門和窗戶都是從室內上鎖的狀態,根據易暮秋父母的說法,易暮秋安全意識很好,睡前總會關好門窗。說明兇手是直接從房門和平進入。進入房間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讓易暮秋自己親手開門,殺了她之后鎖門離開。二是趁易暮秋熟睡時用備用鑰匙進入房間,只要有鑰匙,房間內部上鎖也是能打開的,殺了她之后鎖上門離開。這兩個進門的方法都必須要和易暮秋熟悉,兇手是取得易暮秋的信任的人。
有意思的是易暮秋臥室里的垃圾桶:引用 死者臥室的垃圾桶中有一些一次性紙杯、快遞紙盒、被丟棄的稿紙、用完的化妝品和一個空的蚊香液瓶子,最下方還有一個空的外用避孕藥盒子。
根據使用習慣,最下層的垃圾往往是最先扔的。易暮秋先扔了一個空的外用避孕藥盒子,這說明她曾在房間里和日思夜想的情哥哥約會。人在自己家里喝水通常不會使用一次性紙杯,出于環保意識,會使用一般的杯子,可以猜測一次性紙杯是那位情哥哥用過的。其余的垃圾則是日常會出現在臥室的常規垃圾。
易暮秋社會關系簡單,其日常交際幾乎限定在工作同事當中,與公寓鄰居則較少往來。根據袁望春的說法,引用 他與易暮秋經常通電話,“就是隨便聊聊,比如最近有什么好看的電影、工作上一些事之類的都會聊。”
易暮秋經常和袁望春分享自己的快樂、心事等等,易暮秋也有喜歡的人,她的日常交際僅限于工作中的同事,那么,她喜歡的人最有可能就是袁望春了。但他們沒有在一起,主要是袁望春拒絕了她。
結合引用 “這……”袁望春又一次害羞起來,“關系好也不代表在一起啊,而且可能就是太熟了吧反而不好意思了。再說我現在也有女朋友,小秋要是沒出這個事我之后可能也會盡量跟她保持距離。”
這里可以看出,成為主治醫師第2年的袁望春正是事業的上升期,他的女朋友又是醫院院長的女兒,各種因素下袁望春選擇了院長女兒。但對于易暮秋單方面的愛他仍然接受,仍然與易暮秋有頻繁的聯系,8月9日晚9點,易暮秋打過電話給袁望春。如果8月9日易暮秋與情哥哥在她臥室里約會,那么這個情哥哥很有可能是袁望春。大膽推測易暮秋與袁望春在易暮秋臥室發生過關系,易暮秋也可能把備用房門鑰匙放在雜物箱里這個消息告訴袁望春,以后常來。
現場狀況是這樣的:引用 一名女子穿著睡衣,身體略微扭曲的躺在床上,身上的被子也略有些凌亂,房間里還彌漫著淡淡的蚊香液的氣味,是床頭邊正插著的電蚊香所散發出來的。床對面是一臺落地風扇,開著中檔的風。
這是死者晚上熟睡時被注射毒藥,然后發作導致身體略微扭曲,一直維持著死亡時的姿勢,床上是死亡后沒有任何外界移動和破壞的第一現場。
易暮秋周六(8月9日)與父母商定好把備用鑰匙放在門口的雜物箱里,兇手只要知道藏鑰匙的地點就能夠趁她熟睡時進入她房間。
易暮秋的備用鑰匙放在門口的雜物箱里,案發后鑰匙卻消失了。說明鑰匙被人動過,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入室殺人的兇手。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知道易暮秋的房門鑰匙放在雜物箱的人有他父母。猜測袁望春也可能知道備用鑰匙的放置地點。除了父母,兇手很可能就是袁望春了。
兇手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地將鑰匙帶走?
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1.他知道易暮秋父母第二天會來這里,不希望他們二老在沒有旁人照顧的情況下發現女兒的尸體,突然受到刺激而意外死亡。因為發生在西虹大學的一個學生上吊自殺,母親看到女兒的尸體后突發腦溢血而半身不遂。袁望春不想他們二老也因受刺激導致意外災禍。
2.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他沒有帶手套,開門后在鑰匙上留下了自己的指紋或組織,留下鑰匙必然會暴露自己,不得不帶走。
袁望春殺害易暮秋的動機很不尋常。
他們兩個曾經是大學同學,后來又一起在神經內科工作,是同事關系。易暮秋出場的第一句話是引用 “他是病人,身上有針孔也不奇怪啊,可能他肩膀痛的時候給打了一針消炎的……”與袁望春同為西虹醫科大學畢業的易暮秋幫忙辯解道。“而且誰知道是不是你們自己剛剛偷摸扎了一針賴到我們頭上。”
這是幫袁望春辯解的,語氣上有點不耐煩、急于擺脫責任。易暮秋的人緣很好,又愛慕袁望春。袁望春不可能僅僅因為自己想要追求院長的女兒,想擺脫易暮秋就殺害她。如果真的有什么非殺不可的動機,那應該是關于行醫方面的。易暮秋在8月5日請了同事袁望春、張澤、彭暢來家里聚餐,估計袁望春認為她在呂義浩死亡后第二天就慶祝,認為她“沒有醫德”,想通過她的死來向醫院表示自己的想法。
案件3:張月娥被襲擊案件
襲擊的地點在第三醫院西側的一個小巷子里,這個巷子并非黑燈瞎火的巷子,經常有人經過,照明設施充足。這個地點不是埋伏偷襲的最佳狩獵地點,目擊者太多了。歹徒和張月娥面對面,以右手將其按在墻邊,左手持一針筒預刺入張月娥上身,因張月娥激烈抵抗加上路人的呵斥,歹徒未能得逞隨即逃向小巷另一頭沒了蹤影。歹徒還面對張月娥,更不好得手。用針筒襲擊很容易得手,只要靠近對方,不需要控制住,直接扎了就完事了,根本不需要按在墻邊。這么反常的行為是不符合偷襲的常理的,歹徒的目的不是刺殺張月娥,而是演戲,制造出有人拿著針筒在醫院旁偷襲去看病的家屬這一恐怖的現象。
根據張月娥的描述,可以概括出歹徒的特征:挺高挺瘦的男子身形,左手拿針筒,右手力量較小,可能是左撇子。右邊褲子口袋裝著手機、鑰匙、汽車鑰匙。通常,手機、鑰匙這種直接掏出來就使用的物品,一般而言會放在慣用手那個方向的口袋,可以很順手的掏出來直接使用。手機和鑰匙通常不會同時放一邊口袋,因為鑰匙會刮花手機,而且手機是經常需要掏出的,每次掏出很容易順帶把不常用的鑰匙也掏出,都放一個口袋也不方便,體積太大了。這里很容易讓人懷疑歹徒是不是故意偽裝成左撇子行兇。張月娥是西虹大學畢業的,4年前她和一個姓夏的學長一起發現黃學姐上吊,造成了不小的轟動。文中沒有足夠的線索指出當年那位姓夏的學長是住在易暮秋樓下的夏志(直到做了第四題才提到這是夏志,像連續劇一樣),但可以確定襲擊張月娥的歹徒不是夏志。原因有兩點:一是夏志幾乎不外出,沒有工作,如果只是在家旁邊的小巷去襲擊張月娥根本不需要帶車鑰匙。這是關鍵點,歹徒身上有車鑰匙,夏志行兇不需要攜帶車鑰匙。
二是張月娥大多數在醫院里陪母親,出醫院的時間不確定,夏志只靠在家埋伏蹲點不一定能等到。
歹徒更可能是袁望春,因為他是左撇子,不住在那棟公寓,在醫院里也方便掌握張月娥的行蹤。
案件的動機:
上個月隔壁的腫瘤科出現了醫療事故給袁望春造成很大影響,袁望春想通過給呂義浩扎針、殺害易暮春以及襲擊張月娥這三個方面,從醫生、患者以及家屬三個方面給醫院和社會警醒,用極端的方式告訴醫院要關心患者、尊重生命。
自此,第一題結束。
============================================================================
分界線
============================================================================
第二題:《辜者》
本題要解決的疑點有:
1.郭方死亡之謎。
2.林菀死亡之謎。
3.外來者痕跡之謎。
4.陳希死亡之謎。
5.夏雨詩與夏登琦身份互換。
6.燒焦女尸之謎
7.海面上的浮尸之謎
下面逐一進行解答
1.郭方死亡之謎
郭方被孔異業扼殺。
文中:引用 幾個人大著膽子來到了床邊,查看了一下郭方的尸體,已經死去超過12個小時了。從外表來看,應該是窒息而死。
郭方被人扼殺,因窒息導致死亡。發現郭方的尸體時間是4月3日早上8點。大致推測其死亡時間是2042年4月2日晚上8點之前。早上發現郭方的房間沒有鎖上。
根據房門的設定:引用 關門時候發出的震動聲會被同一樓層的其他房間以及該門所在房間正上方一層和正下方一層房間里的人聽到。而開門或者開門之后只是將門掩上,都不會發出聲音。
可以了解郭方房門關閉的狀況。引用 “陳爍東繼續說道:‘昨晚我一直一個人在房間,晚上5點20左右,5點30左右外面有房門震動了一下。再就是5點45左右震動了一下,然后6點40多又震動了一下,最后是晚上9點多震動了一次。’陳希點了點頭,‘昨晚我確實也聽到樓上這幾個時間有震動聲。’”
這是陳爍東與陳希兩人的證詞,郭方與陳爍東同住二樓,郭方的正下方房間住著陳希,根據設定,郭方房門關閉發出的聲響會被陳希和陳爍東聽到,兩人互相印證了這幾個時間段確實關過門。
4月2日晚上5點20左右和5點30左右都關過一次門,這個間隔10分鐘的時間段,夏雨詩看到林菀端著一杯水給郭方。這兩次關門聲是林菀進出郭方房間的關門聲。根據夏雨詩的話:引用 “看到林菀正坐在房間里對著一杯水發呆。林菀愣了一下,然后她說她去給郭方送杯水,就出去了。10分鐘之后林菀就回來了,回來的時候她臉色有點紅,里面襯衣原本系上的兩個扣子也打開了……”
本來送水只需要關閉一次門就行了。林菀帶著一杯加有安眠藥的水來到郭方房間,目的是和郭方做個徹底的了斷,迷暈郭方,把他威脅自己的艷照找出來。但郭方在林菀進房后關上了房門。解開林菀襯衣的兩顆扣子圖謀不軌,10分鐘后林菀紅著臉逃出郭方魔掌,郭方又關了一次門。
5點45震動了一下,這次是孔異業離開郭方房間發出的聲音。根據夏雨詩的說法:引用 “‘在林菀回來之后(5點30左右)不久我感覺也感覺旁邊房間的房門震動了一下,然后林菀收到消息之后(6點32分)過了一會我也感覺到房門震動了一下。’并且得到陳爍東的證實。”
夏雨詩和陳爍東聽到的震動是孔異業房間發出的,總共兩次,一次是5點30左右,一次是6點32分之后過了一會兒。根據孔異業的說法:引用 “我昨晚在五點三十左右去找了一下郭方,把利息給了他,并且和他說清楚我和林菀什么關系都沒有,后來他說他有點困了,讓我離開,我就回房間了啊”
這里孔異業只解釋了5點30分離開自己的房間關上門去找郭方,謊稱自己之后就睡覺了,孔異業的話這里有問題,他隱瞞了6點32分之后一會兒關門的事情。
到5點45為止,郭方還活著,并且有點困了。說明他喝了林菀給的水,里面有安眠藥。安眠藥效有8小時左右,分量不輕,孔異業舔了一下20分鐘后就發作,可見,郭方5點45的時候安眠藥效開始發作了。這么一來,郭方6點32分發給林菀的信息很可能出自孔異業之手。5點45分是孔異業和昏迷的郭方在一起,孔異業關上郭方的房門,
現場:引用 “房間里很亂,似乎有人在房間里翻找過東西”
孔異業翻找郭方用來威脅林菀的艷照檔案袋,大概6點半找到了。
6點40多又震動一下。引用 “8月2日下午六點三十二分,郭方發短信給林菀:林菀曾經拋棄郭方了,郭方則常用手里林菀的艷照要挾其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林菀這次則要和郭方徹底了斷,于是郭方約了林菀晚九點在自己房間面談。郭方會給林菀留好門。”
6點32分孔異業用郭方手機發信息給林菀,約她9點在郭方房間談話。然后,孔異業扼殺了郭方。郭方脖子上的扼痕比他的手型小一些,前面聊天時孔異業對郭方說:引用 “話說真羨慕你能一只手就操作這種大屏手機,我們都得倆手”
說明孔異業的手型比郭方的要小,孔異業的手符合扼痕跡的大小特征。死亡時間是6點40左右,到第二天早上8點超過了12小時,符合條件。孔異業殺了郭方后,拿走郭方房間的鑰匙和檔案袋,關上郭方的房門,造成了這聲震動。關門的目的是防止林菀或其他人突然來郭方的房間,太早發現尸體。然后孔異業馬上回到自己的房間,再鎖上房門,造成了“林菀收到信息后過了一會兒”這個時間的關門聲。
晚上9點多震動最后一下。9點之前,孔異業用鑰匙打開郭方的房門,等待林菀的到來。林菀9點如約而至,兩人和尸體一起關在郭方的房間秘密談話,這就是郭方房間最后一次關門響聲。
2.林菀死亡之謎被孔異業關在閣樓后墜樓而死。
前面分析到林菀4月2日晚上5點半從郭方房間回來,給郭方下了安眠藥。晚上6點32分收到以郭方口吻發來的短信,心情不是很好。晚上9點多離開房間,前往郭方的房間后就再也沒回來了。
根據:引用 “4月3日早上9點,發現林菀就趴在小樓的門外,頭發不知為何被剪成了亂糟糟的短發,身上還穿著她晚餐時候穿著的那件衣服。頭和臉血肉模糊到已經看不清面容,全身的骨頭軟趴趴的,似乎都摔碎了。經過大家的檢查,林菀死去應該有6-10個小時了”
推測林菀的死亡時間在4月2日晚上11點到4月3日早上3點之間。憑著衣服、體型就認定是林菀的尸體有點草率,但根據死亡時間就可以斷定不是別人的尸體來偽裝成林菀。
林菀是從閣樓上掉下來的。對閣樓的描述:引用 “閣樓沒有鑰匙,只可以在門外上鎖。閣樓的門開著,透過門能夠看見閣樓里并不大,有一個陽臺,但是并沒有像一樓到三樓那樣設置護欄。”
兇手只要在閣樓外面上鎖,就能把林菀鎖在閣樓里面。閣樓現場痕跡引用 “閣樓燈沒開。只見閣樓里四處都是新發的打砸痕跡,似乎有人在里面瘋狂的宣泄過。但只有1個人在閣樓里不停走動留下的腳印。腳印的盡頭就是窗臺。幾人比對了一下,那個腳印和林菀尸體上的鞋一模一樣。”
痕跡表明林菀被單獨鎖在閣樓里,沒有開燈,林菀有夜盲癥,在漆黑的牢籠里無助的掙扎,最后從沒有欄桿的陽臺墜入地獄的深淵,摔得粉身碎骨。
孔異業欺騙林菀檔案袋在閣樓,將其誘上閣樓后鎖門,讓她自己自尋死路,因為孔異業知道閣樓滿是灰塵,進去會留下足跡。后來,他自己的房門沒有關,等待林菀自己掉落后出大門將檔案袋放到她旁邊。“陳希聽到小樓大門聲音:晚上九點半左右聽到了一次,然后后半夜十二點左右又聽到了一次。”這半夜12點左右的大門聲就是孔異業出大門將檔案袋放在林菀尸體旁造成的。林菀的死亡時間很可能是4月2日晚上12點,死于高空墜落。
3.外來者痕跡之謎
引用 “眾人在柵欄的一角找到了三處攀爬的痕跡,從痕跡方向看起來有兩次是有人從院子里爬到了外面,還有一次是有人從外面爬到了里面。從里面爬到外面的痕跡不知道是體重較小還是被風吹破壞的原因,顯得比較模糊。從外面爬到里面的那個痕跡似乎攀爬的體重和成年男子相當。這痕跡是幾人之前確定沒有出現的。”
院落的門被封了,沒有兩個人以上搬不開,只能爬柵欄。從痕跡分析,有1次體重和成年男子相當的人爬進去,有2次是體重較小的人爬出來。這是發生在4月3日之前的事情。4月2日海面已經起風了,院子里的老大爺拄著拐杖,起風天連床都下不了,起風天他是不可能爬出柵欄的。那么,4月2日晚有一人體型成年男子爬柵欄進出院子,另外有意體重較小的人從院子里爬出來。根據地窖的痕跡:引用 “大門里是一個連燈都沒有的暗室。里面都是有人被囚禁、生活、掙扎的痕跡。還有兩名男性精液的殘留。還有一桶已經空了的汽油。還有少許女子散在的長發和女子的短發。根據痕跡判斷,其中一名男子體型極其瘦小。”
這個地窖是老大爺開發的,用來囚禁他帶來的男童。結合哥哥夏登琦從2040年失蹤到現在2年了,引用 “那名老大爺經過證實是一名逃犯,因為強奸男童致死被通緝。”
那么,這名被囚禁的瘦小男子就是夏登琦,夏雨詩的失蹤的哥哥。這個瘦小的爬柵欄的痕跡就是夏登琦爬出來的。
聯系孔異業的回憶:引用 ““你要和我在一起呢?可是那個女人又是誰呀?”
“這次我陪你啊!”
“哎呀,前兩天我陪你的時候似乎發現了些東西呢?這些東西似乎對你很重要呢?要不要給警察叔叔啊?”
“什么,你不怪我,還喜歡我?呵呵……”
“幫我辦一件事唄……求求你啦……大不了最后我把東西都還給你嘛?啥?你可以不要東西,只要我?你傻嘛!”
“你真是個傻子……””
再結合:引用 “在夏雨詩的家中,警方在夏雨詩的遺物里找到一些孔異業發放高利貸的票據。”
夏雨詩有孔異業的發放高利貸的票據,夏雨詩求孔異業幫辦一件事。結合柵欄的翻墻痕跡,可以推測以下內容:
夏雨詩讓孔異業爬進老大爺院子的柵欄,那個爬進去的痕跡和1個不太明顯的爬出來的痕跡就是孔異業進出的痕跡。孔異業第一次出小樓大門的的時間是8月2日晚上9點30,此時孔異業已經完成了將林菀鎖在閣樓。陳希晚上9點半聽到了小樓大門打開的響聲就是孔異業第一次出去的聲音。孔異業爬進小院子后,按照夏雨詩的指示來到隱藏的地窖。引用 “刀上的缺口恰好可以和地窖大門外面的把手相對應,如果把刀插在把手里,就可以把大門從外面鎖住,里面如何也打不開。”
孔異業取出插在把手里的刀,就爬墻出去,回到小樓里給夏雨詩。用于鎖住牢籠的刀一旦取出來,里面囚禁的猛獸就得以釋放,夏登琦被釋放出來了。引用 “那里是一些灌木和倒塌的樹木形成角落,角落里很小,勉強能進去一人,角落里似乎有生過火的痕跡。在火堆的灰燼里還有一些被燒焦的衣物。幾個人仔細辨認了一下,從衣物的殘料來看,這些衣物都不是他們幾人的。”
4月3日早上發現的燒焦衣物,就是昨晚出來的夏登琦燒的,燒了自己的衣物。
4.陳希死亡之謎
陳希是小混混變性之后的。陳希被夏雨詩和夏登琦砍殺。
陳希4月3日當天還活著,到了4月4日早上,尸體就在房間被發現了。“引用 房間里滿是打斗的痕跡,陳希的尸體倒在地上,身上滿是被刀砍傷的痕跡。”
死亡時間是4月3日的晚上。
4月3日晚上,從夏雨詩對孔異業的談話中“引用 這兩天你都累壞了。”夏雨詩遞給了孔異業一杯水,孔異業一飲而盡。“今晚我陪你吧。像第一次那樣,你穿著上衣。”孔異業摟著夏雨詩的肩膀,在夏雨詩的耳邊輕輕地說道。”
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孔異業和夏雨詩發生過關系。2.孔異業喝了夏雨詩給的水。3.這兩天孔異業累壞了,證實了他幫了夏雨詩的忙。進一步可以得出:孔異業將病毒傳給了夏雨詩,夏雨詩已經是病毒感染者了。結合引用 “在夏雨詩的房間,林菀的物品里找到了如同之前說的那小半瓶安眠藥。”
在林菀用過后還剩大半瓶的,現在安眠藥只剩小半瓶了,4月3日晚孔異業感到頭暈,說明了夏雨詩給孔異業喝了安眠藥。
陳希死亡的時候,郭方和林菀已經死了,孔異業暈倒了,老大爺被揍死了,除了陳希小島還剩夏雨詩、夏登琦和陳爍東三人。在后面的推理中會解釋陳爍東被夏雨詩和夏登琦用到殺害,殺死陳希的是夏雨詩與夏登琦。
對陳希的外貌描述引用 “陳希長得很好看,皮膚白皙的她濃眉大眼,配上她的瓜子臉感覺異常的嫵媚,唯獨一塊巨大的燙傷在她的額頭上顯得異常的扎眼。”
再看看對襲擊夏雨詩的街頭小混混的外貌描述引用 ““哎呀,小妹妹,一個人呀?”一個瓜子臉,臉色白皙,眉毛濃密,右側額頭上卻有著一道疤的小混混將短發少女堵在了墻角,那少女的臉龐正是夏雨詩。小混混撓了撓自己的腰。手里的刀子閃著寒光。”
小混混和陳希有外貌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皮膚白皙、濃眉大眼、瓜子臉、額頭有傷疤,只是性別不同。小混混腰部瘙癢,可能是感染了病毒。根據設定:引用 “猴王’病毒感染者在服用頭孢類藥物后會在1小時內變成相反的性別并永久定型。”
感染病毒服用頭孢類藥物可以變性一次。
再結合引用 “犯罪嫌疑人名叫孫梓閻,近1年來強奸殺害年輕女性多人,目前仍在在逃中。望有線索的廣大群眾及時提供線索。”
這個小混混目前在逃,還沒有繩之以法。
那么,陳希很有可能是小混混變性之后的,額頭上巨大的燙傷覆蓋了右側的一道疤。
這么一來,夏雨詩與夏登琦就有動機殺掉曾經強奸過夏雨詩的人。
5.夏雨詩與夏登琦身份互換。
夏登琦以前應該感染過病毒,是在妹妹被小混混傳染后再和妹妹接觸后感染的。即使以前沒感染病毒,在島上夏登琦與夏雨詩發生關系后1小時內夏登琦也會感染。感染后,服用頭孢類藥物可以變性一次。變性的癥狀是引用 “感染者若發生性別改變時會失語,并且頻發幻覺,該情況持續至性別改變完成后8小時。改變后會聲音嘶啞72小時。”
兄妹倆在4月3日晚變性,8小時后不再失語。夏登琦變成女的、夏雨詩變成男的了。兩人都會聲音嘶啞3天。夏登琦的體型比夏雨詩小一點。
6.燒焦的女尸之謎
燒焦的女尸是夏登琦。
根據描述:引用 “焦尸身上殘留的衣服殘片,正是夏雨詩常穿的那件。尸體這個被焚燒的面目全非,并且因為燒灼的原因整個人都呈縮小樣改變。在尸體的腰上面前能看到一些陳舊及新發的皰疹痕跡。”
可以得出結論:1.該女尸裝扮成夏雨詩的模樣、體型成縮小樣改變,分不清具體容貌。2.很早以前就感染病毒了。
夏登琦穿著夏雨詩的衣服,為妹妹獻出自己的生命,夏雨詩用汽油燒焦夏登琦的尸體。夏雨詩聲音沙啞,裝扮成陳爍東的模樣。
7.海上浮尸之謎
海上浮尸是陳爍東的尸體。
引用 “2個月后,海面上出現了一具被海水泡的無法辨認的男性浮尸,其周身多處刀傷,臉部也被刀砍得血肉模糊。”
男尸,被刀砍得血肉模糊,分辨不出來是誰。當時成功離島的有孔異業和陳爍東。這個陳爍東是夏雨詩變性后偽裝的。真正的陳爍東應該在郭方死后被夏雨詩殺害了。因為郭方對陳爍東很熟悉:引用 ““咱倆認識那么多年,你啥樣我又不是沒見過,你就算化成灰我都能認出來你,你這模樣又嚇不著我,真是的。”郭方搖了搖頭。”
郭方死之前偽裝成陳爍東肯定會被發現。4月4日離島的那天,只剩孔異業和陳爍東兩人了。對陳爍東的描述是引用 “完全看不清他眼睛和口罩下的面容。”
結合地窖上留下的女子頭發:引用 “還有少許女子散著的長發和女子的短發。”
這頭發有一部分是林菀的,剪下林菀的頭發目的是讓夏雨詩和夏登琦更好的互換身份,讓夏雨詩更好地偽裝成陳爍東的模樣。
最后,夏雨詩變性后以夏登琦的身份繼續活著。
自此,第二題結束。
============================================================================
分界線
============================================================================
第三題:《冰火之歌殺人事件》
(本題有一張示意圖,圖1)
本題要解決的疑點主要有三個:
1.王桂芳被殺案。
2.胡海燕被殺案。
3.林芝失蹤之謎。
下面逐一分析。
1.王桂芳被殺案。
結論:王桂芳是被林芝所殺,由林芝將其拋尸與天鏡湖里。
根據現場:
引用 床上有些凌亂,王桂芳貼身的衣物褪在床上,上面屎尿混雜。
可以推測王桂芳房間是第一現場,王桂芳是被人在床上勒死的,人死亡時會有大小便排除的現象,說明她是在房間里死亡的,貼身衣物被剝光,全身赤裸被林芝拖走。
根據對王桂芳尸體的描述,可以知道她是在婚禮前一晚6點到11點之間死亡,至少被冰凍了一個半小時。王桂芳是在婚禮前一天晚上6點回房睡覺,大門已經鎖上,臥室門沒有鎖。由于冰庫只有坡頂覽山園的廚房才有,廚師婚禮前一天晚上6:30才離開,婚禮當天一整天都在廚房里忙,覽山園大門和石拱門凌晨1點關閉,因此要冰凍和取走尸體只能是婚禮前一天6:30到凌晨1點。所以,冰凍和取走王桂芳的時間為婚禮前一天晚6:30到凌晨1點。
只有鑰匙的人才能開王桂芳的門,林浩、胡海燕、林曉博、林芝都有王桂芳的大門的鑰匙。引用 林曉博在當天晚上六點到凌晨一點,便一直待在覽山園宴會廳里,中途上過幾次廁所,不過每次不超過兩分鐘。有多人可以作證。
離開時間不超過兩分鐘,林曉博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可以排除。引用 林浩于18:20-20:15分接到了老友的電話,這段時間內兩人的確在聊天。其余時間均在宴會廳內,多人能夠證明。
林浩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可以排除。
四個人之中,晚上6點到凌晨1點有嫌疑的是:胡海燕(①18:10~19:05、②20:00~20:35這兩個時間段),林芝(①6:00~6:40、②22:03~22:09、 ③22:12~22:23這三個時間段)
對胡海燕有嫌疑的時間段分析:
引用 清潔工岳三戎在19:30-20:30期間例行打掃衛生間和休息室的衛生。他聲稱當晚這段時間內沒有人經過石拱門,否則他一定會看到或者聽到腳步聲。
再結合林芝20:00~20:35這個時間段在宴會廳門口獨自坐著玩手機,如果胡海燕搬運尸體從覽山園大門進出就會被林芝看到。那么胡海燕20:00~20:35這個時間段沒有嫌疑,她不可能在這個時間段搬運尸體。因為尸體冰凍至少一個半小時,她18:10~19:05這個有嫌疑的時間段不夠一個半小時,不可能完成冰凍,所以胡海燕不是冰凍尸體的兇手。
排除了三個人,兇手只有林芝了。殺害和冰凍尸體是同一個人,因為冰凍是兇手處理尸體的手法。
對林芝有嫌疑的時間段分析:
時間段①6:00~6:40,這個時間段有10分鐘,林芝可以殺害王桂芳,將其勒死后剝光衣服,帶到覽山園廚房冰箱里。王桂芳家就在石拱門旁邊,距離很近,10分鐘足夠了。
時間段②22:03~22:09,這個時間段只有6分鐘,不足以拋尸,可以做相關的準備。
奇怪的現象:
引用 衛生間外部的窗下放了一個廣告木板,長約四米、寬約一米、厚度約兩分米,木板較白天的位置有些變化,印象中木板最左端和窗戶最左端是齊平的,現在往左冒出了兩三分米。
這里說明了廣告板在宸少22點20分出門與林芝約會前被移動過。這個廣告板就是林芝用于拋尸的一個關鍵道具。根據文中對房屋的描述,所有房屋之間相隔不超過3米,廣告板的寬度4米,可以攔在任意兩個相鄰的房屋之間。林芝在這個時間段把廣告板攔在了宸少的房間與旁邊的空房之間的道路上,使得從十字路口到這條道路被廣告板隔斷,冰凍的尸體球滾下來時不會滾到下面停著的汽車。因為汽車受震動會報警,之前就被倒霉熊孩子弄響過,林芝當時也在場,她知道這點,故意避免太大的響聲。
時間段③22:12~22:23,有11分鐘,尸體冰凍也超過一個半小時了,可以進行拋尸了。
王桂芳不到60斤,蜷縮著身體。林芝在冰凍尸體前先將尸體盡可能的蜷縮起來,為了減小阻力,扒光了奶奶的衣服,放在冰箱里成了冰凍尸體球。在這個時間段里,她先將尸體運到十字路口處,文中提到那里通往她家的那條路堆有水泥堵死了,通往宸少和空屋的那條路有1米有余,可以運過去。
文中對緩坡村里道路的描述是:引用 房屋間的土地,自然地形成了一條條道路, 因為村民們常年的走走停停,抑或是雨水的沖刷,小路地面從兩邊到中間不斷變低,也就是凹進去的。
道路中間的凹槽正是天然形成的滾球軌道。
引用 宸少在當天晚上22點10分開始洗澡,洗了一會兒突然出現了一聲碰撞聲,打破了宸少的思緒。宸少通過方位判斷,應該是外面的聲音,不在半夏房間的方向,所以也沒太在意。
22點13分左右,林芝在十字路口通向廣告板的那條道路開始滾球了,將王桂芳的尸體球從十字路口處釋放,尸體球沿著道路中間滾,碰撞廣告板發出響聲被宸少聽到,尸體球改變軌跡,沿著空房上方的那條道路中間開始滾動,滾至空房最右側靠近峭壁的地方,從那里進入筆直的下山道路,最后沿著下山的道路一直滾進了天鏡湖里。軌跡如圖1所示。
由于宸少此時正在洗澡,洗澡水直沖天靈蓋和鼓膜,正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聽到那聲碰撞聲,沒有聽到雪球與地面摩擦的聲音,那種像響尾蛇發出的嘶嘶聲一樣的神獸的鳴叫聲。林芝拋尸之后立刻就把廣告板放回原來的地方,由于天比較黑,而且沒注意本來的位置,導致往左移了兩到三分米,被敏感的宸少發現了。
2.林芝消失之謎
林芝是用氫氣球逃出自己的房子的。
對氫氣球的描述:
引用 充滿氣直徑最多能達到兩米,用手指掰著氣球口部擴大,很輕松地將口部撐到了半米,兩百斤的人都裝得下。
林芝提前拿出剩下的那個備用的空氫氣球。半徑為1米,氫氣球的體積算得4.19立方米。假設有機會充滿氫氣,氫氣密度0.089kg/m^3,空氣密度為1.29kg/m^3則那個產生的浮力換算為質量:(1.29-0.089)*4.19=5.03kg,僅靠一只這樣的氫氣球是無法升起一個人的,無法用氣球升天的方法逃出院子。將氫氣球改裝成熱氣球也不行,因為熱氣的密度比氫氣的密度大很多,氫氣都不能,熱氣球就更不能了。
既然飛不了天,就只能爬墻逃出去了。林芝給氫氣球充滿空氣。人的肺活量大概3000ml,保守估計一分鐘吹6次,則一分鐘吹0.18立方米氣體,一個氣球總共要吹4.19/0.18=23.3分鐘,半個小時就足夠把一個空氣球吹滿氣并密封,如果家里有打氣筒就更快了。然后,她將三袋水泥倒出來,根據需要保留一點,在家里石階周圍處挖一點土裝進水泥袋里,土塊較硬不會移動。將兩個有土的水泥袋固定在氣球上下兩端,使得氣球不會滾動,能夠立著站穩。另一個水泥袋固定在氣球中間,充當成階梯,讓她能夠爬得上這個兩米高的氣球。有繩子固定著氣球,氣球的體積不能太重,林芝自己能夠提拉得動。這就解釋了文中林芝家奇怪的現象:引用 奇怪的一點是,林芝家大約有三米多長的石階周圍泥土被往下挖了幾厘米。三個水泥袋消失不見了。
林芝在家里點火,燒了自己的房屋后,利用氣球制造了一個樓梯,可以墊著爬出自己家的三米高墻。然后又能在墻頭上把氣球拉起來,再墊著爬出墻外,躲開林浩的視線。然后準備去殺害胡海燕了。
3.胡海燕被殺案。
胡海燕是被林芝所殺,林芝用同樣的方法進出胡海燕家里。
文中描述的奇怪現象:引用 警方通過勘察發現,林浩胡海燕家附近路上有硬物拖動劃傷土地的痕跡,還有一點零星的小碎渣。
這個痕跡就是挪動氣球樓梯的痕跡,或許水泥袋里裝有地磚或石塊等硬物。胡海燕被林芝推倒摔傷后應該躺在床上,林浩此時正在守在林芝的門,火勢此時還沒被發現。
后來,估計林芝逃到了山林里,所有地方警察都搜遍了,只剩下山林。在山林里可以解開氫氣球梯子,可以利用水泥袋和氫氣球改裝成降落傘,從懸崖上跳傘逃跑。反正氫氣球和熱氣球是升不了人的。
林芝殺王桂芳和胡海燕的動機是她們重男輕女,不把自己當人看,只是收彩禮錢的籌碼,她早就想離開這里了,怕被媽媽和奶奶抓回去,殺了她們,自己逃離。
自此,第三題結束。
============================================================================
分界線
============================================================================
第四題:《悔意的過去》
(本題有一張示意圖,圖2)
本題要解開的疑點主要有:
1.張三冬死亡之謎。
2.夏志死亡之謎。
3.足跡之謎。
4.蔡森墜河之謎。
總結論:夏志之死不是自殺而是他殺,殺害張三冬與夏志的兇手是蔡森。蔡森墜河不是意外,兇手是黃楊倫。
下面逐一解開。
蔡森是殺害夏志和張三冬的兇手的證明:
蔡森的雨傘在下暴雨時用過了。
25日早上6點多沖出去看夏志尸體時三個人是用手擋在頭上淋著雨過去的,沒有用雨傘,后來蔡森出去就沒回來過,死在河里了。如果下暴雨的時候他沒出去過,他的雨傘不可能會濕。他的傘藏了一灘水說明下暴雨時出去過,只有25日凌晨3點到6點下暴雨。
對蔡森的雨傘的描述:引用 奇怪的是這把傘摸起來有點濕。白玉將傘拿出還沒完全撐開,就有一灘水從傘內倒出,把他的鞋子和褲腿都給濺濕。
若兇手不是蔡森,則殺夏志和張三冬時兇手會用自己的傘,沒有的話會用張三冬或夏志的傘,不可能用到蔡森的傘。但蔡森的傘確實在下暴雨的時間段用過了,所以,蔡森必定是兇手。
輔助條件
1.蔡森在8月24日晚上曹瑋安慰完自己離開后,蔡森沒有上床睡覺,在娛樂室南面的窗戶待過。如果其余人把夏志掛在樹林有可能被他發現。
引用 普通香煙,里面還剩14根。旁邊的煙灰缸里有三個幾乎只剩濾嘴的煙頭,白玉將三個煙頭都放進了證物袋。除此之外,在床鋪中間的床單以及床鋪左側地面上都多少落有一些煙灰。
床鋪中間的床單上有煙灰,說明了蔡森當晚沒有上床睡過覺。
引用 白玉轉身正準備離開,眼角卻瞥到了南側窗戶下似乎有個東西,他走過去一看是一截被踩過的煙頭,附近還有些煙灰。白玉拿出蔡森房間里取得的三個煙頭做了下對比,似乎是同一種煙。白玉收集的四個煙頭中有一個的濾嘴部分留有曹瑋的唾液,其他三個(包括娛樂室發現的煙頭)均留有蔡森的唾液。
娛樂室南面的窗戶有一個蔡森抽過的煙頭,說明他在這里待過一次煙癮的時間。
通常一包煙里有20根,根據曹瑋的說法,他安慰蔡森的時候,蔡森抽了2根,自己抽了1根,后來曹瑋有拿走2根,蔡森在娛樂室里丟的1個煙頭,結合剩下的14根煙,齊了。可以整理出蔡森當晚的一些行動:晚飯后在曹瑋在蔡森房間安慰他,曹瑋走后,蔡森一個人在娛樂室南邊的窗戶觀察,可以看到后來吊死夏志的樹林,此時,蔡森大概在謀劃如何處理夏志的尸體,思考如何制造單行足跡的詭計。由于天要下雨,他就把容易被淋濕的煙留在了房間床頭柜上,干活時也顧不上抽煙。
2.蔡森知道夏志的筆跡,可以偽造遺書上的簽名。
蔡森這么多年來一直給張三冬做助手,張三冬是夏志的老師,蔡森最有可能看過夏志的簽名,也熟悉夏志的筆跡,可以大致模仿夏志潦草的簽名。黃楊倫也有可能見過夏志的簽名,因為夏志送給黃楊倫一本絕版書,書上面可能有夏志的簽名,但文章沒有提及,不能加以判斷,但黃楊倫不是兇手,他不可能用蔡森的雨傘。
夏志的遺書:引用 右側口袋則有一封打印的遺書,內容大致以“厭世”為主,并表示自己將會在聚會時殺死張三冬。雖然遺書主要內容是打印的,但是最下方有一個非常潦草的手寫簽名,經筆跡比對,與夏志平時的簽字比較相似。
遺書是聚會前已經打印好的,因為別墅里沒有網,有沒有打印機還不知道,兇手肯定是早就準備好在聚會里殺害張三冬。張三冬1周前讓蔡森準備聚會的事宜,蔡森就開始謀劃殺害張三冬了,他最初的計劃是先勒死一個人做替死鬼,偽造成上吊自殺,偽造遺書來讓自己脫身。由于讓誰來做替死鬼還沒確定,所以就事先打印好一份以厭世為主題的遺書,簽名處到時候手寫上去,更真實也更穩妥。引用 一周多前張三冬讓他幫忙組織一次線下聚會,但是今天臨出發他才知道老師私下請了夏志。想到自己這么多年一直任勞任怨給張三冬當助手,結果對方惦記的還是夏志,他心中難免不平衡。
由于自己做過張三冬的助手,選拔來聚會的人的筆跡他大致都熟悉,不熟悉筆跡的就不能通過選拔。聚會前只有張三冬才知道夏志要來,其余人都不知道,蔡森也是臨行前才知道的。本來蔡森沒必要非要殺死夏志,但張三冬聚會吃飯時公布的消息讓夏志把蔡森的一切都搶走了,蔡森就決定讓夏志做這個替死鬼。
準備工作
蔡森在8月24日吃完晚飯大家各自回房后,潛入廚房里,拿走了水果刀、塑料椅子和上吊用的繩索。先在樹上掛好繩索,在樹下放好椅子,做好上吊的準備。
1.張三冬死亡之謎。
現場:引用 死因是心臟被刺穿而致死亡,而且幾乎是當場斃命,死亡時間推定在8月24日23點到8月25日1點之間。兇器是別墅廚房內的水果刀,水果刀上未發現任何指紋。現場看起來很干凈,只有床鋪略微有點凌亂,恐怕是死者被襲擊時打斗造成。但以死者的年齡和身體,估計除了那兩名女生,他誰也打不過。
根據現場推測,兇手首先在廚房里拿出水果刀,自己手上戴著手套,于8月24日晚23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之間進入張三冬房間襲擊了張三冬。由于張三冬個人資歷較老,不把蔡森等人放在眼里,有一種懈怠的心理,而且男生不像女學生那樣安全意識比較強,再加上他喜歡對女學生動手動腳,巴不得那個女學生晚上來找他請教學習,他很有可能不會反鎖自己的房門,這就給兇手入室襲擊的機會了。這個兇手能夠瞬間斃命他,男性的可能性較大,兇手殺了張三冬后,把大門的鑰匙帶走了。由于在夏志口袋里發現了遺書,下文會解釋這封遺書是偽造的。遺書里承認要將張三冬殺死,可見,這兩個案件的兇手是同一個人。
2.夏志死亡之謎
夏志的死亡現場:引用 死因是機械性窒息,死亡時間在8月25日凌晨2點半到5點之間。脖子上只有一道勒痕,口腔及呼吸道內未發現異物殘留或損傷,塑料椅的高度沒有疑點,推測為縊死。上吊所用繩索因表面粗糙未能提取有效指紋。其體內發現有安眠藥成分,與其臥室所發現的安眠藥成分一致,安眠藥瓶和水杯上都只有夏志的指紋。
首先,夏志不是自殺,而是他殺。理由是他主動服用了安眠藥便于入睡,一個打算上吊自殺的人是不會再服用安眠藥來先睡上一覺再死。夏志的床頭柜上有半杯水和一瓶安眠藥,在其體內也檢測到了安眠藥,床鋪上被子被掀開,但沒有打斗的跡象。這說明了沒有人強迫夏志服用安眠藥,服用過量安眠藥會在昏迷時嘔吐,嘔吐物堵住口鼻會導致窒息,夏志沒有這種現象,說明他是按平時入睡的量服用,準備安心入睡了。
兇手殺了張三冬后,從陽臺上的落地窗進入夏志的房間。張三冬故意囑咐3樓的這兩間主臥是安排給他與夏志住的,目的就是有個陽臺方便交流學術問題,兩個主臥的落地窗是開著的。兇手是蔡森,下文會予以說明,他知道張三冬的安排。兇手大概是25日凌晨1點左右進入夏志的房間,夏志服用安眠藥后睡得比較沉。根據夏志尸體的脖子上只有一道勒痕,是上吊的繩索造成的。如果兇手在夏志房里勒死他,再掛到樹上難免會造成兩道或多道勒痕,所以蔡森很可能先將夏志小心翼翼地搬到自己事先準備好上吊的那棵樹,吊死夏志。
3.足跡之謎
暴雨是在凌晨3點左右開始,到凌晨6點左右結束。蔡森在下暴雨之前已經將夏志上吊在樹上了,這樣,由于是硬土,沒有下雨是不會留下任何足跡的。
引用 從別墅周邊鋪設的大理石瓷磚到吊著人的大樹這段是泥土地,原本很硬實,現在則因為暴雨而變得較為柔軟。而此時在這段路上只有一排因踩踏留下的鞋印,是朝著大樹的方向,周圍其他地方都很平坦。
暴雨是在凌晨3點左右開始,到凌晨6點左右結束。蔡森在下暴雨之前已經將夏志上吊在樹上了,這樣,由于是硬土,沒有下雨是不會留下任何足跡的。
夏志上吊現場現場:引用 夏志上吊現場的鞋印也做了比對,雖然因為雨水的沖刷稍有影響,但泥土地上的鞋印、塑料椅上的鞋印均與其所穿運動鞋基本一致,與新鞋不一致。
只有一條足跡往樹林的單行足跡,說明了該條夏志那雙運動鞋在凌晨3點到5點之間從別墅周邊向那棵大樹走過一次,這個時間的必定會淋到大暴雨。關鍵矛盾在于:夏志下雨前已經被吊死在樹上了,在下雨時這條單行的足跡兇手是怎么偽造的。
關鍵的手法來了:
蔡森把夏志吊死后脫了夏志的運動鞋,回到別墅。然后,前往張三冬房間里拿出兩張精致的地毯:
引用 張三冬房間的陽臺落地窗正敞開著,附近地面上還留有不少雨水痕跡甚至樹葉,這些雨水打進室內,把原本精致的地毯都給弄臟了些。
至少要有兩張,如果張三冬房間的地毯沒有兩張,就用夏志房間的地毯。等到暴風雨下過一段時間,泥土變軟之后,穿上夏志的運動鞋,拿著兩張地毯,手里撐著自己的雨傘,模仿夏志的足跡走向上吊的地點。走到后在周圍鋪上精致的地毯,模仿人上吊的樣子踩上椅子,留下夏志的足跡后,把椅子踢翻,他此時或許還緊抱著夏志的尸體,好大膽。然后,他雙腳踩在地毯上,一路邊鋪邊踩著地毯回別墅了,把精致的地毯放回原位。這就形成了單向行走的足跡,周圍很平坦,就是被地毯壓平的,土質軟但不爛,不會粘得地毯滿是泥漿,會造成地毯被雨打濕的樣子,還粘有樹葉,正好符合露天陽臺上被暴風雨淋濕的樣子,絕了。文中的用水量兩天的是相同的,不可能是用水沖走足跡,遮雨布都有灰塵,又不可以玩人猿泰山那一套,因此,絕逼是這個手法。
4.蔡森墜河之謎
蔡森墜河不是意外,而是被黃楊倫殺害的。
不是意外的理由:
1.脖子上的標簽落水時不太可能會被扯落一角。
引用 在瀑布下游打撈到了蔡森的尸體,身上三處骨折,表面有多處銳器傷、撞擊傷,衣服也有些撕裂,衣服脖頸位置的標簽似乎被什么東西扯的脫落了一角。
其他的都符合落水的傷,就是衣服脖頸位置的標簽不太可能會被扯落一角,更有可能是兇手把蔡森控制住,拖到橋上所扯落的。
2.蔡森房間燈沒關、雨傘沒帶,他沒有要去橋上的意圖和趨勢。
引用 房間里拉著窗簾而且開著燈,但是卻沒有蔡森的身影。蔡森的旅行包就放在床尾,昨晚抽剩的那包香煙則放在床頭柜。曹瑋前后張望了一下,沒有人。
房間燈沒關,煙也沒拿,包里也有雨傘,他應該沒有主動出門去,主動出去會順手關燈的。而且現在也不是去橋上觀光的時候,還不帶傘,他不會游泳,應該要避免上小橋這樣的危險區域。
引用 蔡森死亡時間內,楊慧、黃楊倫、曹瑋在一樓客廳互相可以作證,吳思彤獨自一人在自己房間內。小橋距離別墅就算用跑的也要2、3分鐘才能到,警方向當時在1樓的三人求證過,在蔡森掉下瀑布后,黃楊倫和楊慧就先回到屋內,一進一出不超過2分鐘。若說是不在場的吳思彤將蔡森推入河中再返回別墅就一定會比黃、楊二人遲,但之后她是從2樓下來的。
這樣一來,蔡森墜河當時大家都有不在場證明。但結合吊橋欄桿的痕跡,和扯落一角的標簽,蔡森更像是被人提前固定在吊橋欄桿上,兇手回到別墅,蔡森由于掙扎然后就掉下去了,兇手有不在場證明。
根據現場痕跡:引用 而在河流上游寬約60厘米的小橋欄桿上發現了蔡森留下的指紋,兩側欄桿部分位置還有些磨損痕跡,警方推測此處可能是其落水的地點。
再結合圖片里兩側欄桿磨損的位置,推測蔡森被固定在橋上的模樣:
兇手先將蔡森打暈,便于控制,然后拖帶到吊橋上。先將蔡森的手印在欄桿上,留下指紋。再將他背面朝天,面向水面,身體擺直。以原欄桿圖為例,分為上下兩邊欄桿,兩側欄桿從上往下數有3個空格。上邊欄桿第2格邊框有磨損,下面磨損較重;下邊欄桿第1格有磨損,上邊磨損較重。上下兩邊欄桿相距60厘米,即橋的寬度是60厘米。成年人的下半身長度是大于60厘米的,下半身完全可以搭在兩側欄桿上。兇手將蔡森腳部穿出下邊欄桿,腳背搭在下邊欄桿的第一格上,再把頭部穿過上邊欄桿的第2格里。慢慢地將蔡森上半身露出上邊欄桿以外,重心在欄桿以外了,下半身像一個杠桿一樣搭在兩側欄桿上。蔡森的姿勢像一個俯身跳水的人,如圖2。等到蔡森醒了,稍微掙扎就會掉下河里。由于蔡森在微信群里表明過自己不會游泳,所以兇手早就想把他推下河里,但又要保證自己的不在場證明,才設計此策。
25日6點半左右黃楊倫提議先各自回房間收拾一下東西后,就各自回屋了。到了7點半,楊慧下樓看到了外出回來的黃楊倫,他淋了一段時間的雨了,而且沒有往夏志的方向去,估計是去小橋那里了,其他人沒有外出的痕跡,兇手應該是黃楊倫。
別墅內以及河流中均未找到死者的手機,可能是被黃楊倫帶走了。
兇手的動機
“引用 蔡哥,要不你另謀出路?”
“我也想啊……但他不會讓我那么輕易離開的……只要他把我那些見不得人的事往外一說,我在這個圈子也就沒法混了,那我這么多年的努力不就都成了笑柄嗎……”
蔡森早就謀劃要殺死張三冬了,提前打印好遺書就是證據。然后又得知夏志是接了下的科研項目負責人,自己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的當助手卻換來這個結果,對夏志心懷不滿,再加上夏志很自閉,很虛弱,十分符合他要找的替死鬼的特點,就讓夏志充當替死鬼。
黃楊倫殺死蔡森的動機
黃楊倫的家境其實很普通,是為了不被其他人瞧不起所以才裝成的富二代。他為了來參加這次聚會,向蔡森說了不少好話,根據蔡森的狀況估計黃楊倫也送了不少好處。以蔡森的地位,張三冬和夏志不在后,數學系的主導人物可能就是蔡森了。如果黃楊倫還想繼續在數學系,可能還要不斷地向蔡森送好處。黃楊倫是十分熱愛數學的,經常讀名著、帶了好多資料來請教張三冬,他忍受不得蔡森的學術不端,抽取科研經費。黃楊倫曾提議去小河游玩,想趁著聚會把不會游泳的蔡森推下水。
至此,第四題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