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36:35
兇手是姜曼玉,根據武漢會戰開始時間是1938年6月初,且近藤俊一死后戰事得以延緩,所以近藤俊一死大多與戰事相關,所有人中越接近1938年出現的人嫌疑越大,且兇器為繩,故力氣較大,多半為壯年,并且俊一死亡時間是在演《趙氏孤兒》的時候,所以未參演《趙氏孤兒》的都有嫌疑,且姜曼玉在案發后離開較早的人,并基本符合以上所有特征,所以最終排除后確定兇手為姜曼玉。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36:43 | 2018-8-3 13:41編輯
在認真思考了本題之后,我們想到了一句很著名的話:排除了一切不可能后,剩下的,不論你多么不愿意相信,那就是真相。
       關于本題,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排除法來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兇手是誰。
       文中寫的很清楚,“在近藤小憩時土方在門外看守,其他人無論進入哪個包間他必然會看到。兩個包間中間是有一扇小門的,只有父親可以在土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到右包間殺人再回到左包間。至于說有人事先躲進左包間,趁著我父親不注意去右包間殺人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且不說包間里根本沒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間的門在打開時(無論手腳多輕)都會發出門軸轉動的尖銳聲音,在屋內的人一定可以聽見。包間的窗戶外也完全沒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兇手只能從門進入。”通過這一段的敘述我們可以排除除了父親和土方之外的所有人。而具備殺害近藤動機的人只有父親,所以我們暫時將兇手定為父親進行案件還原。
       案發當天,近藤在相聲表演時進行小憩,父親決定抓住這或許是唯一的機會為中國人民除害,因為近藤已被調往武漢,或許再不會來此聽戲了。父親推開兩個包間之間的小門,這是因為轉軸的聲音,近藤或許會醒來,但是看到來人是父親后會放松警惕,父親使用桌上的軍用水壺打暈近藤后使用事先準備好的麻繩將其勒死,之后回到左包間,讓土方推門發現尸體。父親不清楚當天相聲的內容,也可以說明此時他不在聽相聲,而父親身上的匕首是為了勒死近藤失敗后拼死一搏用的,因為計劃順利所以沒有用上。父親之所以一直不承認是為了給“我”和母親足夠的時間逃離北平,不承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我和母親以及戲院眾人受到牽連。
       兇案過程就是如此,其次是作案動機。
      “近藤在武漢會戰開始時(1938年6月初)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父親與近藤的最后一次的激烈爭執發生在6月5日,父親在日記中表達了失望之情。
      近藤被調走的時候和他與父親的爭吵幾乎是同一時間段發生,可以推測這兩件事情有著一定的聯系。推理:父親一直以為近藤是喜好中華文化的,以侵略者的身份來到中國只是受形勢所逼,父親相信近藤內心并不是一個好戰分子。但是聽到近藤即將調往武漢前線的消息后,父親質問近藤,二人發生爭執,父親此時對近藤完全失望,決定為民除害。
       答題完畢。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41:52
土方是兇手。能殺害近藤的只有王安和他的保鏢,王安被關押時并不承認罪行,因此土方嫌疑最大。
殺人時間就是相聲場出演時。土方走進包間,用鈍器將近藤砸暈后勒死。之后假裝什么都沒發生。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44:30
假設四種可能性1.近藤是自殺2.土方吉殺的3.父親殺的4.場內工作人員。

1.一個人自殺是無法從背后勒住自己用鈍器打自己后腦勺(可以排除 )
2.土方吉的離案發地就最近而且是他發現的尸體完全可以賊喊捉賊(暫時不可排除)
3.嫌疑最大多次進出案發現場(占時不可排除)
4.無論是誰如果爬床一定會被戲臺表演者發現,走正路又有土方吉看管(可以排除)

死者異常情況看,很快他要打杖,死者是因為家族規定無奈參軍,死者很喜愛中國文化,父親與死者最后一次見面好像鬧的不愉快。
驗證1.土方吉也是日本人大戰將至就算又仇也不會出手殺他。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個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
——福爾摩斯

據我推理近藤因喜愛中國文化又不想當一名侵略者但無奈軍命大如天所以一心求死日本是武士道注意自殺影響家族,所以拜托父親殺了他,父親不肯所以他們鬧的不愉快,近藤再來時父親終于答應了近藤殺了他。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47:24 | 2018-8-3 14:02編輯
我認為真正的兇手是駱馀。
像往常一樣,近藤來到了戲院,看戲時由王安陪同,由于上次見面時產生的較大分歧(我猜是因為近藤調職繼續侵華而王安出言諷刺讓近藤惱羞成怒導致的),所以王安與近藤之間話并不多,到了相聲場是,王安知道機會來了,但是他還在猶豫,當他正準備下定決心過去刺殺近藤打開門時,應該恰好看到了駱馀將近藤敲暈,然后在尷尬過后駱將其殺掉離開,王裝作不知道。
理由:近藤是被勒死的,為什么頭上會有鈍器的傷你,我認為是因為兇手的力量無法直接將其勒死,所以才先將其擊暈,所以兇手年齡應該在20歲以下,而近藤作為一個戲院的水都不肯喝的謹慎的人,又怎么會有糕點留在桌子上,所以應該是小二以此為借口到來的,這是土方應該是去買燒餅了,所以并沒有看到,加上駱來的是來這里工作最晚的,其他人都話有可能在此之前就行動了。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52:32
兇手是十六歲的小二——駱馀。
首先確定,土方吉一定不是兇手。土方吉從始至終沒有殺人動機且是近藤十幾年的保鏢,也不能根據任何線索找出土方吉激情殺人的痕跡,所以先確定他說的是實話。
再確定,父親,也就是王安,也不是兇手。父親隨身攜帶一把匕首,想殺近藤用刀明顯更方便,況且他在殺了人之后,完全可以借自己一會兒要演戲(說相聲)為由,騙過保鏢(土方吉)溜走。有將近半小時的時間,完全夠他溜走。所以父親沒必要賊喊捉賊,暴露自己。況且這種密室殺人案自己本身就是重點懷疑對象,不逃跑也一定會被人懷疑,所以只有他自己不知情才會留在現場而被抓捕、冤枉。但是父親應該是原本準備用刀殺掉近藤,動機應該源于一個月前那次在戲院的爭執。所以父親在看戲時目光都集中在近藤身上,心不在焉。可能是因為近藤是父親難覓的知音,父親又是一個書生,他沒有忍心下手,還是走出了大門,繞回自己的左包間。所以在聽相聲之時,父親也是在思考或者懊悔,并沒有認真聽戲,所以在警察盤問時記不得相聲所演具體曲目。
賈老板有證人證明一直在第一排看戲,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所以賈老板也不可能是兇手。
那么只有戲班子里的人可能是兇手。
從尸檢結果看,近藤是在相聲場的時間被害的。在第二場戲演完之后,按土方吉所說,并沒有任何人走入兩個包間,那么兇手就一定是在三人看戲之時便進入了左包間。到了相聲場時,父親和保鏢二人離開,近藤關上窗戶。父親應該是和土方吉一同從包間的正面走出,然后父親從走廊再走回左包間。如果父親是直接從小門穿入左包房,那么一定會撞見兇手,這樣一來整個二樓便沒有兇手的藏身之地。在父親從走廊走進左包間的這段時間里,兇手可以通過小門進入右包間,從后偷襲打暈他,并將其勒死,然后就在右包間里等候。等到第三場戲開始時,兇手趁父親走出左包間去找土方吉時,再溜回左包間,接下來便等候大家發現近藤的尸體。在土方吉沖進右包間從窗口喊賈老板,父親在右包間門口發愣時,趁亂溜走,此時完成犯罪并成功逃跑。
能完成這個手法的人一定是近藤來之后才有可能進入包間的人。近藤剛來時,正在演第一場戲,因此第一場戲的人可以在演第二場戲時進入左包間埋伏。第二場戲的人不可能,因為他們演完之后,父親就已經回到了左包間,時間上來不及。第三場戲的人更不可能,他們為了演戲,沒法停留在包間,戲開場之前少了一個演員一定會引起騷動,更容易暴露。第一場戲只有羅進三無需演出第三場戲,但是他要演出第二場戲。而已知近藤是在相聲演出時被害,那么演出相聲的人也不可能。因此演員全被排除。
那么只有可能是不參與演出的人。只剩陳伯、秦漢、阮春生和駱馀。從他們進入戲班子的時間來看,在近藤來之前便進入戲班子的不可能是兇手。他們只是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近藤在軍事上的地位的。只有國軍或者地下黨才有可能知道這一點,所以殺人的只有假扮戲班子的軍人,殺了近藤就可以延緩第2軍的攻勢。而軍人很早進入戲園子等待一個喜歡聽戲的重要日本軍官前來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只有近藤來之后,再進入戲班子的人最有可能。所以從進入戲班子的時間來看,排除到最后,只剩駱馀了。
駱馀在三人聽戲時便進入了左包間,等到第二場戲結束,看到右包間的窗戶關上,確定土方吉和父親走出之后,便敲小門進入左包間,謊稱自己受托于賈老板,來請父親登臺演出,順便來告訴近藤,父親需要下臺之后才能來陪近藤看戲。得到近藤允許后往房門處走去,而近藤的搖椅是面向窗戶的。小二正好走到近藤的身后,拿起桌上的酒壺擊打近藤的后腦偏上的位置,然后將其勒死。等到相聲演完,聽左包間的父親敲門數聲無果,趁父親走出左包間的門走到走廊和土方吉交流的時候,通過小門回到左包間,完成犯罪。兇手和其他人一樣不了解父親和近藤的感情,認為父親是一個通日漢奸,殺了近藤把嫌疑推到父親身上,一石二鳥。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3:59:33 | 2018-8-3 14:25編輯
藍色為原文引用。

根據土方吉作證,兇案當天他們到戲院后沒有見到其他人進過包間,因此只有在左包間的父親可以犯案。
因此有作案可能的只能是二樓的土方吉和王安,土方吉和王安都有殺人的條件。
1、因為兩人都有單獨殺人的條件,而且一個中國人一個日本人,沒有合謀的條件去殺一個日本人。因此排除兩人合謀。
2、土方吉的殺人嫌疑,雖然有殺人的條件,但是作為一個追隨了死者十幾年的下屬,土方吉沒有殺人動機。因此排除。
3、王安的殺人嫌疑,作為本案最大的嫌疑人,王安有條件有動機,而且最終也付出了生命。如果王安確實是兇手的話,我覺得本題就出的沒有意義了,不過還是對本案進行分析。

王安的殺人動機:

王安開始對近藤是充滿感激的,從日記里可以知道“父親博聞廣識空有一身學問卻一直無人賞識,在遼陽時僅是一個教書先生,到北平后又成了“戲子”一般的人,靠逗樂他人為生。近藤雖是日本人卻也是第一個欣賞他的人,甚至還提出要邀請他去日本,所以父親一直心存感激,將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所以王安開始的時候一直把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

近藤是個怎樣的人呢?從文中得知“近藤聽得懂漢語,也能說,只是不太流利,正常交流還是沒問題。我看到他常常被父親說的話逗笑,有時更是他在說,父親在聽,兩人像是有說不完的話。近藤確實喜愛京劇,尤其偏愛看《西廂記》《桃花扇》這類講述情愛故事的劇目,對待戲院的一些演員們也極為客氣,總以先生相稱。”“近藤在讀書時因為非常仰慕中國文化而自學漢語,對中國的古籍也如數家珍,年輕時本勵志要做一名漢文化研究學者。他的家世顯赫,在日本是有名的士官家族,出于這種家庭原因他不得不參軍,三年前他終于被派到了中國,但是作為一名侵略者的身份。”所以王安對近藤“欽佩而又惋惜”,欽佩的是近藤的學識人品謙遜,而惋惜的是近藤始終是一名侵略者。

因此王安開始對近藤是沒有殺人動機的,直到1938年6月5日,近藤與王安發生爭執,也就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只有最后一次的爭執不太一樣,日記中未寫明爭執原因,只說在爭執最后惱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槍抵住父親的額頭,兩人僵持和沉默了數分鐘后,近藤收起槍離開戲院。那天是6月5日,距離近藤被害還有一個月。父親在日記最后寫了兩個字,失望。”如此激烈的爭執原因是什么呢?從文中得知“近藤在武漢會戰開始時(1938年6月初)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王安作為中國人,作為近藤的朋友肯定極力勸阻他去參與武漢會戰,但是近藤作為帝國軍人,以服從命令,效忠天皇為己任,因此與王安發生爭執,之后近藤就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因此一個多月未來戲院。

以爭執為轉折點,王安對近藤由欽佩轉變為仇恨,由了殺了近藤的動機。另外以下證據也證明了王安有了殺害近藤的想法。
1、案卷記載警察在父親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凈的匕首,證詞里父親說這是自己防身之用
隨身攜帶的匕首證明王安有了隨時殺人的動機

2、期間賈老板偶有轉頭與后方的一些觀眾交談,曾瞥見包間里的近藤為表演鼓掌,父親在一邊目光卻是集中在近藤身上
想到王安的殺人動機,隨身攜帶的匕首,他現在注視著近藤絕對不是普通的注視,而是內心的掙扎,殺人的糾結

3、回到家母親已經做了一桌子的飯菜,我不敢開口,可父親回不來,我終究還是得說。母親聽完很平靜,但我還是看到她眼角有些許淚光。“小鬼子,該殺,你爹是個英雄。”她對我說。
從母親那么平靜的心情可以知道,他們早有了殺害日本人的計劃,因此在知道殺了人后,才會表現的如此平靜

證明王安不是兇手的證據(起碼不是單獨殺人的證據)
1、案卷記載警察在父親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凈的匕首,證詞里父親說這是自己防身之用

還是同樣的匕首,證明了王安的殺人動機,但也同樣證明了王安并非殺人兇手,既然準備了匕首,又何必用麻繩勒死?麻繩的出現只是說明現場出現了第三個人,而第三個才是正真利用麻繩殺害近藤的兇手。

現在對現場出現的第三人進行推理。
1、根據土方吉的證詞“舞臺表演時自己與近藤、王安是同處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門外,沒有看到其他人進入過二樓的任何一個包間。
關于近藤的死亡時間“得出的結論是死亡時間在當日下午六時至六時三十分(考慮發現尸體的時間可以再減少五分鐘),死因是機械性窒息
他不敢貿然開門怕打攪了近藤。到了下一場的演員們都已上臺,他再次敲門卻依然沒人應答,又從窗戶看到右邊包間的窗戶還是關著,所以只好出門找土方讓其代為開門。
節目表
空城計    16:30~17:00
百花亭    17:00~18:00
相聲場    18:00~18:25
趙氏孤兒  18:25~


花旦 程蝶如                   百花亭
花旦 梅小云                                     趙氏孤兒
老生 楊嘯良   空城計                        趙氏孤兒
老生 周慶瑜   空城計                        趙氏孤兒
小生 朱秀先   空城計                        趙氏孤兒
小生 姜曼玉                   百花亭
醜   蕭章華   空城計                          趙氏孤兒
醜   羅進三   空城計       百花亭
凈   段元樓   空城計                         趙氏孤兒
凈   袁世君   空城計                         趙氏孤兒


根據節目表及死亡時間兇手的殺人時間為相聲時間,而此時土方吉在包房外面,一直到發現尸體,他都證明沒人進出過二樓的包房,由此我們得到2個結論:
1、兇手在相聲表演開始前就已進入左包房,由于此時土方吉、王安及死者均在右包房,而且房間隔音較好,因此無人發現兇手進入包房。
2、兇手殺人后,直到趙氏孤兒開始均沒有離開二樓的機會,因此趙氏孤兒的表演者不會是兇手。
2.1由于京劇都是帶妝表演,因此同樣兩個花旦化完妝后無法分辨,因此不排除代替表演的可能性,但是同樣的兩個人如果都出現在趙氏孤兒,那么連代替的可能性都沒有,可以排除嫌疑。

現在對戲院所有人進行排查。
所有人包括:賈老板、掃地小二秦班主、兩名相聲演員、十名京劇演員
根據證詞“包括賈老板、觀眾、戲院的工人和十來名演員都說自己沒有發現什么特別的人或事,當時坐在賈老板旁邊的觀眾也證明賈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側觀看表演,警察對他們進行了檢查也沒發現疑點”,而戲院的工作人員如掃地小二班主等由于工作需要,需要一直出現在戲院,因此均無作案可能。
因此賈老板、掃地小二秦班主等工作人員排除嫌疑。
由于兇案時間與相聲時間重合,因此兩名相聲演員排除。
根據2.1,趙氏孤兒的兩名凈、老生由于均出現在舞臺,因此排除。
其他六名均無法排除嫌疑,最大嫌疑的是“花旦 程蝶如”“小生 姜曼玉”“醜   羅進三”,其次嫌疑的是“花旦 梅小云”“小生 朱秀先”“醜   蕭章華”。

本案有兩個時間軸,一個是年代,一個是案發當天,現對年代時間軸進行整理。
年代時間軸:
1934年,近藤被派到了中國,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第6師團參謀長
1935年初,賈仁建立了戲院
1936年7月25日,王安投奔戲院
1937年11月中旬,近藤第一次來戲院
1938年6月初,近藤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
1938年6月5日,近藤與王安發生爭執,
1938年7月7日,近藤被害身亡
1938年7月10日,作者與母親離開北平
1938年8月,王安被處決


通過時間軸,我們知道近藤第一次出現在戲院是1937年11月中旬,所以如果有組織要刺殺近藤,來戲院臥底的話應該在1937年11月中旬之后,我們來看看六位嫌疑人出現在戲院的時間。
*花旦 程蝶如 1935.1.12
花旦 梅小云  1935.4.3
小生 朱秀先  1935.4.6
*小生 姜曼玉 1938.1.15
醜   蕭章華  1935.1.12
*醜   羅進三 1937.11.29

*表示之前的最大嫌疑

所以兇手是派來的臥底,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小生 姜曼玉”和“醜   羅進三”

最后通過賈老板的描述“每日出入的客人不下百人,尤其到了傍晚,有熟臉也有生臉,哪可能都記得。別說是過了七八年,就算是讓我當時說出都有誰在旁經過也難,要能記住的不得是能引起注意的人吶。
最大的可能性的“小生 姜曼玉”和“醜   羅進三”由于在百花亭中均要表演,兩個人均不可能在表演完后迅速卸妝換衣,再避開所有人耳目進入二樓,因此其中一名兇手必定沒有參演百花亭,從而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進入二樓。
當天近藤來的時候場上表演的是空城計,“小生 姜曼玉”和“醜   羅進三”之間只有“小生 姜曼玉”是沒有表演,意味著他還沒有化妝,因此只有他在看到近藤進入戲院后,決定殺人,才能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進入二樓。關于百花亭中的表演,他可以裝病委托同樣是小生的朱秀先代替。

因此當時案發現場的第三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小生 姜曼玉”。

“醜   羅進三”也有一定可能性,百花廳的表演同樣委托蕭章華即可,只是他的可能性比“小生 姜曼玉”略低。

所以當天沒有演出的“小生 姜曼玉”,在看到近藤來到后,迅速做出計劃,讓朱秀先代替自己表演百花亭,這樣他整個晚上就都沒有演出,為作案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在近藤等三人進入二樓右包房后,他趁人不備,進入了二樓左包房,待百花亭表演結束,土方吉、王安離開右包房,他就計劃等王安來到左包房后,殺掉王安,再去右包房殺掉近藤。殺掉王安的原因則是“從小教導我仁義之道的父親與一名日軍軍官走得如此近,令我非常不滿,父親的朋友們也漸漸與他疏遠。”所以當天“小生 姜曼玉”的計劃就是先殺王安,再殺近藤。在他們眼里,王安“就是一個向日本鬼子溜須拍馬,受到周遭唾棄的漢奸。”那后來實際發生了什么呢?

開始就和計劃一樣,近藤、土方吉、王安三人去了右包房,“小生 姜曼玉”安排好替身后,隱藏到了左包房,等百花亭結束后,土方吉離開了包房,但是王安卻沒有離開右包房,因此他并不知道后面相聲的內容,因為他此時在近藤房間準備殺掉近藤,他首先弄刀敲暈了近藤,因此在近藤“后腦偏上處有一非致命傷痕,是小型鈍器擊打造成”,而這個傷也將近藤敲暈,之后,在王安準備用刀殺掉近藤的時候,“小生 姜曼玉”從左包房來到了右包房,兩人一起合謀殺了近藤,而由于王安有了殺掉近藤的做法,“小生 姜曼玉”放過了王安,而王安也有了保護兇手,獨自承擔殺人罪名的做法。殺人后,兩人一起回到左包房,等趙氏孤兒開始后,王安假裝去找土方吉,并發現尸體,把所有人叫到二樓后,“小生 姜曼玉”趁亂混在人群中,消失。

另有一個證據就是,王安報著必死的決心,因此將妻兒托付給了兇手,因此在1938年7月10日,作者與母親離開北平后,“小生 姜曼玉”于1938年7月20日即離開北平,因為任務和托付都已完成,所以他迅速離開。

“小生 姜曼玉”是可能性較大,但是“醜   羅進三”同樣可以采用相同手法,百花亭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足夠他卸妝、換衣、替身、隱身到二樓。至于托付,“安定好之后我給賈老板發去了電報報平安并詢問父親的近況,那時正是8月中旬,”“醜   羅進三”在1938年8月25日離開,因為任務和托付均已完成。


寫在最后,其實通過1937年11月中旬之后來到戲院這個條件,除了上面兩人外,還有一個人,就是那個16歲的小二(寫不出名字 - -),但是因為不確定一個戲院的小二消失那么久會不會被人注意到,總覺得他可能性最小,但是也不能排除,手法同前面一樣,而且他離開的時間1938年7月18日,正好是王安妻兒平安離開后的第三天。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4:00:36
案發時間:下午六點~六點二十二
案發地點:二樓右包,通往二樓的只有一個樓梯,左右包有門。
在事發前,王安和近藤有過爭執,再加之戲院人們的說辭,王安的嫌疑無疑最大。假諾王安并沒有殺人,那么,整個二樓唯一有機會和能力殺掉一個日本一個師的參謀長的,只有他的保鏢土方吉了。
第一:進屋行兇,而近藤俊一是坐在椅子上的,并沒有做出反抗甚至警惕性的面對兇手,說明是信任的,這一點王安在近藤俊一的心目中怕是還達不到。
第二:再殺死近藤之后,土方吉和賈老板的說辭一致的指向最大的嫌疑人王安,說明這是一次有預謀多人策劃的按鍵。
第三:至于為什么,那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土安吉是個假冒多年的假日本人吧。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4:05:45
兇手是王安,過程:相聲節目開始時,土方出了右包間,王安也帶著忐忑的心情回到了左包間,近藤拉上了窗簾,走向小門敲門,王安打開門看見了近藤臉上安詳的表情,聽著他說“上次你讓我延緩出兵的事,我仔細想了想,我同意,但是,你,必須殺了我。”王安的猛的一顫,“為什么?你知道,我下不去手啊!”“不,你必須殺了我,如果你不殺我,那你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漢奸,但是你殺了我,你就是英雄,你是我的知己,我不能眼看著你被世人看不起,要是我們是兄弟該有多好啊!”王安留下感動與痛苦交織的眼淚,說“你真的決定好了嗎?”近藤掏出手槍,說“如果你不殺了我,我就殺了你!”這時近藤又拿出了一把匕首,說“殺了我吧,我不想眼看這你的同胞死在我的人的手里,傷在他身,痛在你我之心啊!動手吧!”王安的眼淚如泉水流淌不止,“你……一路走好,你坐下來吧,這樣走的也安詳一點”近藤微微一笑,安詳的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王安不舍的拿起匕首,反手拿起匕首用握把打昏了近藤,回到自己房間拿出早準備好的繩子,原打算近藤如果還不延緩出兵就把他綁起來威脅他,可惜現在變成了殺害他的兇器,王安最終不舍的把繩子套在近藤的脖子上,一段時間后,發現近藤沒有了生命的跡象才緩緩松開抓著繩子的手,流下痛苦的淚水……


父親在獄里的時候不認罪的原因就是等老賈來,問一下他的兒子和他的妻子是否平安。而在法庭上喊冤是因為法官不管他,而且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日軍判決的,是為了讓大庭廣眾知道日軍的殘忍,站起來反抗日軍
匿名
| 發表于 2018-8-3 14:16:49
近藤是自殺。
1.首先排除王安,雖然他可以從旁邊得房間進去殺人,但是他大可以選擇匕首一擊致命,而不是先砸暈再勒死這么繁瑣得步驟;
2.其次排除土方吉,守在門口得土方吉跟隨近藤十幾年,加之當時擔任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無論從哪方面將,他都沒有殺死近藤得理由;
3.排除以上得可能性,那當時近藤所在得房間就是一間密室,所以只有可能就是他自己上吊自殺,當時從左包間到右包間發現自殺后得近藤,隨后偽裝成他殺得樣子。
原因大概是近藤不想再當侵略者,于是選擇結束自己,但如果被日本人知道他是自殺的,很有可能牽扯到自己家族,于是請求王安協助他。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