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莫格街兇殺案》“兇殺案”by aya-010 中間橫杠不會打,aya學長請原諒雖然這句話是事實,但是是在致敬京極夏彥的《鐵鼠》里面的詩句,嗯e妹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看完之后會去看其他評論以便更好了解小說所以搞了半天你沒全看懂啊喂!很驚訝的是其他評論都從邏輯的方面進行賞析,我仔細一想倒也確實,畢竟整篇下來邏輯推演的占比很多。還有就是這篇的伏筆非常明顯與直給盡管我認為伏筆直給也挺好的,如果能埋的深一點就好了類似于讓讀者產生“我草原來這是伏筆啊”的情感,而本作更像是“你看,這個伏筆包是之后會用的”。整個劇情比較連貫,即使是濃厚的邏輯流也能夠在日常校園推理中稀釋很多煩悶,不戳不戳雖然按照我的審美,寫一些男女主打情罵俏之類可能會更好hhh/沒談過戀愛的人是這樣的。詭計方面,其實我覺得,雖然這個程度自然稱不上撞車和抄襲,但是給我的感官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像是校園版的占星術殺人魔法,無論是謎面的誤導還是謎底的真相,都是在是同一只手出來的一樣唯一的區別可能是不血腥hhh而且動機純良。說回案件,我會覺得前半段比后半段好,前半段好就好在輕盈與直接管你這么多,干就完了,更像是我和作者博弈的過程,怎么把書帶出去,我想了很多種方案,每每我腦海中想到,隨著閱讀發現作者在我的假設處嚴密把手,長則伏筆回收,短則簡單帶過,給我一種作者都把我的想法都考慮到,服務滿昏的感覺。后面在我看來就有點沉悶了,主要是在我看來這個動機和前面基本沒差啊...也不算是新的反轉吧個人感覺是這個反轉沒啥必要,反而拖了前面輕盈腦洞的節奏,但考慮到這可能是另一個群體的喜好,所以我覺得見仁見智吧。最后我覺得還可以寫一點什么推協往事啦,引入點新人物整點歷史遺留問題,為之后續作造勢一下別問我問什么要這樣,因為我就是這么干的我覺得這樣還是很帶感的
by the way,我很喜歡最后一句話,不知道是不是致敬伊坂幸太郎的。很輕盈。
7、傘的蹤跡 by 崇鈴
好消息:這像福爾摩斯。壞消息:學的是福爾摩斯開場前五行,就是判斷華生從哪里來那段,其他就沒了。這篇太短了,實在是太短了...而且讓我陷入了非常難受的閱讀體驗叫做:這些推理推理是為了什么。你要說找傘吧,那倒也說得通。但問題在于不能真的就只找了把傘啊。雖然是我的審美習慣,但是我覺得還是有點點道理的:日常推理如果謎面是簡單的,那么要么塑造人物,要么驚天謎底。決不能日常的謎面日常的解答,否則和其他動輒連環殺人變態動機的小說比起來,這篇立刻索然無味宛如滿漢全席下的漱口水。對不起學長,瑞的有點狠了...乃至最后“兇手”也沒有推出來是誰,只是劃定了一個范圍(),至少在我看來這樣的推理比較沒勁。再看一眼推理過程,果然我對長鏈條的推理充滿厭惡hhh,草草略過也未能獲得驚天謎底。建議是嚴密邏輯+驚天謎底,這樣會比較符合大眾審美。
最后吐槽一下編輯整合的同學,有點粗糙了。
8、密室里的獎杯 by 驚蟄小賣部
呃啊,蠻可愛的。因為是少兒校園推理,所以我不會苛責詭計的簡單之類的,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撞梗了,如果只是和以前我看過的什么篇目撞梗了那倒也無所謂,但是這篇撞梗的是這部社刊前面的篇目,那我就真的直接暈倒了。我覺得這篇完成了它的使命,可可愛愛的那種。至于設計,更多用在了角色塑造、校園氛圍等,不合我口味但是放在兒童文學刊物還是沒問題的。至于動機,讓我幻視mook日常推理時晨的那篇,也不知道誰先誰后,但是這種牽扯到小朋友和家長的動機大部分也都是這種類型吧。不公不過的一篇。另外,我覺得女老師塑造的非常可愛,師生關系很和諧又溫馨,盡管因為專業原因,我知道現實絕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