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 答案
兇手是鄭利,精神病患者,人格分裂
根據鄭利的記憶
1:抽完煙我回到家中,一開門便看到桌旁邊的凳子倒在地上,我往臥室走去看到“黑色風衣”把我妻子按在床上,左手拿著一把水果刀,妻子渾身是血。2:我殺死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殺死了我的妻子。兩具尸體仰面朝天躺在床上,我的手中還握著一把水果刀,上面滿是血跡。[/size]
殺死秦云的兇手是個穿黑衣服的男子。
而在題中有兩個黑衣男子,一個是多次替鄭利出頭的神秘人,另一個則是住在附近的包志凱。
包不是兇手。
8點20分鄭利家的固定電話曾經有一通呼出,對方的開戶名是包志凱
門口大爺的證詞:“具體的時間俺也記不清了,但他是在8點檔廣播開始之后,小鄭離開之前來的。他離開的時間和他來的時間差不多,俺看到他進了樓里,然后沒過多久他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警方調查:從傷口的方向以及死者身上的一些傷痕可以推測死者和兇手曾發生搏斗,隨后死者被按倒在床上,被人左手持水果刀正面刺入,傷口很深。
妻子證詞:說是有老朋友找他,快9點的時候就回來了
包志凱的家,距離紡織廠的員工宿舍有十多分鐘的車程。
龔長張四處看了看,臥室的衣架上掛著一件干凈的黑色風衣。
包來的時間很短,20分接到電話后出門,來回大概是30分鐘,幾乎是來到就走了,在宿舍區沒有逗留超過10分鐘,加上上下樓梯的時間,在鄭家停留的時間不足并以完成與死者搏斗,殺死秦云和處理痕跡。
所以兇手是那個只有鄭利能看到的黑衣男。這個是鄭利的第二人格。
推理一:
其中還有很多份不同報紙的剪報,上面都印著相同的新聞:“包志凱同志見義勇為,受到省長嘉獎”,還附有包志凱抱著一個小男孩的照片,時間是1973年的7月。照片中的包志凱身著軍裝氣宇軒昂,相貌英俊,與鄭利所描述的神秘男子頗為相似。
根據原文推理一,鄭利在1973年7月份左右看到了這份報紙,并牢牢的記在了心中!
推理二:
1973年10月:這時巷口走過一個人,我努力發出呼喊,那人停下了腳步。他朝我們走來,他很高,比林援朝還高。那人揮出左手將林援朝一圈打倒在地,發瘋似的用旁邊的磚頭拼命向他砸去。隨后那人離開了,我看到他的樣子,像個軍人。
根據警方在現場沒有找到其他人的線索可知,只有鄭利能看見這個人,這是鄭利第一次分裂出第二人格殺人。
1976年:在監獄的幾年我也做了一些鍛煉,我起身反抗,但還是不敵。
這時,3年前的男人又出現了,他把蒯駿拉到河岸邊用左手狠狠按進水中,任憑蒯駿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過了一會兒,蒯駿不再動彈,他死了。
我目送著那個男人離開,許久才想起報警。
這次警察終于相信我說的話,他們沒有抓我。我告訴警察他的樣貌,但是我沒有說自己還問了他名字,他姓包。
根據警方在現場沒有找到其他人的線索可知,這是鄭利第二次分裂出包的人格殺人。
推理三:
1973年10月:晚自習時林援朝叫我出去,把我帶到了學校旁邊的一個小巷子里,沒有任何征兆開始對我拳打腳踢。我被打的動彈不得,但他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用最后一點力氣問他為什么打我,他說是因為我今天和他喜歡的女生說了一句話。
我的意識開始模糊。
1976年:下班后蒯駿約我到附近的河岸邊,說有個驚喜要給我。我跟了過去,他把我踹倒在地將一桶屎尿灌到我頭上,嘴里喊著“死啞巴”。
在監獄的幾年我也做了一些鍛煉,我起身反抗,但還是不敵。
黑衣人總是在鄭利性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出現。
這兩起案子有幾個共同點:1、只有鄭利能看到這個黑衣人,2、收到威脅起殺意的人是鄭利,動手的是黑衣人,而且都是左手。
可以知道,在鄭利記憶中的每次出現的都是同一個包姓黑衣人,就是他自己的第二個人格。
殺死秦云的是鄭利的第二人格,所以鄭利并不完全是兇手
根據原文:引用 1:他們夫婦倆這幾年經常吵架,上個月鄭利還被秦蕓用水果刀劃傷左手,
2:每次輸了錢,她都會把火撒到我的頭上,我握著刀的手上有一條疤!
3:她充耳不聞,我沒忍住,打了她一巴掌。
根據以上原文:一個月前,鄭利打了秦蕓一巴掌,然后秦蕓用刀劃傷了鄭利,按文中所說,鄭利是右撇子,不應該用左手,而且右撇子的人,在遇到危險時,第一反應應該用右手保護自己才對!鄭利受傷的是左手,根據這得出當時鄭利另一個人格可能又出現了,拿起左手準備殺人時, 被秦蕓用刀劃清醒了!因為有了這次經歷,鄭利內心最深處對秦蕓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根據原文:引用 1: 在詢問后得知,4月5號晚上大媽也曾經見到刁大爺所說的穿黑色衣服的男子上樓,時間是在8點半以后,但大媽沒有見到該人離開。
2:他離開的時間和他來的時間差不多,俺看到他進了樓里,然后沒過多久他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3:抽煙的時候有個穿著黑色風衣的高大男子從樓下上來經過我面前 ,那風衣看著就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 4:[size=10.5pt]龔長張上到[/backcolor]2樓,在去往3樓的樓梯臺階邊發現幾根煙蒂,看起來已經扔在那兒好多天。[/backcolor]
根據以上原文,風衣男子來的時間和離開的時間相差不大,離開的時候是匆匆忙,另外大媽見黑衣男子是從小賣部的樓梯處上來的,沒有見他下來,那么黑衣男子只能是從鄭利抽煙的樓梯離開,而鄭利卻說黑衣男子從他那邊上來,而且樓梯臺階上的臺階并不是昨天抽煙留下的,也就是說鄭利的記憶從這里開始就轉換成第二人格了,用鄭利的視覺看著自己分裂的黑衣人從樓梯上去。
根據原文:
1:抽完煙我回到家中,一開門便看到桌旁邊的凳子倒在地上,我往臥室走去看到“黑色風衣”把我妻子按在床上,左手拿著一把水果刀,妻子渾身是血。
2:死者手中的水果刀上是死者本人右手的四個(除拇指外)指紋及部分掌紋,方向是反握。而另一把單獨放置的水果刀上是鄭利的左手四個(除拇指外)指紋及部分掌紋,方向是正握。兩把刀上均沾有秦蕓的血跡。
3:因為兩把水果刀的刀刃上都有一些小缺口,使得警方確定兇器是沾有鄭利指紋的那把。從傷口的方向以及死者身上的一些傷痕可以推測死者和兇手曾發生搏斗,隨后死者被按倒在床上,被人左手持水果刀正面刺入,傷口很深。
根據以上原文在鄭利的記憶里,殺死秦云的黑衣人是左手拿刀,正好和鄭利的指紋相吻合,所以他看到的黑衣人,正是自己分裂出來的第二人格。而且只有左手指紋的刀是兇器,說明秦云手上的刀本來就在她手上,鄭利分裂的人格用左手使另一把刀將秦云殺死,而鄭利本來看到的自己殺死黑衣人的一幕,則完全是因為記憶混亂產生的幻覺,因為刀上沒有他后來用右手殺死黑衣人的指紋。他只是將第二人格殺死秦云的記憶轉換成了自己殺死黑衣人的記憶。
(致命id?)
動機推測
根據原文:引用 1:8點20分鄭利家的固定電話曾經有一通呼出,對方的開戶名是包志凱
2:“那天,他接到電話后就出門了,說是有老朋友找他,快9點的時候就回來了,就是臉色不太好。
3: 他離開的時間和他來的時間差不多,俺看到他進了樓里,然后沒過多久他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4:開門的是一個女人,穿著華麗,長相卻毫無姿色可言。女人介紹自己是包志凱的妻子
5:我知道,阿利每次跟秦蕓吵完架就會找我出去喝酒。那女人下崗以后在家也不帶孩子
6:那之后她迷上打麻將,經常通宵。她的麻友里有一個叫芳芳的,也是妻子的發小,現在過著資本主義闊太太一般悠閑的生活,因為芳芳的老公南下經商賺了大錢。
自從芳芳一家的生活改變后,妻子也變了。
她原本就不愛我,妒忌使得不愛變成了厭惡。
7:梳妝臺上放著不少化妝品,其中有幾盒全寫著英文。
8:我告訴她自己一年只賺600塊,省吃儉用還穿著學生時代的衣服都是為了讓兒子在好的幼兒園上學。
9:但是他老婆小蕓被寵壞了,嘖嘖,那個女子長得好看可脾氣實在太壞了。
10:龔長張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并詢問他4月5日晚上的去向,他沒有絲毫遲疑,馬上說自己在家附近和一個老朋友見面敘舊,并且主動告知了那名朋友的名字和電話。
11:他呀最近在家里呆的時間越來越少,單位要評職稱,他要忙的事可就多了。
12:龔長張找到那名朋友做了核實,對方說自己的確和包志凱在4月5日晚上見面。
13:因為上班地點離家很遠,工作日他都住在宿舍里只有周末才會回家。
14:她無端地開始罵我 ,鍋碗在水槽中摔的響亮。她罵了我還嫌不夠,接著罵我的家里人,嘲笑我弟考不上初中,嘲笑我爹娘一大把年紀要離婚。15:“有的有的,那天晚上快9點的時候他出去了,手上拿著一個包裹,他還跟俺打了個聲招呼。”
根據以上原文得出以下幾點
1:每次鄭利與秦蕓吵架后,鄭利都會去找王恭喝酒。
2:鄭利每年工資就600元,秦蕓打麻將輸多贏少,鄭利家并沒有多少錢,但秦蕓卻用的起進口的化妝品品牌。
3:秦蕓經常通宵不回家!
4:包志凱沒有經常呆在家里,平常也住在宿舍,包志凱的妻子并不漂亮,家中只有兩個女兒,想要兒子?(重男輕女?)
5:根據電話,包志凱去過秦蕓家,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走時臉色不對。可能是看見了秦蕓的死亡。
6:因為包志凱的妻子并不漂亮,所以包志凱出軌了漂亮的秦蕓。并給予其錢等東西。包志凱與秦蕓為出軌對象!
7:鄭利離開時拿著什么東西,可能是血衣之類的!
根據以上結論還原案情 5月4號晚,秦蕓因為兒子不在家,所以開始想出軌對象包志凱,見王恭約鄭利出去喝酒他不去,就故意找茬,與鄭利吵架。希望鄭利能夠離開去找王恭喝酒。
但鄭利剛出門,就聽到了秦云在家里打電話約包過來,于是開門進去追問秦云,秦云慣例又拿出水果刀威脅鄭利。這時鄭利的第二人格出現,與秦打斗起來,還碰翻了椅子,最后拿了另一把水果刀將秦按在床上刺死,然后開始清理衣服。
之后包志凱到來,可能在門口看見了秦云的尸體,也可能敲門沒有開,只好匆忙離開,因為最近評職稱的關系,外加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扯進了這案子中,就聯系了自己的老朋友,一起做了偽證,所以當警察打電話過來時,他想也不想,直接就說了準備好的詞。
鄭利則收拾好血衣等等之類的,將其打包成一個包裹,在路上,將包裹處理掉,然后恢復了鄭利的人格,去找王恭喝酒,第二日與王恭一起去家里發現尸體。最后他可能是發現了自己有第二人格的事。
第二題 答案
兇手是留校的學生薛琪
根據原文:引用 1:根據監控,昨晚22點王崢和負責白天值班的大鵬在警衛室門外說了幾句,隨后大鵬從小門離開學校,王崢將小門插銷插上回到警衛室,之后伸縮門也被關上。學校內的職工宿舍主要是供教職人員居住,所以門衛或清潔人員都住在校外。
22點53分,王崢推開門衛室的門往畫面左上角方向走去。22點56分,他回來打開門,門關上之后就再也沒有他出去的鏡頭。直到早上5點29分他從門衛室出來打開小門的插銷,然后回門衛室,之后伸縮門打開。
王崢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下,離開時間最長也不過3分鐘,無法完成殺人事件!
王崢既然無法完成殺人事件,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兩個假設:
1:王崢不是兇手! 2:王崢有幫兇!
根據原文:引用 1:2008年在S市遭遇車禍,在當地第一醫院住院半年,醫藥費由貨運公司和國家醫保負擔。今年1月底出院,來到B市進入三中當門衛。
王崢在第一醫院住院時期的主治醫生對于王崢的失憶癥也做了說明,是由于車禍撞擊使得腦部里積壓的血塊壓迫到腦神經導致失憶。后來雖然將血塊清除了一些但仍未能恢復記憶,對于這種情況醫生也無能為力只好建議王崢去以前生活過的地方嘗試看看,或許看到熟悉的人和事就能想起來。
2:“謝謝你的合作,最后我想再確認一下。”老警察再次拿出照片,“你真的不認識照片上的女孩嗎?”
“不認識啊……”王崢心里的疑問越來越多。
3:“臉上的疤也許可以遮住表情,可是眼神是騙不了人的。”龔長張意味深長的說到,“他看到周敏珉的照片時眼神一點變化都沒有,就像在看一個陌生人,興許是真的失憶了。”
王崢出現了車禍,失憶!加上作者對王崢的描寫“王崢心里的疑問越來越多”說明王崢確實是失憶!就算是幫兇,也不應該做出這種樣子!顯然與案件無關一樣!所以王崢也不是幫兇!另外文中也沒有寫王崢與其余人的感情聯系!
根據原文:引用 1:當時王崢的同事們和領導也有去醫院看望他,但因為王崢失憶了,和他們也說不上幾句話。據三中的其他門衛說,王崢平日少言寡語,文化水平也不高,他們完全沒想到他原來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2:果然如校長所說臉上有許多疤痕,這副樣子也使得他特別顯老,看不出他還不到30。看到警察王崢并沒有意外,畢竟自己是報案人。
在1999年高中的學歷也算是很高了,不應該是門衛口中的文化水平不高,當然也有可能是車禍后失憶的后果!不過根據原文2來說王崢也可能不是王崢
王崢可能不是王崢,那么是不是得出幾個問題
1:這人是誰? 2:真正的王崢在哪里? 3:真正的王崢是不是兇手?
根據原文:引用 1:王崢,男,1981年5月4日出生。1988年戶籍從S市遷到本市,民政部門里記錄他是被收養的,2年前養父去世了。
2:第一題:兩人育有一子鄭安平,現年5歲。
3:第一題:我想把兒子交給王恭讓他過上另一種生活,如果王恭愿意的話。
4:第三題:在搜尋的時候警方還發現了另一具身材矮小的不明男尸,因為暴曬在室外已經接近白骨化。顱骨后方有多處裂痕,身體也多處骨折,疑似被人殺害后拋下,從骨齡判斷其年齡是27~29之間,推測死亡時間在2008年8~9月。
5:開門的是一個一米六出頭的男人,身上穿著保安制服。
6:第一題:在新生介紹會上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的外號叫倭瓜,因為我個子矮。
7:第一題:她罵了我還嫌不夠,接著罵我的家里人,嘲笑我弟考不上初中,嘲笑我爹娘一大把年紀要離婚。
8:第三題:2年前老董偵辦的那件一中門衛鄭財的盜竊殺人案啊,他現在可是全國通緝的要犯。
根據以上原文,加之三題的聯動,得出:王崢原名鄭安平,鄭利交由王恭撫養,并改名為王崢(要爭氣?),王崢有個叔叔,文化不高,祖傳身高,因為血緣關系,可能長相也差不多。王崢的叔叔叫做鄭財,因為盜竊殺人案,變成了通緝犯,在受龔長張追捕的時候,鄭財又開始了逃亡之路,在逃亡之路上遇到了與自己很像的王崢,遂臨時起意殺了王崢,后腦勺擊殺,準備自己代替成為王崢!不料在拋尸之后,遇到了車禍,就此失憶!而因為穿著王崢的衣服,加之外貌很像,所以別人都把他當成了王崢!自己也把自己當成了王崢!2008年8月王崢死時27歲!
門衛是王崢的叔叔鄭財,王崢已經變成了白骨!王崢不會是兇手!失去動機!
所以設想王崢(曾在工地干過活)假扮工地人員在倉庫工作,一天完工后躲藏在倉庫,晚上去教室殺人也是排除!
林雪華在s市一中當過職,鄭財(門衛王崢)在一中當過門衛,這之間是不是會有聯系?但鄭財(門衛王崢)是明顯的失憶,所以也是排除!排除了鄭財沒有幫兇,那么也排除了繩子上的棉質纖維是破舊沙發內材料的可能。
王崢門衛鄭財都不是兇手,那么誰是兇手?
作為常規推理題,不可能出現沒有出現過的掃地工(沒有動機)殺人!
細數下文中的人物。
排除住校的老師,職工宿舍樓下有監控,警察應該仔細看過監控,分析對比過。
校長和副校長如果住校的話,應該也是住在職工宿舍,也是會被警察重點分析過,所以排除。
另外人死在學校,對校長和副校長還有學校的風評都會有影響。況且他們之間又沒有明顯的動機情感聯系!
根據原文:引用 1:第三題:徐世杰的思緒回到1999年5月14日,他剛被分配到S市的時候。
穿過擁擠著的人群,躲過無數的閃光燈,龔長張和新來的刑警徐世杰匆匆走進一棟居民樓。
“這些狗仔隊的消息也太靈通了,距離報案才10多分鐘。”徐世杰說到。
2:1999年5月15日,一名她班上的高三女學生周敏珉在這間教室上吊自殺!
3:林雪華5月14日請的半天假查的怎么樣?”
“沒什么眉目,學校大門監控拍到她早上8點出去,11點回來。
4:全都疊的整整齊齊。陽臺有一臺小型洗衣機,晾衣桿上還晾曬著一件黑色的外套和褲子。床頭桌的抽屜里放著翻蓋手機和現金,總共有5674元,手機經過確認是林雪華日常使用的。
5:一樓的監控里顯示5月15日晚22點56分,林雪華獨自一人拿著手提包(與案發現場發現的一致)離開宿舍樓。
6:早年喪夫,女兒十年前自殺身亡,現在一個人居住在校內的職工宿舍中。”
7:客廳的墻角放著一張辦公桌和椅子,桌子的兩側整齊疊放著各類英語教材和林雪華自己寫的教學筆記,正中央則是一盞臺燈、兩個相框、一支鋼筆和一瓶墨水。
8:兩間臥室中只有帶陽臺的臥室里放著家具,一張床,一個床頭桌和臺燈,一個折疊收納筐放著衣物,全都疊的整整齊齊。陽臺有一臺小型洗衣機,晾衣桿上還晾曬著一件黑色的外套和褲子。床頭桌的抽屜里放著翻蓋手機和現金,總共有5674元,手機經過確認是林雪華日常使用的。
根據以上原文,加上三題的聯動,林雪華的女兒是白念雪,白念雪于1999年5月14號自殺,而2009年5月14號,林雪華請了半天假出門,從晾衣桿上的黑色衣服看,林雪華是穿著黑衣黑褲去祭奠自己的女兒白念雪,并將祭奠周敏珉的物件也買了回來。5月15號晚11點左右,林雪華寫好了教材,整理好了屋子(從屋子擺設看,不像是匆匆忙走了,所以排除被人約走的可能!)帶上祭奠周敏珉用的物件(放手提包里)并不是很匆忙的離開了職工宿舍!
根據以上結論,再得出結論,林雪華祭奠周敏珉這件事,別人并不知道,所以兇手也不可能會在教室專門等著林雪華來,是隨機性的偶然突發事件。
根據原文:引用 1:梁冰打著哈欠睡眼惺忪,腦中思索著今天該利用哪一節課補覺。
2:此時正是自習課時間,窗外黑云壓城,班主任們都因為年級會議不在班里。1班里只有零散的幾聲私語,大伙的目光都集中在講臺上的梁冰。
3:周日的早晨,梁冰躺在床上。昨夜他幾乎整晚翻來覆去睡不著,直到清晨的時候才慢慢入睡。他是尸體的發現者,自然少不了被警察詢問。除了發現尸體的經過,警察還問了班級里的情況。
根據以上原文,教室的監控并沒有起到威懾的作用,學生們的反應好似對監控如不存在一般,該鬧還是鬧,該睡覺還是睡覺,梁冰也沒有問他舅舅監控的情況,所以得出高三學生早就知道監控是個假監控,完全沒有什么用處!
根據原文:引用 1:短暫的課間休息結束了,學習委員跟在班主任身后走進了教室,手里還拿著兩大摞提綱。
“啊……”梁冰趴倒在桌上,“我也快被壓垮了。”
2:高中生活向來緊湊,比如昨晚12點好不容易做完作業上床睡覺,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搭公車趕到學校做值日清掃。
3:“我們學校晚自習是到晚上9點,10點關校門的時候學生們要么回家要么回宿舍,10點學生宿舍也熄燈了不讓外出,所以不可能還有學生在學校里逗留。”
4:但是有一次他離開學校時忘拿練習冊,就又在晚自習后返回,那時候已經快10點了。他上臺階時看到辦公室的燈還亮著,走過去透過門上的玻璃一看,林雪華還在伏案工作,其他老師都已經離開。
根據以上原文,高三的作業比較多,晚自習后,班主任又給了一張提綱讓同學們去寫,為了完成作業,需要做到11點左右(假設走讀生乘車的時間需要一個小時左右),走讀生還好,回家有燈。但住校生沒有辦法,宿舍是10點熄燈,所以為了完成作業,只能在教室里寫,寫完才會宿舍睡覺!有一次梁冰忘記拿練習冊時,在快10點回去拿時,教室的門也是開著的(因為沒有提專門叫人開門),所以高三寄宿學生在10點后也可能會在學校寫作業!
根據原文:引用 1:在對于班主任的評價這個問題上,梁冰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班主任一直很嚴厲,比其他班的班主任都要嚴厲。班上有怨言的同學不在少數,大家都不喜歡她在背后取了不少外號,梁冰曾經也是其中一員。
2:根據死者的同事描述,死者是個非常嚴苛的人,無論是對自己的學生還是其他老師,一些年輕老師甚至還挨過她的罵。因此老師和學生都不太喜歡她。”
3:”小郭向龔長張匯報。“我們查了她一個月內的短信和固話、手機通話記錄,只有其他老師、校領導或者學生的家長……”
根據以上原文,林雪華是個非常嚴厲的老師,有些學生甚至挨過她的罵,根據通話記錄,林雪華也可能會將一些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家長說,所以班上的同學對林雪華都有些許怨言!這應該也是殺人的動機!
根據原文:引用 1:班上的門鎖鑰匙由班主任林雪華、班長常茂凱和女同學薛琪掌管,因為薛琪是住校生一般來得都比較早,所以老師把鑰匙也交給她一份,晚自習結束后也都是由薛琪負責鎖門。
2:前后門的門鎖及插銷上最新的指紋都是學生薛琪的,并且上面也主要都是她的指紋。
3: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搭公車趕到學校做值日清掃 。梁冰打著哈欠睡眼惺忪,腦中思索著今天該利用哪一節課補覺。來到教室門前,梁冰發現門竟然完全沒有鎖。教室的門鎖用的是插銷加掛鎖,可眼下連插銷都沒插上。
4:僅僅只用了5分鐘。梁冰看了一眼手表,現在是5月16日早上6點半 。
根據以上原文,前后門的門鎖及插銷上的最新指紋是學生薛琪的,前后門基本都由薛琪打開關上,文中也沒有表明指紋有過擦拭的痕跡,所以在林雪華來到教室時,門是開著的。另外薛琪每天早上來的時候都會比較早,可在5月16號卻并沒有那么早!
根據以上結論:薛琪5月16號是故意來遲,是想要讓第一發現人不是自己!她知道林雪華已經死了!
根據以上所有結論還原案件,假王崢失憶了,尤其又在監控監視下,所以不是殺人兇手,真王崢已經死了,校長和副校長不會因為自己的前途殺人,林雪華與他們之間也沒有明顯的感情糾葛,與周敏珉更沒有什么感情糾葛了,祭拜是不可能!再加上林雪華出現在教室是隨機性質的。
5月15號晚,寄宿生薛琪(也可能有其余的寄宿生一起)因為作業和宿舍10點熄燈的關系,留在教室寫作業。11點后,薛琪去關后門,林雪華老師進來,準備祭奠周敏珉,但一看薛琪等人還在教室逗留,或者因為作業什么的又產生了爭辯,心生怨念的薛琪(或者其余寄宿生一起)掐死了老師,然后又根據梁冰所講述的周明珉故事,從逸夫樓的倉庫拿走了水泥袋繩子(根據百度水泥袋有些有棉質纖維)將老師吊在風扇上,扮成女鬼殺人事件一樣!
點好蠟燭,擺好現場,布置密室離開,第二天早上故意來遲,讓別人成為第一發現人。
密室構成:
根據原文“未進入教室前的桌椅分布示意圖”可以看出后門的拖痕沒那么整齊,明顯是先拖得后門靠門第一張桌子,再拖得第二張桌子。而前門的拖痕就比較整齊,根據拖后門的經驗,先拖前門靠門的第二張桌子,之后再將第一張桌子微并入第二張桌子留的空格內,開門離開,注意,這時窗戶沒鎖上,薛琪離開后,關上門通過窗戶將前門第一張桌子推入進去,之后擺好插銷位置,根據原文手速快一點就能在插銷落下前把窗戶關上。做好一切后離開。
另外,根據法醫尸檢,尸體沒有移動過的痕跡,所以是掐死后立馬吊在風扇上。
密室構成圖
第三題 答案
兇手是陳旭明,動機:為白念雪報仇!
根據原文:引用 1:“我說的是9年前啦,他29歲的時候憑著電影《地浴》拿的獎,那可是他拍的第一部電影。”
2:徐世杰得知其中一人便是《地浴》的導演周澤濤,現在已經是國內的一線導演,而另一個人她也不知道是誰。
3:影片除了科幻這一噱頭外就是周澤濤與徐愷繼《地浴》之后的再次合作,不過在采訪中得知兩人生活中一直都有聯絡,徐愷也一直尊稱周澤濤為周老師。
4:信中歪歪曲曲寫著“出航之日 天理昭彰 血債血償”十二個大字。
根據以上原文,兩位死者都是跟《地浴》有關的人,而在《地浴》之后,兩人并沒有明面上的合作!恐嚇信中的內容是天理昭彰,血債血償,但身為主辦方的霍華德卻沒有死,文中的內容除了《地浴》白念雪之死了,沒有其余與之聯系的事件。因此得出結論,事件是與《地浴》有關,不,是與白念雪之死有關!
根據原文:引用 1:通過龔長張的再一次詢問,經紀人向悅樂說到了上一次開記者招待會的情況。
2:“啊,向姐。好久不見,說起來好像有9年了吧。”
“是啊……”向悅樂對于陳旭明含糊的說法有些不滿,因為上一次他們是在白念雪的葬禮上見面,難道這個男人已經忘了。“你和以前真不一樣,上次見你還是落魄的樣子,我還以為你會追隨小雪……你還有去看她嗎?”
3:“我現在忙事業,等什么時候有空去B市時再看吧。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人要朝前看,我總不能抱著酒瓶子過一生。”
根據以上原文,文中與白念雪相識且有關的有:經紀人向悅樂,演員陳旭明! (男朋友?)
根據原文:引用 1:經紀人向悅樂說到了上一次開記者招待會的情況。在會上有一名記者將白念雪與她在電影學院的同學趙微做比較,一個是天真無邪的小燕子,另一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第一艷星,并質問白雪是否感到羞恥,是否愧對父母。這個提問一出,白念雪當場崩潰痛哭,記者招待會緊急停止。
2:穿過擁擠著的人群,躲過無數的閃光燈,龔長張和新來的刑警徐世杰匆匆走進一棟居民樓。
“這些狗仔隊的消息也太靈通了,距離報案才10多分鐘。”徐世杰說到。
3:“在調查陳旭明時我發現一件事。”年輕的警員張凡拿著一疊資料,“他參演的每一部作品都包含有那部電影《地浴》的工作人員。”
4:“陳先生你帶的東西還真少,兩套衣服和牙刷毛巾,這不太符合你的身份啊。”
“我這個人沒那么多講究,日常必備品和一些換洗的衣物帶著就夠了。”
5:徐世杰想起“預告會”期間向悅樂似乎全程板著臉很不屑的樣子。
6:晚上22點16分,她接到死者發來的短信,短信中死者表達了想要輕生的念頭。向悅樂看到后嘗試回撥電話,卻提示已經關機,所以就驅車趕來,房門被從內反鎖了她打開門隨后發現尸體并報警。”
7:“其實電影拍完后她的精神狀態就一直不好,我給她安排了心理醫生她也不見,如果她肯去見見醫生也許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向悅樂非常懊悔,
根據以上原文得出結論:1:從報案不到十分鐘,狗仔隊就聞到了消息,可能是有人泄露了消息。
2:白念雪的短信除了發給向悅樂,還有發給其余人沒?從文中描述來看,好像只發給了向悅樂!但從文中描述,經紀人應該不是消息泄露的人。所以有其余人知道白念雪的死亡!而且不是通過短信聯系!
3:電影拍完后就精神狀態一直不好,白念雪死亡事件可能存有內幕。
4:陳旭明與白念雪關系很好,可能是白念雪的男朋友,為了查清內幕,成為演員,在各個有《地浴》工作人員的劇組參演,就是為了了解當年的真相!
5:陳旭明帶的衣物都很少,好像知道船會返航一般!
根據原文:引用 1:經紀人向悅樂說到了上一次開記者招待會的情況。在會上有一名記者將白念雪與她在電影學院的同學趙微做比較,一個是天真無邪的小燕子,另一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第一艷星,并質問白雪是否感到羞恥,是否愧對父母。這個提問一出,白念雪當場崩潰痛哭,記者招待會緊急停止。
2:在離開居民樓時向悅樂與一名王姓記者發生了肢體沖突,幸虧被警方攔住。
3:本來我們是請主編王勘和他夫人,但是王主編臨時有事去國外出差了就派了這兩個小年輕,我記得她……好像叫江什么……江珊還是啥的。”
4:兩周前在媒體公布晚宴嘉賓名單后他的住所就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
5:徐世杰回憶了一下,自己看到的嘉賓名單里似乎沒有未成年人。
6:說是剛才陳旭明來找他詢問主編的事,就順便給他簽了一張。
7:龔叔,您去機場吧,我陪著他在這里等救護車。”
龔長張點頭換到了駕駛位往前方繼續開去,但是在機場他并沒有等到兇手。
8:我前面聯系了《朝陽日報》的編輯部,就是今天。幸運的話我們可以現場逮捕兇手并且保住那個人的命。
根據以上原文:曾經有一名記者將白念雪與趙薇比較,至少成功造成了白念雪的崩潰,這件事對白念雪的死也有間接的關系(就跟林雪華罵周敏珉一樣)。
在向悅樂離開白念雪的居民樓后,與一名王姓記者產生爭執,而這名記者很可能就是那名將白念雪和趙薇做比較的記者。
九年后的萊納號上,姓王又與記者有關的就是江珊表哥所在的《朝陽日報》的主編王勘。
在兩周前公布的名單上,王勘與他夫人都是在名單上,但臨時有事,就把位置給了江珊和他表哥,但名單上卻并沒有改動,所以看過名單的徐世杰也不知道有他們兩人,對此,嫌疑人之一的陳旭明也是一樣!所以在啟航之后,陳旭明見看不到王勘,就去找江珊表哥尋問。
根據原文:引用 1: 長張把劉弦招呼過來在他耳邊問了一個問題,“嘉賓是事先安排好,還是臨時隨機抽取?”
劉弦尷尬地笑了笑,小聲說道:“事先。”
2:“開船后就準備了,聚光燈也是那時候裝的,我們一起彩排了一遍就下來。后來到10點才再上去。”
根據以上,嘉賓是事先安排好的,陳旭明參與了彩排,所以也是知道了一些魔術的內幕。
根據以上種種結論,兇手就是陳旭明!
案件實施分析:
根據原文:引用 1:徐世杰急忙趕過來扶起女孩,墻根處有一個他前面把玩的小球,看來就是它害的江珊跌倒。
2:現代工業技術使得如此大的輪船非常穩定,走起來如履平地,如果不是窗外的海景時刻提醒著,身處其中的人們一定會以為自己是在一個豪華的酒店中。
3:游輪開始全速前進,但在船內依然還是那么平靜。趁著這個時間他也問起了每個人在晚餐后的行蹤,從中挑出了曾經離開過演藝廳且沒有目擊證人證實其行蹤的人員名單。
根據以上原文,船行駛的非常平穩,如履平地,但原本應該在吧臺上的球卻滾落到了吸煙處,這說明船曾經微微傾斜過,船頭向下,船尾向上,可能跟魔術有關!座位等之類都是固定的,所以沒有滑走!
b]根據原文:引用 1:聚光燈轉向了左邊的煙囪,還沒等劉弦開始他的表演,下面的人就喊叫起來。不解的魔術師抬頭向右看去,煙囪上方似乎掛著什么東西,像是個人。一滴血隨風飄下落在了劉弦的臉上,他摸了摸臉,嚇得后退了幾步,這并不在魔術安排里。
徐世杰急忙朝附近的安保人員喊話讓他們拿來了望遠鏡,透過望遠鏡徐世杰看清了煙囪上隨風搖動的物體,是一個全身赤裸的男人,下體位置一片血紅已被殘忍割去。男人低著頭,只靠望遠鏡根本無法看清樣貌,雙手雙腳同樣下垂看起來毫無生氣。
2:安保人員維持住秩序,讓大家不要亂跑以免造成新的事故,他自己則慢慢接近煙囪。從桅桿到煙囪附近的甲板上落著不少血跡,徐世杰用手沾著聞了一下,的確是人血的氣味。
3:,短時間內應該難以把尸體取下。煙囪背后垂著一條白色繩子,上端與尸體脖頸處后方套在煙囪上的繩子相連,長度也是十多米。徐世杰試著拉了一下繩子,卡的很緊無法拉動。而煙囪比較光滑就算拉著繩子也難以攀爬。
4:痕檢人員在甲板和煙囪旁邊的欄桿上采集了血液,其余人則共同協助,把套在煙囪上的繩索給拿了下來。這個繩索由兩個圓環組成,一個較大用來套在上細下粗的煙囪上,另一個則較小估計是用來吊著尸體的頸部。大圓環是用繩子包裹著的塑料圈,小圓環則只是繩子,圓環都打了死結。大圓環上還連著一根長達19米的繩子。
5:在陽光甲板左側煙囪附近、閱覽室內及欄桿上的血跡經過與徐愷、周澤濤的家人比對,可以確定是徐愷本人的血。
6:這時他注意到了正中央的桅桿,桅桿的高度為35米,可以攀爬上去。在桅桿上有一個能立足的“平臺”比煙囪高度高1.5米,但是桅桿距離煙囪較遠,即便爬上桅桿也不可能把繩索套到煙囪上,何況上面還吊著一個人。
7:緊接著聚光燈調轉方向,全部集中到了甲板前的桅桿下。此處正站著兩個人,劉弦和陳旭明,觀眾紛紛鼓掌高呼不可思議。
8:聚光燈轉向了左邊的煙囪,還沒等劉弦開始他的表演,下面的人就喊叫起來。不解的魔術師抬頭向右看去,煙囪上方似乎掛著什么東西,像是個人。一滴血隨風飄下落在了劉弦的臉上,他摸了摸臉,嚇得后退了幾步,這并不在魔術安排里。
根據以上原文:煙囪上吊著的確實是徐愷本人,劉弦在表演瞬移魔術后并沒有離開自己的位置,而煙囪距離桅桿有些距離,可徐愷的血卻飄到了劉弦的臉上,這有點不對勁,據上個結論得知,變魔術可能會讓船有傾斜。
所以在徐愷的血掉落下之時,徐愷并不是在煙囪位置,而是在桅桿位置,經過魔術的暗號發出,船開始緩緩傾斜,徐凱的尸體經由繩子(因該是鋼絲之類的不易看到的繩子,所以望遠鏡并沒有看到繩子)滑倒煙囪邊上開始搖晃。
手法操作,陳旭明在晚宴之后,跟隨徐愷來到閱覽室,見四下無人,便將其殺了,割掉下體,后帶著尸體來到陽光甲板處,爬上桅桿。
利用下列圖中所示將圓圈當作一個套馬的圈套上煙囪,因為圈是硬質的,所以不會形成橢圓,長條等之類的形狀。
在硬質圓圈上綁著的另一個線圈中拉入一條不易看見的繩索,等硬質圈套到煙囪上之后,這條繩子也就帶了過去。
這條不易看見的繩索上套著徐愷,將其放置在桅桿邊上,讓人不易看到。等魔術開始后,船只微微傾斜,徐愷順著繩子滑到煙囪上。
這條不易看見的繩子另一端固定在左側煙囪正下面邊上的窗戶邊。等事后到窗戶邊處理繩子,讓徐愷掉落入海內飄走。不過尸體掉下時,撞到了欄桿,因為隔音效果比較好,也不會聽到。
具體流程圖。
根據原文:引用 1: 周澤濤的家人比對,可以確定是徐愷本人的血,在周澤濤房間內發現的血液也都是周本人的。死亡時間在進一步解剖后與一開始的判斷相差無幾,死因及兇器也是。
2:周澤濤的雙手和雙腳都被繩子緊緊地綁在左下方的床腳,嘴上還貼著一大塊膠布。在他背后有一個很明顯的利器傷,血液還在一點點流出,傷口正對面的柜子上有大量噴濺的血跡。
3:在尸體的左側地面也有一些血跡,斷斷續續延伸到陽臺,陽臺的門沒有關上。徐世杰來到陽臺往下望去,只有漆黑的海水。套房的房門與普通的臥房一樣,都是關上門就鎖住需要房卡才能從外部打開。
4:“初步確定是在22點20分到22點50分之間。”馮霜頭也不抬,“當然回去還要再做更進一步的解剖看下是否有其他影響判斷的因素。死因很明顯是背部這個利器傷造成的失血過多。兇器應該是長度至少15厘米的匕首形狀利器,在房間內沒有找到疑似兇器的物品。”
“從失血到死亡大概需要多久?”
5:“初步確定是在22點20分到22點50分之間。”馮霜頭也不抬,“當然回去還要再做更進一步的解剖看下是否有其他影響判斷的因素。死因很明顯是背部這個利器傷造成的失血過多。兇器應該是長度至少15厘米的匕首形狀利器,在房間內沒有找到疑似兇器的物品。”
“從失血到死亡大概需要多久?”
“其實刺入的位置并沒有傷到要害,但是如果完全放任血流出,大約10~15分鐘就足以死亡。”
6:徐世杰仔細看了一下用來綁住周澤濤的繩子,與套在煙囪上的繩子外表基本一致,除了綁人的繩子上沾了一些血跡這一點。
根據以上原文周澤濤的第一死亡現場就是在房間內,死亡時間在22.20---22.50 按此的話,身處甲板上的人是沒有時間殺人,擁有不在場證明。
從兩案繩子都是一樣,說明兇手為一個目的有聯系的人,從前面說到,陳旭明為兇手,文中與之有聯系的人除了白念雪和向悅樂外,好像沒有其他人。但當時向悅樂也在甲板上,所以也擁有不在場證明。
不過從根據周澤濤房間內的血跡來看,周澤濤案也是用了一種繩子手法。
首先在22點之前將周澤濤綁在床邊,插入刀,但沒有插到致命位置,刀插在后背并不致命,刀壓住血,不會大面積流出。
之后將刀系上從閱覽室放下來的繩子。
待22點之后,魔術開始,甲板上徐愷的尸體被發現后,大家開始驚慌失措,陳旭明快步隨著人流走到樓梯處,偷偷進入閱覽室,將繩子拉動,收回刀,后把刀扔入海內。
因為刀的收回,周澤濤的血液噴出,噴到柜子上,大面積的流出。
因為刀收回的線路,刀上的血斷斷續續的留在了地面。
周澤濤行動圖
整體案件還原:
1999年5月14日
白念雪自殺身亡,白念雪的死有內幕。
從白念雪電視結束后,就精神狀態不佳看出,白念雪恐怕不是自愿演出大尺度內容,而是遭人強迫,甚至于強奸!
陳旭明為了調查這些事,九年如一日,潛伏各個有《地浴》工作人員的劇組內,總算找出了真相,白念雪可能是遭到了周澤濤,徐愷的強奸。
為此,陳旭明策劃了這兩件案子,本來是三件案子,但因為《朝陽日報》的主編臨時出國,所以放棄了作案。
與魔術師劉弦彩排時,知道了船可能會在魔術時傾斜。
晚宴后,陳旭明偷偷跟隨徐愷到閱覽室,見四下無人,便拿刀殺了徐愷,割掉下體,之后利用上文的繩子手法,將徐愷吊在桅桿邊上。
21.41,周澤濤約徐愷到甲板一敘,當周澤濤到甲板上等待許久,卻沒有見到徐愷便是很生氣,關門也很用力。
不過此時,陳旭明早就將繩子從閱覽室放下,從閱覽室爬入周澤濤的房間內,等到周澤濤一進房間,便是制服了大腹便便的周澤濤。
將周澤濤綁到床上,用刀刺入周澤濤的背后,但沒有刺到致命位置,因為沒有拔刀,所以血也不是流出很多,之后將從閱覽室放下的繩子綁在刀柄上。
做好一切后,陳旭明離開,將門把手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
時間到了22點,陳旭明來到陽光甲板,與魔術師一起表演魔術,隨著船開始慢慢傾斜,煙囪消失魔術的開始,徐愷的尸體被人發現,眾人驚慌失措,皆是要往樓梯下走去。
陳旭明乘亂來到閱覽室,收回放入周澤濤房間內的繩子,隨著繩子收回,刀拔出,周澤濤背后的血液噴出,因為刀的移動,地上留下斷斷續續血液。
將繩子扔入大海后,陳旭明乘亂走出,經過登記后,來到了演藝廳。
在警察去找周澤濤,陽光甲板上空無一人時
陳旭明來到左邊煙囪正下方邊上的窗戶邊,處理繩子,使徐愷的尸體掉入海內,并將繩子帶走。
不過徐愷的尸體是碰上了欄桿再掉落入海內。
經過一系列的巡查,時間到了陽光日報王主編從國外回來的日子。
陳旭明立馬開車去機場,準備殺了王主編,自己也跟著自殺,不料路上遇到了拋完尸離開的鄭財,車禍發生,陳旭明沖下山崖,死亡,而鄭財則是被車禍裝成了失憶。 |