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34:33
兇手是關道勛
嫌疑點:1.在第一夜和易空葉是一個帳篷,最有可能拿到易空葉的鐵鍬
              2.兩個死者都是幾年前和關以前一起尋寶的隊友

兩種死法:
1.對于孔和易,死法都是先用鐵鍬砸擊后腦,再澆上汽油放到火堆里,然后拖入樹林中。再將第一晚和第三晚的火澆滅。
這也解釋了
引用
眾人露營時用的鍋碗筷子也都是放在器材堆放的帳篷里,但是有專門隔開并用白布蓋著。旁邊還放著四桶5L的礦泉水桶,都是陳茂才帶來的,大家煮面、清洗鍋碗筷以及早上洗漱時用的都是這些水。江流大概估算了一下,已用水量似乎比眾人在島上應用的水量要多出不少。

關于汽油,
引用
關道勛表示自己帶來的機器可以檢測附近5米半徑范圍內是否埋有金屬,但是現在連一個大致的范圍都沒有,帶來的兩桶汽油也是有限不能一直用,更何況機器那么重也不可能帶著它滿島跑。易空葉更是發出靈魂拷問,如果寶藏埋藏的很深超過5米怎么辦。

從此來看,小隊沒有使用機器,自然也不會用到汽油。
引用
帳篷內有兩桶汽油,一桶只剩2/3,另一桶還是滿的,兩個桶均是10L的容量。兩具焦尸身上以及篝火處殘留有部分汽油痕跡。篝火中還有疑似燒毀的一部手機殘骸。

可是汽油被用掉了3L多,這些汽油完全可以將人燒到焦尸的程度。
關于孔平的動機,可能他們在以前的尋寶中有過分歧,或者有私吞寶物的情況,關就將孔平殺害獨吞寶物。
引用
孔平和關道勛就算只看外貌也能看出年紀較大,但他們都不是肥頭大耳的中年男人形象,反而是都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樣子,關道勛甚至留了一些長發在腦后扎了一個發髻像極了修道之人。他們兩人沒有跟其他人多聊,一起去了船尾的甲板不知在做些什么。

這里也寫到,兩人不知道在說什么,可能就是獨吞寶藏的合作。
關于易空葉,兩人在討論發現寶物應該怎么做時出現了分歧,其次,關也只能殺了易空葉,這樣會符合島的傳說,嫌疑也會減小。

2.殺李彥的動機:關道勛表示不想和易空葉睡一個帳篷 ,陳茂才只好做和事老和關道勛交換了帳篷,兩人的行李也換了過來。這里換過來之后應該是兩人發生矛盾,不錯的話就是當年李彥哥哥死亡這件事。
李彥的死亡方式:關把李彥叫去沙灘上,發生打斗后將其溺死,然后把他的手機丟入了大海中。
為什么會沒有腳印呢
關讓李彥到沙灘上去等他,而關則從坡上下來后從樹林另一邊繞了過來,當時其他人發現李彥后并沒有到另一邊查看,所以沒有發現關的腳印。關是從沙灘到海水邊緣的那個地方走過來,海浪拍打在沙灘上,也將關的腳印帶走了。

關于寶藏,藏寶圖很像島上的平臺和斜坡,將地圖倒過來,藏寶地點就在露營地。
但是并沒有寶藏。
第一,以前也有人來過并未發現寶藏。
第二,
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烏江。盟約不到翌日見,三足兩耳怪橫行。長槍短刀何所懼?力拔山兮氣蓋世
我的理解是一個手下背叛了他的將軍,做了漢奸,最后將軍沒能盼來援軍或者別的什么,手下沒有遵守將軍給他的命令,最后將軍自殺殉國了
而這份藏寶圖是一個約定,將有志之人集結在一起,就好比百萬之財一樣。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38:40
寶藏  根據明朝傳說,那里極有可能有一個古墓,入口和潮汐有關,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兔子繁殖速度很快,可島上只有少量松鼠和兔子,說明和潮汐和海風有關。根據陳的太爺爺留下的藏寶圖上的詩句,這位管家所在的大戶人家很可能是盜墓賊或者當年傳說中夫婦的后代,他們知道古墓的位置,然后在日軍占領蘇州前,和同伴將物資運出來,其中可能有財物槍炮之類。
       兇手應該是潘,他和孔在同一個帳篷,不會驚醒其他人,殺后兩個的時候也是因為他已經一個人一個帳篷了,所以不會驚醒別人。他在快登陸時拿出手機,應該是看時間,而不是看信號。江蘇那邊每個市口音都不太一樣,他又是外地口音,很可能是蘇州那戶人家的后代,他是地理博士有兩個解釋,第一,他本來就知道這里的地形,需要一個身份掩護,第二,他確實是地理博士,靠自己推理具體位置。他最后應該是想洗脫自己的嫌疑,偽裝受害者,因為要嫁禍那個肖,那個肖是博物館講解員,還有很多額外的方便面,也有為男友的動機。用易的第一把工具打孔平應該是順手拿,用易的第二把是轉移注意力。銷毀手機可能是死者拍了照片。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38:44 | 2019-8-15 19:56編輯
本題中的三起兇殺案,我們認為兇手都是潘之。
要鎖定兇手,我們先對嫌疑人進行了排除:
根據備注“本題兇手僅一人”,我們首先排除了三名死者孔平、李彥和易空葉。雖然燒焦的尸體存在偽造死亡的可能性,但是因為 “三名死者的DNA均與家屬比對過,確定是其本人”,而每日死亡人數和尋寶小隊人數一一對應,排除了有死者假死后殺害其他人的情況。

其次排除陳茂才。陳茂才多次表現出膽小害怕的狀態,不似作偽,且所有行動符合一個尋寶過程中突遭兇案想盡快離開的心態,加之“本題不存在敘述性詭計”,我們認為陳茂才可以排除兇手嫌疑。

之后排除情侶戴學海和肖宵月。肖宵月身為女性,要徒手敲死或溺死三個青壯年男性,并將焦尸從篝火搬運到森林,體能上較為困難。而戴學海和易空葉是好基友,二人雖然爭吵但在易空葉死前已經和好,戴學海和肖宵月都不存在必須殺死易空葉的動機。此外,情侶夜間同住一帳篷,假如其中一人出去殺人,另一人很難不被驚動,由于本題“不存在合謀”,排除了二人互相遮掩的可能。

聶雨夢的嫌疑排除和肖宵月類似,雖然她的動機最明顯,但女性很難獨立完成這三起案件。此外題中明確提到她睡在帳篷內側,如果出入要不驚動江珊,除非江珊服用藥物昏迷。然而題中江珊并無迷藥癥狀,且假如聶雨夢隨身攜帶迷藥,身為女性要殺死男性,下迷藥是最保險的,而三名死者“體內均沒有發現藥物痕跡”,同時在島上所有人的飲食都是大鍋煮的泡面和大桶的礦泉水,只對江珊下藥也是很困難的。

余下的兩位嫌疑人,就只有關道勛和潘之航。關道勛后兩夜都是獨自在帳篷中,第一夜沒有明確說是睡在帳篷內側還是外側,不能排除睡在外側進出帳篷不影響易空葉的可能性;而潘之航三晚都是獨自在帳篷中。
但是這二者的殺人動機都非常不明確,為了在這二者間確定最終兇手,我們先分析了本案的一個重要道具:藏寶圖。

與藏寶圖相關的兩個時間點最先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藏寶圖題詩的落款日期是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而制作藏寶圖的陳茂才太爺爺去世是在大約1950年。非常巧合的是,這兩個時間點剛好和船長所說的“自己的爺爺80多年前就曾經帶人和貨物去畢方島,而快70年前自己的父親也帶了一批人去畢方島,那些人似乎在找什么東西,但是最后無功而返”這兩個時間點相合。不難推測這里的故事是太爺爺于1937年帶人前往畢方島藏匿寶藏,而1950年有人去尋找時,卻因為太爺爺已經過世,無人能解讀藏寶圖的信息而一無所獲。
[/color]藏寶圖的題詩中,最明顯的一個提示是[color=#0000ff]“三足兩耳”,這一詞明確指向“鼎”這一古董。“1937年藏匿青銅鼎”這一關鍵詞,很快讓本偵探團想到了一個民國傳奇故事:蘇州名門潘氏,1937年將家中收藏的大盂、大克兩鼎埋藏在地下以躲避日軍搜刮,而后潘家家主潘達于老夫人于1951年主動將這兩個青銅鼎和其他收藏上交給國家。
如果這兩個年份和藏鼎找鼎的相同還只是巧合,太爺爺又恰巧就是在“蘇州的什么名門望族”做管家、而易空葉消失的《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上)》中包含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恰巧分別是大盂、大克兩鼎的現存地,恐怕就不能用單純的巧合來解釋了。
真相呼之欲出:潘之航正是蘇州潘氏的后人

本題中畢方島傳說中提到“連云港的漁村”,“第二天一早他們三人出發,中午就來到了圓島”,說明本題背景故事的發生正是在連云港附近,位于蘇北,而潘之航“口音聽起來不是本地人”,蘇州是蘇南口音,也正符合這一推測。

基于這一推測,潘之航的殺人動機也漸漸浮現:
潘家管家陳老太爺于1937年奉命攜帶一部分潘家藏品前往畢方島藏匿以躲避日軍之禍,陳老太爺一生對此守口如瓶,即使生活窮苦潦倒也從未動過國寶的心思,直到1950年突然去世,都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這批寶藏所在,這批寶藏也確實撐得起“百萬之財”四個字。1951年潘家藏品上交國家時曾派人根據藏寶圖線索來尋找,但由于唯一知情的陳老太爺已經過世,遍尋不見只得無功而返。
2019年,身為潘家后人的潘之航在網上看到畢方島的尋寶召集,果斷加入,沒想到上島后發現這個尋寶小隊名為尋寶,實際其中包含了數個盜墓分子,一心想要販賣寶藏據為己有。潘之航說服不了盜墓派,如果真的發現了寶藏以一人之力也不可能阻止他們帶走寶藏,反而可能給自己招來不幸(從分配帳篷可以看出,孔方、關道勛、李彥三個原本就認識的人卻未同住,而是最大限度地拆開來和其他人同住,恐怕正是為了監視其他人有沒有找到寶藏線索并先下手為強);島上沒有信號無法立刻報警,下島后一旦寶藏流入黑市一切都來不及了,為了阻止盜墓分子,潘之航無奈之下只得下了殺手。

至于藏寶圖之謎,最大的謎團其實就是藏寶圖上的地形與畢方島完全不同。但是結合題中借李彥之死多次暗示的線索“漲潮退潮”,這一謎團就不難解釋了:漲潮時,潮高超過某個值后,畢方島露出水面的地形都是近似圓形的,而退潮時,潮高低于某個值,某些區域會露出水面,形成藏寶圖中的地形
結合這一推理,再加之“陳先生的太爺爺是民國時期的人,能識字已經是不容易,想必寫不出什么高深莫測的意思來”,我們對藏寶圖上的題詩進行了簡單的猜(硬)測(編):
日寇尖刀袖中藏:尖刀指的是藏寶圖右下角形似刀尖的那一塊小島,可能是某個路標或入口,而這個小島平時是被隱藏起來的;
霸王自刎于烏江:要尋找這一寶藏,要前往江(海)岸邊;
盟約不到翌日見: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見這個小島;
三足兩耳怪橫行:這樣才能找到我們藏的鼎;
長槍短刀何所懼,力拔山兮氣蓋世:日軍的槍炮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們利用的是大自然的山海的力量。

在確(編)定(造)了動機之后,潘之航的嫌疑直線上升,再加之他三晚都是獨自在帳篷中,非常具有作案的可能性。

4月10日(初六)晚,與潘之航同帳篷的孔平值夜。此時帳篷里只有潘一人,他可以自由行動不用擔心是否會被其他人察覺
孔拿著筆記本寫寫畫畫,又因為“平臺視野很好”,在凌晨退潮水位下降時,發現了島嶼地形的變化,以及藏寶圖的指向。
在孔震驚詫異走神的時候,潘從裝備帳篷拿了鐵鍬,從背后將孔平敲死。在這個襲擊方向中,孔平面朝地下栽倒時眼鏡飛了出去,才導致尸體發現時找到了“一副鏡架有些歪曲了的眼鏡,是孔平的”,眼鏡是孔平栽倒時飛出去受到撞擊,所以鏡架歪曲,同時因為眼鏡在孔平死時離開了尸體,所以才沒被焚燒。
潘一方面想燒掉孔平在寫寫畫畫時推算留下的線索,所以將筆記本燒掉以毀滅線索,另一方面,如果要將孔平血淋淋的尸體拖走又很容易留下痕跡,于是想起畢方傳說的他,用汽油縱火,在篝火就地燒尸后,用沙土掩蓋篝火,再講被燒焦失去水分,比較好移動的尸體棄尸森林。而后來孔平背包里之所以只發現了空白本子沒有筆,就是因為筆和另外一個筆記本一起被燒掉了。

411日(初七)晚,李彥值夜。我們查看了連云港的潮汐表(如下圖):

初六至初八這幾天,潮水在凌晨5:00-6:00左右達到最低。正好與李彥推測的死亡時間“4月12日的凌晨3點到6點”重合。
守夜的李彥很可能在凌晨400左右潮水開始退下后,站在“視野很好的平臺”上發現了島的地形在逐漸變化,越發趨近藏寶圖上的地形。他激動之下,獨自一人往海邊走去。而潘之航由于前一晚殺人焚尸一夜未睡,加之精神緊張,這時因為過度疲憊不小心睡著了,當他醒來時,才發現李彥已經幾乎獨自一人走下坡道了。
根據他們第一天“帶著裝備走上坡道大約花了1小時”,這時再追上去殺人,運回篝火焚尸,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一定會被早起的人發現,潘之航不得不放棄“畢方詛咒殺人”的手法。后來“而在露營地附近的小樹林里警方還發現了另一把同樣型號的鐵鍬被暴雨沖刷過,上面同樣有易空葉的名字”這把鐵鍬很可能就是潘原先準備好打算殺害李彥的兇器,卻因為計劃臨時變動而被遺留在了小樹林里。
他從裝備帳篷中拎上了一桶礦泉水,由于李彥腿腳不方便,斜坡又非?;ň臁?/font>在搬運尸體下坡時差點打滑”),這一段路走得很慢,后來發現的證據中,“腳印是左腳深右腳淺,這是只有跛腳的李彥才會留下的腳印。而李彥身材較矮,腳(鞋碼)比一般成年男性的小,其他人不可能偽造出如此自然的腳印”也印證了留下這組腳印的確實是李彥。潘之航追下斜坡和森林,離李彥的腳印稍微繞行了一段距離,追到海岸邊把李彥溺死在海中。由于繞行和海岸線的形狀,他無法像殺死孔平一樣從背后一擊致命,一定會被李彥發現,在溺死李彥的過程中二者進行了搏斗,造成了李彥“口鼻和指甲中的泥沙和搏斗痕跡”。
之后他把尸體稍微拖回岸邊一些,后來用于確定李彥尸體位置的石頭“只有兩塊昨天從森林里搬來的大石頭還距離海岸線一米多”,也印證了李彥的尸體距離海岸線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潘的操作目的就在于,使眾人早上發現尸體時尸體不至于被漲潮的海水淹沒,同時也隱藏漲潮退潮這一線索。
然后再按自己原路返回,用礦泉水沖刷沙灘,隱藏自己的腳印。根據發現李彥尸體轉天的情形,“沙灘上李彥留下的腳印以及昨天眾人過去的腳印似乎因為一整天海浪的拍打以及海風的吹拂,已經沒了大半”,那么,當晚沿著海岸線的腳印和拖行尸體的痕跡,在經歷了比普通海浪拍打和海風吹拂更加能夠磨滅痕跡的漲潮后就,會被海水自動沖刷掉,造成了現場只有死者的腳印,以及“已用水量比眾人在島上的應用水量多出了不少”。
第二天白天潘之航“臉色和精神也很差,兩個黑眼圈還很明顯”也說明了他前一夜沒有正常睡覺,而是出去做什么了。

4月12日晚,易空葉值夜。
易受蘇州啟發想到了潘家的事,找出了《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上)》,對大盂鼎和大克鼎的館藏地和來源等信息進行確認,被潘發現。
潘一方面覺得易能夠想到這兩個鼎的來歷,很可能已經發現他和潘家的關系知道他是兇手;另一方面易當天和缺錢要用寶藏換錢的好基友戴和好,潘認為易如果知道了寶藏的位置,很有可能會為了幫助自己的朋友解決經濟困境而選擇將寶貝倒賣。此外,之前潘殺死孔平和準備殺死李彥,都是使用或者打算使用易空葉帶來的鐵鍬,他懷疑易空葉已經發現了鐵鍬的消失,也很可能會懷疑自己。
因此,當晚在易空葉守夜時,為了防止他發現寶藏的秘密,獨自一個人住一間帳篷,不會被其他人發現行蹤的潘,再次仿照殺死孔的步驟,再次用鐵鍬從背后偷襲,將易空葉殺死,并且同樣將可以作為線索的《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上)》,同時毀掉了他的手機。

回程船上,剩下的人都沒有發現寶藏的秘密,島上發生了兇案后活著的人回到岸上一定會報警,警方一定會第一時間上島,到時寶藏就安全了,潘之航自覺任務已經完成,自己又罪孽深重,平常人看到外面風浪極大很危險,都會選擇留在船里不出去,而潘卻看到因為風浪巨大不舒服的兩個人之后,選擇“看到后就跑出了船艙到甲板上抓著欄桿往海里吐起來”,就是想借此故意松手想墜海自殺,掩埋所有的真相,沒想到撞到船尾護欄,留下一命。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0:26
畢方島之謎:畢方島得名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其形狀長得像畢方鳥。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個島在一天的漲潮落潮中,落潮為畢方鳥形,漲潮為圓形,藏寶圖是根據落潮時的島來完成的。寶貝是一個鼎與這個鼎一個系列的在博物館中。

第一起案件,孔平一案,兇手是潘之航。案件經過:在第一晚,潘之航因為不放心孔平,所以在晚上通過帳篷的縫隙偷偷觀察孔平的一舉一動,孔平發現火小了于是去撿柴火,潘之航從帳篷出來翻開了孔平放著的記事本。作為學地理的人他很快就懂了什么意思,發現孔平已經發現了寶藏的位置和寶藏是什么,確定了這個寶物應該交給國家,但是想到了如果孔平帶大家找到了寶藏,那么就有一群人就會威脅他們這些想把寶藏交給博物館的人,所以就拿出了易空葉的鐵鏟,趁著孔平撿樹枝的時候,從后面拍死了(連續拍)孔平(筆掉了),然后將其帶回篝火處,加上汽油來燒尸體,最后燒完后再還回斜坡。后來把他的記事本的記錄的紙撕掉了,然后把本子放回原位。

第二案,李彥一案,兇手依然是藩之航。李彥在之前想到了這個島的秘密,想要去確定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看一看是什么寶貝,于是在凌晨(拿完柴火后)帶著鏟子去了那里并且挖出來了寶貝……藩之航因為睡的不好所以在第二天早早起來,卻發現李彥不見了,他很快就感覺到李彥去找寶藏的位置了,果然在原來寶藏的埋葬處發現他,然后和他起了爭執,打倒了他,并溺死了李彥,然后對自己的腳印進行用鏟子進行了填埋處理。后李彥被海水沖上岸,手機也被沖沒了。

第三案,易空葉一案,兇手可能還是潘之航。易空葉為了不讓戴學海消沉,想到了去幫戴學海找到寶藏,然后把它變成真金白銀來解決戴學海危機,易空葉想到了島嶼的秘密,而且也知道了鼎到底是哪個鼎,可以賣大錢(準備拍照發給戴學海叫他下次一起來挖)。當他像昨天李彥一樣成功挖到寶藏后,易空葉興奮地翻開隨身攜帶的書,說這個鼎是和(某某)博物館的(某某)鼎配套的(某某)鼎(博物館那個被日軍搶去后還給中國,另一個就在這里(抱歉我沒有買書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出題人銷售鬼才?。S捎谂酥较褡蛱煲粯影l現了易空葉的消失,于是像昨天一樣去找他。他看到易空葉專心的把寶藏和書籍做對比,鏟子扔在了一邊,于是撿起鏟子,趁著這時偷襲易空葉至死,然后把他放進鼎中,從帳篷拿來汽油(用廢棄的礦泉水瓶來裝),燒其尸體,把他的尸體放在海邊。到時候再上報國家。和昨天一樣他清理了自己來的腳?。ú贿^這次先用海水洗了鏟子的血跡),但事實證明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風雨已經將腳印弄沒了。

殺人動機:不滿于這些人對寶物的貪圖,想要安全的讓寶物到國家手里面。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3:41 | 2019-8-15 19:59編輯
兇手就在除了三名死者以外的七個人當中。


一、        為何守夜的孔平、李彥、易空葉被殺
我們可以看到被害的孔平、李彥、易空葉是三天守夜的人,他們都在守夜的期間被殺害。那么兇手為什么專挑守夜的人殺害呢?這三個人不是一個陣營,不可能是陣營之爭起殺端。易空葉和孔平李彥之前也不認識沒什么交集。我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因為守夜的人發現了這座島的秘密。
我們知道大海有漲潮退潮,每天有潮汐規律。根據李彥所講【一直到萬歷十三年,連云港附近的漁村中有一對夫婦因被指偷竊巨賈而遭到官府緝拿】畢方島是在連云港附近,而這一行人花了一個小時從市區到畢方島,可以認為他們所在城市是連云港(或者距離連云港非常近的城市)。那么畢方島和連云港應該屬于同一片海域,潮汐規律應該相同。根據我們查到的連云港的潮汐表(見附圖),連云港基本是每天兩次漲潮兩次落潮,而且兩次落潮的潮高也不一樣,會有一次極大落潮,即潮水達到最低點。我們還具體查了2019年4月10號到4月13號的連云港的潮汐時間表(見附圖),可以看到這四天內,潮汐最低點發生的時間(全部用24小時制)和潮高等等數據總結如下(從圖片讀出的可能有一點誤差,但是誤差不大基本可以忽略):
            潮高低于1米時間段   最低潮時間     最低潮高      兩個低潮潮高差距
4月10號     02:00-04:15        03:28           77cm             50cm
4月11號     03:00-05:00        04:00           80cm             76cm
4月12號     04:15-05:15        04:50           90cm             80cm
4月13號     05:58-06:05        06:00           99cm             80cm

我們可以看到,4月10號-13號之間每天雖然有兩次低潮,但是兩次低潮的潮高差異在50cm-80cm之間,而且每天最低潮潮高都是低于1米,次低潮潮高都在1.2米以上。潮高低于1米發生的時間都在凌晨,而且每天都在推遲,4月10號是凌晨2:00,11號凌晨3點,12號凌晨4點15分,13號凌晨5:58分。相應的每天漲潮的時間也是在推遲的。

題目中也有一處描述印證了我們查到的海水漲潮規律:
【2019年4月12日 周五 早上8點30分   沒想到剛走出森林,遠遠就瞧見似乎有個人在岸邊的海水里(船只??奎c附近),沙灘上只有一串腳印從森林與沙灘交界處一直延伸到那人的位置?!?br />
【2019年4月13日  
沙灘上李彥留下的腳印以及昨天眾人過去的腳印似乎因為一整天海浪的拍打以及海風的吹拂,已經沒了大半。只有兩塊昨天從森林里搬來的大石頭還距離海岸線一米多,那是江珊托戴學海和易空葉一起幫她搬的,目的是為了之后警察能直接確定李彥尸體的位置。
到了9點還未下起雨,而那艘來時的小輪船已經抵達。船只掉頭往回開去,臨走前江珊又看了一眼那兩塊石頭,海水已經逐漸靠近它們?!?br />
4月12日8點半左右李彥的尸體處在在淺水里。13日9點海水才接近標記李彥尸體位置的石頭。這和我們剛才說的漲潮一天比一天推遲是符合的。


綜上,在整個白天潮高保持在1.2米以上,潮高低于1米發生在凌晨2:00-6:00間。
地理當中一個基本知識是,我們看到的海島形狀跟它露出海面多少有關系。當海水退下去時,海島的巖石會有更多露出海面,那么此時海島的形狀就會和原來看到的不一樣。

根據記錄從明代時候這個小島就叫圓島,而眾人所看到的也的確是圓形的島。這座島后來改名叫畢方島,而且僅此一個畢方島別無同名的島。但是陳茂才所持畢方島的地圖顯示的形狀和圓島完全不同。我們認為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畢方島只有在潮高低于某個臨界值的時候,與它相連的其它巖石部分才會顯露出海面,才呈現陳茂才地圖上的形狀,而其他時間由于海水的淹沒,只能看到圓形島嶼部分。

白天到夜里睡覺前眾人看到的都是圓形島嶼,沒有變化,因此認為這期間海水潮高都沒有達到我們所說的臨界值,在這整個時間段內,潮高最低是1.2米左右。而根據潮汐表,在凌晨海水潮高會達到最低,可以到1米以下,我們認為很可能這就是讓島嶼顯示真實形狀的臨界值(當然理論上只要低于1.2米就可以,考慮到海水的波動性,1米線更加隱蔽)。而且在10-12號晚上低于1米線的時間持續在1小時以上。

因此守夜的人有足夠的時間有機會發現這一點。由于營地在20米高的坡上,視野非常好,能俯瞰整個島。10號-12號晚一直都是晴天,晚上有月光和星光。借助月光的照亮,海面反射的光線和陸地是不一樣的,因此人可以看清楚島嶼的形狀。凌晨時分守夜人在篝火邊待的無聊,自然會在空地上走走,俯瞰四周的環境,他們就會發現島嶼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和白天看到的不一樣,而是變得接近于陳茂才的地圖。那么他們就會發現藏寶的位置所在。而這就是他們被殺的原因,兇手知道他們發現了地圖的秘密,為了不泄露出去就殺了他們。當然這里有個隱含的前提條件就是,兇手也要知道島嶼形狀的秘密。


二、        誰有嫌疑

前面我們說過,由于本題兇手僅一人,不存在合謀,而且警方還在島上做了地毯式搜索,確定沒有其他人存在于島上,因此這三起案件的兇手就在除了三名死者以外的七個人當中。

我們來看一下住宿表:

第一晚:
戴學海+肖宵月
孔平(死亡)+潘之航
關道勛+易空葉
陳茂才+李彥
江珊+聶雨夢
剩下一個帳篷專門用來放置器材和工具。

第二晚:
戴學海+肖宵月
潘之航
陳茂才+易空葉
關道勛+李彥(死亡)
江珊+聶雨夢

第三晚:
戴學海+肖宵月
潘之航
陳茂才+易空葉(死亡)
關道勛
江珊+聶雨夢


我們可以看到潘之航在整個三晚都是一個人?。ǖ谝惶焖〉目灼绞匾梗Y果死了)。另一個人關道勛在后兩晚是一個人?。ǖ诙硭〉睦顝┧懒耍?。

關于帳篷的描述:
【其余9人回到各自的帳篷,每個帳篷之間距離都較遠,只要不是大喊大叫一般是聽不到別的帳里的聲音?!?br /> 【聶雨夢嚴肅表示自己絕對沒有殺孔平,而且自己睡在帳篷內側,這么窄的路口要是進進出出怎么可能不影響到睡在門簾旁邊的江珊?!?br /> 【江珊回到自己帳篷拿了毛巾和牙刷,還不小心吵醒了聶雨夢?!?br /> 【4月12日晚上與易空葉一個帳篷的陳茂才表示當晚11點多時他睡著剛不久,易空葉就進帳篷吵到了他并從背包里拿走了一本書,但陳茂才沒有注意是哪一本】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帳篷都是同一款式只有一個入口,兩個人住時,很容易吵到對方,而且睡里面的人不吵到外面的人離開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睡外面的人,進出帳篷也隨時可能吵到睡里面的人。因此兩個人同住時,要出去作案被同伴發現的可能性很大。而即使兇手是睡外面的那個,連續三晚出去作案不被同伴發現也是很難的。因此按照這種可能性的嫌疑排序,作案可能性從大到?。?br /> 1、        潘之航
2、        關道勛
   3、戴學海,肖宵月,陳茂才,江珊,聶雨夢

關道勛的話,第一晚跟易空葉住,假如他僥幸避免吵醒易空葉去作案了,第二晚是他新同伴李彥守夜,他相當于一個人住,第三晚他完全是一個人住。似乎作案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但是我們知道:

【因為現在易空葉和李彥鬧矛盾,關道勛表示不想和易空葉睡一個帳篷 ,陳茂才只好做和事老和關道勛交換了帳篷,兩人的行李也換了過來。
黑夜再次來臨,李彥因為易空葉的嘲諷氣不過于是主動表示自己今晚守夜,以此證明根本不存在詛咒。】
關道勛第二天提出了要換帳篷,跟李彥一起住。而李彥是在這之后提出要守夜。關道勛事先不知道李彥要守夜。那么這就出現問題了,如果關道勛是兇手,他第一晚溜出去成功了,為何第二晚要換人住,換了人他能不能住靠外面的鋪位,同伴會不會被吵醒都成了未知數,會有更大的風險。因此突然換同伴這件事對于兇手來說不合理。從這一點,關道勛是兇手的可能性降低了。


從成員加入尋寶的動機上看:

尋寶小隊人物介紹:
陳茂才:男,30歲,某公司推銷員,尋寶發起人。
孔平:男,38歲,古董商。
戴學海:男,25歲,歷史專業研究生。
易空葉:男,25歲,歷史專業研究生。
李彥:男,35歲,隨意茶館老板,精通古文。
關道勛:男,40歲,資深尋寶專家。
潘之航:男,28歲,地理學博士。
江珊:女,27歲,尋寶專家(實際是報社小記者)。
聶雨夢:女,32歲,尋寶專家,精通易經八卦。
肖宵月:女,25歲,博物館講解員,戴學海女友。


出去陳茂才是找到祖上的藏寶圖,是尋寶發起人。關道勛是尋寶專家,而且盜過墓。這兩位對寶藏有興趣之外。
聶是想為男友的死尋找真相。戴是家里急需要錢,而且根據肖的說法,不是需要錢他對尋寶并沒興趣。肖對寶藏也沒興趣,是陪男朋友尋寶。這三位都是另有原因。
只有潘之航這個人,作為一個地理學博士,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動機來尋寶。他在尋寶過程中一直站在把寶藏交給國家的立場上,似乎也不是自己想要寶物。那么他加入尋寶隊,應該是有更深的原因。這個原因我們再“寶藏之謎“部分會講。

我們注意到潘之航身份——地理學博士。他在地理方面的造詣應該非常深了。那么海島的形狀跟露出海面的部分有關這種基礎知識對他來說是小兒科。相比于其他幾個人,他在這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在大家迷惑海島和陳茂才地圖形狀不一樣的時候,他應該已經預判到這一點了。然后大家去周圍勘察時,他考察了島周圍的情況(可能有島的地勢海水的流動,說不定他來之前還對連云港和畢方島海域做過了解)等等,結合他的專業知識。表面裝作一無所獲的樣子,其實心里已經有數了,就等晚上驗證自己的推測。潘之航滿足我們前面說的,兇手要知道島嶼形狀的秘密這一條件。

并且我們注意到潘之航的一些表現:
大家在討論島形狀問題的時候,身為專家的潘之航對島的形狀沒有發表意見。以他的知識他完全應該想到是海平面造成的差別,但是他沒有說。

【潘之航打著哈欠從帳篷里出來,他環顧四周問到:“咦,孔先生呢?”】
大家剛一起床都是忙著洗漱,之后才注意到孔平不見了。他才出來就問孔平顯得很刻意。

【潘之航拍拍他的肩讓他不要放在心上,但其實他自己的臉色和精神也很差,兩個黑眼圈還很明顯?!?br /> 按說他晚上都沒有守夜,卻黑眼圈很重,這表明他熬夜了。

以上種種,從獨自住宿的便利性,知道海島形狀變化的原因,加入尋寶隊的動機,和一些細節上來看,都指向潘之航是最大的嫌疑人。



三、        寶藏的秘密

  【日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烏江。盟約不到翌日見,三足兩耳怪橫行。長槍短刀何所懼?力拔山兮氣蓋世。】
我們首先來看這首詩,其中一句三足兩耳怪橫行。三足兩耳讓人想起古代的青銅鼎。詩中多處提到項羽,項羽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就是霸王舉鼎。因此這首詩暗示跟鼎有關。
【易空葉的背包里僅放著一本名為《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下)》的書籍,卻不見《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上)》。】
易空葉帶的書我們查過,也是以介紹青銅鼎為主的。易空葉死前去拿這本書,他應該是發現了寶藏的秘密。(此處不詳述,易空葉之死部分再說。)


【在我太爺爺的書桌里找到這個,上面的字跡和太爺爺的筆跡相同,應該是他老人家留下的吧?!薄?br /> 【解放前好像在一個大戶人家給人當管家】
    【 “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是蘇州的什么名門望族吧,在那家干了幾十年。不過建國后這種地主階級多半都被‘打倒’了?!?br /> “蘇州……”易空葉反復念叨著?!?br /> 我們可以看到,陳茂才太爺爺曾經是蘇州名門的管家。而蘇州名門我們查到一家:

【青銅器的出現,拉開了巍巍中華文明發展史。青銅器中的代表——鼎,在古代更是被視為立國的重器,政權的象征。蘇州望族潘氏老宅曾收藏祖傳的西周青銅器大盂鼎、大克鼎。此兩鼎與現存臺灣的毛公鼎并稱“海內三寶”。
抗戰期間,為躲過日軍劫掠,潘氏后人在所居院落中秘密藏鼎護鼎。新中國成立后,潘氏后人潘達于又主動捐鼎,讓國寶重歸國家和人民。其護寶愛國的事跡和精神,成為永載史冊的一段佳話?!?br />
蘇州潘家在盧溝橋事變后保護收藏了兩個著名的大鼎,這兩個鼎價值非凡。
而根據寫詩的時間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正式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后。
因此根據以上線索可以知道,寶藏就是潘家收藏的這兩個鼎,為了保護鼎,轉移到畢方島上藏起來。陳的太爺爺是管家,參與了此事畫下了地圖,留待日后來找。他們應該是夜里埋的鼎,因此盡管畫圖時間是午時,畫出的地形仍然是夜里看到的地形。

【這艘船的船長是一個年逾60的老頭,正跟陳茂才說著自己家與畢方島頗有淵源,自己的爺爺80多年前就曾經帶人和貨物去畢方島,而快70年前自己的父親也帶了一批人去畢方島,那些人似乎在找什么東西,但是最后無功而返?!?br /> 該船長的也有有可能是當年運鼎的船家。這些參與過的人,都想再尋獲這些鼎。

【潘之航則是又高又帥,充滿著書卷氣質】
潘之航姓潘,因此他跟潘家應該有某種關系,我們推測他就是潘家的后人。這就能解釋他為什么要來尋寶,他是為了潘家的鼎而來。因此當他看到有人發現了海島形狀或者寶藏的秘密時,他為了守住寶藏,有足夠的動機殺人。

【一派由易空葉、潘之航、陳茂才組成,主張什么也不做安靜的等兩天后的船?!?br /> 這也解釋了他主張不繼續尋寶的原因,因為他不希望有人找到寶藏。

四、        三起案件還原
前面我們分析了動機和作案可能性都指向潘之航,因此我們認為潘之航就是三起案件的兇手。
接下來我們一一還原他作案的過程。
1、孔平之死
【很快在小樹林里大家發現了慘不忍睹的一幕。
一具焦尸。
除了陳茂才嚇得躲在遠處外其他男人都發揚著紳士精神站到了最前方護著,盡量避免讓女生們直視焦尸。關道勛和易空葉慢慢朝焦尸走去,剛走了沒兩步關道勛就踩到了一個硬物,低頭一看是一把鐵鍬。他拾起鐵鍬,把手上用油性筆寫有易空葉的名字,鐵鍬的鏟子上還有不少血跡。
兩人靠近焦尸后,原本就刺鼻的焦味越發濃烈,關道勛捂著鼻子瞇著眼慢慢蹲下看了眼焦尸,已經燒的面目全非,根本認不出樣貌來。不過在焦尸的頭旁邊,他看到了一副鏡架有些歪曲了的眼鏡,是孔平的。
他拿起眼鏡和易空葉對視了一下,隨后兩人回到其他人身邊。
“是老孔……?”李彥眉頭緊鎖。
“應該是吧,這里除了我們沒有別的人,還有這副眼鏡……”關道勛拿起孔平的眼鏡給大家看。沒人敢觸碰焦尸,大家一起返回了露營地。】
【孔平尸體附近發現的那把鐵鍬因為暴雨的沖刷已經沒有了指紋痕跡以及關道勛所說的血跡,但是比對過后確定與孔平、易空葉后腦傷口一致。】
【但是可以十分確定的是兩人都是先被人殺害后才焚尸,且后腦都有被鈍器多次擊打過的痕跡,應當就是死因?!?br /> 【而孔平就是第一夜的守夜人,他說自己經常熬夜,夜深人靜時能靜下心思考事情,說不定還能破解藏寶圖?!?br /> 孔平是第一天晚上守夜者。
當天夜里孔平在守夜。潘之航也沒睡,等著凌晨看島嶼的形狀變化是否跟自己想的一樣。他悄悄溜出帳篷偷看。由于帳篷之間離得遠,其他人聽不見聲音,他可以放心行動。結果他看到退潮后海島的形狀時,孔平也看到了,孔平的驚訝引起他的注意??灼經]有帶手機的習慣。事后警察在孔包里找到了空本子,卻沒有筆。說明筆當時應該在孔平身上,孔平看到島的真實形狀,就開始對照圓島的圖在上面做標記,以待后面尋寶。潘知道孔是個貪婪的人,他找到寶藏一定會據為己有,因此潘去放器械的帳篷拿了易空葉的鏟子(器械是大家一起搬的,潘身高體壯自然是主力,有什么工具他非常清楚),襲擊了孔平,打他后腦致死,然后為了跟畢方島傳說聯系起來,他想到火燒尸體。他把尸體放到篝火里,拿了一些汽油澆在上面加速燃燒。包括孔的地圖和筆也燒了。燒的差不多了,潘用沙土熄滅篝火。
(【被石頭圍了一圈的篝火看起來已經熄滅多時,上面似乎有不少沙土。】這句也說明火熄滅的時間很早。對應了凌晨兇手作案時間。)
此時他想要移尸到小樹林,拖延尸體發現時間。為了減少身上留下的痕跡,我們猜測他可能脫下外衣,背著尸體丟到小樹林,兇器鏟子也扔在那里。然后回來用礦泉水清洗身上的痕跡(汽油之類的)。再換上衣服,回到帳篷裝作沒事發生。
第二天他再出來裝模作樣的尋找孔平。經過第一次殺人以后,潘已經開始提防守夜的人了。因為他知道守夜人就應該會發現小島的秘密。

3、        李彥之死

李彥之死:
李彥是三個死者中唯一死亡時間比較容易確定的,為4月12日陵城3點-6點。李彥是溺死,當天早上8點30分尸體在他們到達畢芳島時船只??课恢玫暮K斜话l現。李彥的口鼻中均發現了泥沙,指甲里也找到一些泥沙,說明是在淺海溺死,發現尸體的位置基本就是案發現場。李彥身上還有一些搏斗的痕跡,說明兇手要比李彥體格健壯一些。但是平臺到海邊的距離并不近,單是穿過平臺下的樹林到海邊就要20多分鐘,李彥為什么要跑到海邊來呢?根據查到的4月12日連云港潮汐表,潮高低于1米的時間段為4:15-5:15,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前后畢方島會呈現出藏寶圖中的形狀,而這段時間正是在李彥遇害的時間段之內。所以不難想象,4:15前后,站在平臺高處的李彥憑借微弱的光線發現遠處的海岸線似乎在發生變化,于是他終于醒悟藏寶圖中畢方島藏寶圖為什么是那個形狀,于是他獨自一人前往了海邊,只是他不知道,此時他已經被人跟蹤。但奇怪的是,案發現場只留下一串腳印,而且看起來確實是坡腳的李彥留下的。那兇手是如何不留痕跡的行兇殺人呢?雖然案發現場沒有發現其他腳印,但兇手完全可以從其他距離船只??课恢幂^遠的地方去海邊,穿過沙灘走到海水里,然后沿海岸線接近李彥,行兇殺人之后,再原路返回,返回途中倒退著將自己的足跡抹掉即可。由于行兇時基本處于潮高最低時間,海邊濕沙上的痕跡很快就會被慢慢漲上來的潮水沖刷干凈,而干沙的腳印比較容易被抹去不留痕跡。另外,兇手可能利用營地的空礦泉水瓶子,裝上海水,一邊倒退一邊用水沖腳印。

4、        易空葉之死
易空葉是第三天的守夜者。易空葉在當天白天的時候,聽陳茂才說到蘇州名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本來就是學歷史的,又看了《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這兩本書。當天守夜的時候,他忽然想到上面介紹的青銅鼎,有蘇州潘家的收藏。就回帳篷拿出來看。然后等到凌晨的時候,海潮退去,易空葉也發現了海島形狀的問題,他不但知道藏寶位置,還知道寶藏是什么。他可能利用手機拍下海島照片。面對巨額的寶藏,易空葉或許心動了。然而他不知道潘之航一直沒睡,就是為了提防他知道寶藏的秘密。不過就算他不心動,潘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為了杜絕隱患,潘繼續下手殺人,他去拿了易空葉的另一把鏟子,然后用殺孔平同樣的手法,拍死易空葉再燒尸。這次把可能存有海島照片的易空葉的手機還有易空葉的書也燒了,杜絕一切可能泄露寶藏秘密的事物。然后繼續脫去衣服,移尸到李彥旁邊,再用礦泉水清理身上痕跡。之后回到帳篷裝作沒事。
關道勛帶來的機器根本沒用上,汽油應該也是沒用上,而一桶燒了三分之一的汽油,都是潘之航兩次燒尸用掉的。少掉的礦泉水也是他清理身上痕跡時用掉的。


潘之航不惜殺人想護住潘家的鼎,這是可以肯定的。至于潘之航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兩種可能,
我們猜測作為潘家的后人,他可能是想守護這兩個鼎,交給國家。而尋寶的人過于貪婪,必須除掉他們。否則一旦消息被大家知道他寡不敵眾。
另一種可能是,他自己想占有這兩個鼎,因此把其他覬覦者給除掉。


五、畢方島改名之謎
畢方島原來叫圓島在明代大火之后改名畢方島,我們推測可能是大火在夜里照亮了島嶼,漁民發現島嶼的形狀像畢方鳥(像鶴的樣子),而陳茂才爺爺的地圖形狀確實像鶴,加上該島失火,因此漁民認為是畢方鳥作怪,從而得名畢方島。

2019-8-15 19:47 上傳

4月10號潮汐

2019-8-15 19:48 上傳

2019-8-15 19:48 上傳

4月13號潮汐

2019-8-15 19:48 上傳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3:57
兇手是潘之航。
0被害人的共性:均是在夜間守夜時被殺害,通讀全文可以發現,所有人的過去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找到寶藏,而誰去守夜可以說每晚的隨機性都很強,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兇手的目標,兇手也不會傻到殺掉每一個守夜的人將他們的死偽造為詛咒,那么兇手殺人的目的只能是因為共同的目標,即寶藏。
1原文陳茂才一看到江珊馬上拉著她上了船,嘴里還一直埋怨她怎么遲到了。陳茂才似乎對這里很熟悉。
分析:陳茂才是一個非常守時的人,且他肯定提前來過島上,只不過憑他自己的能力無法找出寶藏在哪,因此只能找許多擅長尋寶的高手來進行幫忙。
2這個島根本不是圖上畫的不規則形狀?!崩顝膽牙锾统鲆粋€黑色小本子,“根據我查到的古籍資料,這個島原本名叫圓島,就是因為形狀近似正圓形而得名?!?br /> 分析:在0中,提到了兇手殺人的動機是寶藏,而他們尋寶最大的問題是島的形狀是圓的,并非地圖記載的樣子,因此無法找到埋藏寶藏的位置,那么是否是夜間守夜的人在無意間發現了寶藏的位置?眾人所在的平臺是高處,可以看到海岸線的形狀,如果是晚上守夜的人遇到了漲潮,導致海岸線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得知了寶藏的秘密,從而被兇手殺人滅口呢?
3沒想到一年后兩人從海上平安歸來并且還帶回了不少珠寶首飾?;饎蓍_始變化,變成了一道直通天際的火柱,那三人嚇壞了急忙想坐船逃離,但是那道火柱卻向他們移動最終將三人連同船只吞沒。島上的火在燒了一天一夜后因為后來的暴雨而熄滅。
分析:火龍卷推測為火山爆發,因為火山口附近會產生鉆石,之前帶回去的珠寶首飾可能就是他們在火山口附近找到的鉆石,而其他人來了之后正好遇到了火山爆發。
4日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烏江。盟約不到翌日見,三足兩耳怪橫行。長槍短刀何所懼?氣拔山兮力蓋世。
分析:每一句都與鼎有關,那么寶藏可能也是鼎。
5關道勛和易空葉慢慢朝焦尸走去,剛走了沒兩步關道勛就踩到了一個硬物,低頭一看是一把鐵鍬。他拾起鐵鍬,把手上用油性筆寫有易空葉的名字,鐵鍬的鏟子上還有不少血跡。篝火的直徑差不多有1米多快兩米,如果真是把人放到這里燒的確是放得下的。先被人殺害后才焚尸,且后腦都有被鈍器多次擊打過的痕跡,應當就是死因。帳篷內有兩桶汽油,一桶只剩2/3,另一桶還是滿的,兩個桶均是10L的容量。兩具焦尸身上以及篝火處殘留有部分汽油痕跡。篝火中還有疑似燒毀的一部手機殘骸。
分析:兇手是先去放器具的帳篷拿了易空葉的鐵鍬然后從后面襲擊打倒了死者,然后連續攻擊致死,再將死者放去篝火上焚燒偽造為畢方的詛咒,手機的殘骸就是兇手搬運尸體是留下的,但篝火畢竟火力不是很大,把人燒到面目全非也比較困難,因此兇手用了油助燃,待燒的差不多了,再用水減小火勢將尸體轉移去小樹林中。

插播:關于兇手的排除:
之前分析兇手殺人是因為他們守夜時發現了海島的地形變化知道了寶藏的地點,那說明兇手早已知道了這件事,可是他卻沒有去尋寶,說明兇手并不想讓人找到寶藏,因此選擇繼續尋寶派的人可以排除,霄肖月因為男友搖擺不定可以排除,江珊是偵探,聶因為睡在江珊里側,不會出去不引發江珊注意排除,因此兇手可能是易空葉、潘之航、陳茂才,而陳茂才是活動的發起人,排除,易空葉是死者,因此兇手只能是潘之航。

6李彥獨自一人坐在篝火旁看書,海浪聲一直在耳邊回響。李彥的尸體則溫和不少,他趴在水里任憑波濤的海浪將其淹沒也無法再醒來。沙灘上只有一串腳印從森林與沙灘交界處一直延伸到那人的位置。其他人不可能偽造出如此自然的腳印。在江珊已經叮囑過的情況下,兩名警員特意穿上了防滑的鞋子,卻還是在搬運尸體下坡時差點打滑。
分析:李彥聽到了海浪的聲音,且他的尸體是被淹在水里的,沙灘上的腳印也在浪潮的拍打下變得模糊不清,那么不難推測這個島是有漲潮和退潮的,正是晚上退潮時露出了海島的全貌,李彥發現了這個,便想去一探究竟,但是被兇手跟過來被兇手放倒淹死,兇手原本也是想像之前一樣用鐵鍬打死他焚燒,可是應該是來晚了,他已經下去了,于是兇手只能追下去,為了不留下自己的腳印,他只要從其他地方的沙灘走到海岸線的位置,然后再沿著海岸線走到死者所在的位置即可。因為搬運尸體非常困難,所以兇手沒法將尸體搬回去焚燒。
7易空葉和孔平一樣,也被燒成了焦尸,他的尸體就直接放在了李彥的尸體旁邊。除了已經被沙土覆蓋的篝火以外附近其他地方依然是沒有看到燒過的痕跡。不管是人為還是詛咒,眾人在這里已經連一刻都不想多呆。而在露營地附近的小樹林里警方還發現了另一把同樣型號的鐵鍬被暴雨沖刷過,上面同樣有易空葉的名字。
分析:和第一個案子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用的易空葉帶來的另一把鐵鍬。
8潘之航還因此嘔吐不止,看到他嘔吐出來的酸水,江珊和肖宵月也捂起了嘴有點控制不住自己。潘之航看到后就跑出了船艙到甲板上抓著欄桿往海里吐起來,直到只剩下干嘔。他抬起頭,讓雨水猛烈的拍打在自己臉上。不知是手滑了還是船只這會兒顛簸的太厲害,他抓著欄桿的雙手突然松開,人剎那間就滑向了船尾。
分析:連續晚上殺人精神壓力太大太累啦,體力消耗殆盡了。
9易空葉的背包里僅放著一本名為《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下)》的書籍,卻不見《中國博物館青銅館藏介紹(上)》。他到書店買了這兩冊書,上冊里主要介紹了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北博物館、湖南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五座博物館的三個重點館藏以及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下冊則是南京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山西博物院。
分析:這可能就是寶藏的重點了吧。。。根據大量的百度知識。。。如圖。。。。大概這個兇手潘之航他們潘家的財收藏寶的古鼎就埋在這里吧,但是呢不想被人發現挖出來,就殺死了所有發現寶藏秘密,即島嶼真正地形的人。。。
補充:潘之航拍拍他的肩讓他不要放在心上,但其實他自己的臉色和精神也很差,兩個黑眼圈還很明顯。
分析:通宵殺人導致休息不足睡眠不足黑眼圈明顯。

2019-8-15 19:44 上傳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4:48 | 2019-8-15 19:58編輯
我們的推理,開始了。
兇手是潘之航〖地理學博士〗。
第一起孔平案手法
兇手以知道寶藏為誘餌誘騙孔平去坡上的小樹林,兩人拿起鐵鍬去挖寶藏。潘之航趁其不備用鐵鍬將他砸死,眼鏡掉落在一邊。利用畢方島的傳說,兇手去裝工具的帳篷拿出汽油和水,在孔平死亡的地方倒水,使其積水,再使用汽油將孔平尸體點燃,見水快燒沒了,就撲滅,這樣周圍沒有燒灼的痕跡,而孔平已經焦了。其次,孔平在守夜的時候一直在思考寶藏的問題,在他的本子上有記錄,兇手和他探討留下自己痕跡。所以在殺害孔平之后,其上的筆記被兇手撕毀,一并燒毀。
第二起李彥案手法
兇手告知李彥島嶼其實有部分島嶼沉沒在水底,誘騙李彥去海邊確認。到海邊之后,兇手與之相搏,最后成功將李彥壓入水底,李彥溺水身亡。其后,其后兇手倒著走回去,手上拿著樹枝將腳印抹去。
第三起易空葉案手法
兇手同樣用探討寶藏的方法,(期間,讓易空葉拿書,與寶藏有關)趁其不備,用鐵鍬將其打死,不夠這此作者選擇先將易空葉放在篝火里燒,再將其取出,拖到和孔平一樣的地方,放置。易空葉的死亡不是兇手有意為之,而是為了圓謊。讓傳說掩蓋真相。
關于藏寶圖和地圖不符的猜想:在某個漲潮時分,畢方島會呈現出藏寶圖的樣子。而那次漲潮的時間藏在詩里,孔平與李彥被害就是因為他們解出或者看到了。
關于藏寶圖,寶藏上面的項羽早年和叔父在江蘇一帶起義,陳茂才的太爺爺正是為江蘇一有錢人家管家。三足兩耳為鼎。

關于兇手,推測為潘之航。在三起案件中只有他的帳篷一直只有他一人住。其次,在歸航的時候,他故意放手大致摔傷,是因為在犯罪時摔倒,頭上有傷導致的。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5:27 | 2019-8-15 19:47編輯
兇手是潘之航

還是從動機出發。
貫通全文,動機要么是為了寶藏,要么是聶雨夢為男友報仇。
而易空葉的死可以排除聶雨夢的嫌疑。
那么動機就只能是為了寶藏了。
可以預料到,三個晚上,三個守夜的人,先后發現了寶藏的秘密,于是兇手將他們殘忍殺害了。

兇手很可能是已經知道了寶藏的秘密,但是為了獨享(或者是要守護寶藏),選擇了隱忍,沒有告訴大家。
那么毫無疑問,在第一夜孔平死掉之后,兇手肯定會主張什么也不做安靜的等兩天后的船。
因此兇手是易空葉、潘之航、陳茂才三人之一。易空葉用他的死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陳茂才作為一個“外行人”,沒有可能提前發現寶藏的秘密,基本排除嫌疑。
引用
一派由易空葉、潘之航、陳茂才組成,主張什么也不做安靜的等兩天后的船。

聶雨夢表示陳茂才也和江珊一樣是個外行人,他出的那些考核題多半是孔平他們幫他出的。
那么兇手就只能是潘之航了。

此外還有一個地方可以鎖定潘之航是兇手。
那就是他地理學博士的身份。
第二夜,李彥死在了海灘上,且現場僅有他自己的腳印。
結合文中幾處出現的海浪潮汐情況,可以判斷兇手是利用夜間的漲潮隱去了腳印。
引用
李彥的尸體則溫和不少,他趴在水里任憑波濤的海浪將其淹沒也無法再醒來。

只有兩塊昨天從森林里搬來的大石頭還距離海岸線一米多,那是江珊托戴學海和易空葉一起幫她搬的,目的是為了之后警察能直接確定李彥尸體的位置。

船只掉頭往回開去,臨走前江珊又看了一眼那兩塊石頭,海水已經逐漸靠近它們,但好在石頭底部是平的應該不會被海浪沖到別處。
而能夠熟練掌握潮汐時間的,只有潘之航。


再就是所有人都是兩兩一頂帳篷,主要出去行兇,就有被身邊人發現的可能。
也只有潘之航,連續三個晚上都是一個人住,不用擔心被人發現。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6:49
貝克街大賽第五題《畢方島之謎》解答:
三起案件的真兇是:潘之航
動機:知道了寶藏的地點,想私吞寶藏。

1.第一起案件
首先根據原文【帳篷分配:戴學海+肖宵月、孔平+潘之航、關道勛+易空葉、陳茂才+李彥、江珊+聶雨夢?!克栽诘谝黄鸢讣兄挥幸粋€人有最大可能的就是潘之航,因為第一起案件的死者是孔平,孔平如果是守夜的話,那么獨自一個人在帳篷的就只有潘之航。再根據原文【聶雨夢嚴肅表示自己絕對沒有殺孔平,而且自己睡在帳篷內側,這么窄的路口要是進進出出怎么可能不影響到睡在門簾旁邊的江珊?!窟@么一來兇手應該不是聶雨萌,首先我們要明白兇手為什么要殺害第一個死者,我個人認為動機應該是寶藏,但是如果兇手不知道寶藏的地點,應該不會殺害死者。所以兇手一定是已經知道寶藏的地點才會殺害死者。那么可能是死者已經發現了寶藏的什么才會導致兇手會殺他。
再根據原文【另一名被焚尸的死者孔平的背包里有一個完全空白的紙質記事本,但是沒有發現筆。記事本頁數不多,外觀看起來和學生的作業本差不多?!亢汀舅捌痂F鍬,把手上用油性筆寫有易空葉的名字,鐵鍬的鏟子上還有不少血跡?!咳绻勒弑嘲锩嬗袀€記事本但是如果沒有筆的話,你拿這個筆記本必然沒什么用處,所以應該是兇手拿了死者的筆,然后在自己的作案工具寫上“易空葉”這三字我覺得這樣就不對,首先的話,寫字不需要用油性筆,所以這個兇器必然是易空葉的鐵階,也就是說兇手用筆有其它用處或者這個筆記本本身就不是死者的,再或者這個筆記本上面有關于寶藏的事情,死者肯定發現了地圖的秘密。兇手看見之后就消去了死者上的內容。

還原第一案的作案過程:兇手拿了另一個帳篷的鐵鏟去砸死死者,并在篝火上燒死死者(灑了汽油)再拖到小樹林里。

2.第二起案件
根據原文【另一派以李彥、關道勛、戴學海組成,主張繼續尋寶。】其實我覺得如果說兇手已經知道寶藏地點,應該不會主動去尋找寶藏。再加上如果說關去殺了盜墓案的那幾個人,警方必然會調查這件事,那么這樣做將有根本沒有什么好處,所以關不可能是兇手。
原文【 但是戴學海卻給了一個相反的回答?!胺凑€要過兩天才來,在那之前我們不也沒事做嗎?”“學海你……”易空葉甩開同學的手臂,將其推倒在地。怒氣沖沖的將懷里的半瓶礦泉水一飲而盡發泄心中的不快。】如果學海是兇手,他不會執著于去尋找寶藏。所以兇手應該不是戴學海,然后根據我推理我們發現陳茂才應該也不是兇手,因為他是寶藏的發起人,他這是殺了這些人也沒什么好處,而且如果他發現了寶藏是什么?那么何必再去找人和招人呢,而且在第一案的時候只有潘之航有充分的作案空間。接下來,肖宵月應該也不是兇手,從原文【死亡時間是在4月12日的凌晨3點到6點,死因如江珊所推測的那樣是溺死??诒侵芯l現了泥沙,與發現尸體附近的沙子成分一致。從尸體指甲里找到一些泥沙,推測是掙扎時留下的,身上還有一些搏斗過的痕跡?!靠梢缘贸鰞词峙c死者進行了一個搏斗,我覺得作為女生的話可能性不大。

我們發現案發現場的時候,腳印就只有死者的,而且死者的腳不好,所以不可能會偽裝出腳印。因此可以判斷死者是自己去海邊的,然后有一個大膽的推測:

作案還原:兇手尾隨死者,然后去沙灘的另一邊,從地圖上來看可以去沙灘的另一邊,由于案發的時候直接所有人發現的案發現場并沒有調查后面的地方,所以兇手應該是避免腳印被發現,去了沙灘另一邊再通過海再游過來,然后跟死者發生搏斗,把死者給殺死,最后再郵回來,然后再從后面的沙灘到斜坡回到帳篷。

3.第三起案件

死者應該是發現什么,我覺得這個跟蘇州離不開關系,首先應該自己本身是一個歷史研究生,然后從文中可以得知他的太爺爺等那個豪門是蘇州的,而在丟失的那本書中,有一個上海博物館恰巧算是蘇州的一部分領域,可能有關寶物的一些資料。所以死者突然想到了并拿出書想查一些資料。而現在這本書卻沒有找到說明很有可能被兇手給毀了或者藏起來了。也就說那個上海博物館里面的故事,可能有關于這次寶藏的。因為按地點來看,蘇州跟上海是關系最近的(查閱了百度資料)。

還原作案:
死者拿書想查閱資料,不料被兇手給發現了,然后用了第二個鐵鏟打死了死者,然后將汽油灑到死者身上在用了與第一案相同的手法進行火燒。

至于【篝火中還有疑似燒毀的一部手機殘骸】,可能手機里有藏著寶藏的線索,或者是兇手在燒死者之時手機不小心燒毀的。至于這手機的主人應該就是易空葉。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有關于水,兇手應該也是用了水,因為【已用水量似乎比眾人在島上應用的水量要多出不少?!?,其實我在第二案有一種可能,死者為什么要去海邊?可能是發現了寶藏,但是有可能是被兇手故意拖移到那,我覺得不像是被海水弄死的,可能是用礦泉水給溺死的,但是從打斗痕跡來看,又不像是礦泉水,有可能是在海邊用礦泉水溺死的。當然這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猜想,至于水到底是干什么,其實還是不明白。

結合之前的推理和作案還原,所以是真兇就是潘之航。

4.寶藏之謎
根據文中傳說結合百度資料。
畢方鳥是上古傳說中的火災之兆。
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只有一條腿,和一只翅膀,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
畢方不吃谷物、吞吃火焰,據說畢方的出現預示著大火。
如藏寶圖所畫的圖,有三角符號的一邊正如畢方鳥的頭部,而另一邊就是畢方鳥的單腿,藏寶圖上寶藏的位置則是畢方鳥身上的紅點。
過了很久,畢方島上遍布著森林,原本有著的畢方鳥圖案的尾部和畢方鳥一半的身體也被森林覆蓋。
可藏寶的位置依然在那里,也就是在那一片森林中,埋藏著寶藏。

而我認為作為地理學博士的人可能已經察覺到張地圖與自己所畫的地圖有想法了。也就是說那個時候也有可能那個時候發現了什么。

還有一點就是這張地圖上的墨跡這個畢方島可能一開始根本沒有寫,要是出自于不同時期的,有可能這地圖本來就是假的。或者就是寶藏本身就不在這座島上。當然這種可能性比較低。

題外話:
這題真的是盡力了,只能說壓軸題真的有些難。
匿名
| 發表于 2019-8-15 19:46:56 | 2019-8-15 19:59編輯
紅色為重要推論藍色為引用原文,黑色為推理闡述,()括號內容為補充
一、兇手是潘之航
排除:在殺人焚尸時,如果是兩個人住一個帳篷,其中一個人起夜,另一個人必定會有所動靜,而在第一晚時只有潘是一個人睡,第二晚有潘和關單獨睡。潘一直都有單人空間
備注:4. 本題兇手僅一人,不存在合謀。
李彥死因和死亡時間則容易確定的多,死亡時間是在4月12日的凌晨3點到6點,死因如江珊所推測的那樣是溺死??诒侵芯l現了泥沙,與發現尸體附近的沙子成分一致。從尸體指甲里找到一些泥沙,推測是掙扎時留下的,身上還有一些搏斗過的痕跡。三名死者的DNA均與家屬比對過,確定是其本人,尸體體內均沒有發現藥物痕跡。

有搏斗的痕跡(成年女性很難通過搏斗打倒成年男性)而且尸體內部沒有發現藥物痕跡, 所以排除女性作案可能。
1.帳篷內有兩桶汽油,一桶只剩2/3,另一桶還是滿的,兩個桶均是10L的容量。兩具焦尸身上以及篝火處殘留有部分汽油痕跡。篝火中還有疑似燒毀的一部手機殘骸。
2.電子設備方面綜合多方口供確定除了孔平沒有帶手機外每人都只攜帶了一部手機,且都是3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機。易空葉的手機可能已經被燒掉,而李彥的手機下落不明,島上沒信號也撥打不通。其他人的手機則都在各自的身上。

火篝中的手機是易空葉的,李彥的手機下落不明
眾人露營時用的鍋碗筷子也都是放在器材堆放的帳篷里,但是有專門隔開并用白布蓋著。旁邊還放著四桶5L的礦泉水桶,都是陳茂才帶來的,大家煮面、清洗鍋碗筷以及早上洗漱時用的都是這些水。江流大概估算了一下,已用水量似乎比眾人在島上應用的水量要多出不少。
沙灘上只有一串腳印從森林與沙灘交界處一直延伸到那人的位置。
江珊并非專業人士,可是也能看出腳印是左腳深右腳淺,這是只有跛腳的李彥才會留下的腳印。而李彥身材較矮,腳(鞋碼)比一般成年男性的小,其他人不可能偽造出如此自然的腳印。


殺李彥的過程:
兇手把李彥約出來,而自己繞著島的邊緣走,等到潮水漲起時,潮水把兇手的邊緣路徑沖刷掉,然而潮水漲起時不能沖刷全部腳印,兇手用水沖掉了潮水無法達到的腳印。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