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關于為什么兇手要在第一第三起案件要焚尸,在第二起案件中要采用溺水的方法。焚尸除了會讓尸體難以辨認之外,還會干擾死亡時間的判定,或是消除尸體上的一些痕跡。但是前兩者兇手似乎并不需要刻意為之。兇手先拿鐵鍬擊打受害者的腦袋,再把人扔進篝火堆里燒(因為平臺上沒有其他可以焚尸的地方),將汽油灌進礦泉水瓶里,往火堆里澆上汽油助燃。等尸體燒焦后再用濕沙土滅火(多出的水就是這么被使用的),一來隔絕氧氣,二來降低溫度。第二起案件為什么采用溺水的方法,似乎只有李彥自己走下了平臺來解釋。 這條斜坡又窄又陡,就算是輕裝上陣走起來都不容易,何況大家還帶著一堆行李和器材工具。折騰了一小時所有人和物才都來到坡上,確實如陳茂才所說,這里有一大塊空地,適合扎營。 搬運尸體的工作并不容易,在江珊已經叮囑過的情況下,兩名警員特意穿上了防滑的鞋子,卻還是在搬運尸體下坡時差點打滑。 可見搬運尸體上平臺一人無法辦到。 李彥自己走下了平臺,來到了海邊,其原因我們不得而知。要么是來看看有沒有船經過,要么與寶藏有關,或者只是單純來散步,最大的可能是被海邊什么東西吸引了過去。至于為什么只有李彥一人的腳印,原因很簡單。 2019年4月13日 周六 早上7點 沙灘上李彥留下的腳印以及昨天眾人過去的腳印似乎因為一整天海浪的拍打以及海風的吹拂,已經沒了大半。只有兩塊昨天從森林里搬來的大石頭還距離海岸線一米多,那是江珊托戴學海和易空葉一起幫她搬的,目的是為了之后警察能直接確定李彥尸體的位置。 興許是大家的祈禱有了作用(怎么可能),到了9點還未下起雨,而那艘來時的小輪船已經抵達,眾人火急火燎的上了船敦促船長趕快開船。船家看著這7人一臉懵逼,來的時候不是10個人嗎?而且怎么行李還變少了。 船只掉頭往回開去,臨走前江珊又看了一眼那兩塊石頭,海水已經逐漸靠近它們,但好在石頭底部是平的應該不會被海浪沖到別處。海上的風浪逐漸變大,暴雨也隨之而來。 漲落潮是有規律的,至少7:00到9:00是漲潮時間。 兇手只要在海面較低的時候繞到離登船點較遠的樹林登上沙灘,沿著海面走到登船點就好了。由于李彥腿腳不便,兇手完全可以等李彥離開后再出發,還能先到登船點(因為大家只熟悉這條通往海邊的路,所以到海邊應該只會選這條路)。殺完人后再原路返回。等到警察來的時候痕跡應該已經沒有了,更別說還下了一場暴雨了。兇手應該是結合觀察臨時想到的方法,海水照樣會消除尸體上的痕跡,等到李彥到沙灘的時候用東西引起他的注意吸引他到海邊,再把他頭摁進水里溺死。 至于兇手是誰,似乎嫌疑最大的就是潘之航了。由于帳篷是兩兩一組,第一晚其他人很難在不打擾另一個人的情形下走出帳篷再回來,兇手應該不會冒這個險。殺人動機就很迷了。受害者都是守夜的人,且守夜的人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受害者自愿提出來的,看起來似乎是無差別殺人,但或許兇手真正想要殺的人就在其中(話說都死了兩個人了,第三次居然還只讓一個人守夜)。潘之航來島的動機文中并沒有提及,在返航時的疑似自殺的舉動更增添了他的嫌疑。 寶藏·的問題我實在是看不透。文中的地圖實在很抽象。唯一想象到的可能是他畫的是島上的平臺,那個平臺因為風吹雨打和人類活動造成塌方和水土流失,變成了現在的模樣。當時他太爺爺應該是去避難。說起來那也可能不是什么藏寶圖,因為他的太爺爺既沒有挖出寶藏交給國家,也沒有拿去賣錢,并且也沒有告訴其他人。很可能那張圖是發現寶物的地點,估計是個青銅鼎,因為三足兩耳是鼎的常見形式。似乎文中最后也暗示了這一點。,另一點則是孔平很有可能看出了圖中詩的內容,筆和筆記本都被兇手看完燒了,只剩下一本新的筆記本。至于是不是兇手殺他的原因也看不出來。詩的含義看不出來,估計是字謎,實在是猜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