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和引用均為原文內容,紅字為重要結論。
殺害三人的兇手是潘之航
大致時間線梳理
2019年4月8日 周一
江珊看到尋寶貼并報名
2019年4月10日 周三
8:10 江珊抵達碼頭
9:10 到達小島
9:30 到達斜坡前
10:30 到達斜坡上面的空地,開始搭建帳篷,生火
12:30 帳篷搭建完畢,煮面
第一晚分配方式:戴學海,肖宵月;孔平,潘之航;關道勛,易空葉;陳茂才,李彥;江珊,聶雨夢
13:00 出發尋寶
共兩隊:孔平、關道勛、李彥、陳茂才、潘之航;由東邊沿海岸步行前進
戴學海、肖宵月、易空葉、江珊、聶雨夢;由西邊沿海岸步行前進
13:26 抵達小島另一頭碰面匯合
22:00 眾人回帳篷睡覺,孔平守夜
接近0點,江珊。聶雨夢睡覺;孔平再看藏寶圖
2019年4月11日 周四
戴學海、易空葉醒
7:40 江珊醒走出帳篷;戴學海、易空葉用礦泉水刷牙洗臉;
之后聶雨夢、潘之航醒
后在斜坡平臺上小樹林發現孔平尸體
晚上帳篷安排:戴學海,肖宵月;潘之航;易空葉,陳茂才;關道勛,李彥;江珊,聶雨夢
2019.4.12 周五
8:30李彥被發現死在海邊
晚上帳篷安排:戴學海,肖宵月;潘之航;易空葉,陳茂才;關道勛;江珊,聶雨夢
2019.4.13 周六
7:00 易空葉被發現死亡
9:00來船
引用 警方還在島上做了地毯式搜索,確定沒有其他人存在于島上。
所以兇手就在上島參與尋寶的這些人中間。
引用 三名死者的DNA均與家屬比對過,確定是其本人,尸體體內均沒有發現藥物痕跡。
推論:死者死亡之前未被迷暈。
疑點①:關于藏寶圖
引用 “那個,我想問問左上角寫了些什么?”江珊拿起她的那份藏寶圖,本來就對繁體字不熟悉的她更是看不清藏寶圖上潦草的筆跡。“上面寫著:日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烏江。盟約不到翌日見,三足兩耳怪橫行。長槍短刀何所懼?力拔山兮氣蓋世。也許是借著頌揚西楚霸王來諷刺抗日戰爭時期那些不為國家出力之人。”
根據藏寶圖上所寫作此詩的時間是在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廿九日午時,也就是1937年8月29日11時至13時,1937年正是全面抗日戰爭開始的時間。而第四句,三足兩耳怪橫行指的極有可能是當時的日軍所騎的單邊摩托車,三足對應三個車輪,而兩耳指的則是兩個后視鏡。當時民眾對于這種事物應當是很新奇的,很少見的,因為日本侵華戰爭,大批的日本人前來在街道上騎著單邊摩托,也就有了怪橫行這三個字(什么?三足兩耳還指鼎?你見過有說鼎怪橫行的嗎,不過也有可能是暗示寶藏是青銅鼎)。而8月共發生過幾件大事:8.13開始的“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事變”;8月14、15、19、24、26日軍轟炸南京;8月21日中蘇于南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8.28日日軍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所以詩中的第三句所說的盟約應當就是指中蘇的《互不侵犯條約》。
引用 上周我回老家收拾房子,在我太爺爺的書桌里找到這個,上面的字跡和太爺爺的筆跡相同
而陳茂才的太爺爺是曾在一個蘇州的名門望族給人當了幾十年的管家,且在1950年左右62歲的時候去世的。那么書寫這張藏寶圖的時候則是在他39歲的時候,而且陳茂才爺爺小時候家里很窮。所以極有可能這張藏寶圖的所記載的百萬之財并非真實的財富或者說這些錢是陳茂才太爺爺當管家的那家人留下的。而且蘇州緊鄰上海,并且南京正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而自“八一三事變”開始,蘇州許多著名藏書樓被毀,所以有沒有可能當時是為了防止藏書被毀而將書藏在島上。
而第一句日寇尖刀袖中藏可能是說日本人對中國圖謀不軌但是一直隱藏著(或者可能是日本人來到了陳茂才太爺爺當管家的人的家中想要逼迫他們交出什么,但是太爺爺的老板卻不從而自殺)
引用 陳茂才還回帳篷里拿出了最原始的藏寶圖,如他所說,“畢方島”三個字下還寫了“百萬之財”。“看這個墨跡,似乎畢方島三個字和其他的字不是同一時期寫的。
推論:極有可能這張地圖并不是指畢方島。畢方島是圓島,并非圖中所畫不規則形狀,但也可能是指畢方島的某個地方。
引用 這艘船的船長是一個年逾60的老頭,正跟陳茂才說著自己家與畢方島頗有淵源,自己的爺爺80多年前就曾經帶人和貨物去畢方島,而快70年前自己的父親也帶了一批人去畢方島,那些人似乎在找什么東西,但是最后無功而返。
推論:船長爺爺在1930年左右去過畢方島埋下了帶去的貨物,10年后船長父親去畢方島尋找東西失敗。而陳茂才太爺爺的藏寶圖書于1937年,所以船長爺爺埋下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是藏寶圖上的內容。如果說當時去埋寶藏的是太爺爺當管家的那家人,那么船長很有可能就是那家人的后代,而后管家(陳茂才太爺爺)畫了藏寶圖(為什么那家人不自己畫?)。船長父親想去找東西結果失敗了,證明他可能也有藏寶圖。
疑點②:關于傳說
引用 李彥從懷里掏出一個黑色小本子,“根據我查到的古籍資料,這個島原本名叫圓島,就是因為形狀近似正圓形而得名。”
根據傳說,此島在明朝萬歷之前還一直被稱為圓島,后因被放火燒島導致全部慘死,而改名畢方島。
引用 萬歷十三年,連云港附近的漁村中有一對夫婦因被指偷竊巨賈而遭到官府緝拿,兩人連夜出海避難,恰逢暴風雨,官府認為那對夫婦應該已經死于海難所以沒有繼續追捕,沒想到一年后兩人從海上平安歸來并且還帶回了不少珠寶首飾。
推論:這對夫婦確實偷竊了巨賈錢財,之后出海躲了一年才回來,而帶回來的珠寶首飾都是被偷的巨賈的,謊稱是神靈的賞賜。所謂的侍奉神靈,島上只有一個小木屋,里面放著一些手工做的生活用品,如何侍奉。
疑點③:關于畢方島
引用 原本以為會是什么珍奇小島,結果放眼望去只有一些市區內都隨處可見的植物。偶爾能看見幾只松鼠、兔子之類的小動物在森林中跑動,但是大型動物沒有見到。
從明朝萬歷14年(1586年)被火燒島一天一夜至今有433年,這其中是否還發生過別的變故不得而知,當時的島上物種應該幾乎全被燒毀,之后應是經過次生演替從而恢復。但島上的物種多樣性很低,若無天敵,那么島上應是大量被餓死的小動物尸體。所以此島可能是后填的,之后引入物種,但從明朝的圓島島上便無任何稀有物種,所以此島可能只是設定上的問題。(松鼠一般生活在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40°N-70°N)引用 2019年4月10日 周三 早上8點10分,江珊緊趕慢趕終于勉強趕到了約定好的碼頭,
引用 在海上航行了大概1小時后,易空葉率先看到了前方有個小島便大喊起來。
推論:2019.4.10早9點10分左右眾人來到畢方島。
引用 在小輪船抵達時的停靠位置,10人被平均分為兩隊,孔平、關道勛、李彥、陳茂才、潘之航一隊,其余五人另一隊,分別從東西兩個不同的方向沿海岸步行前進。大約26分鐘后,10人在小島的另一頭幾乎同時抵達匯合并交換了雙方的結論。
推論:沿海岸線環繞小島一周需要52分鐘。
引用 江珊是與潘之航一組,然而折騰了一個下午她除了從潘之航那里了解到不少島上植物的名稱外什么也沒發現
引用 潘之航則是又高又帥,充滿著書卷氣質,令江珊都有些心動,不過他的口音聽起來不是本地人。
潘之航不是本地人,但卻了解本地植物,一有可能是作為地理學博士的他見多識廣學習過,二有可能是雖不是本地人但在本地生活很久所以了解,三則是他曾經來過這個島所以熟悉。
疑點④:用多的礦泉水
引用 眾人露營時用的鍋碗筷子也都是放在器材堆放的帳篷里,但是有專門隔開并用白布蓋著。旁邊還放著四桶5L的礦泉水桶,都是陳茂才帶來的,大家煮面、清洗鍋碗筷以及早上洗漱時用的都是這些水。江流大概估算了一下,已用水量似乎比眾人在島上應用的水量要多出不少。
引用 基本上每個人都帶了諸如睡袋、毛毯、洗漱用品(牙刷毛巾)、紙筆、衛生紙、礦泉水之類的日常用品。
陳茂才一共帶來了20L的礦泉水供大家生活使用,而且每人都有帶礦泉水,如果要喝水的話應該是用自己帶來的礦泉水喝水。所以礦泉水用在了別的地方。一種可能是用于處理殺害李彥之后留在沙灘上的腳印(沖洗掉);二是給尸體降溫,除了李彥之外,孔平和易空葉的尸體都被燒了,如果想徒手搬焦尸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極大可能是用來給尸體降溫,好讓自己能夠搬運尸體。
疑點⑤:三年前李隋易死亡案件
引用 3年前,孔平收到消息說在西部某偏遠山區里有一處元代墓穴。于是就約上了關道勛、李彥以及聶雨夢的男友李隋易一起前往。
引用 半個月后他們眼看挖掘的差不多了準備離開,可就在下山時遭遇到一頭猛虎的襲擊,他的腳因此摔傷落下了跛腳的毛病。李隋易為了保護弟弟獨自去引開老虎,等他們回到村子找了當獵戶的村民再上山,李隋易已經葬身虎口。
引用 從當時尸檢的結果來看,李隋易確實是遭到了野獸(如老虎)的襲擊才身亡。
推論:3年前是2016年,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陜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西zang自治區、新jiang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市。而中國老虎的種類有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和新jiang虎,其中華南虎和新jiang虎已經在野外絕跡,東北虎在西部并無分布,孟加拉虎分布西zang東南和云南西部地區,印度支那虎分布中國西南地區。所以如果真的是老虎傷人就應是孟加拉虎或印度支那虎。
疑點⑥:燒尸地點
引用 帳篷內有兩桶汽油,一桶只剩2/3,另一桶還是滿的,兩個桶均是10L的容量。兩具焦尸身上以及篝火處殘留有部分汽油痕跡。
汽油一共20L,用掉了大約3.4L,加上篝火燒兩個人是足夠的,何況篝火的直徑差不多有1米多快兩米,足夠放下一個人。所以,兩名死者確實是在篝火堆被燒。至于燒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想模仿之前李彥說的那個傳說——因為貪財而被火焰吞沒,或者兇手是想掩蓋一些什么證據痕跡。至于為什么沒有燒掉李彥,因為李彥是死在海邊的,于是要燒掉不留痕跡則需要搬回坡上用篝火燒,如果在海邊燒很容易造成海水的污染而且引發嚴重的火災,從體力上來說搬一個人回去是很累的,而且留在沙灘的腳印如果不處理大家也會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所以不如直接將尸體留下來,只處理腳印就輕松多了。又或者李彥是自殺或意外死亡那就自然不會燒掉。
疑點⑦:篝火
引用 被石頭圍了一圈的篝火看起來已經熄滅多時,上面似乎有不少沙土
引用 今早最先起床的是易空葉和陳茂才,他們走出帳篷發現篝火里剩余的一些柴禾還在燒著可李彥卻不在附近
引用 易空葉和孔平一樣,也被燒成了焦尸,他的尸體就直接放在了李彥的尸體旁邊。除了已經被沙土覆蓋的篝火以外附近其他地方依然是沒有看到燒過的痕跡。
第一晚和第三晚的篝火都在第二天熄滅了,而且是用沙土覆蓋的,一個擁有野外求生知識的人才會知道森林用火需要用沙土掩埋以防二度燃燒。可李彥被殺害那晚的篝火卻沒有熄滅。根據之前的推論孔平和易空葉都是在篝火堆被用汽油燒尸的,但他們二人是尸體并不是在篝火中被發現,那么如果要移尸,勢必要先滅火,所以他們二人死的那晚篝火被埋了,而且要滅汽油火用土掩埋正是其中一個方法,畢竟野外也不會有人帶滅火器。而李彥卻并不需要,若自殺/意外,自然不會滅火;若是兇手殺人回來,也不需要滅火,因為這次不需要焚尸,更重要的是李彥死在海邊,兇手殺人之后身上也會濕,他需要用篝火烤干,這也就是為什么李彥死的時候篝火中海油剩余的柴在燒,如果他早就死了,柴肯定也燒完了不會有人添加,這極有可能是有人再后來又加的柴。
■孔平被害案件分析引用 死者孔平的背包里有一個完全空白的紙質記事本,但是沒有發現筆。記事本頁數不多,外觀看起來和學生的作業本差不多。
推論:記事本被撕掉了上面記錄的幾張紙,不然頁數不會很少,可能是兇手撕掉的也可能是死者。(燒掉不好么?為啥要撕,撕完還放背包),但是沒有筆。有沒有可能這個本是李彥的筆記本,而后被撕掉之前記錄的關于畢方島的內容和別的,然后放到了孔平的背包里面。
引用 江珊也收起手機,盡量省一些電,現在馬上要到0點了。臨睡前她往帳篷外看了一眼,孔平正坐在篝火旁雙手拿著藏寶圖認真看著,他的身邊除了那團火什么都沒有。
引用 2019年4月11日 周四 早上7點40分,江珊從睡夢中醒來看了一眼手表,還不到8點。“工作日死活睡不醒,一放假起的比誰都早”說的就是她了。但是等她走出帳篷才發現比她起得更早的都有,戴學海和易空葉正在用礦泉水洗臉刷牙
推論:孔平被害是在4月11號0點之后,4月11號早上7點40之前。
引用 兩人靠近焦尸后,原本就刺鼻的焦味越發濃烈,關道勛捂著鼻子瞇著眼慢慢蹲下看了眼焦尸,已經燒的面目全非,根本認不出樣貌來。不過在焦尸的頭旁邊,他看到了一副鏡架有些歪曲了的眼鏡,是孔平的。
根據之后警方檢測DNA三名死者都是本人。根據描述,戴眼鏡的人有孔平和關道勛,所以眼鏡要么是孔平的要么是關道勛的,并沒人覺得關道勛有什么不對勁,所以說關道勛是一直戴著眼鏡的。如果說關道勛有備用眼鏡,那么他就需要一個眼鏡盒來裝,之后查到也可以說是用來裝正在戴著的眼鏡的,那么孔平的眼鏡怎么處理,并沒有發現別的眼鏡。
而且眼鏡鏡架彎曲應該是因為被燒所以才會彎曲,如果是踩到眼鏡是踩不彎鏡架的,只能踩碎鏡片。而尸體旁邊有那么多的樹杈都好端端的放著,地面上也沒有燒過的痕跡,說明尸體是在別的地方被燒之后移尸的,那么眼鏡也應當是一起移過來的,因為死者戴眼鏡,如果現場沒有發現就會很奇怪。
引用 關道勛和易空葉慢慢朝焦尸走去,剛走了沒兩步關道勛就踩到了一個硬物,低頭一看是一把鐵鍬。他拾起鐵鍬,把手上用油性筆寫有易空葉的名字,鐵鍬的鏟子上還有不少血跡。
引用 孔平尸體附近發現的那把鐵鍬因為暴雨的沖刷已經沒有了指紋痕跡以及關道勛所說的血跡,但是比對過后確定與孔平、易空葉后腦傷口一致。而在露營地附近的小樹林里警方還發現了另一把同樣型號的鐵鍬被暴雨沖刷過,上面同樣有易空葉的名字。戴學海表示易空葉確實帶了這兩把鐵鍬來。
引用 兩具焦尸因為尸體燒焦嚴重,后來又被雨淋過,所以無法查出較準確的死亡時間。但是可以十分確定的是兩人都是先被人殺害后才焚尸,且后腦都有被鈍器多次擊打過的痕跡,應當就是死因。
引用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晚上10點,除了營地的篝火,周圍一片黑暗 。
推論:兩名焦尸——孔平和易空葉都是被鐵鍬砸中后腦而死。孔平是在認真研究藏寶圖的時候被殺害。
引用 其余9人回到各自的帳篷,每個帳篷之間距離都較遠,只要不是大喊大叫一般是聽不到別的帳里的聲音。
而從孔平的傷口來看,后腦被砸是偷襲,所以不會發出求救或者很大的聲音,而當時眾人在睡覺,即使有聲音很有可能也沒聽見。
兇手分析:引用 每個人兩兩一組同住一個帳篷,每個帳篷都是同一款式只有一個入口。帳篷分配:戴學海+肖宵月、孔平+潘之航、關道勛+易空葉、陳茂才+李彥、江珊+聶雨夢。剩下一個帳篷專門用來放置器材和工具,防止它們被暴曬。各人的隨身行李都被放進了各自的帳篷里
引用 因為現在易空葉和李彥鬧矛盾,關道勛表示不想和易空葉睡一個帳篷 ,陳茂才只好做和事老和關道勛交換了帳篷,兩人的行李也換了過來。
第一晚僅有潘之航是單獨一人睡;第二晚潘之航、關道勛單獨睡;第三晚潘之航、關道勛、陳茂才單獨睡。帳篷僅有一個入口,如果睡在里側想要出去很難不驚動睡在外側的人,如果睡在外側想出去還是很容易的。
引用 聶雨夢嚴肅表示自己絕對沒有殺孔平,而且自己睡在帳篷內側,這么窄的路口要是進進出出怎么可能不影響到睡在門簾旁邊的江珊。
所以聶雨夢雖然有殺害孔平和李彥的動機(為男友報仇),但是很難在不驚動江珊的情況下殺人,不過聶雨夢也有可能給江珊搞點迷香啥的讓她熟睡之后自己再去殺人。
引用 關道勛表示自己帶來的機器可以檢測附近5米半徑范圍內是否埋有金屬,但是現在連一個大致的范圍都沒有,帶來的兩桶汽油也是有限不能一直用,更何況機器那么重也不可能帶著它滿島跑。
汽油是關道勛帶來的。
引用 關道勛來到潘之航的帳篷拉開簾子朝里面看了一下,確實沒有人,只有放在帳篷內側的兩個背包和的放在外側的一個睡袋,背包分別是孔平和潘之航的。
根據描述,當晚孔平守夜,而潘之航卻睡在外側,正常來說,如果帳篷里之后還有人要進來睡覺,為了不讓對方吵醒自己應該睡在內側,這樣對方之后進來睡覺也只是在外側睡不會經過自己,就不會被吵醒。但是潘之航卻睡在外側,這樣如果孔平回來睡覺就會經過他,很容易被吵醒,還會讓孔平覺得很麻煩,而且背包全部都放在了內側,這樣孔平很有可能沒有誰教的位置,所以潘之航為什么這么做,是否是知道孔平并不會回來睡或者是不能回來睡了。而且潘之航是打著哈欠從帳篷里出來的,說明很可能他昨晚并沒有睡好。而且在李彥尸體被發現的那天早上,潘之航安慰易空葉的時候他自己的臉色和精神也很差,兩個黑眼圈還很明顯。說明他這個晚上也沒睡好覺,連選兩個晚上都沒睡好覺很奇怪,莫非有失眠癥,這樣的話他應該會清楚發生了什么或者說他就是兇手,因為連夜處理尸體所以沒睡好覺。而且結合之前孔平的記事本,也只有他有時間而且不會被人察覺的撕掉記事本的內容,再把記事本放回孔平的背包里面。但是考慮到帳篷的結構,無論是進去或是出來都極有可能會驚擾到同一帳篷的人,因為整理三次的夜間情況,連續三晚都獨處的人只有潘。
所以,殺害孔平、李彥、易空葉的兇手就是潘之航
案發經過:
當晚孔平守夜,一直在看藏寶圖,而后兇手出現用鐵鍬砸死了孔平,然后利用汽油焚燒尸體,之后埋土滅火,將孔平的尸體和他的眼鏡轉移到小樹林,讓大家懷疑是傳說殺人。
■李彥被害案件分析
疑點①:失蹤的手機
引用 電子設備方面綜合多方口供確定除了孔平沒有帶手機外每人都只攜帶了一部手機,且都是3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機。易空葉的手機可能已經被燒掉,而李彥的手機下落不明,島上沒信號也撥打不通。其他人的手機則都在各自的身上。
引用 篝火中還有疑似燒毀的一部手機殘骸。
所以被燒毀的手機要么是易空葉的要么是李彥的。而李彥的身體上有搏斗的痕跡,且指甲里找到一些泥沙,加上李彥手機的丟失,所以李彥不會是自殺也不會是意外,自殺和意外都不會導致手機的丟失和身上搏斗的痕跡,更何況是在海岸邊那么淺的水里死掉。結論:李彥是他殺。
疑點②:李彥的筆記本
引用 李彥從懷里掏出一個黑色小本子,“根據我查到的古籍資料,這個島原本名叫圓島,就是因為形狀近似正圓形而得名。”
引用 隨身的行李方面,李彥和易空葉額外攜帶了書籍(李彥還有一個保溫杯)
在開始的時候,李彥曾拿出來過一個黑色本子,但是在李彥死后他的行李里面并沒有發現,而李彥尸體上也沒有發現,很有可能是被兇手拿走了,更有可能是已經被燒掉了。
疑點③:消失的腳印
引用 沙灘上只有一串腳印從森林與沙灘交界處一直延伸到那人的位置。江珊并非專業人士,可是也能看出腳印是左腳深右腳淺,這是只有跛腳的李彥才會留下的腳印。而李彥身材較矮,腳(鞋碼)比一般成年男性的小,其他人不可能偽造出如此自然的腳印。
推論:腳印確實是李彥的。那么兇手的腳印是如何消失的,兇手不可能憑空殺害了李彥,可是沙灘上卻只有李彥的腳印沒有兇手的。
引用 沙灘上李彥留下的腳印以及昨天眾人過去的腳印似乎因為一整天海浪的拍打以及海風的吹拂,已經沒了大半。只有兩塊昨天從森林里搬來的大石頭還距離海岸線一米多,那是江珊托戴學海和易空葉一起幫她搬的,目的是為了之后警察能直接確定李彥尸體的位置。
引用 船只掉頭往回開去,臨走前江珊又看了一眼那兩塊石頭,海水已經逐漸靠近它們
推論:石頭的位置李彥尸體的位置,李彥在12號死的時候應當是退潮的時候,不然腳印不會一直延伸到他尸體旁邊, 之后漲潮導致后來腳印被沖掉,而后又退潮導致石頭與海岸曉距離一米多,隨后漲潮。所以從李彥尸體被發現漲潮兩次,符合漲潮規律,這里面不存在造假。
引用 眾人露營時用的鍋碗筷子也都是放在器材堆放的帳篷里,但是有專門隔開并用白布蓋著。旁邊還放著四桶5L的礦泉水桶,都是陳茂才帶來的,大家煮面、清洗鍋碗筷以及早上洗漱時用的都是這些水。江流大概估算了一下,已用水量似乎比眾人在島上應用的水量要多出不少。
引用 基本上每個人都帶了諸如睡袋、毛毯、洗漱用品(牙刷毛巾)、紙筆、衛生紙、礦泉水之類的日常用品。
陳茂才一共帶來了20L的礦泉水供大家生活使用,而且每人都有帶礦泉水,如果要喝水的話應該是用自己帶來的礦泉水喝水。所以兇手有沒有可能利用礦泉水沖掉自己的腳印呢?兇手在殺完人之后回到帳篷拿礦泉水沖掉自己留在沙灘的腳印(倒著走),之后再回到帳篷把礦泉水放回原處。
引用 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位于整個島的正中央,是一個近似圓形的“平臺”,高出地面約20米。“平臺”除了剛剛上來的斜坡外沒有其他可以供人上下的通道,雖然平臺周圍被下方的樹木環繞,但是這些樹普遍不高,想借助樹離開“平臺”也是不可能的。要是直接跳下去,非死即傷。
所以兇手想要離開和回到平臺必須走斜坡,而這條斜坡在他們上去的時候折騰了一小時所有人和物才都來到坡上,那么也就是說如果只一個人不帶行李的話用不上一小時,畢竟大家帶了很多器械,如果去掉拿器械浪費掉的時間,一個人上下坡用的時間會縮短不少,而李彥的死亡時間是在4月12日的凌晨3點到6點,而李彥的尸體是在4月12日早上8點30分被發現。所以兇手完全有時間在完成用礦泉水沖腳印的手法。(也可以倒著走用沙子埋腳印)至于為什么不埋掉/沖掉李彥的腳印,是為了讓大家認為李彥是自殺或者是意外死亡的。
案發經過:
李彥一直想要找到寶藏,當晚很可能是他發現了什么,于是去海邊尋寶。而此時他不知道自己的身后跟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潘之航,他一直密切關注著每個人,希望他們不能發現寶藏。當晚潘之航可能是想要殺害李彥的時候,發現李彥下了坡或者是他發現李彥下了坡之后才跟上去,于是一路尾隨來到了海邊,在沙灘上殺害了李彥,然后處理掉自己的腳印,拿走李彥身上的筆記本和手機,之后假裝和大家一起發現李彥。
或者當晚潘之航跟李彥說自己發現了寶藏,引領李彥來到海邊,然后殺害李彥,不過李彥應該不傻,大晚上的有個人跟他說:跟我走,我帶你找寶藏。他就真的去而不懷疑。或者他拿著孔平的筆記本說里面有發現所以李彥才跟著去,之后回來燒掉了紙(為啥不連筆記本一起燒)
至于李彥的手機很可能被潘之航直接扔進了海里,畢竟是在海邊殺人,順手的事情;或者沒時間處理直接留在了身上,在之后回去暈船的時候趁機扔掉,結果自己差點gg。
■易空葉被害案件分析
疑點①:消失的書籍
引用 易空葉的背包里僅放著一本名為《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下)》的書籍,卻不見《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上)》。他到書店買了這兩冊書,上冊里主要介紹了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北博物館、湖南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五座博物館的三個重點館藏以及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下冊則是南京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山西博物院。
引用 4月12日晚上與易空葉一個帳篷的陳茂才表示當晚11點多時他睡著剛不久,易空葉就進帳篷吵到了他并從背包里拿走了一本書,但陳茂才沒有注意是哪一本
之前分析過陳茂才太爺爺在蘇州大戶人家當管家,與蘇州在1937年有關的在這書里只有南京和上海。而且在調查中所有人的行李都檢查了,但是沒發現這本書,很有可能被燒掉了,也有可能是放在了島上的某個角落,但是警方后來調查會搜山,所以如果是兇手拿到書燒掉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不過為什么選擇燒掉而不是放回包里面,如果不燒掉就不會被發現,很有可能是因為易空葉是跟陳茂才一個帳篷,兇手怕被發現所以只能燒掉;如果是死者易空葉自己他沒有理由燒掉書;或者這只是一個意外,兇手殺害易空葉的時候不小心燒到了書。
疑點②:鐵鍬
根據戴學海的口供,我們知道易空葉帶來了兩把鐵鍬,目的應該是為了挖埋藏的寶藏,結果卻被自己帶來的鐵鍬殺害了。至于兇手使用鐵鍬的原因,應該是這是比較方便拿而且很好用的武器,可能一開始兇手還想利用這個鐵鍬來讓易空葉背殺人的黑鍋,結果后來易空葉可能發現了什么導致兇手share恩。
案發經過:
易空葉在11點的時候從自己背包里面拿出了書翻看,因為好基友戴學海的事情,易空葉此刻也想找到寶藏。而一直關注著他的潘之航不能容忍有人知道寶藏,于是潘之航悄悄拿來鐵鍬將易空葉殺死,用同樣的手法燒尸,并將易空葉所查閱的書一起燒掉。由于書是易空葉從帳篷背包拿的,潘之航之前并沒看見過不知道有下冊,所以他以為燒掉此書其他人就不會知道有這本書更不會知道內容,便無從破解藏寶圖。至于易空葉的手機很有可能是在這個時候被燒掉了。
■殺人動機:防止寶藏落入他人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