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1:27:03
兇手:土方吉.
最方便作案的兩個人,土方吉跟作者的父親王安.
但是如果是王安作案,因為有家室,肯定要提前考慮好家人的安排,避免殺人后家人被株連.但是王安沒有絲毫安排.而且王安身上有小刀,沒必要這么復雜腦后擊暈,再花費長達3分鐘的勒死的手法增加風險,直接小刀捅死更快捷.
其余的人,看地形圖如果要是任何人進入死者房間,根據題意指出只能從門進入,那只有2個入口土方吉把守的右側包廂門,以及王安左側與右側包廂之間的門.而且上二樓與演員舞臺距離很遠,演員實施犯罪勢必要從后臺一直穿過觀眾席兩側才能到二樓樓梯口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鑒于王安的嫌疑很低應該不會是王安通過中間門進入擊殺死者.
而土方吉自己一個人在包間外,即使開了右側包廂門也不會被王安聽到.
另外案發現場死者的位置直接死在搖椅里,如果是任何人其他人通過右側包廂門進入肯定會跟隨土方吉進入,死者也會起身或者轉身有所動作,一直注視著來人.但是只有單獨是土方及自己進來的話,死者警惕性也會很低,不會一直注視土方吉,容易給土方及實施從后腦擊暈死者的機會.之后再勒死死者.
而且從行兇手法來說精確的力量擊暈人,再加上長達三分鐘的勒動作,肯定要有一定的肉搏知識跟體力支持.所以更增添了土方吉行兇的可能性.
王安以及大部分戲子擊暈經驗不一定有多少,有體力的估計也不是很多(除了武生體力應該最好),但是當天沒有武生的戲份.
其余年輕些的戲子可能有體力好的,但是在當天的場所不是很好實施這種殺人手法.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1:28:30 | 2018-8-2 11:06編輯
兇手:王安
左右包廂沒有辦法躲人,包廂的門打開會有聲音,那么,兇手只能通過包廂間的小門進出。
王安6月5日與近藤關于武漢會戰的事產生了爭執,王安改變了對近藤友善的看法,決定殺了他。于是在7月7日那天,從包間內的小門進入又包廂,用匕首的握把處將近藤擊暈,再用麻繩將其勒死。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1:33:07
我覺得就是土方吉和父親干的。(土方吉為幫兇,父親殺人)。首先父親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凈的匕首,說這是自己防身之用。匕首可以洗凈,在近藤頭上出現了用鈍器畫出的傷口這點可以解釋。經過:在此之前父親在一邊目光卻是集中在近藤身上,可能在此時父親萌生了殺人的念頭。父親知道近藤不喜歡看相聲,當離開房間時父親去假裝看一會相聲,并知道墻隔音能力好,在六點二十六分時敲門沒人開(可能近藤睡了,因為照片上說除了那道勒痕,他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然后土方吉幫父親開門,父親用匕首殺了近藤,還用繩子綁住近藤弄出勒痕,最后土方吉才在六點三十分叫賈老板過來,父親同時去左包間。(土方吉在匯報時嚇得跪在了地上匍匐著,后背的襯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說明心虛。)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1:34:48 | 2018-8-3 19:56編輯
案件推理:
尸體情況:隨案卷保存的還有幾張照片,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詳,口微張,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雙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
推理:根據左手放在右手掌上可以看出兇手的行兇時間是在死者鼓掌喝彩的時候,口微張這一點也能看出來。
推論:那么我們可以看出他在給某個節目喝彩,前文提到每當節目開始近藤都會把窗戶打開,我父親在那天一直盯著近藤聯想到他的調度可能是因為想讓我父親跟他一起去武漢,在爭吵之后發現不可能了于是就格外認真的聽了一堂相聲。
證詞方面,土方吉說舞臺表演時自己與近藤、王安是同處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門外,沒有看到其他人進入過二樓的任何一個包間。尸體被發現前王安從左邊的包間出來找他,在比劃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門(包間之間的小門)沒有人應答,土方覺得有疑于是馬上推門,就看到了在搖椅上的尸體。
于是我們可知兇手是提前躲到走廊靠左的地方,等表演開始借著喝彩聲進入房間殺害近藤,然后躲在房門后面,等土方被父親叫走后才離開房間,故可知兇手沒有參加百花和趙氏孤兒的表演,推測兇手為班主秦漢,因為只有他知道劇情表演的時間,且知道父親手中有防身用的刀,演員在案發時間內都無法完成謀殺,推測兇器可能是茶壺,使用之后再擦干凈,且符合作案時間。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1:38:55 | 2018-8-3 19:18編輯
一,案件分析

1,死者情況
   1)死者:近藤俊一
   2) 死因:麻繩繞頸兩圈相交后頸造成的機械性窒息,過程需要三分鐘。  
      現場死者自備的茶點,水壺經過警方檢驗無疑點。水壺為日本軍用水壺,二戰時日本軍用水壺為鋁制。
        在后腦偏上方有一處小型鈍器造成的非致命傷痕,除此以外再無其他外傷,題目未提及此傷痕是否帶有血跡,推測鈍器為水壺,兇手通常不會帶兩樣兇器來殺人,水壺足以砸暈近藤。兇手使用麻繩勒殺被砸暈的近藤,一不會留下血跡,二不會有很大響聲,兇手還想全身而退,初步推測兇手為戲院內部人員。
  3) 兇器:現場發現確定的長約三尺直徑五分的普通麻繩
  4)死亡時間以及地點:一九三八年七月七日下午六時至六時三十分  北平賈仁開的戲院。
5) 死者狀態:
死前在搖椅上坐著,因此無法判斷兇手身高。死者面容安詳,口微張,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雙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看起來像睡著了一樣。近藤是在搖椅上小憩,毫無防備情況下被殺的。

  6) 死者案發當日在戲院行程
1>案發當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左右到達戲院,隨行人員是十幾年的下屬保鏢土方吉,由戲院班主王安接待,陪同到戲院二樓右包間聽戲,當時正上演當天第一場《空城計》,演出已經開始, 右包間只有近藤,土方和王安。
2>王安,土方陪同近藤看完第一場《空城計》,第二場《百花亭》后,在相聲專場近藤獨自一人在二樓右包間關窗小憩,王安去左包間看演出,土方在右包間門口守衛。
3>最后一場《 趙氏孤兒》演員們剛上臺,王安從左包間出來跟土方比劃讓他打開右包間胡房門,六時二十五分左右,臺上演員開始唱了兩句,二樓土方打開右包間房門后,發現近藤尸體。

7)案發現場狀況:
  1>戲院大門附近樓梯是唯一通向二樓通道,包間內以及走廊無任何可以藏人胡地方,戲院無暗道機關。
  2>包間窗外完全沒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兇手只能從門進入。
  3>包間無論多輕微的開門,必然會有門軸轉動時的尖銳聲音,包間隔音效果好, 在左包間內,只能聽到左包間開門聲,聽不到右包間的開門聲,反之亦然。左右包間之間有小門相通,此小門打開時左右包間內都能聽到。
4> 土方在門口守衛時未看到有其他人上二樓。

8) 死者光顧戲院習慣
1> 近藤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中旬開始來戲院看戲。
2>從起初陪同兩個保鏢減為一個土方吉。
3> 近藤除了第一次著軍裝,之后和保鏢土方都著便裝來戲院看戲,同老百姓一樣。
4> 近藤來戲院看戲并不規律,但每次必然由王安陪同去二樓右包間看戲,相聲專場時,近藤關窗,在右包間小憩,土方吉守右包間門口,王安那時有演出就登臺,無演出就在左包間看其他人演出,這是戲院工作人員都知道的事情。  

  2,根據上述推測如下:
1)兇手熟知近藤在戲院看戲的習慣,于是兇手是在相聲專場,近藤獨自在右包間時行兇。
2)兇手有三種可能:
1>二樓守衛右包間門口的土方吉可以在無人知曉情況下進入右包間殺害近藤。
第一種可能:兇手是守衛在門口的土方吉。
2>第一二場演出,近藤由土方王安陪同,案發時,也就是,相聲專場時,由于土方守衛右包間門口, 兇手無法從樓梯通過走廊去二樓右包間殺近藤。若要在不驚動土方情況下殺害近藤,兇手只能是在左包間,通過左右包間之間的小門進入右包間殺害近藤。

①第二種可能:兇手是在左包間的人-王安。

②第三種可能:由于左包間門開門時,右包間內是聽不到的,兇手可以在近藤,王安,土方吉在右包間看戲時進入左包間等待近藤獨自一人時,從左右包間之間的小門進入右包間殺人,王安僅為知情人,兇手另有他人,兇手避開土方,逃離現場的方法就是王安引開土方進入右包間,發現近藤尸體,兇手趁機離開左包間,到樓下。

  3>近藤先被擊暈又被麻繩勒殺3分鐘死亡,兇手需要一定的體力。


二,排除嫌疑人,鎖定兇手
兇手范圍:
     案發當日在戲院的觀眾,戲院的工作人員、演員,老板等,近藤的保鏢土方吉。

1,土方吉
   土方吉是近藤十幾年的部下,是近藤到戲院后隨行的唯一保鏢,可見近藤對他十分信任,在近藤被殺后,土方吉被日本軍官斥責時,嚇得匍匐在地,后背襯衫被汗水浸透一大半,可知,如果近藤被殺,他也難逃干系,他是近藤貼身保鏢,要殺近藤有很多隱秘方法,若土方在戲院殺害近藤嫁禍給王安,而王安就在包間隔壁,隨時可能通過左右包間小門進入從左包間進入右包間,勒殺又需要三分鐘時間,隨時可能被王安或其他人撞見,并非殺害近藤的最佳場所。

因此,土方吉不是兇手。

2,王安
   1)王安隨身攜帶一把干凈匕首,若要殺近藤,匕首比繩索更有效,一刀斃命,不必耗時三分鐘費勁勒頸,且無論如何,他都是最大嫌疑人,作為兇手,王安沒有理由行兇后等著被抓,,他不可能不顧及自己的家人,他被抓,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2)王安偶爾會登臺表演,他殺了近藤后,就算土方在門口,王安只要比劃告訴土方自己要下樓上臺表演,就可以脫身離開,王安為何還要去告訴土方,讓其發現近藤尸體,而自己未曾逃走。
   3)若王安殺近藤,在國人眼中是英雄,他為何在收押時一直拒不承認殺人事實,即使受盡酷刑,也一直喊冤。

   因此,王安不是兇手。

   由此可知,排除第一種和第二種殺人可能。兇手只能是第三種可能,在近藤,土方,王安在二樓看戲時,兇手上二樓藏到左邊包間,等待近藤獨自一人時殺害近藤,王安為知情協助人。

兇手范圍:
  兩種情況
   第一種:
兇手最早在近藤,土方吉和王安進入二樓右包間時,進入二樓左包間隱藏,不參與演出的人員均有嫌疑。

   第二種 :
  最晚在第二場演出未結束前進入二樓左包間隱藏,兇手嫌疑人為戲曲演員中參與第一場演出,不參與第二場演出,不參與最后一場演出的。

3,案發日在戲院的觀眾

   1)近藤的被殺對武漢會戰有直接影響,可知,近藤被殺是有預謀和計劃性的,殺近藤需要守株待兔尋找時機。
2)近藤會光顧戲院,只有戲院的工作人員知道近藤在戲院的習慣,且近藤光顧戲院并無規律,若兇手是隱藏在觀眾中,此人要殺近藤豈不是要天天呆在戲院等著近藤來看戲。
3) 案發前,1938年6月初,近藤被調到第2軍第29兵團擔任參謀長參武漢會戰,7月7日被殺時時秘密回北平,距離上一次來戲院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案發這次來戲院之前并無通知,,即使兇手事先從工作人員口中知曉近藤在戲院看戲的習慣,也無從知道二樓的情況,王安一直同近藤關系親密,在其他人眼里同漢奸無異,那么兇手作為一名不相熟的觀眾跑到二樓藏到左包間,會不會被其他人看到,即使躲過了土方吉和近藤,王安在左包間時,會不會突然呼叫,破壞了殺近藤的計劃,引起近藤警覺后,再殺他就難了。

因此,案發當日在戲院的觀眾中沒有兇手。



4,戲院其他相關人員
   1)賈仁
     案發時一直在第一排左側觀眾席上觀看表演,有坐在旁邊的觀眾作證,警方調查后無疑點。


     因此,賈仁不是兇手。


   2)案發時現場的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

     演職員表如圖(在答案末尾)


1>相聲演員

相聲演員馬東和姜鞏

近藤是在六時至六時三十分被殺,正好是相聲專場時間,相聲演員無作案時間。

因此,相聲演員不是兇手。

2>掃地工陳伯
  年齡70歲,已進入體力衰弱的老年,無力短時間勒殺近藤,無法在土方發現尸體時,趁機迅速離開現場隱遁到樓下。

因此, 陳伯不是兇手。

3>戲院兩名小二

阮春生和駱餘
  近藤自己攜帶茶點,不需要小二服侍。
  兇手至少要在第二場演出結束前直到土方吉發現尸體時才能能二樓脫身,小二要在樓下招呼觀眾,即使只有一名小二,在相聲場行蹤不明,也很容易被發現,而題目并未提及小二的行蹤有疑點。

       因此,兩名小二不是兇手。

4>文武場

固定班子文武場需要在演出時進行伴奏,演出時少了一名樂師,曲子都不成調,相聲場不需要文武場,但兇手最晚必須在第二場結束前,藏進二樓左包間里,文武場無時間作案。

   因此,文武場不是兇手。

5> 班主秦漢
舊時戲班班主屬于前臺老板,本題的后臺老板是戲院老板賈仁。王安只是掛名班主,沒有實際需要負責的工作,而秦漢是班主,演出開始的準備,演出時協調很多問題,尤其在演出節目交替時,班主不可能長時間離開找不見人,秦漢沒有作案時間。

   因此,秦漢不是兇手。


由此,兇手嫌疑人是在案發當日參與戲曲演出的演員中。

6>參與戲曲演出的演員

      ①近藤是在第一場演出開始時,演員開唱了,來到戲院,在最后一場演出,演員開唱時,被發現死亡。
     ②戲曲演出帶妝,扮相是需要話費時間準備的。
     ③兇手無法參與第二場演出《百花亭》,三名演員演出時全程在臺上,第二場演出的演員無法到二樓左包間隱藏,無法殺人。
      排除參加第二場演出演員的殺人嫌疑。

     ④兇手最晚需要在第二場演出結束前,進入二樓左包間藏匿。
      尸體發現時,最后一場演出演員已經登臺開唱,兇手無法參與最后一場演出。
      由于兇手是趁土方進入右包間時,才離開二樓左包間,土方開門就發現近藤尸體,那時最后一場演員已經全部登臺開始演出,參與最后一場演出的演員無法殺人。
排除參加最后演出演員的殺人嫌疑。

    ⑤ 根據三場戲曲曲目,總共十名戲曲演員,均參加了一到兩場演出。

因此,兇手是參與了第一場演出,而沒有參與第二場和最后一場演出的演員。

根據題目所給的演職員表,十名戲曲演員沒有只參與了第一場演出,未參加后兩場演出的演員。

兇手已推斷為戲曲演員,根據演職員表,無法指認出兇手,那只有賈仁所寫的演職員表與實際參與演出的演員有出入。
戲班老板賈仁在書寫這份演職員表時,反復推敲琢磨還做了修改,時間過了很久,曲目有檔案,實際參與的演員要一一對應排除。

⑥參與最后一場演出的演員,因為發現尸體,演員一定會被警方一一盤問,而發生命案時,他們在舞臺上演出,是最好的時間證明,沒有誰會故意隱瞞,所以,參與最后一場演出的演員被排除殺人嫌疑,楊嘯良,段元樓,梅小雲,周慶瑜,朱秀先,袁世君 蕭章華不是兇手。
那么兇手在剩余參與第一場演出和第二場演出的演員中。
就剩下參與第一場和第二場演出的羅進三,參與第二場演出的程蝶如,姜曼玉有嫌疑。

根據第一、二場演出演員表,參與第二場演出的小生演員姜曼玉31歲,另一名小生演員朱秀先只有16歲,參與第一場和最后一場演出,從身形嗓音,朱秀先即使上妝扮相也與姜曼玉一眼能看出區別,如果朱秀先參與了第二場演出,一眼就會被認出,賈仁不會搞混,姜曼玉確實參與了第二場演出。
因此,姜曼玉不是兇手。

     戲院是1935年開始成立,那時加入戲院的演職員為了討生活,北平是1937年7月29日淪陷的,近藤是1938年11月中旬來到戲院的,要計劃暗殺近藤最早應該從1938年11月中旬開始,根據演職員表等,演員和工作人員進入戲院開始工作時間,只有羅進三是1937年11月29日進戲班工作,再有小二駱餘1938年5月20日進入戲院工作,而小二嫌疑已排除。
花旦演員程蝶如24歲,和花旦演員梅小雲18歲,年齡差距不大,程蝶如是1935年1月12日進入戲院,梅小雲是1935年4月3日進入戲院。

因此,程蝶如和梅小雲不是兇手。

     ⑦戲曲演員中,花旦,老生,小生,凈,均有兩位演員,且扮相比較復雜,唱腔基本各有特點,賈仁原本也是戲劇班主,絕對能識別出不同人唱的,但丑這個角色,扮相相對簡單,只是臉上勾畫了豆腐塊,上妝扮上相后略無法準確辨認究竟是不是對應演職員表上的演員。

綜上,羅進三是兇手,他只參與了第一場演出,第二場和最后一場演出均是蕭章華參與的演出。

三,案件過程
1,北京1937年7月29日淪陷,1937年11月中旬,作為日本高官的近藤俊一開始光臨賈仁的戲院聽戲,喜愛漢文化的近藤與接待的懷才不遇的王安相談甚歡,因此被朋友疏遠。近藤一直在二樓右邊包間聽戲,有相聲專場時就關窗,獨自在右包間小憩,土方吉在右包間門口守衛,此時王安要不去左包間,要不去演出,在左包間時,王安會敲敲左右包間小門,等近藤同意后進入右包間同近藤說話。
2,羅進三1937年11月29日被派到賈仁戲院伺機刺殺近藤。
3,1937年6月初,近藤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6月5日,王安同近藤有過一次激烈爭論,近藤曾拔槍抵住王安額頭,王安在日記中寫下失望二字。
4,1937年7月7日,近藤秘密回北平,由土方吉陪同前來戲院聽戲,此時太上正上演第一出戲《空城計》,羅進三在臺上看到近藤上了二樓,第一場結束后,知道此時近藤, 土方吉和王安都在右包間,而左包間無人,于是羅進三找機會,卸妝拿了三尺麻繩悄悄從后臺溜出,趁無人注意上了二樓,進入左包間躲藏。
5,第二場戲結束后,相聲專場開始,六時左右近藤開始關窗獨自在右包間小憩,土方吉在右包間門口守衛,王安去了左包間,發現了羅進三,由于,王安也是經歷過家鄉淪陷,流離失所的之人,他雖然與近藤很有知音感覺,但畢竟近藤是侵略中國的一方,羅進三也可能拿王安的家人要挾,于是,王安未聲張,同意幫助羅進三除掉近藤,王安如以前一樣敲了敲左右包間之間的小門,近藤以為是王安有話要說,就是同意打開小門,羅進三進入右包間,近藤并未睜眼,羅進三抄起桌上的軍用水壺砸暈了近藤,用麻繩在近藤脖頸上繞兩圈勒死了近藤,擦干凈留下的指紋等痕跡,退回左包間,此時相聲專場已經結束,最后一場演出已經要開始了,為了脫身,王安去右包間門口讓土方吉打開右包間門,土方吉進入右包間發現近藤尸體,羅進三迅速離開左包間,下樓,隱遁到戲院里。

羅進三,只能躲藏在二樓左包間等待實際殺害近藤,王安必然是知曉的,而羅進三也必然告知王安自己的計劃,如果羅進三一開始是假意騙王安幫自己打開通往右包間的小門,難保王安不會因為吃驚而呼叫,而羅進三沒有王安引開土方吉,是無法從左包間脫身的。

6,六時二十五分最后一場演出剛開始沒多久,就聽到二樓右包間土方吉打開窗戶的喊叫聲,整個戲院都知道近藤俊一被殺了。
7,戲院演職員都被帶到警察局問話,王安由于土方吉指認被當做重大嫌疑人扣押審問,受盡酷刑,賈仁曾去看望王安,在得知自己的妻兒已經逃離北平,暫時安全,王安始終不承認殺人,也未供出羅進三,王安被執行死刑,由于,近藤被殺,影響了武漢會戰,王安被當做了殺日本人的英雄。

四,結論
1,羅進三是兇手,王安是協助者。
2,動機  近藤俊一是侵略者,他的死直接影響武漢會戰。

演職員表圖如下

2018-8-3 16:38 上傳

2018-8-3 17:14 上傳

2018-8-3 17:16 上傳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1:40:28 | 2018-8-1 21:45編輯
我認為是這樣:
第一:近藤俊一是37年11月首次出場,他在日軍中應該算是高層,至少中層偏上。所以有一些有志之士,可能是國 軍出身,可能是紅軍出身,就盯上了近藤。所以得出三個嫌疑人:駱余(小二),羅進三,姜曼玉。因為這三人是在近藤出現后才加入戲院的。
第二,近藤死亡一定發生在相聲表演期間。(因為只有相聲表演時,土方吉才不會和近藤處在一個屋子里。)而表演《趙氏孤兒》的演員不具備作案時間,故而可以排除!由此可知最后剩下了四個嫌疑人:駱余(小二),羅進三,姜曼玉,以及程蝶如。
第三:父親必然是幫兇。不然的話無法完成案子。在相聲開始之前,近藤,土方吉和以及父親應該都在看《百花亭》,演完后土方吉會出去,所以三個嫌疑人被排除了。剩下一個小二。
第四:《百花亭》演完之后,土方吉和父親都會離開。父親等土方吉走了之后,打開兩個包間中間的門,土方吉不知道的是,在演出《百花亭》的時候有一個人進了父親的屋子,就是小二。他的身份不受關注,所以沒人發現。然后他一直等著演出結束,父親打開中間的門的時候,他就見到了近藤。近藤看是小二,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然后父親和近藤談話,吸引其注意力,小二就用軍用水壺擊暈了近藤。之后,將近藤勒死。小二離開之后,父親自知逃不掉,而且怕連累別人,就沒有走。
第五,父親雖然和近藤意見相左,但是畢竟有著知遇之恩,所以心含愧疚。雖然不承認殺害近藤,但也為了民族大義,沒有出賣真兇。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2:16:37 | 2018-8-3 19:46編輯
本答案分為三部分,推理兇手、詳述作案手法、疑點分析,【】內為引用原文內容。

一.推理兇手
1.指認兇手
兇手為小二駱馀

2.推斷依據(1)文中【當時坐在賈老板旁邊的觀眾也證明賈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側觀看表演】可以排除賈老板的嫌疑。
(2)據文中【案卷記載警察在父親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凈的匕首】推測,父親或許有意要殺近藤,可是匕首是干凈的,他應該還沒用上;文中又多處描寫父親喊冤、不認罪,此時父親已經被抓入大牢,沒有其他嫌疑人,認不認都難以活命,若是真殺了人,大可認罪,還擔一個英雄的美名,而父親卻在意自己的清白,據此推測他或許真未殺人,故暫時排除嫌疑。
(3)文中土方吉沒有作案動機,并且他的證詞【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門外,沒有看到其他人進入過二樓的任何一個包間】如果是假的,具有被拆穿的風險,沒必要編這么絕對的證詞,所以排除他的嫌疑。
(4)文中【父親還會登臺與大家唱上一兩句,只是不帶妝,畢竟太費時間】說明化妝需要大量時間,那么卸妝應當也需花費時間,而文中【就算是讓我當時說出都有誰在旁經過也難,要能記住的不得是能引起注意的人吶】這句話說明如果是化了妝的演員路過,賈老板應當會注意到。土方吉說【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門外,沒有看到其他人進入過二樓的任何一個包間】,那么要趕在他出包廂門前上二樓,第二場戲的演員是來不及的,可以排除。甚至,賈老板就坐在靠后臺的地方,如果是后臺演員突然出來,哪怕沒有化妝,也可能引起賈老板注意,演員有無人具備明確動機,暫時均排除。(詳細的演員無作案時間分析附在文末)
此處有一疑點:羅進生在近藤來后不久也來到戲院,而在父親死后不久,就離開了。時間上值得懷疑,而他是第二場戲的演員,沒有作案時間,暫時排除
排除至此,還剩下掃地工和兩位小二。
(5)文中【父親的證詞則說自己在近藤休息時一直都在左邊的包間內觀看相聲表演】可是【警察還問了父親是否記得當天相聲表演的內容,父親說自己記不清】,父親自己就是說相聲的,又常年在戲院里,如果他聽了,不會記不清,至少能說出個大概來。據此推測父親撒謊了,他根本沒有在自己的包廂聽相聲。同時土方吉可以證明他也沒有出包廂,他只可能在近藤的包廂里。文中父親的日記提到他和近藤曾發生爭執,土方吉也說他們交談甚少。據此推測父親很有可能在看戲時約了近藤詳談,而土方吉出包廂后,父親并未去自己包廂,而是留在近藤的包廂內。他們再次爭執(或許是因為戰爭的事),父親用軍用水壺砸暈了近藤,拿出匕首想要殺了他(通過與近藤的交談父親也許得知近藤的作戰計劃,從而明白,近藤必須死,才能延緩侵略戰爭)。可此時應有其他情況出現,導致父親停手了。文中說【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詳,口微張,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雙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應該是這時有人要進來,父親只好把近藤偽裝成睡著的樣子,而進來的人就是兇手。
(6)掃地工陳伯70歲,如果沒有父親砸暈近藤的意外,他一人無力殺死近藤,排除嫌疑。
(7)兩位小二可以自由走動而不被賈老板注意到,而其中阮春生1935年1月13日就來到戲院,算是初始人員,一直到1938年9月15日最后一波才走,駱馀卻不同,他1938年5月20日來到戲院,是最后一個進入戲院的,1938年7月18日就離開了,是事發后第一波走的,和他同一天走的還有一個人,很有可能他殺了人后想要離開,在第一人提出要離開之后,他就順勢離開了戲院。

根據以上內容判斷,駱馀是兇手。

二.詳述作案手法
近藤秘密回到北平進行臨時調度,駱馀得到消息后,于1938年5月20日進入戲院當店小二,摸清了近藤的習慣。在1938年7月7日,近藤遇害當天,駱馀在他們看前兩場戲時就趁人不注意,進入了父親休息的包廂。
此時近藤、父親和土方吉都在另一側的包廂內,無人察覺。當兩場戲結束,相聲開演,土方吉離開包廂,守在門口,而父親則根據之前所商量好的,留下與近藤交談。之前父親與近藤發生過爭吵,多半是近藤或許向父親透露過一些作戰計劃或是邪惡的目的,而父親當日帶了匕首,顯然對近藤起了殺心。在當日交談中,父親試圖勸說(也可能是希望知道的更多),而最后再起爭執,父親便拿軍用水壺砸暈了近藤。就在他想要動手殺近藤的時候,小門卻被敲響了。
父親嚇了一跳,趕緊把近藤偽裝成安然入睡的樣子,打開小門,看見的是小二駱馀。駱馀謊稱自己在整理和打掃包廂,父親的包間已打掃好,需要進入近藤的包間打掃,父親撒謊說近藤睡著了,于是自己回到包間,沒過幾分鐘駱馀也從近藤包間出來(此時駱馀已經勒死了近藤),兩人攀談了一會兒,直到相聲結束,父親去敲小門,無人應答,然后出門找土方吉,就在二人進入近藤包廂的時候,小二駱馀從父親的包廂離開了

三.疑點分析
1.【證詞方面,土方吉說舞臺表演時自己與近藤、王安是同處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門外,沒有看到其他人進入過二樓的任何一個包間】說明在兩場戲結束之后,兇手無法上到二樓。而【至于說有人事先躲進左包間,趁著我父親不注意去右包間殺人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且不說包間里根本沒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間的門在打開時(無論手腳多輕)都會發出門軸轉動的尖銳聲音,在屋內的人一定可以聽見】說明兇手無法躲在父親包間內不被父親看見。那么父親與兇手一定打過照面了。
2.駱馀16歲,或許父親心疼他年紀太小,最終沒有把他說出來,怕牽連他也遭受拷打。
3.父親猜到兇手卻仍然喊冤,一是不愿枉死,也是不愿擔這個不屬于自己的英雄的名號。

附:
演員無作案時間分析

證據一:【“要能記住的不得事能引起注意的人吶”】
如果帶妝出后臺,會被賈老板記住。
證據二:【有時票友們鼓搗的聚會,父親還會登臺與大家唱上一兩句,只是不帶妝,畢竟太費時間。】
化妝需要時間,第三場的演員沒時間作案。
證據三:【在近藤小憩是土方在門外看守,其他人無論進入哪個包間他必然會看到。】
他沒看到任何人,說明第二場的演員卸妝后上樓作案來不及。
也就是參演第二場、第三場的演員均無作案時間。
首先戲院里的人分為花旦、老生、小生、丑、凈、掃地工、班主、相聲。
其次當天下午表演的節目分別為《空城計》、《百花亭》、相聲場、《趙氏孤兒》。
順序及表演時間分別為:
【下午四時三十分鐘左右,彼時臺上正在演出《空城計》】,
【《空城計》結束后表演的是《百花亭》,這出戲我記得約要一個小時】,
【《百花亭》結束后是相聲場】,
【到下午六時二十五分左右,臺上開始進行今天的最后一場演出——《趙氏孤兒》】
①兩位花旦不是兇手
花旦程蝶如參與演出了第二場《百花亭》
花旦梅小云參與演出了第三場《趙氏孤兒》
②兩位老生不是兇手
老生楊嘯良參與演出第三場《趙氏孤兒》
老生周慶瑜參與演出第三場《趙氏孤兒》
③兩位小生不是兇手
小生朱秀先參與演出第三場《趙氏孤兒》
小生姜曼玉參與演出第二場《百花亭》
④兩位丑不是兇手
丑蕭章華參與演出第三場《趙氏孤兒》
丑羅進三參與演出第二場《百花亭》
⑤兩位凈不是不是兇手
凈段元樓參與演出第三場《趙氏孤兒》
凈袁世君參與演出第三場《趙氏孤兒》
⑥兩位相聲不是兇手
證據:【《百花亭》結束后是相聲場】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2:25:55 | 2018-8-3 19:59編輯
最近挺忙的,能推多少推多少吧。
王安到底是不是兇手?
王安與近藤可謂惺惺相惜。何況他要是兇手的話后面也沒有理由死不認罪,認罪的話不僅能少受點罪還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關于兇手,我的推理是:戲班子里除了王安父子的所有人。
左右包間門口有土方守著進不去,包間里原本也只有近藤王安二人,那就只剩一個通道——窗。
而窗戶又對著舞臺,動手的時候舞臺上的人不可能看不到,所以他們也勢必是這次刺殺的知情者。這也許就是“我”找賈老板要名單的原因。

關于這個動手的人,我猜想是周慶瑜,他當時正值壯年,看角色還是武行,身體條件足夠,而且作案時間他沒有節目,有充分的作案時間。
還有一點就是賈老板一直坐在第一排左邊,離后臺門口最近的位置,應該就是為了接應,換裝或者處理兇器什么的。

整理一下:
王安與近藤交好,遭到眾人鄙視。
王安發現近藤要參與武漢會戰,被戲班里其他人(應該是賈老板)發現。
戲班里其他人計劃殺死近藤。
近藤來到戲院。
賈老板等人動手。
發現尸體。
抓捕王安。
賈老板通知“我”并讓我快逃。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2:36:35 | 2018-8-2 18:33編輯
是秦漢,當時被害人在房間休息,因為被害者只帶了一個保鏢,保鏢是在走廊的,所以兇手從戲院外的左包間窗戶進入左包間,因為被害人當時處于睡眠狀態,并且包間隔音太好,所以沒有聽到被害人呼救,兇手在被害人醒之前用鈍器將其敲暈,然后用繩子勒死。最后再從左包間窗戶逃逸。
匿名
| 發表于 2018-8-1 22:39:39 | 2018-8-3 11:53編輯
本組答案如下:

一、兇手:羅進三。
【線索】
1、從賈老板給出的檔案來看,44歲的羅進三是1937年11月29日進入戲院工作的。而近藤是1937年11月中旬第一次來到戲院。這說明,羅進三極有可能是一路跟蹤近藤至此,發現近藤有長期聽戲的打算后,決定借演員的身份,接近對方。
“1937年11月中旬,因為天冷來戲院的觀眾也少,閑下來的我正揣著暖爐蹲在舞臺旁閱讀地上的報紙。大門忽地被推開,一陣寒風襲來。從門外走進一個男人,年紀看起來35歲左右留著雜亂的絡腮胡,身高約摸五尺三寸,身披大衣內著軍裝,肩頭落著一些雪。在他身后跟著兩個穿著日軍軍服的人,我們所有人,連同臺上唱戲拉曲的人都停了下來。”
“那之后近藤依然有來戲院,可能因為軍務繁忙,司令部距離戲院也遠,他的到來很沒有規律。只是畢竟次數多了,大家也就習慣了,再沒像前幾次那樣引起震動。近藤的保鏢也從兩人逐漸降到一人,是跟隨他十幾年的下屬土方吉,之后兩人更是穿著便服與平常百姓無異,但他一直都在二樓的包間看戲。”
2、近藤的看戲習慣給兇手帶來了可乘之機。他只有一位保鏢,長期坐在同一間包廂,看戲的習慣也非常規律,很容易找到機會。但是近藤來的時間沒有規律,所以兇手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間下手。
“那之后近藤依然有來戲院,可能因為軍務繁忙,司令部距離戲院也遠,他的到來很沒有規律。只是畢竟次數多了,大家也就習慣了,再沒像前幾次那樣引起震動。近藤的保鏢也從兩人逐漸降到一人,是跟隨他十幾年的下屬土方吉,之后兩人更是穿著便服與平常百姓無異,但他一直都在二樓的包間看戲。”
3、選在7月7日下手,一方面是因為6月初武漢會戰開始,近藤成為第2軍第29師團的參謀長,殺掉他能減輕武漢會戰國軍的壓力,另一方面,近藤自6月初去了武漢,臨時回到北平,如不抓住這次機會,對方回到軍中,有軍隊戒嚴,將很難得手。
“武漢會戰一直持續到10月中旬終于結束,國軍放棄了武漢保存了力量,我也開始了長達七年的軍人生涯。有趣的是在武漢會戰結束以后一次與戰友的聊天中大家談到了近藤,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漢會戰開始時(1938年6月初)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后來不知何時他秘密回了北平進行臨時調度,結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軍的攻勢被延緩。”
4、羅進三離開戲班是在1938年8月25日。根據推算,父親被定罪的時間大致是7月25日至8月初中間,被處刑是在8月初。而檢視其他演員的離開時間,一類是賈老板原來的班底,因此進班時間都是1935年1月12日,離開時間也是1938年9月15日(如程蝶如、楊嘯良、蕭章華等);另一類則是案發之后大約兩到三周就離開另謀生計的(如梅小云、姜曼玉等)。說相聲的兩位有時間上的不在場證明,且是相繼離開,相聲需要搭檔,所以在邏輯上說得通。但是羅進三的離班時間顯得比較異常。

二、父親王安不是兇手
【線索】
1、王安在日記里寫道,自己和近藤有了很大的沖突,應該是近藤告知他自己將參與武漢會戰,希望王安跟他一起離開去武漢,這樣才能保證王安能跟隨他去日本,而且王安是他欣賞的飽學之士,又懂戲曲。身為愛國人士,王安必然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沒有效果,所以激怒近藤,逼對方拔槍相向。王安說的“失望”,是指近藤沒有被他說服,而是一心希望踏上戰場。后來隨身攜帶的匕首,可能也是為了防止近藤起殺心。
“只有最后一次的爭執不太一樣,日記中未寫明爭執原因,只說在爭執最后惱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槍抵住父親的額頭,兩人僵持和沉默了數分鐘后,近藤收起槍離開戲院。那天是6月5日,距離近藤被害還有一個月。父親在日記最后寫了兩個字,失望。”
2、父親攜帶的干凈匕首也證明兇手不是父親。如果父親想要殺死近藤,完全可以在用鈍器將他擊昏后,使用匕首將近藤刺死。選擇麻繩作為兇器,說明兇手沒有更趁手的工具。
“最后便是證據,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案卷記載警察在父親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凈的匕首,證詞里父親說這是自己防身之用。”
3、父親一直喊冤,拒不認罪。如果父親真的有勇氣作案,或者知道犯案者是誰的話,想必早已承擔罪名。
“他不肯認罪簽字,獄警就每天照三餐對他施以酷刑。他見到賈老板的第一句話就是問我與母親如何,聽到我們已經離開北平他滿足的點點頭。半個月后在法庭走了一個過場,法官不顧父親的喊冤就定罪了。”


三、作案手法
1、近藤死亡時間是在相聲場表演的時候。趙氏孤兒和相聲的演員可以排除作案嫌疑。剩下的演員只有羅進三。
“到下午六時二十五分左右,臺上開始進行今天的最后一場演出——《趙氏孤兒》,演員們剛上臺就位唱了兩句,二樓包間就傳來叫喊。”
“死亡時間在當日下午六時至六時三十分”
2、相聲場時,羅進三進入右包廂,用小型鈍器(可能是軍用水壺)擊昏近藤,造成了后腦上的小型鈍器傷,防止他掙扎呼救,然后用麻繩(京劇中使用的舞臺道具)勒死了對方。相聲場時間較長,即便近藤花了幾分鐘才入睡,勒斃只需3分鐘,是完全來得及的。
“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詳,口微張,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雙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搖椅旁的小桌子上放著兩碟糕點和水壺,水壺樣式與軍用水壺相同。”
3、觀看戲院圖紙發現,在右包廂的窗戶前正好有一個柱子,羅進三可以通過攀爬柱子的方式由窗戶進入包廂。臺下的觀眾背對著此處,演員觀察觀眾的反應,并且比起舞臺,此處應當光線較為昏暗,因此不會有人留意到他。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