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1:17:05 | 2018-8-2 18:37編輯
先占樓,寫一下游魚的個人推理。
       根據案發當天的情況,兇手如果是土方或王安,只需直接進門,擊暈,殺人即可,若兇手是其他人,也必須和土方或王安達成合作或將他們擊暈,但根據實際情況,兇手沒有擊暈他們二者之一,土方嫌疑極大,暫不排除。若王安是兇手,考慮到他還有妻兒,行兇后會找個借口直接下樓逃跑,但他沒有,而且父親身上帶有匕首,不需要用擊暈后勒斃這種有風險的手法,做出這種行為有兩種可能,1、王安確不知情,兇手和土方有關。2、王安是幫兇,替兇手打掩護,為其制造逃跑機會。戲院內有可能犯案者,先排除所有演員,原因:1、案發時正是相聲表演的時間,排除兩個相聲演員的嫌疑.2、空城計的演員中,除羅進三都參與了趙氏孤兒的演出,考慮到卸妝和化妝需要很長時間,都排除作案可能,而羅進三參與了百花亭的演出,由于卸妝需要時間,他和百花亭的其他兩個演員都沒有作案可能。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所有演員若從后臺走向二樓,必定會被坐在第一排左側離后臺出口不遠的賈老板和觀眾目擊,所以排除所有演員的嫌疑(包括文武場)。剩下的嫌疑人有:掃地工陳伯、班主秦漢、兩個小二, 在王安的日記中,提到過一次關于戰爭的爭吵,時間是6月5日,之后近藤調走,直到一個月后秘密調回,遇害。近藤的行蹤應該作為軍事機密 ,不會公開,可他的死絕不是激情殺人,而是蓄謀已久的謀殺,兇手必須熟知近藤的行蹤才能犯下此案,由此,嫌疑人就只剩兩個了,一是土方,二可能是某個潛伏在戲院中的軍方刺客。再看近藤的死相,面容安詳,口微張,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雙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說明兇手行兇時,近藤毫無防備和反應,兩種可能:1、兇手是近藤信任的人。2、兇手是近藤認為不需要防備的人。所以才能輕易地接近并殺害身為軍人的近藤,符合條件的只有王安和土方,但根據以上推理王安不是兇手,兇手鎖定是土方,但尸檢結果顯示,近藤脖子上的勒痕是一根繩子纏繞了兩圈后的,一般殺人不需要這種多余的步驟,推測原因是兇手力量較小,所以纏繞兩圈,可土方身為一個軍人,力量一定足夠勒死一個成年男人,兇手身份再次存疑,根據土方的證詞,王安和近藤有過簡短的對話,推測一下這談話的內容,可能是王安告訴近藤,等表演相聲時會有人從左包間到右包間來掃地之類,提前解除近藤的防備,方便兇手作案,而在其余有嫌疑的人中,力量小的人只有70歲的掃地工陳伯,和16歲的駱姓小二(第二個字是什么實在看不出來,懂我意思就好。),他們其中一人就是刺客,其中陳伯已經在戲院呆了三年,而且年齡太大,刺客不可能是他,而駱姓小二是38年5月新來的,且7月18日,即案發后11天就走了,據此,得出他就是刺客。
       至此,真相大致明了:軍方得到情報,近藤俊一常來賈老板的戲院聽戲,便派來刺客,即駱姓小二潛伏在戲院中,等待時機行刺,而他為了方便行刺,與王安搭上關系,講明自己的身份,希望能得到王安的幫助,王安答應了,但條件是要先讓自己嘗試去說服近藤,如果失敗,再讓他刺殺近藤,因此有了王安與近藤的爭吵,王安同意協助后,近藤調走,一直等到7月7日才回來聽戲,駱姓小二從上級得到消息,與王安開始行刺計劃,駱姓小二在樓下打雜,等到百花亭快要唱完時,躲進了左包間,王安告訴近藤將有人來到包間內打掃之類,得到近藤允許,接著土方出去在門口站崗,近藤歇息,王安走進了左包間,之后讓駱姓小二進到右包間,趁近藤不備,用匕首\近藤的軍用水壺\自帶的某種鈍器(個人偏向水壺)砸暈他,再拿出事先準備的麻繩,在近藤的脖子上纏繞兩圈后勒死了她,再回到左包間,王安在趙氏孤兒開始后出了包間,和土方交談,發現近藤尸體,之后賈老板上樓,王安站在門口趕緊示意駱姓小二趁亂逃到樓下。
       只是初步答案,可能還會修改,如不再編輯則以此為最終答案。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2:34:29 | 2018-8-3 17:42編輯
本007偵探還原一下作案過程。
兇手:班主秦傼(這個字太難找了哈哈哈哈哈我找不到…)
動機:絞殺日寇人人有責。他是英雄。
作案時間:相聲期間
背景:秦傼在此之前就跟王安商量說殺掉小鬼子,王安不忍心就沒答應,秦傼就決定自己動手。太君演出當天前來后,也就有了當天王安和太君為什么話很少的原因,因為他知道秦傼要殺他。
殺人過程推理:諸葛亮那句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是空城計的后半段部分,我就猜唱完大約半小時,加上百花亭一小時所以就是六點左右百花亭唱完兇手是在唱百花亭之前進入左包間,也就是大約六點之前,兇手已經在左房間了,此時右包間看表演的三人是聽不到的。百花亭后,隨從到走廊,太君準備小憩,王安回房。就是在這間隙,兇手從小門進入太君房間,此時還沒睡著的太君抬起身子正準備說八嘎,兇手怕他亂叫拿起王安的小刀給他后腦勺敲暈了,隨后拿起準備已久的麻繩勒死了小太君,此時王安一直在屋里,他雖然沒有答應,但為了國家還是配合了。后來發生的文中說過了,賈老板上來時兇手趁亂溜了。
排除王安原因:他們是靈魂之交,而王安也向家人介紹過他,可見兩人互相之真誠。
排除百花亭演員原因:兇手必須在百花亭前就掩藏房間。
排除趙氏孤兒演員原因:京劇化妝那么繁瑣,那么點時間因該做不了案的。(這時演員名單上的所有演員已經排除了)
排除秦伯原因:那么大年齡沒力氣使用武器。
排除相聲我就不說了。
排除賈老板原因:他有不在場證明。
排除店小二原因:店小二就兩個觀眾又那么多,他們不在很容易被發現。
所以,真相一個,當當當當當——班主秦傼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2:58:53
殺害近藤的是父親,父親在6點到6點半之間通過小門進入右包間,因為和近藤的熟識,近藤并沒有起疑心,然后父親用匕首或其他鈍器物將近藤擊昏后,用繩子將其殺死。從“近藤俊一面容安詳,口微張,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雙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看出近藤在死前并沒有任何的掙扎,是明顯的熟人作案;從“父親是否記得當天相聲表演的內容,父親說自己記不清”看出去父親有作案時間;從“他們之間也有過關于戰爭的爭執,只是之前都無傷大雅。只有最后一次的爭執不太一樣,日記中未寫明爭執原因,只說在爭執最后惱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槍抵住父親的額頭,兩人僵持和沉默了數分鐘后,近藤收起槍離開戲院。那天是6月5日,距離近藤被害還有一個月。父親在日記最后寫了兩個字,失望。”看出父親和近藤的關系不錯,但是由于國家情懷,父親與近藤產生爭執,并感覺失望;從“一直到了1938年的7月7日,那天是母親的生日。為了給母親慶生,我結束當天的課業后來到戲院想叫父親提早回家。可當我來到戲院時,門口站著兩名穿著警服的警察,他們攔著不讓我進去。”可以知道近藤是在7月7日死亡,而1937年的7月7日,七七盧溝橋,抗日戰爭開始,父親的愛國之情促使他在這一天殺害了近藤。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3:13:14 | 2018-8-2 13:16編輯
兇手是土方吉

首先王安身上有沒有用的刀說明兇手不是他 因為用刀肯定比用繩子更有保證
如果兇手不是王安 而兇手只能從門進入 就說明土方吉撒了謊
(要么是土方吉殺了近藤   ;  要么有人以某種借口征得土方吉同意進過近藤的包間,而土方吉怕負責就干脆撒了謊)
而近藤在聽見門開的聲音時并沒有起身說明他聽見了熟悉的聲音 就只可能土方吉進來說:“讓我為你裝水”近藤沒有起身 用左手把水壺遞給土方吉 然后土方吉拿水壺錘暈 接著用繩子(繩子是土方吉帶來的)勒死近藤
然后土方吉的謊言完全把矛頭指向王安

原因:可能是日常積累...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3:25:47
父親是兇手。動機是父親日記中與近藤爭執是近藤死亡前的1個月,并且一個月。近藤一個月沒來看戲是去商討武漢會戰,他去了一個月,所以動機便是父親制止他侵略,爭論內容便是自己的國家,也提到過父親愛國。
   手法是近藤去武漢的一個月,父親自己偷偷將門軸換為無聲的。用匕首尾端打暈近藤,然后用繩子勒死。至于為什么他不直接用匕首殺死近藤,應該是因為日記中提到的近藤是他的知音,為了民族大義不得已殺了他。
   其他人是不可能作案,中間雖有很多時間可以作案,不過進入近藤房間只有三個入口。一個是父親的小門,一個是保鏢守的正門,最后便是窗。窗無法立足,一樓全是人,不可能在所有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順著柱子爬上去。樓梯保鏢一定會發現,父親房間中也無法藏人。保鏢跟隨近藤十幾年,可以信任。
   父親最后寧可受酷刑也不愿承認,他是希望看到“我”與母親,即使一面,也是在等待希望聽到戰爭勝利,而他終能看見那一刻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3:51:35 | 2018-8-3 14:16編輯
兇手:賈老板
兇器:麻繩
動機:聽到了近藤和王安說的武漢會戰安排
手法:趁土方離開二樓時闖入近藤的包間里先將他打暈后將他勒死

推理兇手的過程

如果文中死者的死亡時間18:00-18:30是對的,可以得出:
【結論】參演第三場《趙氏孤兒》表演的演員基本可以排除,原因是上妝費時太久。排除名單包括:楊嘯良,段元樓,梅小云,周慶瑜,朱秀光,袁世君和蕭章華
【證據】:有時票友們鼓搗的聚會,父親還會登臺與大家唱上一兩句,只是不帶妝,畢竟太費時間。
【結論】在《趙氏孤兒》表演前串場的相聲演員也基本可以排除,原因是近藤通常會在前一個京劇結束后才關的窗戶,之后馬上就開始相聲表演了。排除名單包括:馬東和姜鞏
【證據】:《百花亭》結束后是相聲場,近藤對相聲不太喜歡,所以每當此時他都會關上包間的窗戶進行小憩。

根據文中對死者身高和年齡的描述,可以得出:
【結論】掃地工陳伯基本可以排除,原因是年紀太大(70歲)
【證據】(近藤)年紀看起來35歲左右留著雜亂的絡腮胡,身高約摸五尺三寸(176厘米)……

根據文中對死者習慣的飲食習慣的描述,可以得出
【結論】戲院里的小二基本可以排除,原因是近藤不喝戲院的水,也不吃戲院的點心,小二沒有上樓的理由。排除名單包括:阮春生和駱余
【證據】父親曾跟我說過近藤擔心戲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會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備。

【結論】土方在案發時根本沒有站在走廊上!原因是他下去買燒餅了……
【證據】我馬上向小販確認,小販并不知道被害軍官的名字和樣貌,但認識陪同的保鏢,因為那是時常光顧自己攤子的人。
【推測過程】首先,近藤和土方一起到戲院。進入戲院后,除了相聲表演的時間外一直都會呆在一起。若土方要買燒餅,只能是進戲院前和相聲表演進行時。然而近藤不吃外食,點心和茶水一向自備,不可能會想買燒餅;加上小販只認得土方,證明土方是獨自一人買的燒餅,而且是買給自己吃的。由此推斷,土方習慣在近藤小憇時去買燒餅,并在戲院外吃完再回包間。這個時長與近藤被勒殺的3分鐘相近。

若上述推斷是正確的,可以得出:
【結論】能知道并利用土方這個習慣的人是賈老板!
【推測過程】首先推測知情人的身份。首先可以排除演員。土方習慣在相聲表演時去買燒餅。在這段時間里,京劇演員大多在后臺,有些在卸妝(上一場表演完),有些在上妝(準備下一場),都看不到后臺外面的情況。臺上的相聲演員往二樓看只能看到包間關上的窗戶,看不到走廊,不可能知道土方是否有離開。而就算他們看到土方下樓,也沒有作案的時間。王安也基本可以排除。因為近藤的包間靠近樓梯,上下樓不會經過左包間,所以王安應該不清楚土方的動向。小二和掃地工可以全場跑動也可能知道土方的習慣,但是如上面先得出的結論,小二沒有上樓的原因,掃地工沒有殺人的能力,所以基本排除。經過上述排除后,只剩下一個嫌疑人,那就是班主秦漢。然而,在整篇文章里,我們都沒有看到過一個字提到秦漢,卻說賈老板原是個班主(賈老板原是一個民間戲班的班主,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在1935年初建立了這家戲院,讓那些跟著自己走南闖北十年的戲子們在北平扎根落腳),再加上賈老板的名字很有意思,叫賈仁(假人),所以得出【結論】秦漢即賈仁賈老板。賈老板能縱觀全場的情況,也能隨時在全場跑動,更重新的是,作為戲院老板,他就算上樓去找近藤也根本不會引人懷疑。

【結論】賈老板是兇手!
【證據】演員們剛上臺就位唱了兩句,二樓包間就傳來叫喊,賈老板說那是土方吉的聲音。
【推測過程】土方每次到戲院,都是跟近藤一起呆在二樓。賈老板一向都是坐在樓下第一排最左側的位置看表演,加上賈老板接待這兩位的次數不多,不應該能馬上分辨出那是土方而非近藤的聲音。會出現這種情況只能有兩個可能:1. 賈老板經常聽土方在買燒餅時講話的聲音;2. 賈老板是兇手,明知道近藤已死,不可能發出聲音。

在得出上述結論后,文中給出了反對的聲音:【當時坐在賈老板旁邊的觀眾也證明賈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側觀看表演,警察對他們進行了檢查也沒發現疑點。】
【問題】到底賈老板有沒有離開過呢?還是說在一直看表演呢?
【結論】觀眾也許沒有說謊,但是他們口中的一直只是自己在座位上的“一直”,并不包括觀眾來了走走了來那段時間的“一直”。
【證據】賈老板苦笑道,“你這是難為我呀,每日出入的客人不下百人,尤其到了傍晚,有熟臉也有生臉,哪可能都記得。別說是過了七八年,就算是讓我當時說出都有誰在旁經過也難,要能記住的不得是能引起注意的人吶。”
【推測過程】首先,如果賈老板真的“一直”坐在同一個座位上,那么他最有可以記住的就是坐在自己右邊,正后面和側后方的人,人數不會很多,不至于連一個都想不起來。其次,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賈老板是京劇班的班主,偶爾缺席相聲表演很正常,只要每場京劇表演他都在,就叫做“一直”都在。

假設觀眾的證言能這樣講得通:
【問題】那戲院的演員呢?尤其是相聲演員,他們是最能知道賈老板有沒有在死者死亡時間消失的。
【結論】全體演員和雜工有意識地包庇賈老板!
【證據】(賈老板)讓那些跟著自己走南闖北十年的戲子們在北平扎根落腳。
【證據】(賈老板說)“我們原都以為你父親是趨炎附勢之徒,不曾想……。”
【證據】父親博聞廣識空有一身學問卻一直無人賞識,在遼陽時僅是一個教書先生,到北平后又成了“戲子”一般的人,靠逗樂他人為生。
【推理過程】首先演員們對賈老板都心懷感激。他們很清楚刺殺日本軍官的下場,為了恩情為了生計,他們都不想賈老板因此被捕被處決;其次演員們對王安的印象都很差,認為他趨炎附勢,同時王安為人自命清高,又有一股文人的酸氣,看不起同僚戲子,所以演員們理所當然地把他拱出去,當賈老板的替死鬼。

推理兇器的過程
若兇手確實是賈老板,即秦漢,可以得出:
【結論】兇器有兩個,麻繩和桌上的軍用水壺。
【證據】在后腦偏上處有一非致命傷痕,是小型鈍器擊打造成,除此之外沒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傷。
【證據】搖椅旁的小桌子上放著兩碟糕點和水壺,水壺樣式與軍用水壺相同
【證據】秦漢(50歲)
【推測過程】鈍器的擊打傷出現在后腦偏上,證明死者是坐在搖椅上,被站著的某人擊打受傷的。軍用水壺就放在搖椅旁的小桌子上,對于兇手來說,是隨手可得的武器。由于近藤習慣自備茶水,可以想像水壺中的水肯定不少,用來擊打腦部,雖不致死,但是打到死者失去意識暈倒是綽綽有余的。而賈老板之所以會先用水壺擊打死者再勒死他,有兩個原因:1. 怕50歲的自己無法輕松殺死35歲的軍人;2. 貿然闖入一定會引起近藤的反抗,他得迅速地讓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近藤在瞬間失去反抗能力。麻繩是他在戲院隨手得到的東西。

推理動機的過程
若以文中給出的歷史時間線和王安日記里的片言只語推斷,可以得出:
【結論】近藤在6月5日告訴了王安自己以參謀長的身份指揮武漢會戰,王安因此與他大吵了一架。由于他們都是用中文交流且情緒失控,所言之事可能被賈老板聽到。愛國的賈老板因此痛下殺手。
【證據】近藤在武漢會戰開始時(1938年6月初)被調到第2軍第29師團擔任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后來不知何時他秘密回了北平進行臨時調度,
【證據】只有最后一次的爭執不太一樣,日記中未寫明爭執原因,只說在爭執最后惱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槍抵住父親的額頭,兩人僵持和沉默了數分鐘后,近藤收起槍離開戲院。那天是6月5日,距離近藤被害還有一個月。父親在日記最后寫了兩個字,失望。
【證據】(7月7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與保鏢土方吉來到戲院,距離他們上一次來(6月5日)已經過了快一個月左右
【證據】“我知你放不下,不愿相信你父親殺人,可是他殺的是一個日本鬼子!那群畜生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掠奪,欺壓凌辱,他們已經沒有資格稱為人了!”賈老板往布滿塵土的桌面一捶,又再度咳嗽了幾聲。
【證據】(賈老板說:)“我們原都以為你父親是趨炎附勢之徒,不曾想他是在忍辱負重,為的就是等待時機。他是為國家做一件天大的好事,他是一個大英雄。”
【推測過程】首先近藤之前跟王安說他是“非常仰慕中國文化而自學漢語”,還說“他的家世顯赫,在日本是有名的士官家族,出于這種家庭原因他不得不參軍”,讓王安對他的遭遇產生了“欽佩而又惋惜”之情;雖然“他們之間也有過關于戰爭的爭執,只是之前都無傷大雅”,因此王安更加以為近藤是喜歡中國的,跟別的日本人不一樣,他不會積極投入戰爭,做軍官只是礙于家族壓力。然而在6月5日的爭執中,近藤把自己最新的安排告訴了王安,也許他一開始是因為跟王安交情好,知道日本大舉侵略的計劃后不想他受傷希望再次“邀請他去日本”,卻沒想到王安勃然大怒跟他大吵了一架。由于他們都是用中文交流,這些話可能被有資格也有機會上二樓的賈老板聽到了。王安在這次爭執后,對近藤充滿了“失望”,會隨身帶著匕首也是真的想殺死近藤。但他的決心不夠大。所以才會在左包間猶豫不決,心神不寧(不記得相聲表演內容)。7月7日近藤再次來到戲院時,賈老板覺得機不可失,于是隨手帶了根麻繩就去殺人。從賈老板言談中看,他覺得殺死近藤并不是殺死一個普通日本人這么簡單,而是挽救了一個國家。從結果而言,因為近藤“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軍的攻勢被延緩”。由此可見,賈老板是知道內情之人,出于愛國之心,痛下殺手。


推理手法的過程(按時間軸)
6月5日:賈老板聽到近藤和王安的爭吵,知道了近藤要指揮武漢會戰之事。愛國的他決定痛下殺手。
7月7日下午4點30分:近藤和土方來到戲院,像往常那樣進入到二樓右包間。
下午6點01分:近藤因為不喜相聲表演,關上包間的窗戶準備小憇。安頓好近藤的土方像之前那樣去戲院門口買燒餅吃,王安則回到左包間。
下午6點02分:看土方下樓來后,賈老板迅速走到二樓并在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闖入了近藤的包間。他之所以不用偷偷潛入的方式進入是因為包間的門打開時,必會有尖銳的聲音,然而這開門的聲音隔壁包間聽不到,所以他只會驚動近藤,不會引起王安的注意
下午6點03分:闖入的賈老板看到本在小憇的近藤被驚醒,馬上抄起搖椅旁小桌子上的水壺敲打他的腦部,使之暈倒失去意識。
下午6點03分:賈老板看藤暈倒后,用麻繩勒死近藤,用時大約3分鐘。
7月7日下午6點06分:近藤已死,賈老板迅速下樓,回到第一排的位置上。仿佛沒有離開過。
下午6點07分:啃完燒餅的土方慢悠悠地回到二樓走廊處站崗,未發現異常。
下午6點30分:王安跟土方比劃手勢說敲近藤包間的門但沒反應。土方馬上打開門進入查看,發現近藤已死,驚起樓下眾人。

其他補充
土方之所以要說謊是因為他不想其他日本人知道他在近藤休息時擅離職守去買燒餅,所以只能咬死自己一直守在門口沒有人經過過,殺人者是左包間的王安,是王安通過左右包間間的門進去殺死近藤,并非他護衛不力。

王安隨身帶著匕首,證明他可能也有殺近藤的心。但是因為之前的交情,他一直猶豫不決。另外從客觀上來說,雖然左右包間相通,但中間的門在打開時會發出尖銳的聲音,近藤一定會被驚動。王安是一介文人,他沒有自信能制服近藤這位正值壯年的軍人。這也反向證明了王安不可能是殺害近藤的兇手

文中提到“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近藤)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樣”,可見賈老板去殺人的時候,近藤確實在睡覺。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近藤雖然聽到了開門聲,卻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便被打暈了。

在推理的時候有想過,既然賈老板已經用水壺擊打近藤腦部了,為什么不干脆一直用水壺打死他算了呢?我覺得原因有二:1. 武器重量大小限制。水壺就算裝滿水,要打死一個成年男性,應該也是挺費勁的,而且用時不好說,死亡與否不好判斷;2. 近藤坐在搖椅上,每次擊打有部分力量會因為椅子搖動而被抵銷掉,事倍功半。所以為了制服近藤,賈老板先用水壺擊打他腦部,為了確實殺死他,賈老板選擇了用麻繩勒殺。


以上,分析完畢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4:37:03
自殺,其他人的話沒發出來,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4:38:33 | 2018-8-3 08:48編輯
兇手是誰?不會是父親。從文中來看,近藤來到劇院是不規律的,案件發生那天,“距離他們上一次來已經過了快一個月左右”,因此近藤的到來應該不在父親的意料之中。近藤剛到,父親就要去接待他,而隨身攜帶三尺長的麻繩是不方便的,所以父親沒有準備兇器的時間。何況父親隨身攜帶匕首,要殺近藤的話不需要采用先擊暈后勒斃的方法。從現場看,顯然不會是近藤自殺。兇手也不會是土方吉,因為沒有明顯動機。

兇手另有其人。當三人在右包房中時,兇手帶著麻繩潛入左包房中。相聲開始時,土方吉來到走廊,父親來到左包房。父親發現了兇手,但沒有聲張。趁著近藤睡著時,兇手來到右包房,用小型鈍器(可能是兇手準備的,也可能是桌上的軍用水壺)擊暈了近藤,然后用麻繩勒死了他。接著,兇手回到左包房。《趙氏孤兒》開場后,父親佯裝不知近藤已死,來到走廊,找到土方吉。當土方吉進入右包房,在窗口與賈老板喊話時,兇手從左包房進入走廊逃走。而這時父親假裝呆立在右包房門口,口中喃喃自語,則是為了防止土方吉看到或聽到兇手逃離。當然,賈老板上樓時必然與兇手相遇,但他沒有聲張。

兇手究竟是誰?從作案方法上看,兇手不會是《百花亭》演員或相聲演員,因為在此期間兇手在二樓等待或正在作案。兇手也不會是《趙氏孤兒》演員,因為騷亂發生前,《趙氏孤兒》已經開演,如果兇手是該劇演員,事后調查起來很容易被發現。顯然賈老板也不會是兇手,因為觀眾可以作證。然而,由于演員名單是賈老板寫的,而賈老板知道兇手身份,并且不想讓“我”知道真相,因此名單內容不一定完全真實。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百花亭》中扮演丑角高力士的不是羅進三,而是蕭章華。兇手可能就是羅進三。他于1937年11月29日進入劇院工作,而近藤是11月中旬第一次來到劇院的。如果羅進三是以近藤為目標潛入劇院的,他在案發當天又有時機作案(他可以在演完《空城計》后卸妝,在《百花亭》演出時從后臺小門出來,上二樓,進入左包房),就很可能是兇手。

關于一些細節及疑點的解釋。(1)父親和近藤的關系。父親可能是某秘密抗日團體成員,接近近藤是為了將其策反,但兩人之間建立了友誼。案發前一個月,父親向近藤挑明,但遭到近藤反對。于是便有了近藤用槍頂在父親頭上的情況,以及父親的“失望”一說。但由于近藤本身熱愛中國文化,對日本侵華有所不滿,與父親關系也很好,因此沒有告發父親。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之前經常聊天的兩人,在案發當天話很少。(2)兇手(可能是羅進三)殺害近藤的動機。兇手可能也是秘密抗日團體成員。該組織得知無法策反近藤,而近藤又對武漢會戰影響巨大,便決定除掉他。這也就是兇手殺害近藤的動機。父親與兇手皆為組織成員,知道近藤必須除掉,但父親與近藤私交甚厚,不忍心親手殺死他(或者是父親不會殺人),因此只好讓同組織的兇手殺了他,然后頂罪。(3)關于兇器。父親是抗日組織的成員,隨身帶匕首防身很正常。然而殺害近藤用的是麻繩,這是因為用匕首殺人的話,兇手身上會留下血跡,便會暴露身份。(4)賈老板與父親是“故交”,他可能也參與了抗日組織(甚至這個劇院可能是一個聯絡站),這就可以解釋為何他會隱瞞兇手身份。他的證詞中說父親“目光集中在近藤身上”,也是為了隱瞞兇手,讓父親頂罪。

總之,故事中的父親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在國家大義和個人友情之間,做了一個折中的選擇,即犧牲自己。他是這條平凡之路上的一個英雄。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4:49:33 | 2018-8-2 14:59編輯
重新打開父親留下的日記,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失望和決然,一直以來,父親將近藤看做知音好友,而近藤也對他賞識過佳,6月初,近藤和父親說明了自己擔任攻打武漢第二軍的參謀,這次會戰他不僅要代表自己,還要代表家族做出貢獻,勢必要得到勝利。以往雖然雙方有過爭執,但這次父親意外的憤怒,因為這次戰役對我們的國家很重要,而他知道近藤是有能力的人,勸說近藤不要再作為侵略者,在我們的大地上留下戰火的傷痕,然而近藤不可能為之所動,情急之下父親或許說出了威脅近藤姓名的話語,導致近藤甚至拔槍想要殺死父親,然近藤或許念相識相遇的情分上,不忍下手便離去。

       有一件事,多年以來一直在心中盤踞,卻又不想去深思。1938年的夏天,得知消息的母親,平靜得讓我有所疑惑,似乎他早已知道了父親要殺近藤一樣,只是當時的我并沒有將這一細節放在心上。如今想來,父親隨身上帶著的匕首,必是真的動了殺近藤的心,只是等待著機會,而母親早已知曉。
   
       7月7日,近藤此前秘密回來北平,這天來到了戲院,這一次的目的,或許是來看戲,或許是來向父親道別,也或許是來再次邀請父親攜家去日本,但畢竟在場的人不是我,也已然不知當時的情形。不過可想到的是,當時的沉默,似乎讓雙方都沒有交流的機會,據賈老板的回憶,近藤是在看表演的,而父親當時目光并不在舞臺,是在近藤的身上,那時候父親的內心,想必也是在等待著,掙扎著,畢竟這么多年來,作為文人,這是第一個對他學識有敬意的人。
       近藤來時下午四點三十分左右,空城計正唱第四場,距離結束還有二十多分鐘,之后接百花亭一個小時,到相聲時,已經快六點。按照近藤的習慣,父親必然知道相聲時間近藤會獨自在房間休息,那是他最好的動手機會,當時的情況,父親在確定了土方吉不再屋內后,便敲響了中間小門,獲得許可后來到了近藤的屋內,近藤可能認為父親的主動,可以讓他們恢復關系,但最后,找到機會的父親從近藤后方,用匕首敲暈了他,只待最后的一刺,便能將這個在重要戰役中敵軍參謀給殺死,雖不知道是否能讓我們取勝,但,至少能給敵軍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可是,手中的匕首遲遲刺不下去,回想起此前的一幕幕,近藤對他的知遇之恩,對他的誠心邀請,拋開兩國的立場,父親是承認這個朋友的,最終,父親還是收起了匕首,默默的回到的自己的包房,至于接下來近藤醒后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他已經不想去思考了,就連相聲最后說些什么也沒聽清。
   
       待到冷靜過后,最后一場趙氏孤兒也將要開演,父親再次敲響了中間小門,然而并沒有回答的聲音,父親擔心會不會自己下手重了,近藤還沒醒過來。于是走出門外,向土方吉比劃一番,要他開門查看,打開門一看,出現了讓父親大驚的場景,近藤居然被勒死了!此時父親情緒萬千,只是叨念著近藤的名字,或許到最后,他都沒想明白近藤怎么死的。

       翻開有些泛黃的本子和賈老板寫的三張名單,名單上的人,一些已不在人世,而一些則無從蹤跡,目光落在其中一個名字上。這些年,我花了不少精力與時間,想要聯系到名單上的人,問問他們當時的情況,最終都無功而返。這其中,有一人最讓我在意,這么多年我都沒再找到過這人,那便是羅近三,常在戲中擔任丑角一職,我們本也相熟,現在想來,他正是在近藤開始往來戲院以后才進了這劇組,正是這一點,讓我留意到了當時的演出時間表。在他演完前兩劇后,因為丑角在戲班比較受尊崇,所以他大可借休息之名,到外面走走。出了后臺,經過第一排的賈老板,在這熱鬧的戲院里,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情況,是不會有人在意你是誰、去了哪,就是相熟的賈老板,當時也不會在意有誰從他旁邊經過。人群中往外走,來到了上二樓的梯子,大家都知道這樓上是誰在看戲,所以不會有人在這阻攔或是關注,趁人不注意,他溜上了二樓,而這,也是他來到這戲院的目的。
   
       自開始,他的身份便是一個謎,后來我再三思考,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當時我軍的眼線通報了日軍有軍官常來賈老板戲院看戲,得知該軍官特殊身份后,安排一名特勤人員來此潛伏,一為打探消息,二是在必要時候為祖國做出犧牲,而現在,則是第二種情況的時候,如果現在在這殺了近藤,定會對武漢的日軍造成不小的影響。上了樓梯,他并不擔心近藤的護衛,因為這半年來,他知道這護衛有一個習慣,那便是在近藤不看相聲休息時,有時候會偷溜出去戲院旁巷子的燒餅攤買燒餅。而剛才護衛土安吉剛從前門出去,他不能錯過這唯一的機會,因為不知道近藤是否還會再來戲院,如果讓他去到武漢,那損失將是我們不想看到的。走廊沒人,打開門,本以為會遇到近藤的反抗,不料,近藤卻是睡著般的躺在椅子上,得此好機會,馬上拿出后臺找到的麻繩,從后面勒住近藤,沒有多少阻力,片刻近藤便斷了氣,待確認近藤沒了呼吸,羅近三立刻離開了這里,借著人群,沒有人知道剛才發生了什么。
       至于這個土方吉,現在想來,他當日回去以后,可能是發現了有什么不同,疑慮之下打開門想要通知長官,可們打開后他瞬間呆住了,近藤脖子上的繩子,第一反應就是有人來刺殺他了,一探之下,已經沒了呼吸。土方吉慌了神,怎么辦,如果被人知道我擅離職守導致近藤遇害,一定會被殺的,片刻,他有了個想法,離開,當做什么都不知道,他要確定有人知道他離開過沒,臨走前,不知出于對長官的尊敬還是心中的內疚,他幫近藤整理好了著裝,讓他看起來比較安詳。接下來一切按著他想的發展,直到到了警局,他發現沒人知道他擅離職守,那現在,他可以把矛頭指向那個中國人。
       點燃一根火柴,筆記和名單在熠熠的火焰中變得迷離,一個個的名字化為了烏黑,那些代表時間的數字也消逝在了其中。當時戲院被關停一月,想走的在七月都走的差不多了,而不想走的,都留到了最后9月15日,這中,羅近三待到了8月底,他是想留到父親離開吧,或許他有過挺身而出的想法,又或許他是害怕,而我對他也無什么怨念,不知是因為他讓父親成了英雄,還是讓我們取得了勝利,而想到父親的吶喊,我也不知怎么去面對。
       最后,隱約還有一個名字,曾經也讓我很在意,他是在近藤來之后的第二個人,姜曼玉,不過因為他來的晚,而且和那些求生活的戲子一起走的早,所以并未將他列入懷疑名單。或許是我也希望,父親為之頂罪的人,雖沒有出來給他澄清,但至少陪他走完了最后的路。
   
       寫到此處,窗臺上落了一片葉子,而我的心里也終于有什么落下了。
匿名
| 發表于 2018-8-2 15:00:29
兇手是土方吉,從題中可以看出兇手只有兩種可能殺人,一個是從左邊包廂,一個是從右包廂大門,死者死時十分安詳,如果是被勒窒息面目不應該如此除非是被下藥失去知覺,帶的點心茶水沒問題但是當時有個賣燒餅的小販說過,死者的保鏢經常光顧他,所以燒餅肯定是買給死者的途中被土方吉下了藥,等到死者小憩時拿給他之后死者便失去了知覺,土方吉便推門進入殺死了死者,因為開右包廂時左包廂是聽不到的。而題中父親因為最后一次爭執后確實有殺害死者的想法所以隨身帶了刀,而他沒有仔細看相聲是因為內心十分煎熬,因為死者也是他從內心贊賞的知音,因此當時回答不上來相聲的內容,但是他沒想到死者會先一步被殺。死者會被自己的屬下殺死應該是上級示意,因為當時六月初死者成了武漢會戰第二軍二十九師的參謀長,卻因為題中和父親的爭執起了動搖之心臨時調度,引起了上級不滿所以派土方吉謀殺死者。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